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一帶一路」感到震驚?日本媒體人:它將改變21世紀!

2021-02-15 人民中國

今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此次論壇共有1500多名中外嘉賓參會。日本方面儘管安倍晉三首相未出席論壇,依然高規格地派出了自民黨(執政黨)二把手二階俊博參會。二階俊博臨行前在東京接受華文媒體採訪時稱:「日本對中國『一帶一路』有如此進展感到震驚,且表示敬意。」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朋友圈越來越大,好朋友越來越多。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始終忽遠忽近地游離在朋友圈外。「一帶一路」對於日本,對於世界意味著什麼?有人說,這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有人說,「一帶一路」是看上去很美的「空架子」;更有人說,這是中國另起爐灶,要搞反美國統一戰線。值此論壇開幕之際,日本資深媒體人士木村知義,通過我刊發表專文,從世界歷史轉換大潮的角度,有力地回應了這些不靠譜的質疑。在他看來,「一帶一路」上,遍布著充滿可能性的金燦燦的「種子」。

4月25日,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宣布將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此前有消息稱,中國曾邀請日本經產省大臣世耕弘成出席論壇,最終日方決定派出執政黨二把手與會。二階俊博表示,為讓「一帶一路」峰會成功,日本將盡全力提供合作。

5月14日、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個共同思考「世界」的平臺。作為一名長期關注中國與亞洲的媒體從業者,我想從一個有別於學者、專家的角度,談談對「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對當前時代背景下日中關係的看法。

在我看來,「一帶一路」構想是一個「宏大的故事」。當前世界正瀰漫著封閉感,看不清未來的方向性。「一帶一路」的魅力正在於,它蘊含著讓人們對未來充滿展望與夢想的力量。

地緣政治學屬於冷戰時代的遺留物,雖然評價褒貶不一,但這門學問正在捲土重來。在地緣政治學的世界裡,「一帶一路」中的「一帶」,即陸上絲綢之路,被稱為是「歷史的地理樞紐」、「心臟地帶」(編者註:出自英國學者哈•麥金德)。迄今為止,這片土地作為世界霸權的必爭之地,對立與抗爭的戰火綿延不斷。但是,「一帶一路」超越以往的對立與紛爭,在這片土地上勾畫出了一幅合作、共建、和平發展的宏偉藍圖。

20世紀初,英國地緣政治學學者哈•麥金德提出「陸權論」學說。該學說主張的全球戰略思想歸納成著名的三段警句:「誰統治東歐,誰就控制了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控制了全世界。」

為充分表達這一倡議,2015年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該文件在開頭處寫道:「2000多年前,亞歐大陸上勤勞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後人將其統稱為『絲綢之路』。」緊接著,文件闡述道:「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我驚訝於這些優美的文段,興趣盎然地讀了下去。

很久以前,各種珍寶從遙遠的埃及、希臘、羅馬、伊朗、中國的西域沿著連綿不絕的絲綢之路傳到日本。奈良的正倉院被稱為是絲綢之路位於東方的終點。也就是說,絲綢之路對於日本人而言,是個充滿夢想的地方。我感受到的「一帶一路」正是一個激發想像力的宏大故事。此外,這一倡議將那片土地定位為和平發展的經濟帶,讓我感覺到其中潛藏著引發21世紀巨變的力量。

20世紀的世界是美國作為唯一霸權國差使、支配,並通過戰爭、紛爭等「強權秩序」手段建立起來的。當前世界正在和平的環境中改變既有的秩序。站在這一宏偉轉折點上的世界,可謂處於「世界史轉換大潮的時代」之下。

另外,我認為世界如今正處於「中國的衝擊」的時代。「中國的衝擊」或許聽起來有些激烈,我想先從中國的歷史地位加以探討。自古代至某一時期,中國是文明、文化的中心,國力強盛。進入近代以後,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各國將中國想像為一個「比自己落後、貧苦的國家」。但是,近年中國國力大增,近代以來首次蛻變成了「大國」。這給從未見過「大國•中國」的世界,以及中國自身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日本國內高漲的厭華情緒正是一種受到「中國的衝擊」的表現:對「中國的衝擊」不知所措,迷失自我定位的日本人,只好試著尋找中國的負面形象聊以自慰。

