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已度玉門關

2020-12-15 每日甘肅

玉門市「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開幕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1月23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今天上午,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和甘肅日報社共同主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進入玉門時間,這也是此次活動的最後一站。在春風勁度玉門關的新時代,鄉村美、產業旺、人民富的新玉門,正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闊步走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

王成勇宣布玉門市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開展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省版權局)局長王成勇宣布玉門市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開幕,並與甘肅日報社社長、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光慶,全國貧困地區幹部培訓中心蘭州分院院長迭目江騰,玉門市委書記胡志勇共同啟動玉門市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線上展覽。

玉門市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開幕

玉門市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鐵人」王進喜的故鄉,也是甘肅風電產業的發祥地、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2019年,玉門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2.5億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第一,2020年成功入選中國西部百強縣市。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玉門市先後接收安置「兩西」和疏勒河移民7933戶3.6萬人,移民人口佔全市農業人口的1/3以上,2013年被確定為全省17個插花型貧困縣之一。

玉門市委書記胡志勇致辭

2019年,玉門市3394戶1138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11.62%降到零,高質量實現了插花型貧困縣摘帽退出和「一個都不能少」的全面脫貧目標;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黨政班子被考核為「好」等次;今年4月,玉門市被省委、省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20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可達到9989元,是2013年的4.25倍,年均增幅22.96%,貧困群眾收入水平穩步增長。

玉門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張存明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18萬玉門幹部群眾用血汗創造了戰天鬥地、誓拔窮根的反貧傳奇,並實現「五個徹底告別」——貧困人口大減少,徹底告別了絕對貧困的歷史時代;群眾收入大翻番,徹底告別了手無餘錢的生活困境;基礎條件大改善,徹底告別了窮鄉僻壤的落後面貌;生活質量大提高,徹底告別了上學看病的沉重負擔;農民素質大提升,徹底告別了「要我脫貧」的等靠心理。

玉門市致富帶頭人、柳湖鎮富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梁宏軍現場講述了當地脫貧致富的感人故事,玉門市六墩鎮安康村第一書記柳茂枝分享了自己和團隊的幫扶經驗。

張存明發布脫貧攻堅成就

玉門市致富帶頭人、柳湖鎮富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梁宏軍講述脫貧致富故事。

玉門市六墩鎮安康村第一書記柳茂枝講述幫扶故事。

本次宣傳周活動線下展館設在蘭州市白銀路123號文創大廈5樓,線上展館在新甘肅客戶端、每日甘肅網、玉門市融媒體中心等平臺同步展出,展覽以「線上+線下」的全媒體「融展覽」模式舉行,實現更好、更優、更廣的傳播效果,展示出了一個鄉村振興、群眾幸福安康的玉門新畫卷。

