和女神搭訕過程中,如何克服緊張心理

2020-12-23 奇幻戀愛學

面對搭訕,很多沒有經驗的兄弟都會產生緊張感。

為了克服緊張感,首先需要認識緊張的來源。

按照心理動力學的方法,搭訕時的緊張可以分為兩種:開始前的緊張和開始後的緊張——開始前的緊張本質上是讓當事者逃避行動,而開始後的緊張其實是讓當事者迴避責任。

就像炎症是身體的自動保護反應,人的不良情緒也是一種防禦機制,保護我們的心理和生理不受進一步傷害。

比如恐懼可以使我們的身體遠離危險,而搭訕的緊張則能讓我們遠離失敗(搭訕之前)以及負面反饋(搭訕之後),防止自我認同危機。

相對而言,搭訕開始之前的緊張比較容易理解。比如臉紅心跳、腿腳痙攣,已經是「形同廢物」的人,自然就無法進行搭訕行動。

再有就是貌似合理的藉口,比如「開場說什麼好呢」「我先回憶一下理論知識」「今天街上的女生都不怎麼好看啊」......

總之,只要沒開始行動,我就不用承受失敗的打擊。

接下來,在行動之後,如果對方回應態度並不友好,這時另一種緊張就開始緊急啟動,表現是不承認失敗繼續糾纏,或者惱羞成怒。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平日裡沉穩成熟的小夥子,面對他心儀的女孩時,立馬就像變了一個人,言語邏輯混亂肢體動作不自然。用一句接地氣的話來說,就是不像個大男人了。

大多數常見的解釋是,把這些反應看成是不自信的結果。但是,用「不自信」作為「緊張」的原因,其實等於什麼也沒說。

對此其實有個更便於理解自身心理的解釋,「緊張」是一個自我保護心理過程的開始。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如果我都不像個成人了,那麼我就不必為眼下的尷尬、挫折、失敗承擔責任。因為此刻的「我」是個「孩子」,而「孩子」是可以被原諒的。

也就是說當面對困境和壓力時,人其實會「縱容」那個內心的小孩子出現,具體的表現就是緊張狀態,這樣可以給自己帶上一個不成熟的面具,從而讓那個脆弱的自我避免承擔責任。

然而這一過程的進行都是身體和心理的應激反應,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因此即使理性告訴自己,沒什麼好緊張的,但還是會控制不住的緊張。

我們可以把這種緊張表現稱作「兒童化」反應。細心觀察,其實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面對領導上級長輩勸慰,有人會語調變得尖細,神態做得天真,動作顯得憨傻。

這種「低」和「幼」的姿態既能讓對方獲得足夠的尊敬和安全,也為自己可能的錯誤預備好了臺階,所以一直是被傳統文化所接受的行為模式。

如果把上級作為父性權威的延伸,把搭訕對象作為母性權威的延伸,那麼就很容易理解這種行為的心理根源。在父母面前,嗷嗷待哺的嬰兒總是可以得到關照同時免除責任。

在這裡我想提醒各位,這種自我貶低的招數在當今的兩性交往中其實有害無益。

所以,如果在鼓起勇氣開場之後,如果被對方拒絕,就立馬頭腦空白方寸全無,做出一些兒童化的行為,把那個成人的自己龜縮到孩童的面具之後,不管對方是何態度,你都已經不是那個成熟正常的自己了,這才是錯誤的開始。

我覺得來參與搭訕的學員,他們不僅是來學習認識女孩的方法,也是在完善和認識自己。

在向陌生女生搭訕的瞬間,我們成長過程裡許多隱藏著的幼稚的、非理性的觀念和習慣得以彰顯,認清並改掉這些問題,帶給你的快樂不亞於要到一堆微信。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自信已經不是得到外界認可的手段,而是自我接受、自我成熟的標誌——「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一致。

對自己緊張的心理有所認知之後,再聊聊如何克服。

對於一些畏畏縮縮,不敢踏出第一步的學員,往往最有用的辦法不是講道理,而是刺激他。

用尖銳的語言刺激他,也用其他學員的成功刺激他,當緊張轉化為憤怒和嫉妒時,第一步往往就踏出了。

舉個例子:

