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要淘汰塑料吸管?

2020-12-18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AI藍媒匯(lanmeih001),作者丨黑羊

莆田市郊,那家十幾人的吸管工廠,終于堅持不住,上個月被迫停產了。

解散了部分工人,僅留下幾個人維持剩下的訂單後,工廠經理張然開始為以後的生計做打算。

他不是莆田人,只能算高級打工仔。在莆田這家吸管廠,張然負責的工作無非是接訂單、來料加工、發貨,這家工廠只能生產散裝塑料吸管,供貨國內的一些餐飲企業,技術簡單到匱乏。

大約一年前,張然就意識到只生產塑料吸管會很危險,那時他跑去找老闆,勸說他應該向這個行業的頭部企業靠攏,研發或引進紙質吸管技術。

老闆不同意,理由充分——不少人詬病紙質吸管,不僅喝飲料困難,且作為吸管而言,唯一的功能也成了雞肋。

「這東西不會長久的。」老闆斬釘截鐵。

但淘汰塑料吸管,看起來只是時間的問題。2018年,星巴克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紙質吸管,隨後麥當勞等企業也跟進,速度之快有目共睹。

在國內,雖然塑料吸管勉強熬過了2019年,但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對於張然所在的這間小工廠,一隻吸管的成本1分錢左右,財富積累得緩慢低效,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可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最終,政策的強制性,加上疫情之中訂單量銳減帶來的雙重打擊,讓這家企業蒸發掉最後生命力,在餐飲業潰敗之中,一起垮掉了。

張然有時候覺得,自己的現狀就跟那隻塑料吸管差不多——他要逃離這個行業,而塑料吸管的時間也真的不多了。

在8公裡外的莆田市區,6月,公交車站廣告牌換上嶄新的麥當勞新杯蓋廣告,上面寫著「為了地球,我不『管』了」,人們駐足觀看,卻對於替換吸管的杯蓋疑問頗多——用塑料杯蓋替換塑料吸管,真的環保嗎?

莆田市中心,萬達廣場的星巴克店員不厭其煩地告訴顧客:要儘快喝掉飲料,否則紙質吸管時間一長就會不太好用。

星巴克紙質吸管的bug頗多,麥當勞塑料杯蓋換塑料吸管又頻遭質疑「換湯不換藥」。

但不可否認,國際餐飲巨頭對吸管「關注」所掀起的環保浪潮,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那些小而慵懶的作坊式吸管制造企業頭頂。

現在,這把劍掉了下來。

「如果沒有提前布局(生物材料領域),很多小的吸管制造企業就停掉了。」義烏雙童吸管廠創始人樓仲平說。

雙童吸管廠是星巴克早期的供貨商,但從2007年開始,這家吸管廠就已不在星巴克的供貨名單中。樓仲平對此的解釋是,「沒有自身品牌價值。」

2007年,在中國的塑料界還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這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下稱:限塑令)發布。

幾乎每個人的生活都被這道禁令所影響,塑料行業的布局悄然改變,在此之後的十二年裡,中國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註冊總量翻了4倍,總數超過300萬家。

雙童從那之前就開始布局生物材質等吸管制造,並逐步減少塑料吸管的生產線。在當年,這是一個過於超前和冒險的舉動,但到了2018年,當在國際餐飲巨頭帶動的吸管大換血後,這股潮流迅速反映到雙童吸管廠的訂單頁面上,顯現出的數字令人震驚。

2018年5月,雙童可降解吸管的銷售量,比過去十三年的總和,還要多。

訂單和產能不會說謊。一條清晰的訂單路徑可以描述過去幾年生物材質吸管的戲劇性變化:2006年之前,這類吸管佔雙童總訂單量不到1%,十年之後佔1%到2%,2015年之後佔了3%到4%。

2018年一下增長到55%。

如今雙童吸管廠的6個車間,只保留1個生產塑料吸管。

數字的變化,讓早已布局生物材質的頭部企業感到欣喜,雙童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在百萬級,對於一家僅靠製造吸管存活的企業來說,研發費用雖然高昂,但顯然,雙童與莆田那家殘喘在時代局勢下的小吸管廠,如今天各一方。

