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手下名將大盤點,章邯僅排第五,第一居然是他?

2021-01-08 琵琶說史

秦始皇在統一全國的過程中,他也是起用了很多名將才順利的把中國統一的。畢竟那時候的楚國也是不算弱小的,沒有那些名將的幫助下,估計秦始皇的皇帝夢還是完成不了的。這裡我們就來排一排秦始皇當年的名將榜吧,看看究竟誰能排在榜首。

排第五位的是章邯。他可以說是秦國的最後的名將。因為在秦始皇去世的時候,趙高權高位重。那時候章邯還在跟項羽打仗,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軍事將領。後來趙高給他打了小報告,讓章邯進退兩難,打得贏也沒法回去交差,輸了就更不用說了,後來在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只能投降了項羽。而項羽卻並沒有殺他反而封給他封王,後來抵禦劉邦時,城破自殺,算是很悲壯的人物。

排名第四的是蒙驁。在秦國的時候,蒙氏家族出了好幾個名將。而蒙驁更是歷經了秦國四個朝代,為四位君王效力的期間,他先後在與韓國的戰爭中奪取了十多座城池,趙國三十多座。而對魏國他居然收穫了五十多座城池,戰鬥力可以說是爆表,最後讓秦國直接與齊國相接,也為秦始皇統一偉業打下了非常紮實的基礎。後來70多歲的時候去世,他的孫子也是赫赫有名的秦國大將。

能排上第三的王賁。他沒有他父親有名,但他一生也為戰爭而生。在他與他父親一起為秦國的統一全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公元前226年,他率兵與楚軍交戰中,奪取了楚國的十幾座城池,第二年又水淹大梁並滅掉了魏國,並在隨後的三年時間裡,他大敗並消滅了燕國,奪取了遼東,也把趙國的殘餘勢力也解決了。最後在公元前221年,把齊國消滅後,最後統一全國,他被秦始皇封為通武侯。

排第二位的則是蒙恬。也是排第四位蒙驁的孫子。他與弟弟蒙毅都是秦國的著名戰將。在公元前221年,滅齊國的戰爭中立功被拜封為內史。後來他們兩兄弟也得到秦始皇的寵愛,他弟弟主要負責內謀,他則偏向外事。

在秦國統一後,他還在秦始皇的指使下,率領三十萬大軍向北與匈奴一戰中,成功收回了河南地。並隨後修築了著名的萬裡長城,他在北疆十餘年的日子裡,讓匈奴兵聞風喪膽。在秦國戰將如雲中,他也算是其中的赫赫有名的。他也被封為中華第一勇士,後人對他評價非常高。

而排名第一的則是王翦。作為秦國的最有名軍事家,他與白起還是有些不同,白起是每打一仗更出名一些,而王翦則相對比較低調,直到秦始皇橫掃六國的時候才有傑出表現,後來司馬遷認為他在平定六國裡的那戰功卓著,使得後來秦始皇也尊其為師。

王翦最大的成功是學習非常勤奮,他掌握了李牧的戰術,又用這些戰術最後把楚國給消滅了。而他本人則在廉頗,李牧和白起的經歷裡吸引教訓,以智者身份在善疑的秦始皇下求得生存,也是非常不簡單的。

