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輪故事·Ⅲ】回到ABC:開槍有多帥、裝填就有多無奈

2021-02-09 幀察點

【上期內容:國產氣墊船載著坦克搶灘啦!我軍公開「千軍萬馬過海峽」關鍵一環

【轉輪故事·Ⅰ】跨越百年的韋伯利:從「年輕人的第一把左輪」說起

【轉輪故事·Ⅱ】奧運冠軍的速射王牌:獨具匠心的「掌上架退炮」

始於對幼時玩具記憶的本系列,也自然會隨著年歲的增長,碰到一個被我稱之為「老東西」的問題。記得許久之前某日,與一位朋友閒聊時提及自己很喜歡轉輪手槍——他也來了勁頭,興奮地和我說了一大通各種型號年份是18XX的老轉輪手槍。

▲比如,柯爾特-沃克轉輪手槍(Colt Walker),1847年設計生產

我的第一反應是,就這?不行!

這些我也知道,但是不給力,我並不喜歡——因為它們不僅不能雙動射擊,甚至連金屬藥筒整裝彈都沒有,太落後啦

至今記得朋友當時的表情:

這些「老物件」有其獨特的魅力,而了解它們的過程,卻有一個「克服執念」的成長過程。執念,有孩提時代的往日因,大多是在不經意間種下——比如之前提及過的「對航母的極端痛恨與敵視」,與之類似的則是「對自動武器的強烈偏好」。

▲學會欣賞非自動武器,距離最初拾起這份愛好,已經過去了20年

近代史上,為謀求民族的獨立與解放,我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爭,而我軍的戰鬥歷程中,經常不得不用劣勢武器裝備對抗強敵。「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小米加步槍」的過往,自然讓我更加偏好自動武器,乃至仔細探究輕武器發展史時,慨嘆當年人類輕武器科技進步篇章之壯美,但也始終對那些同樣有代表性的非自動武器「麼得感情」。

這個小系列的主題,是被俗稱為「cap and ball」(火帽與彈丸)的老式轉輪手槍,其魅力「非凡」的原因,既有裝填步驟的極度繁複與講究,也有人類的聰明才智。

▲在微博上看到一個coser小姐姐手裡拿著一支相當帥氣的柯爾特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於是就去淘寶翻,找到了這個打火機,除了扳動擊錘全行程時轉輪不會迴轉,以及缺乏裝彈缺口,總體上講相當精細了;甚至包裝上的型號、口徑都是對的。

其實,這也是一種典型的「火帽與彈丸」轉輪手槍

轉輪之前,差點被「加速」的歷史

十來歲時曾經接觸過「火藥槍」的高級形式,描述起來,與本文主題,即真實武器的名稱「cap and ball」基本一致。火藥槍的8發輪圈,其實就是個「塑料擊錘擊打金屬火臺」的摔炮。火帽,原理與如今彈藥的底火相同。

▲玩具壞掉的時候,我們會拿磚頭等硬物去敲擊這個東西聽個響

一般玩具的彈輪是封死的,槍管是盲管或者中間有個橫槓阻隔,確保玩具只能聽個響,當做爆竹。而所謂「高級」,指的是彈輪是通的,前面能塞上塑料小圓球,槍管也是通的。原本用來聽個響的8發輪圈,既是底火,又是發射藥,能把塑料小圓球推出去——這種高級貨,「嗓門」也更大一些。

不過,當年的玩具質量都很差,很容易壞,而且裝填過程實在複雜,玩的不多,更多是讓少年的我直觀體會到早期轉輪手槍操作之繁瑣。

這也是沒辦法,在轉輪手槍(這裡指的是通俗理解中的轉輪手槍,並不是古早到如1598年趙士禎發明的「迅雷銃」)最初出現的時代,金屬藥筒整裝彈尚未……流行。畢竟早在1812年,已經存在有符合現代彈藥定義的子彈出現——是的,現代人概念中的彈藥在燧發火器技術之後立馬就有了,比針發槍和邊針發火彈都要早

▲專利圖紙中出現的擊發藥、發射藥、彈丸一體式彈藥,極為現代化

其發明者,是瑞士人讓·塞繆爾·保利(Jean Samuel Pauly,本名塞繆爾·約翰尼斯·保利,Samuel Johannes Pauli,1766-1827)。其特點是一個銅製螺絲(相當於底緣和底火臺),底部有擊發藥,上面擰著一個紙質藥筒,內含發射藥,前面安裝彈頭,由槍機內的擊針擊發。