東京大學教授溝口雄三(故)於2004年發表著作《中國的衝擊》。該書指出當今日本社會中國認識的誤區,即以現代化先行者自居的優越感、知識論上的歧視和偏見、斷言中國缺少民主和自由的冷戰思維等,認為這間接地導致了日本社會在東亞國際關係中無法作出切合中國實際狀況的判斷,也影響了日本和中國社會建立正常的友好關係。

但是,若日本無法擺脫這一困境,那麼屬於日本的新時代將永無天日。日本在經濟規模上早已被中國超越。如何拋棄「落後的中國,先進的日本」這一固有觀念,構建今後的日中關係?日本正處於思考這一課題的關鍵時期。如何摒棄「上下關係」,在兩國之間代之以「水平關係」?這是當前日中關係面臨的大難題。

迄今為止的時代是幅員遼闊、經濟繁榮、實力強大的國家說了算的時代。今後或將演變為締結「水平關係」的時代:思維方式、價值觀、政治社會體制相異的人們,不以國力大小論英雄,坦率地參與討論;即便有對立的一面,也能協調合作。構建這種關係是時代布置給我們的作業。日中關係也一樣。幅員遼闊、經濟與國力強盛的中國,不因此而對日本指手畫腳;日本不一味地執拗抬槓,應思考與中國構建水平平等的關係。面向新時代,中國明確表示將「作為制定秩序的一員參與」,卻從未說過要「統治世界」。「共商共建」作為「一帶一路」的基本理念,已說明了一切。世界正由只需追隨強者的「單極世界」時代,進入到不問國力大小,暢所欲言的「水平關係」時代。所有參與者是否做好了負責任地發言,履行自身責任的準備,這是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課題。

今年日中兩國迎來邦交正常化45周年,各界都在呼籲日中關係應儘快恢復到「正常的關係」上來。可是,究竟如何才算是「正常的關係」呢?

我不禁想問:近代以來在構建日中關係的過程中,我們曾經成功地構建起「正常的關係」嗎?我們曾擁有過那樣的時代嗎?答案或許是「還遠沒到那份兒上」。在我看來,近代以來,日中關係的構建處於「談不上成功」和「不怎麼成功」之間。也就是說,構建日中關係,絕對說不上有過一段「正常關係」的歷史。它是一個「尚未明確找到答案的未完課題」。為構建「正常的關係」,如果兩國始終保持渴望友好的意願與熱情,那麼共同的目標自然會浮現。從這個角度出發回頭思考日中關係時,我認為我們應該注意到兩國經濟領域的人士們。即便身處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差的日中關係之中,他們依然腳踏實地地推進著工作。

日本TPP首席交涉官片山慶一表示,日本希望在11國(美國已退出)參與之下,繼續推動TPP。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11個TPP談判成員國目前意見分歧巨大,部分成員提出應邀請中國加入TPP填補美國退出的空白。

我提議日本應從中國「十三五」規劃中尋找合作的線索。中國的「十三五」規劃中標註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農業現代化、城市農村協調發展、綠色製造方式、改善生態環境等重要關鍵詞。這些都包含著日本曾經經歷過、克服過,或者現在依然著手處理的課題。「十三五」規劃指明了中國今後的方向。日本若能加強學習,必能從中找到今後合作的具體項目、目標的「種子」。其他諸如中國正快速演變的少子老齡化社會等,日中可以一同合作解決的課題不勝枚舉。要言之,只要懷著保持正常、良好日中關係的意願,拿出具體的設想,活用日本的技術與知識,那麼日中關係的發展指日可待,雙方必能互利共贏。對於長期苦於經濟增長停滯的日本而言,積極尋找具體的項目、目標,提出與中國攜手合作的方案,將有助於日本找到一條擺脫長年經濟困境的活路。「一帶一路」上,遍布著充滿可能性的金燦燦的「種子」。對於日本而言,「一帶一路」既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同時也是一個可以寄託夢想與希望的構想。

木村知義

原NHK主播、多摩大學經營情報學部客座教授

口述:木村知義

採訪、編譯、配圖:木越

(圖片源自網絡)

 