一組進行搭訕實戰,一個很正的女生從面前經過,如果問誰敢去,眾人紛紛推脫。

眼看目標就要走遠,終於有個學員跟了上去。三言兩語之後,只見兩人開始拿出手機進行互動,接著就看到這個學員欣喜歸來。

此時,剩下的搭訕學員們都會有所悸動。然後整組的搭訕氛圍和熱情就正式開始上揚。

這種實際的搭訕體驗比看一百本把妹書籍效果更好,因為你親眼看到一個跟你基本一樣的人都成功了,而你跟他最大的差別就是還沒有行動。

有行動的人能跟比較優秀的異性進行互動,甚至有後續的故事。沒行動的人,只能留在原地羨慕嫉妒恨。

通常,面對緊張的人,最直接的勸慰就是讓對方放鬆。雖然,緊張的反面狀態是放鬆,但是不是你說放鬆就能放鬆的,所以口頭上讓人放鬆的方式其實是沒什麼卵用的。

前面說了,緊張是一種應激反應,面對自己嚮往的目標,你的內心是不可能完全由理性控制的。

能夠高度緊張,說明你對成功有高度渴望,只不過心中另外一個束縛自己的對手也很強大,兩者的激烈衝突讓客觀世界中的你無所作為。

因此不必為自己的緊張情緒憂心重重,即便有些時候,表面上需要表現得鎮定,但那也只是策略而已。

本質上,人是直接經驗的動物,也就是眼見的事實和親身的經歷比抽象的道理更加能夠影響到內心的情緒。

所以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把能證明道理的事實直接呈現在他面前——親眼看見跟自己差不多的兄弟成功搭訕;同時把現實變得更加殘酷——讓他體會到切身的後悔和失落。

當眼前的這些刺激讓他感覺到比緊張更加不好受時,怯懦的學員就有可能採取行動了。

綜上所述,緊張時人在內心衝突之時要保持現狀以及回到過去的一種趨向,所以應對的關鍵不是平息衝突而是改變這種趨向,也就是說應該轉化緊張而不是消除緊張。而憤怒或者亢奮通常都是不錯的轉化出口,甚至適度的嫉妒有時也有這個作用。

關於行動之後的「兒童化」問題目前只能通過認知來解決。比如,多數人都會覺得一個成年男子說話「娘娘腔」是很噁心的,同樣「娃娃腔」其實也是個壞習慣,這個跟別人的認可無關,這是你自己的事情,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後就應該先從行為上自覺克服。

最後強調一句,因為人的適應性,所以任何沒有及時轉化為行動的不安都會會被強化和習慣,這樣的話就會產生積重難返的結果,就會越來越難改變。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奇幻戀愛學