這本來是人類輕武器的革命性進步,然而因為過於先進——它朝著真正的「現代彈藥時代」,提前跳了3步(燧發、針發、邊針發火彈),領先了時代近50年,惜乎最終明珠暗投。比如拿破崙本人就覺得這種彈藥太貴太複雜,導致法軍並未採用。

▲後來的德萊塞針發槍及彈藥,德萊塞是保利的學徒

▲勒福丘轉輪的邊針發火彈,勒福丘也是保利的學徒

五部、六步:老轉輪的經典玩法

說了這麼多,主要是說明現代概念的彈藥出現前,輕武器面對的窘境。在轉輪手槍上體現的,就是它的彈輪得承擔一整套「彈藥」要做的工作,而其裝填工作,其實和前膛槍有更多相通之處。

▲這是現在的彈藥樣式,簡單明了,大家都了解

▲鼠繪彈輪剖視圖,彈輪其實就是在沒有現代概念彈藥時,「組合」彈藥各個部分的部件

火帽,即內有擊發藥的部件,相當於現代彈藥上的底火,在當年沒有整裝彈的時代,工業化批量生產,能夠有效擊發的火帽,是比火繩、燧石更為可靠的擊發方式——自然也根據武器(比如步槍、手槍,乃至火炮)有大小尺寸的區別。本系列文章反覆提及的音響玩具火帽,原理上是相同的。

▲真實武器上的火帽

▲音響玩具的火帽

在老式轉輪手槍上,發射藥自然是黑火藥——原因之一,是無煙發射藥還沒發明出來;原因之二,當時的冶金技術不夠發達,黑火藥的威力適中,比後來的無煙發射藥「勁兒小」,適合這種老式轉輪手槍發射。

▲我們的四大發明之一……

▲當然,射擊時煙霧就非常大

填料/彈託,在當年老式「火帽與彈丸」轉輪手槍大行其道的時代,用的很少。主要是現代人使用,追求的是對彈輪更好的封閉效果,確保發射藥緊密程度一致,提升射擊一致性。

▲填料/彈託

至於彈丸,很好理解——就是漢語詞彙「子彈」的本義,也就是彈頭。老式的彈丸,經常真的是一個丸子。雖然「火帽與彈丸」轉輪手槍的槍管是有線膛的,但是球形彈丸依然使用,是滑膛槍時代的遺存。我們所熟知的、總體呈圓錐的彈頭形制,則是發射藥技術、冶金技術進步之後,擁有更好彈道性能的彈丸。

▲真的是丸子

油脂,則是這種老式轉輪手槍特有的一種物件——因為發射藥是散裝的黑火藥,倒進去的時候肯定會在外面粘附一些,彈輪各個彈膛距離很近,燃燒速度較慢的黑火藥會崩出不少火星,存在引燃臨近一個或多個彈膛的可能性,因此要用油脂封裝彈輪,防止連鎖反應,造成危險。

▲這是老式武器的魅力——或者說麻煩

所以,老式轉輪手槍的裝填步驟繁複,也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其本質上,就是裝填一支前膛火帽輕武器:

▲帶原裝木盒的柯爾特1849袖珍型轉輪手槍

▲盒中的各種備品

其具體步驟,有「史實版」5步,也有「現代版」6步

1.使武器進入裝填模式——擊錘半開

2.倒入黑火藥

▲打開開關,用手指堵住出口並將火藥壺倒過來,獲取定量的發射藥,將火藥壺立起

▲倒入彈膛

3.安裝填料(現代版才有這一步)

4.往彈輪填入彈丸,需要使用壓彈杆

▲許多老式轉輪手槍槍管下方的杆子是——壓彈杆,壓彈杆有多種多樣的形制

5.塗抹油脂

6.安裝火帽

▲前面的缺口是裝彈的,後面的缺口是安裝火帽的,火帽可以用手安裝

▲也有專門的火帽安裝工具

此時,將擊錘扳開到位,一支老式的「火帽與彈丸」轉輪手槍即可實現單動射擊——以如今的觀點來看,早期轉輪手槍是相當危險的武器,上述裝填工作進行到安裝完火帽後,如果擊錘半開檔磨損失效,或者誤操作導致擊錘落下,就會走火擊發。其單動扳機之輕、脆、手感好,也導致操作時必須非常謹慎,不要亂動擊錘。具體保險機構的演進,請移步隔壁彩雲所寫的轉輪手槍必須少裝一發彈才安全嗎?——轉輪手槍保險機構技術史。

雖然說,這一溜十三招看著極度繁複,整完了也就能爽幾發(根據彈輪容量決定),但是在當年人類輕武器都是單發裝填,單發發射的時代視角下,這就是火力的極大躍升。也正因為如此,當年各國需要應用槍械的個人或團體,對轉輪手槍無不趨之若鶩,其魅力一直延續至今。