掃一掃,關注人民中國

微信ID:peopleschina

相關焦點

  • 怎麼看一帶一路?日本代表:不妨也成立學習小組
    央視記者 水均益:說到中日兩國,我們是一衣帶水的近鄰,而且我知道在日本,其實日本人對於絲綢之路的情結,熱度一點不亞於中國。那麼您認為這種歷史情結放在今天這樣的中日現狀下,怎麼來看待?怎麼來認知「一帶一路」倡議?日本自民黨幹事長 二階俊博:「一帶一路」的著眼點非常好,藉助本次論壇,傳播到了全世界,我想這對中國而言是非常成功的。
  • 日本學者:事實印證了我對「一帶一路」的解讀
    3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羅馬和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一道會見出席中意企業家委員會、中意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中意文化合作機制會議雙方代表。日本企業也開始利用這條橫斷亞歐大陸的鐵路線,開展物流業。「一帶一路」提倡「開放性、平等性、追求共贏關係」。若能堅持並紮實推進經濟建設,加入「一帶一路」的企業與國家勢必不斷增多。
  • 日本發行日文版《你好!一帶一路》
    嚴 冰 陳振凱主編 日本僑報社 G20峰會在日本舉行期間,日本僑報出版社推出《你好!一帶一路》日文版,並於6月24日亮相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一版,受到各界廣泛關注。該書從中國的人民出版社引進。為配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故事工作室」派出精幹團隊,專訪「一帶一路」沿線65國近80名青年精英。他們用中文、母語說「你好,『一帶一路』」,談自己對中國、對「一帶一路」的理解和祝福。
  • 【薦讀】王義桅:「一帶一路」是改革開放國際化,日本豈能錯過?
    本文大概3500字,讀完共需4分鐘作者王義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 「一帶一路」這麼火 日本和韓國終於忍不住了
    新華社記者李鑫攝在本月中旬訪華期間,文在寅就在和中方領導人會談時表示,韓方願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願同中國及其他國家共同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他還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時說,雙方應「加強政策對接,把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韓國的『新北方政策』、『新南方政策』對接」。「一帶一路」近期在日本政界也成為熱詞。
  • 斯裡蘭卡外長讚揚一帶一路助力斯國家發展
    據新華社科倫坡6月20日電  (記者楊梅菊)斯裡蘭卡新任外長卡魯納納亞克20日讚揚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認為該倡議對斯裡蘭卡有益。   在斯主流英文媒體《每日鏡報》的專訪中,卡魯納納亞克表示,絲綢之路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存在已跨越數千年,並得以復興,優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斯裡蘭卡必將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並成為其中的重要節點。   卡魯納納亞克表示,作為印度洋上的航運樞紐,斯裡蘭卡通過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將吸引更多投資和貿易,並成為整個南亞次大陸的轉口港。
  • 觀察丨「某種程度而言,日本已經在『一帶一路』框架內了」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就當前的中日關係、日本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多邊主義在當前形勢下面臨的挑戰及應對談了自己的看法。▲ 在從都論壇下榻處接受訪問的鳩山前首相(圖片來源:觀察者網)問:您好,首先想請您簡單地評價一下當前的中日關係。您怎樣看待多邊主義背景下中日關係未來的發展?
  • 山崎養世:21世紀是基於陽光和太陽能的經濟時代
    山崎養世表示,現在我們面臨著兩個選擇的方向,就是在19世紀是基於煤炭的經濟,20世紀是基於石油的經濟,但21世紀我們認為它應該是基於陽光和太陽能的經濟。這個能源的來源不再是限制於煤炭或者是石油,而是太陽能來自於各處。也許50年之後成本就會降得非常低,我們可以建立起全球的能源的網絡,這也是可能實現的。我們已經不用再像20世紀那樣為石油而戰,我們可以建立和平的未來和經濟。
  • 「一帶一路」上的古代貨幣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與法國漢學家沙畹先後提出了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從此,這條古老的經貿文化大動脈有了自己的名字,「絲綢之路」之稱逐漸深入人心,它不僅促進了東西方的商業貿易,也傳播了政治、精神與信仰。絲綢之路不僅是經濟之路,也是文明之路,見證著東西方交流互動的悠久歷史。