而作為全球更換紙質吸管潮流的推動者,星巴克在決定頂住壓力「換管」之前,也與它的吸管供貨商進行了商議,這家企業叫南京鵬力,是一家國有企業。

南京鵬力最早在2016年開始涉足環保材料吸管的研發,也是麥當勞、伊利、蒙牛等企業的老牌吸管供貨商。

其實2018年星巴克倡導禁用塑料吸管時,就已經開始向顧客提供紙質吸管,所以有理由相信,這場轟轟烈烈吸管戰爭,其實2016年在供貨商端,早就悄然打響了。

雖然疫情期間,南京鵬力的國外市場訂單減少了50%以上,紙質吸管的成本也居高不下,但好消息是,紙質吸管相比塑料吸管的利潤基本持平。

但南京鵬力沒有透露星巴克和麥當勞的吸管供貨量,不過一組數字也許能說明問題。

麥當勞中國曾對媒體說,其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約400噸;而星巴克在中國地區年消耗塑料吸管也在200噸左右;另一組數據是,2019年全國塑料吸管產量近30000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

這個市場太大了。

風口在,國內餐飲企業馬上參與進來,也開始不服「管」。

比如喜茶的動作就很快。在北京,喜茶的外賣已全部默認配送紙吸管;在上海,喜茶甚至開了一家「快閃店」,拿丟棄的塑料杯做文章。全場都是醒目的可回收標誌、滿滿的綠植,以及無處不在的環保主題屬性——無時不刻的在告訴客人,中國餐飲企業也在參與全球環保。

供貨端,也有人向南京鵬力這樣的頭部企業發起挑戰。

一位叫陶澤鑫的90後青年開啟了紙質吸管暴富神話。他在今年3月份跟朋友合夥租了一間800平米的廠房,在東莞花了20萬採購三臺紙質吸管制作機器,到了4月,陶澤鑫的電商店鋪就開始陸續接到了很多餐飲店的訂單。

之後他擴大生產,招了15個工人,日夜不停的製作紙質吸管。7月1日到10日,10天時間裡,陶澤鑫賺了100萬,這些訂單都是一個星期後開始發貨,為了增加產能,陶澤鑫又去購買了三臺機器……

小夥子的「事跡」被搬到網上,文章的最後發出誘人的提問:面對這個百億商機,你會如何做呢?

但現實的另一面,也表達出製造紙質吸管的水土不服。

一家位於安吉的企業進入紙質吸管領域。然而每吸管都需要用三層紙卷制而成。由於每個客戶的需求不一樣,紙張的規格也各不相同,每次生產都需要調試機器。即使能順利完成製作,烘乾又是一個讓不少沒經驗的企業頭疼的難題。

所以這場吸管的戰爭打到今天,根本就不是塑料吸管和紙質吸管的戰爭,而是消費平臺之間,供貨企業間的戰爭。

一切看來都是美好的——綠色、環保、可持續、錢,這似乎是一個誰都想進來大賺一筆的市場。但行業內人士卻對不斷增加熱度的吸管秀表達了隱憂。

一位長期從事環保政策研究的學者對此非常擔心:用來製造紙質吸管的紙漿,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生命周期非常長的產品,要從樹林開始,然後製成紙漿、製成紙,這個環節是一個高汙染的行業,它的整個全生命周期比塑料耗費的社會資源是遠要多,它無非把下一端的白色汙染轉化成上一端的工業汙染而已。

他還認為:麥當勞杯蓋替換吸管,是在綁架輿論給自己做嫁衣,棄用傳統吸管採用蓋子+吸嘴的方式反而增加了塑料的消耗量,你說塑料吸管和加吸嘴的塑料杯蓋本質上解決了什麼問題?

這樣的疑問,在C端消費者看來,正是環保背後令人無法捉摸的商家理念。

除了詬病紙質吸管質量堪憂外,也有人在微博上發出耐人尋味的評論:雖然塑料吸管不環保,但好多紙質吸管很容易破損,反而會加重浪費和汙染,希望不會像限塑令那樣,現在的塑膠袋依然很泛濫。

事到如今,紙質吸管取代塑料吸管的步伐是無法停下了。有關吸管的戰爭看似一片人聲鼎沸,但在各方利益驅使之下,環保事業和莆田那個將要下崗的經理張然一樣,真的能找到出路嗎?

