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經濟環境一直不好,很多人因此推遲了跳槽計劃。
一直到這次疫情,經濟好轉不見希望,時間剛好也充裕,不少人開始更新簡歷尋覓機會。然而投遞出去的簡歷如石沉大海,一直等到企業都復工的今天還沒有收到面試電話;主動找上門邀約面試的,也只有保險公司……
簡歷是個人求職的敲門磚,但很多人只是按照模板堆砌自己的過往經驗,把簡歷寫成一個流水帳。對於一份要做3年的工作,只花了30分鐘寫簡歷,是不是也太草率了?
找工作之前,認真做好一份吸引眼球的簡歷,非常重要!為此我們需要做好這幾點:
-01- 合理設置關鍵詞
為了讓更多的HR找到我們,需要充分利用好簡歷中的關鍵詞。哪些詞彙應該成為我們簡歷當中的關鍵詞呢?
這就需要我們站在HR的角度,想一想招聘的時候需要在簡歷平臺上搜索哪些關鍵詞。
如果我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HR,業務部門告訴我需要招聘銷售,業務線的領導會告訴我他需要餐飲行業客戶資源,熟悉團購類產品的銷售,過往的業績達到**水平。那麼,HR在搜索時候會用到的關鍵詞就包括「餐飲」、「團購」、「業績」,其中前兩個關鍵詞是必然會選擇的。
如果我恰好是某團或者某點評的銷售人員,簡歷當中具備這些關鍵詞,就更容易被HR搜索到。
結合自身的資源、專業技術、項目經驗,同時猜想一下自己理想工作的HR可能會搜索的關鍵詞,在自己的簡歷當中合理的布局,可以大幅提高簡歷曝光率。
關鍵詞只要出現在簡歷的正文中就可以,所以可以設計多個關鍵詞,只要不讓簡歷的內容顯得囉嗦重複就可以。
-02- 簡歷標題要定位準確
很多招聘網站允許自主定義簡歷標題,簡歷標題的設計,也會對準確曝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過招聘網站搜索之後,HR會看到一串簡歷列表。除了年齡、性別這些基礎信息之外,顯示在最前方的,就是你的簡歷標題。
有人會用自己的姓名做簡歷標題,我覺得,除非你叫馬雲、許家印,否則這樣的簡歷標題沒有什麼吸引力。
有人用自己的職位名稱作為簡歷標題。如果你的工作,方向性很明確,專業性很強,這樣做是合適的。比如」JAVA工程師」,「平面廣告設計師」,這些基本不會引起誤解,可以讓HR很好的理解。但也存在問題,就是不夠有個性,當HR看到一串的「JAVA工程師」的時候,她優先選誰呢?「長得像李現的JAVA工程師」、「貪財有道的JAVA工程師」……加一個定語,會讓你更突出。
上邊的例子「平面廣告設計師」能不能簡寫成「平面設計師」呢?理論上是可以的,如果你的方向不僅限於廣告設計,也可以參與其他的平面設計,那可以這麼寫。但如果你未來有明確的方向期望,最好寫的更具體一點兒,這樣也會讓企業覺得你更專注。
簡歷標題,一定要體現你能夠做什麼工作。這樣HR第一眼就可以確定,你是不是他要找的人。後邊你的簡歷內容展開,都是在論證這個簡歷標題。
-03- 簡歷內容不要太有個性
大企業看簡歷的永遠是HR,即便是在現在很火爆的Boss直聘平臺,用人部門直接參與招聘的並不多。
作為HR,招聘工作的首要任務是滿足用人部門的基本需求。求職者的工作經驗,專業技能,學歷,人脈資源……這些是他們需要評判的。至於人才閃光的個性,對於HR來說是個不安全隱患。
如果求職者的個性不能讓業務部門的領導滿意,或者後期工作當中帶來麻煩,hr就會被業務部門給出差評,甚至要承擔後期責任。選取人選的個性閃光點,對於hr來說無疑是一場冒險。
有人拿奇特的照片作為簡歷頭像;有人用一句詩詞做簡歷標題,有人用古文來表述工作內容,有人用散文的形式來寫項目經驗;還有人簡歷只寫一句話,彷佛自己是臥龍鳳雛,不需要多加介紹……這些,都太有個性了,一般人承擔不起的。