DIY彈藥:「吃鉛子兒」的由來

這樣的「火帽與彈丸」轉輪手槍,因為沒有現代概念的彈藥,還有一個人類輕武器早期的特殊之處。即,裝藥與彈丸的「自定義,「自定義」聽起來非常酷炫,操作起來其實相當麻煩。

現代彈藥,自然是出廠就裝配完成的。除了少部分需求特別的用戶(主要集中在美國)會自行裝填彈藥以外,基本上就是選特定的彈藥型號即可。而在老式轉輪手槍的時代,因為沒有現代彈藥,一切都是如上文所述——真·散裝。

▲功能較多的火藥壺,能夠讓用戶自己決定裝入多少黑火藥,紅圈內就是調節刻度

▲當需要強裝藥時,可以將火藥壺的頂部拉長,獲取更多的發射藥

而彈丸的自定義功能,是由用戶自己去鑄造。一如上文截圖中出現的彈頭模具,也是當年轉輪手槍配套工具之一。

▲模具還有專利

▲打開後可以鑄造傳統的球形彈丸,或者圓錐形的子彈

顯然,除了配套的彈丸模具,用戶也可以自己製作模具,鑄造自己想要的彈頭,比如平頭彈乃至空尖彈之類。鉛,是人類早期輕武器彈丸的理想材料——它容易開採,熔點低易於鑄造,密度大夠重夠強,質地軟易於加工以及擊中目標後變形,用戶甚至可以自己在彈頭上刻開槽加強殺傷力。

▲另一視頻博主在用鉛自行鑄造「馬蒂尼-亨利」步槍的彈頭

是所以,鉛這個單詞(lead),也直接指代彈丸,大量存在於美式俚語中。

比如說我們用漢語表達比較充沛情感時,會說「吃槍子吧你個XXXX!」

這句話有個精確完整對應的美式英語,便是「Eat lead you motherfvcker!」

如果不想感情色彩那麼重,比如形容某人受到槍擊受傷嚴重,也可以說「(Somebody) is full of lead.」

轉輪手槍的出現,既是科技進步的使然,也是生產力水平的推動,幾乎堪稱是人類輕武器科技躍進年代的開端。而本文的主題「火帽與彈丸」轉輪手槍,恰似這個時間拐點的濃縮,既有老式前膛槍的特質,又有將來連發武器的先聲。