相關焦點

  • 塑料吸管「大限將至」,能否順利跟百億塑料吸管說再見?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目前部分咖啡廳和奶茶店已經用紙吸管或可降解吸管替代塑料吸管,但依舊有不少餐廳還在使用傳統塑料吸管。隨著限塑令的推行,消費者逐漸有了主動減少使用塑料吸管的意識。多家連鎖餐廳取消塑料吸管昨天下午兩點,位於長楹天街購物中心的喜茶門店坐滿了顧客,門店在座位區的醒目位置設置了餐具臺,放置了兩種吸管,消費者可以自取。
  • 麥當勞停用「塑料吸管」,是英明的商業決定
    自然界要分解稻草吸管,已經通過進化準備了足夠的酶與微生物,但要分解這一類在地球上出現不到百年的高聚物,短期內可辦不到。所以我們會在野生動物的胃裡看到塑料吸管殘留,也會在環境中檢出塑料纖維或碎片,並且越來越多。其實塑料作為一種材料,其設計原理上就是要引入對環境條件穩定的高聚物,才能保證這種材料能作為工業原料使用。
  • 店裡塑料吸管趕快扔掉,違規罰款10萬!
    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從2021年起對於未遵守國家相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規定的,可能或將被除以1萬以上10萬以下的罰款!從2021年1月1日起,全國有31省份已發布塑料汙染治理相關實施方案,「禁塑令」正式落地。餐飲朋友看請速看,一定要知道這件事情。
  • 是時候和塑料吸管說拜拜了
    1月1日是全國塑料吸管禁令生效的第一天不僅如此上海市多家大型商場從1月1日起停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據了解,早在2020年10月份,上海市出臺《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商場、超市、藥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
  • 距離塑料吸管「禁令」紅線 只剩幾天你做好準備了嗎?
    再次提出,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通知》明確了禁止範圍不包括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上自帶的塑料吸管。  全國部分餐飲店已更換以紙吸管居多  記者在杭州東站餐飲區域隨機走訪了數家餐飲門店,發現不少店鋪已見不到塑料吸管的身影,但也有很多店鋪依然提供塑料吸管。
  • 告別塑料吸管真不是小題大作
    毛建國炎炎夏日,通過吸管,嘬一口冰可樂,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多麼愜意的事。可以後在麥當勞,這一願望很難滿足了。麥當勞中國宣布,公司將在食品包裝上進一步減塑,逐步停用塑料吸管。能設計出方便使用吸管的容器,也當然可以設計可以不用吸管的容器。吸管是死的,設計是活的,如果吸管退出成為必然,那麼杯體、瓶體、盒體等的改進,也就成了必然。真正需要考慮的,其實還是習慣的問題。吸管的出現,有其特定價值,確實有著很大的方便性。可是,吸管的大面積使用,也沒有多長時間。在沒有吸管的時代,我們難道就不喝水了?
  • 日本橫濱計劃推廣木質吸管 成本是塑料吸管的100倍
    北青網綜合報導 日本橫濱政府計劃生產和推廣木質吸管。大規模推廣將從12月開始,該計劃作為日本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部分。位於千葉縣成田市的西山麗沃德NAA零售公司將率先推出環保吸管。據稱,該公司每月將生產一萬根稻草,由山梨縣多希水源林的雪松薄木製成。
  • 距離塑料吸管「禁令」紅線只剩十幾天,你做好準備了嗎?
    年底,「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一些大型餐飲企業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有的用可直飲杯蓋代替,有的換成了紙吸管,有的開始使用可降解吸管,但是多數餐飲企業還在觀望中繼續使用塑料吸管。記者近日在北京一家連鎖奶茶門店的自助吸管區看到,這裡提供塑料和紙兩種材質吸管供選擇,邊上有提示,建議大家減少塑料吸管的使用。記者在合肥一家奶茶店看到,這裡依然在使用塑料吸管。門店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連鎖店還未使用可降解吸管,「到時間了應該會換,我們也注意到一些餐飲店鋪已經換成紙質或可降解吸管了」。
  • 麥當勞說他們要在今年內,全面在國內餐廳停用塑料吸管了
    最近,麥當勞宣布將從 6 月 30 日開始逐步在中國大陸的餐廳中停用塑料吸管,新的杯蓋將自帶飲嘴,方便免吸管直飲。但對於部分特定飲品,例如珍珠奶茶、麥旋酷等含有固形物的冷飲,以及麥咖啡冷飲,目前仍將配備吸管。
  • 距離塑料吸管「禁令」紅線只剩十幾天 你做好準備了嗎?
    年底,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一些大型餐飲企業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有的用可直飲杯蓋代替,有的換成了紙吸管,有的開始使用可降解吸管,但是多數餐飲企業還在觀望中繼續使用塑料吸管。記者近日在北京一家連鎖奶茶門店的自助吸管區看到,這裡提供塑料和紙兩種材質吸管供選擇,邊上有提示,建議大家減少塑料吸管的使用。記者在合肥一家奶茶店看到,這裡依然在使用塑料吸管。門店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連鎖店還未使用可降解吸管,「到時間了應該會換,我們也注意到一些餐飲店鋪已經換成紙質或可降解吸管了」。