秦始皇那些名將裡,你最喜歡哪個呢?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秦始皇手下的五大名將,章邯僅排第五,蒙恬排名第二
    今天我們說一說秦始皇手下的五大名將1、大將王翦王翦,生卒年不詳,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是繼白起之後秦國的又一位名將。與其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
  • 秦始皇手下最強的四大名將,章邯倒數,第一名副其實
    秦始皇手下最強的四大名將,章邯倒數,第一名副其實說起古代的皇帝就不得不提起秦始皇,作為中國古代第一位封建帝國的始皇帝,他的功是大於他的過的,所說在歷史記載上,始皇帝比較殘暴,但是他為中國做出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沒有他,我們今天語言交流都是困難的,而且尺度也各有各的說法,所說就算始皇帝沒有做這些事
  • 秦始皇手下五大名將排名,章邯倒數,蒙恬第二,第一心服口服
    倒數第一便是章邯。章邯是秦朝最後一個大將軍,每次帶兵出戰都屢戰屢勝,陳勝起義弄得秦朝上下恐慌,秦二世也實在是沒辦法了,這時章邯站出來帶兵平叛了這場起義,章邯一人撐起了秦朝這片殘破的天,無奈被趙高算計,最終迫於生計投靠了項羽。
  • 秦始皇手下五大名將,助秦王奪天下,戰匈奴,白起排不上
    楚漢戰爭中,章邯在漢王元年(前206)八月,與劉邦軍屢戰不利,退保廢丘(今陝西興平東南)。二年六月,城破自殺。章邯是秦國大將,在秦末鎮壓了陳勝、吳廣起義,並擊殺了許多反秦武裝將領,在巨鹿之戰被項羽打敗,後歸降項羽。後在楚漢爭霸中被劉邦攻破城池,兵敗自殺。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章邯是地主階級利益的捍衛者。從個人角度看,章邯的確是一個將才。4,蒙驁蒙驁(?
  • 盤點秦始皇麾下的5大名將,王翦僅排第二,王賁位列第四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秦始皇不僅一統六國,而且還北伐南徵,開疆拓土無數。秦始皇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功績,與他麾下的人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這裡要盤點的,就是為秦始皇一統天下立下赫赫戰功的五大名將,來看看都是誰吧。TOP、5 內史騰這內史騰原本是南郡的郡守,頗有作為,後被秦始皇任命為南陽郡守,這南陽是韓國剛割讓之地,治理起來肯定有很多困難,但這難不倒內史騰。
  • 章邯:大秦帝國最後的名將
    就其軍事才能來說,章邯不失為秦漢之際的一位名將。一、臨危受命,力挽狂瀾公元前201年,秦帝國的締造者秦始皇嬴政帶著大秦帝國將傳之無窮的夢想在出巡的途中於沙丘溘然長逝。就在秦始皇咽下最後一口氣不久,一場政變已經在上演。本來沒有太多心機的秦始皇幼子胡亥,在趙高的攛掇之下,奪取皇位登基成為秦二世皇帝。當了皇帝的秦二世,一直被趙高玩弄於掌股之間。
  • 秦始皇統一六國,嬴政手下的九大功臣誰排第一?
    秦王嬴政最終能夠統一六國,除了自身的雄才偉略之外,自然也離不開手下一眾馬仔們的不懈努力,根據史書記載,祖龍手下文臣如雨,猛將如雲,其中最出彩的共有九人,這九位可以算得上是秦國最傑出的頂級人才。他們分別是:王翦、王賁、王離、章邯、蒙武、蒙恬、蒙毅、李信、李斯,八個武將,一個謀臣,作為以統一為主題的秦國,武將的作用很突出,滅國之戰更是令人讀之熱血沸騰。
  • 秦滅六國時的名將眾多,但是14年後與項羽對陣的居然是章邯這?
    估計秦始皇當年派內史騰去滅韓,就是看中了他的文官屬性,待滅韓後,讓他就地直接治理韓國。所以滅韓,這與內史記騰個人軍事指揮能力的關係不大。他算不上是名將。充其量,他只能算是個能臣。再就是尉繚子。「尉繚子」是一本兵書。作者叫「尉繚」。跟前面的內史騰一樣,「尉」不是姓,也是一個官職稱呼。這個人名「繚」,因在秦國擔任國尉(管一千個人)。所以大家就叫他尉繚。
  •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並非秦始皇手下大將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並非秦始皇手下大將秦始皇統一全國,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還有前人打下的基礎,戰國四大名將光秦國就佔了兩個,白起和王翦之中,白起又身為四大名將之首。提到白起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坑殺的四十萬趙兵,而且秦始皇統一全國有加上白起的名氣,人們總是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白起是秦始皇嬴政手下的大將,然而這只是一種錯覺。
  • 章邯手下的邢徒軍到底是什麼?
    身為秦國少府的章邯給秦二世出了一個主意:《史記 秦始皇本紀》: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盜已至,眾彊,今發近縣不及矣。酈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四、章邯刑徒軍的組成傳統意義上,總認為章邯手下的軍隊是由刑徒組成的,到巨鹿之戰時,已經有20萬人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章邯的軍隊中確實有驪山刑徒,但並不全部是,甚至都不佔多數。