時光越久,回望起來韻味越是悠然。

歡迎使用(支付寶)讚賞碼

相關焦點

  • 【轉輪故事·Ⅳ】完結篇:再次擔當時代先鋒的轉輪手槍
    ·Ⅰ】跨越百年的韋伯利:從「年輕人的第一把左輪」說起【轉輪故事·Ⅱ】奧運冠軍的速射王牌:獨具匠心的「掌上架退炮」【轉輪故事·Ⅲ】回到ABC:開槍有多帥、裝填就有多無奈轉輪手槍彈容量小,彈輪與槍管間有縫隙(除了納甘轉輪這類特殊型號之外),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因此轉輪手槍是一種逐漸被軍警部門所淘汰的武器
  • 獵人摯愛的「近戰恐怖」轉輪霰彈槍,為何沒有得到軍警部門認可?
    柯爾特1839轉輪步槍柯爾特1839轉輪霰彈槍柯爾特1839轉輪霰彈槍本身採用的就是轉輪槍的結構,我們可以把該槍看為一支放大的轉輪手槍,轉輪槍的原始設計弊端就是氣密性差,而且還無法通過設計去改變這一缺點,柯爾特1839轉輪霰彈槍在射擊時從彈巢和槍管間的縫隙洩露出的火藥燃氣很容易對使用者造成灼燒傷害
  • 號稱中華警用第一槍,40多槍打不死一頭瘋牛,05轉輪有多弱雞
    如果說解放軍負責攘外的話,那麼我國警察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安內,正是因為有了警察的功勞,我國才得以成為一個治安良好的國家,警察與軍人不一樣,警察的主要作用就是抓捕罪犯
  • 一把經典漂亮的早期柯爾特轉輪手槍,被大量應用於南北戰爭期間
    著名的柯爾特M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是美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種槍枝,擁有較大的威力和較好的精度,比柯爾特公司之前製作的幾款轉輪手槍要強很多,雖然不如它們小巧、便藏,但威力更大。柯爾特M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設計於1850年,雖然名為海軍型,但這把手槍卻不是海軍專用,而是因為該槍的一款雕刻型的轉輪彈膛上雕刻有墨西哥海軍和尤卡坦半島海軍之間開展的一場戰鬥情景,因此得名。
  • 柯爾特的卡迪拉克:「蟒蛇」轉輪手槍
    最初的打算是想設計一種加強型底把的特種單/雙動擊發的比賽級轉輪手槍,由於其令人信賴的可靠性,造就了一支以精度和威力著稱的.357口徑經典轉輪手槍。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當執法機構開始流行使用大容量半自動手槍後,「蟒蛇」手槍最終還是連同其他的警用轉輪手槍一起被各種各樣的大容量彈匣半自動手槍所取代。在1993年停產後,柯爾特公司轉而大力推銷新的「眼鏡蛇王」(Kingcobra)轉輪手槍,其外形特徵與「蟒蛇」手槍有延續性,但許多人仍然喜歡經典的「蟒蛇」。今天這種轉輪手槍只能向獨家的柯爾特訂貨商訂購,零售價格在1000美元以上。
  • 早期轉輪槍中的佼佼者——柯爾特-帕特森第五型轉輪手槍
    柯爾特-帕特森第五型轉輪手槍柯爾特-帕特森第五型轉輪手槍的起源帕特森第五型轉輪手槍可以說是轉輪手槍之父——塞繆爾·柯爾特(Samuel Colt 1814年~1862年)的無奈之作,因為他此前研製的轉輪手槍有太多瑕疵了
  • 這支武器被多國判定為「毀滅性武器」,到底有多厲害?
    在彈巢前面有一個上發條的蝴蝶型旋轉手柄,射擊以前先要以手旋轉手柄以旋轉轉輪並且扭緊內置的卷簧(類似上發條)。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中的打擊者射擊時只須扣下扳機,擊錘會擊發對準槍管的膛室內的霰彈。而卡住彈巢的棘爪後縮,彈巢在卷簧的作用以下旋轉112個圈才再次被棘爪卡住,下一發膛室對準槍管。
  • 硬漢的代表:西部牛仔單動左輪速射 快如閃電 帥到沒朋友!
    當年美國西部牛仔用的左輪是柯爾特和平行者一類的單動左輪,柯爾特「決鬥者」轉輪手槍佔了多數,但是我們從電影裡經常看到酷酷的牛仔們開槍速度那真是快,硬是把單發的左輪打出了連發的效果,這是什麼絕技呢?後來就有一部分牛仔利用這個聯動原理,第一槍打響之後扣動扳機一直不鬆手,再直接拍打擊發錘就會使輪盤旋轉,擊發錘就會擊發輪盤裡的子彈,所以,拍得越快,槍射速也就越高。
  • 昆汀眼中「柯爾特」轉輪才最美!「暴力·武器·足控」的西部世界
    在各大西部電影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柯爾特1873單動轉輪槍了,《八惡人》也不列外,在這部電影中出現了多把柯爾特SAA單動轉輪槍,電影中的沃倫上校使用的兩把4.75英寸槍管的柯爾特1873單動轉輪槍。《八惡人》中沃倫上校使用的柯爾特1873劇中的墨西哥人使用了一把5.5英寸槍管的炮兵型柯爾特1873單動轉輪槍。
  • 美國警察開槍問題有多嚴重?用數據說話