萬水千山總是情,轉發此文行不行。

相關焦點

  • 公務員面試如何克服緊張心理?
    在面試中,廣大考生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則是「緊張」,甚至進入到考場之後,大腦一片空白,答題時之前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忘在了腦後,等到走出考場才後悔莫及,該說的要點一個也沒說,該表述的觀點一個也沒有呈現出來。如何克服緊張心理,坦然面對面試考官?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將從以下幾點進行解讀。
  • 劉健(文):如何克服葫蘆絲舞臺表演時的緊張心理
    緊張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焦慮、心慌等症狀。造成緊張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到具體的原因是什麼,才能夠有意識地進行克服,恢復平時的心理狀態。在音樂表演的過程中,緊張也常常伴隨著表演者,如果表演者控制得當,則有利於舞臺表演的正常發揮,否則可能造成表演失敗,下面筆者就談一談造成葫蘆絲舞臺表演時心理緊張的原因是什麼,以及如何更好地將緊張度降低到最低值,希望此文能夠對葫蘆絲表演者有所啟發。
  • 如何克服恐懼心理與緊張狀態?
    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的方法多種多樣。下面,介紹幾種通過巧妙調整情緒來衝淡緊張和恐懼心理的有效辦法。 只要那種緊張情緒一衝淡,就可以大膽開口說話了。 正確看待你說話的對象 關於克服當眾怕羞的心理,卡耐基先生最有經驗,而在他的眾多經驗中,最基本的經驗就是:你要假設聽眾都欠你的錢,正要求你多寬限幾天,你是神氣的債主,根本不用怕他們。
  • 成功的法則應該是放鬆而不是緊張!如何克服緊張心理?
    小編:周雲騫,心理社工師,心理與社會學院研究生,INFJ&INFP靈性成長同行者。心理學讀書會發起人,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成功的法則應該是放鬆而不是緊張。放棄你的責任感,放鬆你的緊張感,把你的命運交付於更高的力量,真正對命運的結果處之泰然。
  • 克服社交緊張的心理技巧
    克服社交緊張的心理技巧克服社交緊張的心理技巧, 我在拜訪客戶、接洽生意、參加家長會或宴會時,每當見到陌生人,與他們交談時,心跳都會加速,而極想在首次見面時便能順遂如意
  • 說話緊張,如何克服?
    緊張不是一件壞事,它會隨著不同的講話對象和場合不一樣而有不同的緊張。緊張是一種情緒,不管是什麼情緒,都是具有能量的。俗話說:「有所欲必有所懼。」所以,只要有好的方法去調整和訓練,就會變成一種正能量,讓你慷慨陳詞暢所欲言。
  • 如何克服上臺演講緊張的問題?
    如何克服上臺演講緊張的問題?以及過度的緊張。這小夥發揮不錯很有精神一平常心看待「緊張」和「忘詞」根據上臺的場合、時間、對象和重視程度不同,演講者的緊張程度必定會有波動。要說「完全不緊張」,那是騙人的。如何克服上臺演講緊張的問題?所以請告訴自己,我是可以的,給自己點自信。
  • 面試技巧:如何克服緊張情緒對答如流?
    在公考過程中,面試環節相對於筆試環節,我們更容易暴露出緊張的情緒。其實考生都會或多或少有緊張情緒,適度緊張有助於我們更好發揮,但是過度緊張反而會適得其反,影響我們的最終結果。所以克服過度緊張,在面試環節對答如流顯得尤為重要。那我們如何克服緊張的情緒呢?
  • 怎麼克服高考時的緊張心理
    也到了考驗心理素質的時候,有的學子平時學習很好,但考試時因為過度緊張,考試出現失誤,最終遺憾終身。而有的學子考試超常發揮,脫穎而出,爆出黑馬。那麼高考怎麼克服緊張心理呢?首先,考前要正視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行。放空心態,將自己所學在大腦中過一遍,遇到特產難得題或者比較偏門的題就略過。
  • 如何克服球類比賽前的緊張焦慮感?
    如何克服球類比賽前的緊張焦慮感?一個人在開展一項運動,比如打球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有一種焦慮感。造成這種心理壓力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初次接觸打球的陌生感,面對競爭和壓力的環境,對自身條件及素質的不自信等等。
  • 如何克服發言時緊張、氣短、腦子空白和發抖的情況