參觀展覽

現場展覽的玉門市特產

相關焦點

  • 詩詞地理——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雲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的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呢?
  •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帶你了解玉門關的前世今生
    玉門關人們都很熟知了,它是中國最古老的關隘之一,是漢武帝時期設置的,因輸送新疆和田玉而被稱為玉門關。它也是中國古詩詞裡被提到最多的關隘。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尤其是最後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人們對玉門關最初的認識。包括我自己也是,因為這兩句詩曾對玉門關有過無限的嚮往和憧憬,很想去那裡看看。
  • 「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在什麼地方?它為何出現在很多詩中?
    玉門關在詩詞中出現的頻率是比較大的,其中最著名的還是王維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戍守玉門關的將士是何等的孤寂荒涼?這句詩無論是從詩句本身的美感還是意境來說,李白的「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都要好很多。
  • 唐詩裡的故事丨王之渙:春風也度玉門關
    不過這首詩的後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還有下文。一千多年之後,大清名將左宗棠來到西北,從外國侵略者手中收復了新疆的伊犁等地。由於部下的湘兵不適應西北的乾燥氣候,左宗棠下令在沿途種了很多楊樹、柳樹和沙棗樹,一來防風固沙,二來利於行人避涼。據記載,僅在甘肅境內種的樹就將近三十萬株,形成連綿千裡的塞外綠色奇觀。後人為了紀念左宗棠收復失地的功績,把這些樹尊稱為「左公柳」。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涼州詞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詩詞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1、涼州詞:又名《出塞》。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 春風不度玉門關,不!這裡怎一個美字了得
    春風不度玉門關,不!這裡怎一個美字了得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王之渙的詩,最後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說的是,過了玉門關,春風就再也吹不到了!從漢唐到如今,玉門關都是中原王朝經營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將士們戍邊的重要補給之地,更是從古至今我國絲綢之路必經之地!
  • 王之渙「春風不度玉門關」中,春風指的是什麼?我被萌娃問蒙圈了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大量的帶有「春風」的詩詞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但又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回答出來「春風」指的是什麼?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出塞》詩詞講解: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涼州詞:又名《出塞》。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 詩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中,「春風」非得指「皇帝」嗎?
    今天用手機無意中看到一個短視頻,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就是這首詩,在最後一句講到「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時,讓同學們回答這兒的「春風」是什麼意思?你怎麼就知道作者當時寫的春風就是指皇帝呢?作者當時的真實意思,是無從考證的,後人只能從詩句中猜測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所以說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如有的同學說春風是春天的風,為什麼不可以呢,春天的風的特點溫暖,延伸到國家對戍邊將士的關心,朝廷對將士關愛。 這首詩怎樣理解背誦呢?第一句:城外的景色,黃河、白雲。站在城牆上遠遠地望去黃河像是在白雲中間。
  • 春風不度玉門關,有家不可歸的感受你可懂?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代有很多詩人會寫《涼州詞》。有時候就是在涼州寫的,有時候則未必。因為《涼州詞》並不是詩的題目,而是樂曲的名字。在這個樂曲下,不同人會填上不同的歌詞。當然,大概這首曲子本身就雄赳赳氣昂昂,有種軍旅氣質,所以歌詞也往往與邊塞生活、戰爭場景有關。
  • 《涼州詞》:這裡有「春風不度玉門關」外,壯闊悠揚的大漠風景
    雖然此事未必真實,但表明王之渙這首《涼州詞》在當時已廣為流傳。那我們就來欣賞這首廣為流傳的《涼州詞》,其間到底有什麼絕妙之處!涼州詞【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通篇全詩給我們詮釋了這樣的一幅場景:黃河之水洶湧澎湃,波浪滔天,遠遠望去,像一條絲帶曲折連綿款上雲端。
  • 登高望遠的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他自幼聰穎好學,少年時豪俠義氣,放蕩不羈,常擊劍悲歌,從五陵年少遊,不到二十歲便能精研文章,不到壯年,便已窮經典之奧。這個人就是盛唐的邊塞詩人之一,王之渙,字季凌,祖籍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譯文: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詩旅行 No.19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小朋友們想知道當時的《涼州詞》有多火嗎?據說是後來的清代慈禧太后也很喜歡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共讀這個故事吧清代,慈禧太后也非常喜歡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有一天,她讓一個書法很好的大臣把王之渙的《涼州詞》題在她喜歡的一把扇面上,這個大臣不敢怠慢,一筆一畫精心書寫,哪知道他過於緊張,一不小心漏掉了一個「間」字。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〡必背古詩《涼州詞》NO.8
    圖片說明:(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再接著,有音樂聲響起,王之渙一聽,卻更加的哀傷了,「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大家何必用羌笛吹奏這麼哀怨的折柳曲呢!春風是不會度過玉門關,來到這兒的呀!這兩句詩哀怨得有些費解,楊柳指的是,中原流行的送別曲折楊柳。而羌笛,指的是北方少數民族的樂器,用他鄉的樂器唱故鄉的歌曲,別有一番憂愁啊!      玉門關,位於中原和西域的交界處,在玉門關以東,現在已經是桃紅柳綠,桃紅柳綠,春色滿滿了,而在玉門關以西的邊城裡呢?
  • 春風不度情何堪!說說寫玉門關和陽關的那些邊塞古詩詞!
    玉門關位於敦煌縣城西北60公裡的茫茫戈壁之上。現存城垣完整,總體呈方形,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殘垣高9.7米。黃膠土版築,西北牆各開一門。城北坡下有東西大車道,是絲綢之路必經的關隘、中原和西域諸國來往過乘及郵驛之路。相傳當年著名的和闐玉正是經此輸入中原,故得名玉門關。
  • 孤城遙望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章太炎先生對王之渙的《涼州詞》極為推崇。詩中孤城指的就是玉門關。試想,玉門關是一處連春風都吹不到的地方,可詩人著意描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卻悲而不怨,也無頹喪消沉的情調,甚至有一種壯闊的情懷。王昌齡的《從軍行》寫得更為豪邁:「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盛唐詩人的豁達可見一斑。
  • 「CFM」新版本:春風不度玉門關,火麒麟新皮膚夢回盛唐!
    【AK47-火麒麟-玉門春風】這款皮膚名為AK47-火麒麟-玉門春風,光看名字就讓人感受到一種典雅大氣的感覺,皮膚介紹也很有意思,直接用上了盛朝詩人王之渙的詩句。「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4],春風不度玉門關[5]。[解析1]這是唐代邊塞詩人王之渙的一篇膾炙人口之作,有名的「旗亭畫壁」的故事,唱的就是這首詩。
  • 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座漢代關隘現在什麼樣,為何在唐詩中反覆出現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大家都能倒背如流。詩中描繪出塞外的蒼涼以及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雖然鄉愁難耐有些哀怨,但為國戍邊也是責任所在,並沒有頹廢之情。因此,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喜歡的詩詞中的經典。唐代玉門關在哪裡?如今已經找不到確切的所在。
  • 玉門關,望斷西北,何處是玉門.
    只見上面寫著「最早、最晚:玉門關遺址」。    這裡也是玉門關?!就是眼前這一座方形的土丘嗎?「最早最晚」這一對反義詞,又是什麼意思?這個塊石碑躍入我「最早、最晚:這一對反義詞,又是什麼意思?這個玉門關和眾所周知的敦煌玉門關又是什麼關係?    種種疑問令我在回去之後翻閱了大量材料,玉門關的眉目這才逐漸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