    8月6日周二,在賓夕法尼亞沙勒鎮上,警察向一名教師開槍,導致後者死亡。據稱這名男子曾用槍指著警員。同一天在俄勒岡州的格蘭茨帕斯,一名39歲的男子在和州警局的警員發生爭執後被開槍打死。當天晚上在內華達州的亨德森市,一名警員開槍射傷了一個疑似搶竊便利店的15歲少年。據報導,當時這個男孩手裡拿著一樣東西,後來警方確認那不是致命武器。
  • 一把手槍可射兩種子彈 狩獵利器 防身必備 陶魯斯的大口徑特殊轉輪
    而這一款「專門發射霰彈的判官轉輪手槍,似乎真的印證了陶魯斯在大口徑方面的強烈執念。雖然在轉輪手槍發展歷史上,發射霰彈的轉輪手槍並不罕見,但是在2006年,巴西陶魯斯的這款威力十足「判官」轉輪手槍(Taurus Judge)的問世 ,依然吸引了不少狩獵愛好者或者槍械發燒友炙熱的目光。
  • 港警開槍,擊中歹徒!但為什麼中彈後還能逃跑?
    ,相信阿sir是不會選擇開槍的。警察面對暴徒往往不足十米,還有可能一對多,如果一槍不能打倒對方,持槍者就危險了。和國產9毫米警用手槍一樣,史密斯威森M10也採用點38特種轉輪手槍彈(英文為.38 Special)。這個點38,意思是口徑為0.38英寸的彈藥,換算成公制單位就是9毫米,但大家千萬不要認為.38子彈只有一種!實際上.38彈藥種類非常多,而且是絕對不能混用!
  • 槍械史上第一款柯爾特連發步槍——第一型指環槓桿轉輪步槍
    因此,武器發明家又對多管火槍繼續進行研究,並以此為基礎搞出了更先進的轉輪式槍械,即將多管火槍的槍管削減為一根,其餘的槍管則全部截短變成可以自由旋轉的轉輪彈巢安放在槍管後方。這樣在使用時,使用者只需要在轉輪彈巢的膛室內裝入火藥和彈丸,然後旋轉轉輪彈巢,讓其膛室依次對準槍管完成一次擊發,即可實現連續射擊。
  • 「以前有多胖,現在就有多帥「,張藝興許凱沒啥,而他重回「顏值
    我們要知道,很多人不控制飲食,所以會有長胖的時候。長胖之後,不僅身體會變胖,外表也會發生變化。我們知道很多明星也長會長胖,但他們以前多胖,現在就有多帥。一起來看看吧。我們在照片中看到的是張藝興,在我們的印象中,他是一個非常可愛的男孩。
  • 【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短槍管轉輪手槍:魯格牌阿拉斯加人轉輪手槍
    至少有6發的機會,後坐力也比較「柔和」。斯特姆·魯格公司「Alaskan」轉輪手槍宣傳廣告的畫面,是將「Alaskan」轉輪手槍配帶在腰間的一位垂釣愛好者站在河流中央垂釣的情景。事實上,在城市近郊湖泊、河流釣魚者並不需要「Alaskan」轉輪手槍。9毫米口徑能充分滿足「護身」的需要。
  • 德克薩斯的崛起——柯爾特轉輪與彪悍的德州遊騎兵
    扯得遠了,說這麼多,其實就想說明一件事情。當年以野蠻和彪悍著稱的德州遊騎兵榮譽堂設置在這裡,還真是選對了地方。榮譽堂門口德州遊騎兵銅像榮譽堂德州遊騎兵開始使用的是單發火藥裝填的火藥槍,雖然射程較對手的弓箭遠,可是火力持續力不是一般的差,哪怕是最熟練的火槍手,裝一發彈丸沒有個一兩分鐘是不可能的。而且遊騎兵開始的戰術以當時西方馬隊戰法為樣板,在窮山惡水地廣人稀的德州小分隊作戰來說顯得相當呆板。而對手熟悉地形的原住民戰隊則以輕騎悍兵對陣,常常採用避實擊虛,神出鬼沒的遊擊戰法,讓還沒有多少戰術素養的西部牛仔們窮以應付。
  • 轉輪手槍之父的失敗作品——柯爾特帕特森1839型轉輪霰彈槍
    但其實柯爾特在研製出第一型指環槓桿轉輪步槍後不久,就有感於這款轉輪步槍糟糕的性能和慘澹的銷售表現,認為這已經註定是一款失敗品了,為了讓公司能拿到武器訂單繼續生存下去,對轉輪步槍還不死心的柯爾特又搞出了一款新型轉輪步槍,其名為M1839型轉輪步槍,並且分出了幾種不同的型號。
  • 轉輪手槍:網際網路時代的說書人|漫畫家的秘密
    「籤約之後,一個月有幾百塊的收入,溫飽有餘,但要做別的事基本不可能。」轉輪手槍說道。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轉輪手槍完成了《生肖趣事》、《蟲蟲小強歷險記》等多部漫畫。不過,如果從時間分配上來說,他這個漫畫家當的並不徹底。已婚的他為了養活自己和家庭,不得不化身「打工狂魔」。
  • 發射灰泥彈頭的轉輪手槍,專為飛行員配備,彈頭一撞就碎
    轉輪手槍向來是手槍領域裡的熱門,此類武器沒有彈匣,主要靠轉輪進行供彈。當轉輪內的六發子彈打光,射手需要先退出彈殼,然後才能安裝六發新子彈,如此循環往復,不過這篇文章的主角比較特別,這是一款一次性轉輪手槍。
  • 遊戲與槍火:牛仔和手槍旅程,荒野大鏢客2轉輪手槍盤點
    19世紀末也是火器革新最快的時期,子彈的發射藥正從黑火藥變成無煙火藥,自動手槍剛萌生,而且大有取代轉輪手槍的勢頭,所以這篇先聊轉輪(其實是因為大表哥2裡的武器太多了,懶得一篇全部寫完) 這裡可以把轉輪手槍簡單的分為單動和單/雙動。我這先簡單說下單動和單/雙動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