即便你是做設計、創意類工作,也可以在作品、項目經驗當中體現你的創業、設計,而不是在簡曆本身上尋求標新立異。
電視劇中那些破格錄取的情節,通常也只存在於電視劇裡邊。我們大多數人到了電視劇中都只是個路人甲路人乙的角色,做不了主角,自然也沒有主角光環照耀。
-04- 儘量用數字來表達
剛畢業的時候寫簡歷,總是會用很多形容詞。比如勤奮、認真、吃苦耐勞、有責任心、執行力強等等,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好詞兒都寫上。
HR那邊收到的應屆生簡歷,幾乎沒有一個不勤奮、不吃苦耐勞的。然而由於沒有工作經歷,這些表述也都是空話。聰明一點兒的應屆生,會將自己兼職、學校社團等方面的獎勵寫上,同時還會寫清楚自己在學習中所獲得的獎項。這就已經比乾巴巴的說自己很厲害要強多了。
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如果還是和應屆畢業生一樣,只羅列自己過往的工作經歷,那這份簡歷同樣看上去乾癟沒有吸引力。
對於自己的過往經驗,如果可以,儘量用數字表達出來,這樣效果會更好。比如,銷售人員可以寫,去年共開發了400家客戶,籤約30家,完成180萬業績,業績排名連續3個季度排名全公司同崗位的前5%。為了達成這個業績,總共打了300個小時電話,駕車6000公裡,拜訪客戶步行200萬步……
數字不僅吸引眼球,而且是更具體可信的表達方式。
-05- 工作經歷項目化
除了數位化表達之外,項目化的分解工作內容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
在某個工作上有5年工作經驗,就一定代表著非常擅長嗎?比工作時間更有價值的是,你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做了什麼事情。
現在主流的求職平臺,都會推出項目經驗這個專欄。但大多數人還是將這個地方空著,認為自己每天的工作都基本上是一樣的,沒有做過啥項目。這裡,其實需要對自己過往的經驗做一個總結,尋找出自己過往工作當中的兩點。
如果沒有做過什麼項目,可以想想自己過往的工作當中遇到過什麼困難,面對這個困難自己想了什麼辦法,做了什麼事情,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這樣總結下來,就是一個項目經驗了。
-06- 格式整齊少說廢話
有人的簡歷,每一段工作經歷都寫成了一個橢圓形——除了開頭空兩格之外,中間沒有分段,沒有序號,一直到結尾。這種寫法非常不可取。
我們從小學語文、學英語,都做過長篇閱讀題。每次看到一長段文字就頭大,我想大多數人都有類似的體驗。既然我們自己都不願意讀長段文字,為什麼要逼著HR去讀呢?結果只能是,HR懶得看下去。
寫成這樣的主要原因,是對自己過往的工作疏於總結,所以就和像朋友聊天一樣,一股腦兒全寫出來了。對於自己的每段工作經驗,最好的表述方式是總結成4、5條,每條文字內容不超過2行,且前邊要標上序號。
即使你真的覺得自己做的工作非常多,5條寫不下,適當超出一點也可以,但一定不能超過10條,整體文字不要超過200字。否則要麼是你工作的內容太雜,缺少專業性;要麼是個人總結能力太差。
在工作內容的表述上,如前文所述,儘可能的多用數位化的信息。而具體工作中的故事,則要放到項目經驗那一欄裡。
每個人都想找一份好工作,但卻少有人肯花費時間好好寫簡歷。如果能夠把簡歷這件事情做好,在找工作上,你就可以快人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