    如何克服發言時緊張、氣短、腦子空白和第一,克服緊張,這一點比較容易,但自己要捨得臉皮。緊張是心理反應,主要是害怕失敗、害怕被別人看不起、害怕發言不好暴露弱點從此無緣提拔,心理反應投射到有關肌肉神經,緊張,焦慮,呼吸困難,冒汗,嚴重的會產生語言休克,就是大腦一片空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一點,沒有好辦法,就是系統性脫敏,解脫這個心理敏感。平時,先從家人、朋友、同事開始練習,就是大膽講話,逐步脫敏。第二,緊張,還有來源於自己肚子裡沒有貨,不知道講什麼?
  • 當眾演講是不是上臺緊張,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技巧克服緊張心理
    我們當眾講話的緊張是源於有需求沒把握而產生的,害怕心理,所以克服當眾講話的緊張,就要從這兩個方面來進行解決,首先,我們談一談需求,我們經常說,無欲無求則無敵,無欲則剛,需求沒了就不緊張了,需求低了,緊張程度就縮小了,但是我們該怎麼辦呢?如何調節呢?
  • 開會發言緊張聲音顫抖,怎樣克服緊張心理和自己的心態有關
    下面我想說一說我參加訓練營以來從改變到蛻變的過程: 沉澱和穩定一直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抱著試一試的運氣在網上搜到了經營人生學院,原來真的有人教你怎樣克服緊張心理,也真的有很多人其實是和你一樣有著同樣的緊張問題。 深度參與,追求過程結果自然產生!這是我參加訓練營對自己的要求,當然我做到了,所以我改變了,所以我收穫了!
  • 上臺緊張如何克服,為什麼那麼容易緊張
    緊張本身不是一件壞事,壞的事情發生總有好的一面。所以我們要往好的方向看"大部分人會隨著不同的講話對象和場合的不一樣而緊張,緊張是一直情緒是一直狀態,不管是什麼情緒,都是具有能量的。所以,只要有好的方法去調整和訓練,就有變成一種正能量,讓你上臺時能夠暢所欲言。 克服緊張的辦法其實有很多,要找到最適合你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專注於自己的表達。比如集中注意力在稿件,動作,神態等等。
  • 臨近高考,如何克服緊張心態?
    更會和優秀的人拉開距離,一想到這,就更加努力學習,導致學習時更加焦慮;2.本來想著,考完得了,就可以少幾天緊張情緒了,現在多一個月時間備考,不能靜下心學習,更加提心弔膽;3.每天都在學習,精神緊張極了,高考延期,不知是該緊張還是開心……提到高考前緊張,我想每個同學都會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心理,只不過是有些同學的情況比較嚴重
  • 2020山東事業單位面試技巧:如何克服緊張情緒對答如流?
    2020山東事業單位面試技巧:如何克服緊張情緒對答如流?下面為大家分享:2020山東事業單位面試技巧:如何克服緊張情緒對答如流?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在事業單位考試過程中,面試環節相對於筆試環節,我們更容易暴露出緊張的情緒。
  • 如何克服上臺講話的恐懼心理
    大多數人一上臺講話就會顯得非常緊張,有些人甚至緊張到腦子一片空白,要講的內容上一刻還清晰地出現在腦海中,但是此刻已忘得一乾二淨。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劇烈的緊張情緒呢?如何克服上臺講話的恐懼心理呢?新勵成口才培訓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 舞臺表演過程中老是緊張、怯場怎麼辦?這裡為你支兩招
    不管做什麼事情,每個人都會緊張的心理,尤其是不自信的人更為明顯。表演更是如此,在舞臺上表演,很多演員都會有卻場合緊張的心理,那麼如何去克服呢?下面小編和大家說一說。怯場和緊張是每個演員,特別是初學者必然產生的一種自然心理現象,也是成為一名優秀演員成長過程的不可避免的心理現象。
  • 克服演講緊張三種心態
    講話者在登上講臺前,經常會過早地感到緊張。緊張有時是合理的表現,有時則不是。演講緊張也許只是你不習慣站在舞臺上,練的次數多了,就會慢慢克服這種情緒。一、擁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有了「居高臨下」的心態,就會產生一種優越感,有了這種優越感在演講過程中就會逐步消除演講緊張心理。
  • 如何克服緊張情緒
    我參加的那個培訓中有30個人,大部分時間講師在講臺上講課,教授講話的技巧和套路,卻沒有鍛鍊的機會。而這大部分套路很快也就會遺忘,在現實中很難用得上。當眾講哈的那種緊張心態一直無法突破。關於演講中如何克服緊張心理,其實理論上也懂一大堆。例如要把注意力放在文章內容上,而不是放在控制緊張感上,因為越是想要控制它,反而越要緊張。理論學了一堆,但是仍然在實際中做不到這種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