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脂期飲食最基本的必備知識&很多人理解錯的小誤區等等等等
問題1:卡路裡是什麼?
卡路裡是一個能量單位,它指的是將1克水提升1攝氏度所需要的能量。從專業角度來說,卡路裡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必須元素,我們所有的生理機能都受其控制。如果沒有卡路裡,我們就沒法呼吸,肺會停止工作,心臟會停止跳動。
人體每天需要攝入卡路裡才能維持自身正常運轉。我們經常提到的三大宏觀營養素,均有一定的卡路裡構成,這也是接下來要說的第二個問題。
問題2:三大宏觀營養素包括哪些呢?
蛋白質是肌肉的組成部分,當我們攝入蛋白質,身體會把它們分解為胺基酸,幫助訓練後修復肌肉,從而維持肌肉和肌肉量。
碳水化合物,碳水分為兩種,一種是簡單碳水,特點是起效快,我們攝入簡單碳水之後,比如蜂蜜、水果、果汁等含糖的食物,身體會立即將其分解為可利用的能量,問題是如果我們沒有及時使用這些能量,它們最終會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所以我們要合理的攝入簡單碳水。
複合碳水,複合碳水的特點是燃燒的慢,身體同樣會利用它們來供能,所以一般來說,碳水的作用就是為身體供能。沒有碳水的話,我們就沒力氣去健身訓練,運動表現也會大大下降。
問題3:每日攝入多少卡路裡?
顯而易見,這個問題因人而異。我們每個人每天都需要一定的卡路裡,每個人的基礎代謝不同,肌肉量不同,但是每個人都攝入一定量的卡路裡來維持基礎代謝。
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直觀的了解你的基礎代謝,按照個人的正常飲食習慣,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吃一周,在這周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體重應該是一樣的,那麼通過計算你每天攝入的食物的總卡路裡,就可以大概的了解你的基礎代謝。
再根據你的目標進行調整,如果你需要增肌,你就比平時多攝入多吃,減脂就少吃。一般來說,增肌的話每天多攝入200-300大卡,減脂的話就減少200-300大卡。如果按照這個方法來計算飲食量,那麼不管需要增肌還是減脂,目標都不難實現。
問題4:如何分配卡路裡?
在沒有特殊情況的前提下,一般都會採用這樣一個標準,那就是碳水:蛋白質:脂肪=4:4:2也就是說,40%的熱量來自碳水,40%來自蛋白質,20%來自脂肪。
從荷爾蒙分泌的角度來說,20%的脂肪完全足夠。增肌的話一般每天的蛋白質攝入量在2.2克每千克體重,這個攝入量平均約為一般人每日卡路裡總量的40%,這就是這個比例的由來。
根據目標不同,每日攝入的總卡路裡不同,但是不管是增肌攝入更多卡路裡,還是減脂攝入少,我們在分配卡路裡時一般都按照這個比例來。
食譜給你幾份能用多久,和朋友出去吃飯讓廚師照著食譜做嗎,所以還不如掌握最根本的原理。
記住4不吃:
記住4個習慣:
配合每天有氧至少4公裡以上其實減脂是最簡單的一個環節,先簡單說下減脂原理:當能量消耗大於能量攝入,造成能量缺口,減少了體重。翻譯成人話:當你動的比吃得多,就減重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裡是減重量,並不是減脂,因為肌肉也會隨著脂肪一起減少,特別是體內糖原不夠的情況下,肌肉會被當做能量源大量消耗。
所以餓著肚子去跑步簡直是最傻的行為了,先不說丟失的肌肉多麼寶貴要多久才能練回來(女生一般會說:無所謂啦,我又不要肌肉,瘦就好了,大錯特錯!),只有有肌肉才會消耗更多能量,瘦得更快。所以,你這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有一句被說爛的話 「3分練,7分吃」,在增肌方面我留保留意見,但是對於減脂絕對是真理。
我給你們舉個例子,普通人減肥基本都是跑步,用10的速度跑半小時大概是300大卡的消耗,一塊必勝客的披薩熱量是260大卡左右,那麼問題來了,打開了那個香氣四溢的盒子,誰會只吃一塊披薩。。。
看了4不吃和4個生活習慣,是不是覺得生活樂趣少了一大半?但對於減肥的你來說,你要是真的養成習慣就會發現還好,比起天天色拉西蘭花,這應該應該已經是神仙般的日子了吧,對於時常要在外應酬的同學,記住這8點絕對對你大有幫助。
當然,還要配合適量的運動才能瘦下來,我的建議是最少快走4公裡以上,能跑最好。我在沒有吃草的情況下,也把體脂控制在8%左右(很接近專業健美人士了),當然,我的每天的訓練強度很高,也不單單是靠吃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