  • 塑料吸管變身環保紙吸管 消費者:還需提升使用感受
    今年7月17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就在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召開全國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對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
  • 準備好,與塑料吸管「說再見」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於今年初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塑料吸管即將「退休」,福鼎的飲品店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為了揭開答案,12月22日晚,記者對市區多家飲品店進行走訪。
  • 與一次性塑料吸管說再見,真的做得到嗎?
    一家老虎堂的工作人員說,他們店已經備了1000根紙吸管,不過因為原來塑料吸管庫存沒用完,也沒接到不用塑料吸管的強制要求,他們眼下正在陸續消耗庫存。這樣的現象,記者在COCO、一鳴酸奶等門店都有看到。在賣玉米汁等兩家店,記者則只看到塑料吸管,工作人員說一直使用這種吸管,是否要更換並不知情。
  • 距離塑料吸管「禁令」紅線只剩十幾天,你做好準備了嗎?_國內新聞...
    年底,「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一些大型餐飲企業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有的用可直飲杯蓋代替,有的換成了紙吸管,有的開始使用可降解吸管,但是多數餐飲企業還在觀望中繼續使用塑料吸管。記者在車站內數家餐飲店走訪,注意到大部分消費者使用直飲杯蓋或直接用杯子飲用,吸管相較以往已明顯減少。奶茶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奶茶店是吸管消耗大戶。記者近日在北京一家連鎖奶茶門店的自助吸管區看到,這裡提供塑料和紙兩種材質吸管供選擇,邊上有提示,建議大家減少塑料吸管的使用。記者在合肥一家奶茶店看到,這裡依然在使用塑料吸管。
  • 麥當勞中國將停用塑料吸管 無吸管新杯蓋將首發亮相了
    但是現在麥當勞中國將停用塑料吸管,逐步停用塑料吸管,那麼我們買飲料沒有吸管怎麼辦呢?對於這個問題,也是消費者想要知道的。繼今年5月發布全新品牌理念「因為熱愛,盡善而行」之後,麥當勞中國於今天宣布這一理念下的首項環保舉措:公司將在食品包裝上進一步減塑,逐步停用塑料吸管。
  • 每周一普(十)Ⅰ 距離塑料吸管「禁令」紅線不到十天 你做好準備了嗎?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於今年初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這一規定被業內稱為「禁管令」。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升級版限塑令下禁用塑料吸管背後的轉型"陣痛"
    原標題:禁用塑料吸管背後的轉型「陣痛」 □ 本報記者 白雪 李睿哲 王拓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2021年1月1日,升級版「限塑令」、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令生效。此舉實施效果如何?
  • 沒了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珍珠奶茶怎么喝?
    點擊上方申江服務導報,跟著小申吃喝玩樂逛上海 喝飲料必備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還有兩個月要禁用啦! 有的飲品店 推廣起了紙吸管 比如:喜茶去年8月起就在全國門店推廣紙吸管和直飲塑料杯蓋,直接繞開塑料吸管要可降解的問題。
  • 星巴克和新茶飲都停用,460億根塑料吸管何去何從?
    星巴克與喜茶都用上了紙吸管,店員不厭其煩的交待顧客為了保證吸管狀態要儘快飲用,蜜雪冰城也停用了標誌性的塑料紅吸管,更換為環保紙吸管,麥當勞乾脆取消吸管,說自己為了地球不「管」了……這指向的,正是明年1月1日起實施的「最嚴限塑令」,全國範圍內的餐飲企業都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
  • 可重複使用開合式斥菌防黴塑料飲用吸管
    這款可拆卸重複使用開合式斥菌防黴塑料中空吸管,其設計亮點在於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以及所述管壁外側上、與管壁一體成型的相應結合部及其縫隙部位可嚴密配合。此設計巧妙地實現了方便拆卸、方便清洗吸管,有助於吸管的重複性使用和飲食風險的管控;並且,能夠進一步使得所述吸管具有表面生物汙損抗性從而實現斥菌防黴的作用;此外,本吸管還能夠通過注塑成型一次性製得,相比市場上眾多擠出成型的吸管更加容易清洗,降低對使用者的潛在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