  • 簡述秦始皇手下的將領,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身邊的文臣武將紛紜。下面就簡單的來介紹一下秦始皇手下的一些著名的秦軍將領。王翦王翦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他從小就對軍事很感興趣。在秦王嬴政剛剛親政不久開始擔任秦軍的主將。在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王翦先率秦軍攻破趙國,掃平三晉之地。再率秦軍攻破燕國滅掉楚國。他和兒子王賁是秦始皇平定天下時最大的功臣。
  • 大秦最後的守護神章邯:百戰百勝給大秦續命,奈何卻未能力挽狂瀾
    章邯是一個悲劇人物,如果沒有大澤鄉的一場暴雨,章邯或許永遠無法在歷史上留下他的足跡,他一生都在與歷史的洪流對抗卻屢屢受挫,從春秋到戰國秦國湧現出不少名將,如白起、王翦、蒙恬等等等,在他們的率領下,秦軍所向披靡,橫掃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章邯的名字與他們比起來顯得有些微不足道,然而隨著秦始皇病逝昏庸的秦二世胡亥上位,殺功臣、亂政法,短短幾年就把大秦的基業推到了崩潰的邊緣
  • 秦始皇不死,項羽劉邦還有爭霸的故事嗎?
    一、始皇不死的可能性始皇不死,趙高只能是他的秘書,而不是大秦的實際控制者。此時的大秦仍然是人才濟濟,開國大將王賁、蒙恬還在世,還有王離、蒙毅、章邯等新銳將領。縱然把項羽誇成神,王賁一出馬,項羽也只能像他祖父那樣抹脖子自殺了。
  • 功高震主的王翦為何能在秦始皇手下善終?他除了會打仗還善於自黑
    同為名將出身,這差距也太大了點吧!要知道,王翦碰到的可是地獄級別難度的君主秦始皇,他卻能夠讓秦始皇將全國兵馬盡數交給他統領,又能在功成後全身而退,這就需要用到政治智慧了,王翦在四大名將中政治智慧遠超其他三人,這也是他之所以能夠善終的原因。令王翦崛起的著名歷史事件是一次特殊叛亂。
  • 看完他的手下敗將,讓人恍然大悟
    項羽在徵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厲害的武將,他就是韓信。這時候的韓信還追隨項羽,只不過在項羽這裡,韓信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後來在蕭何的引薦下,韓信追隨了劉邦。追隨劉邦之後,韓信的能力過人,開始建功立業。在韓信死後,他被列入了「武廟十哲」。由此可以看出,韓信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那麼韓信被後人譽為兵仙,他到底有沒有這個資格呢?這就要從韓信的手下敗將說起了。
  • 朱元璋手下四大無敵猛將排名,排第一的居然不是常遇春而是他
    朱元璋手下四大無敵猛將排名,排第一的居然不是常遇春而是他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歷過多次的改朝換代,而每一位開國皇帝建立新王朝,都不可能完全單靠一己之力,必然有很多下屬的幫襯才行,尤其是那些幫他摧城拔寨的武將,就拿明太祖朱元璋來說,手下能徵善戰的將領有很多
  • 大秦賦2.0:章邯被俘王離被殺,王翦的圓滑有底線,絕不叛國
    白起號稱四大名將之首,這個絕對是實至名歸,他甚至用名將都不注意概括他的戰績,更準確地稱呼應該是殺神或者人屠。最終因為自己堅決主張乘著長平之戰後趙國虛弱,一舉滅了趙國的主張,得不到秦王的認可,開始是被罷免了職位,後來面對秦軍的敗退,白起是一直賭氣不肯出山。
  • 秦國末代名將統帥帝國最後的王牌軍,有他在大秦亡不了
    秦國在統一中國之初有著一批驍勇善戰,用兵如神的將領,這其中有一個人被稱為秦末的擎天柱,是秦帝國崩潰前最後的名將,他統帥著當時帝國最強大的軍團,有人說,他若不死則秦國不會滅。這個人就是秦國名將「蒙恬。」蒙恬出身秦國軍事世家,他的祖父是齊國人,投靠秦國效力,他們祖孫三代都為秦國立下大功,因此蒙恬被秦始皇委以重任。秦始皇命蒙恬率領三十萬精銳秦軍鎮守北部邊疆抵禦匈奴,蒙恬受命與匈奴激戰,一戰卻匈奴數百裡,使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馬,數年間不敢南下。蒙恬收復河套,修築長城,他所率領的秦軍被稱為「長城軍團」,是後秦始皇時代秦國最強大最精銳的軍團,堪稱帝國的支柱。
  • 巨鹿之戰,項羽並沒有擊敗章邯,為何佔有優勢的章邯卻主動投降?
    章邯元前207年,項羽以區區幾萬兵馬,大破秦將章邯、王離的四十萬主力部隊於巨鹿。
  • 秦始皇以武力徵服六國,那麼百萬秦軍在秦滅亡時為何沒有出現
    秦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僅用十餘年的時間就橫掃六合,建立起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的國家,但秦朝也僅存在了十四年之久就滅亡了,那麼很多人奇怪,秦國以武力徵服六國,在秦朝滅亡時,那麼秦軍到哪去了?01秦朝滅亡時的幾大秦軍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在大澤鄉響起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中,轟轟烈烈的秦末農民大起義拉起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