  • 一帶一路論壇開幕前 中美宣布的兩件大事震動世界
    你沒有看錯,在本周日(14日)即將於北京召開的這場盛會上,將令人驚訝地出現美國代表團的身影。  消息來得如此突然——北京時間12日上午,中美兩國幾乎同時宣布了這一信息。  「美方認識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將派代表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上午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如是表示。
  • 觀察丨鄭永年:「一帶一路」改變國際規則書寫方式
    記者:「一帶一路」倡議與其他國際協定、計劃相比獨特性在哪裡?鄭永年:西方以及國內一部分人對於「一帶一路」的看法不是那麼科學。「一帶一路」是「發展」導向,而不是「規則」導向,也就是說,不是寫好規則,讓別人去遵守,因此,「一帶一路」與馬歇爾計劃不一樣,計劃就是美國制定好了以後,你來接受。
  • 論說文範文: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國家級頂層戰略)     「一帶一路」
  • 《新世紀福音戰士》為什麼被譽為是一部改變日本動漫界的作品?
    談起《新世紀福音戰士》,很多人想起的就是改變日本動漫界的巨作,那為什麼《EVA》會被冠上如此頭銜呢?01改變動漫界《新世紀福音戰士》是由龍之子工作室、GAINAX兩家日本動畫公司共同製作的動畫作品,簡稱《EVA》。
  • 【日本大阪】「一帶一路」青少年足球交流行招募
    「一帶一路」青少年足球交流行已經開啟,少年還在等什麼?Come Join Us2017年是無錫-大阪明石締結友好城市 35 周年的紀念,也是無錫首個國際友好城市明石城是日本 100 名城之一,也是日本櫻花名所 100 選 之一。明石城的建造者是舊信州松本城主小笠原忠真,後長期成為親 藩松平氏的住城。在阪神大地震中,該城遭到破壞,現已修復。
  • 「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暨第二屆「一帶一路」青少年...
    10月7日,為期3天的中國日報社「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暨第二屆「一帶一路」青少年英語演講比賽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落下帷幕。
  • 【高通盛融特別策劃】與各國同行 為世界擔當:「一帶一路」上的風雲世紀和繁榮願景——寫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召開之際
    從「絲綢之路經濟帶」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個概念的提出相隔26天。「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歷史深處走來,世界由接納到響應,再到積極行動。「一帶一路」的發展歷程,映照著中國一步步走向偉大復興夢想的前行足跡。
  • 《一帶一路 四海昇平》 —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交流展之日本東京站
    展覽背景——主題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領導人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兩者合稱——「一帶一路」戰略。依託國家發展大戰略和大趨勢,我們倡導「文化興國締造中國夢,四海昇平鑄造翰墨情」,積極舉辦國際藝術交流展,主要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升書畫藝術品味和影響力。走進日本東京,讓亞洲文明一起共榮,讓東亞藝術一起輝煌。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港
    據印尼有關媒體報導,近年來,印尼經濟保持穩定發展,人員往來頻繁,煤炭、油氣、自然資源與工業成品等島際運輸需求量猛增,印尼內海航運業發展潛力巨大。圖2 雅加達港貨櫃吞吐量(2012-2018)數據來源:Lloyd's List作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首倡之地,印尼在2018年與中國籤署了推進「一帶一路」和「全球海洋支點」建設的諒解備忘錄
  • 21世紀了,日本人為什麼還保留著隨身帶手帕的習慣?
    其實除了有些人把紙巾放在口袋裡之外,很多人依然延續著用手帕的習慣。▼常看日劇的小夥伴應該也注意到了,不論男生女生,從口袋裡掏出手帕的次數佔大多數。▼聽起來很像上個世紀英倫紳士的古老做派,用手帕的人也在變少,但很多日本人在現代依然保有這個文化。
  • 一帶一路:北京 庚子事變
    由於法國畫師對滿人和日本人的穿扮服飾無法區分,所以此處的中國人被畫成日本人的形象。 民國初年的城市改造一帶一路:北京 最早北海和頤和園的開放一帶一路:北京 西洋版畫「乾隆帝國史畫」一帶一路:北京   外銷畫與清宮盛世一帶一路:北京 英法聯軍之役一帶一路:北京 倫敦新聞畫報的中國紀事一帶一路:北京 甲午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