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幼齡檸檬果園早結高效栽培技術

2020-12-12 吉山花瑤

雲南省幼齡檸檬果園早結高效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 國家科技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項目(2009GJF30028); 雲 南 省 科 技 計 劃 黨 政 「 一 把 手 」 科 技 工 程 項 目(2008QA004);現代農業(柑橘)產業技術體系檸檬綜合試驗站建設專項(CARS-27);國家科技部星火計劃(2010GA830004)

李進學等

檸檬全身是寶,是一種鮮食、加工兼用的高檔水果。在世界柑桔種植業中,檸檬佔第三位,生產國有墨西哥、阿根廷、巴西、西班牙、中國、美國、土耳其、南非等 30 多個 ,我國檸檬產區主要分布在四川、雲南、臺灣等區域 。雲南德宏州種植檸檬,因其特殊的自然生態條件,果園建設後的第 3 年即可進入豐產期,1~2 年檸檬果園為幼齡果園期 。針對幼年檸檬果園,栽培管理的目的在於利用產區優勢氣候、土壤資源,促進檸檬快速生長,加快培養樹冠,實現早結豐產樹體形成。同時幼樹期果園株間有充足的空間資源,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可通過行間套作適宜作物,提高經濟收入,以短養長、彌補建園前期投入,降低成本,達到高效栽培管理。其主要栽培技術如下。

1 園地選擇

土壤條件要求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有機質含量在 2%以上,土壤 pH 值 5.5~6.5,含氧量在 6%以上。交通方便,排灌條件良好,坡度在 15°以下的平地、坡地。建園時 10°以上的坡地宜修築水平梯地。

2 脫毒種苗選擇與移栽

2.1 脫毒種苗選擇

脫毒檸檬品種為尤力克品種、砧木為枳殼。苗木質量要求苗木根系發達,不定根多,根皮顏色鮮黃。定植苗幹粗(嫁接口下 5 cm 處)≥0.8~1.0 cm,木質化分枝有 3~5 個,苗高(近地面以上到最長枝梢頂端)60~80 cm。不帶檢疫性病蟲,沒有受到病蟲嚴重危害。

2.2 苗木移栽

2.2.1 移栽時間與定植規格 移栽時間以春秋季節為佳。定植密度根據不同的地勢,選擇不同的定植密度。平地及緩坡(15°以下) 株行距為 2.0~2.5m×3.0~3.5 m,植76~111 株/667m 2 。坡地(15°以上)株行距為 2.0~2.5 m×4.0~5.0 m,植53~83 株/667m 2 。

2.2.2 移栽定植

(1)挖定植穴。平地種植檸檬可採用機械深耕、耙細,按行距機械開溝或人工挖種植穴,施入基肥,機械或人工回填。坡地建園則需測出等高線並修築水平臺地,進行土壤改良等整地。

平地檸檬園定植點以東西行向較好,未經機械深耕的地,通常挖寬 80~100 cm、深 70~80 cm 的定植穴(溝)定植,根據株距在定植溝上確定定植點;臺地檸檬園定植點應在臺面靠外沿 1/3~2/5 處。

(2)放基肥及回填土。一般穴或溝底放入秸稈、雜草等,然後每穴施腐熟農家肥 25~50 kg,或豆餅、菜子餅 2.0~2.5 kg,磷肥 1.0~1.5 kg。將肥料與表土充分混合後填入穴(溝)內 20~50 cm 深處。注意確保肥料與土壤混勻,避免根系直接與肥料接觸。

(3)定植方法。定植時,扶正苗木,分層填入細土,順勢舒展根群,在每株檸檬苗周圍 40 cm 半徑範圍內,用碎土壘成比畦面高 10~15 cm,周邊高10~15 cm 的圓盤形土埂,便於淋水和施液肥。澆足定根水,後覆蓋一層細土或其他覆蓋物。天氣乾旱時,要及時剪去嫩梢。嫁接口切忌被埋入土中。

3 少免耕覆蓋土壤管理

3.1 擴穴施肥與培土

在樹冠外圍滴水線處,挖 1~2 個長 80~100cm,寬 30~40 cm,深 40~50 cm 的穴,以後逐年在不同位置挖同樣大小的穴,依次向外擴穴,不留土埂,每次斷去部分根,然後分層填入肥料。由於耕作及暴雨衝刷,使土壤流失,當出現露根現象時進行培土。

3.2 檸檬園間套種

幼齡檸檬園,檸檬樹間有空閒空間,可利用行間種植農作物,調節果園小氣候,降低表土溫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經濟收入。實施間套種應留出直徑 1 m 以上的樹盤不間套種作物。間套種作物品種的選擇應以有利於檸檬樹生長的矮稈作物如黃豆、菜豆、花生等。

3.3 覆蓋栽培

(1)地膜覆蓋。幼齡檸檬地膜覆蓋能夠促進檸檬樹體生長、擴大樹冠、提高結果量。其技術方法為「帶狀覆膜」,覆膜前先施足肥料,地面先整細、整平,覆膜時應將膜拉展,使之緊貼地面。

(2)雜草秸稈覆蓋。高溫或乾旱季節,可以用雜草、稻草等進行樹盤覆蓋,覆蓋物與檸檬樹主幹間隔 10~20 cm。

(3)生草覆蓋。在檸檬樹行間種植禾本科、豆科作物進行覆蓋栽培,草種選擇地方優勢雜草、百喜草、柱花草等,在間套物種生長季節進行 2~4 次割草,覆蓋樹盤。

4 合理施肥與保水灌溉

4.1 幼樹合理施肥

根據幼齡檸檬根系不發達,以薄肥多施原則。以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少量多次。春、夏、秋梢抽生期施肥 4~6 次,頂芽自剪至新梢轉綠前增加根外追肥。有凍害的地區,8 月以後應停止施用氮肥。單株年施純氮 0.1~0.4 kg,氮、磷、鉀比例以 1∶0.3∶0.2 為宜。

施肥方法:要求種植當年,檸檬根系生長較弱,最好通過淋施或滴灌施肥。若土壤施肥,應在檸檬樹體主幹周圍的樹盤淺鬆土,深度為 20 cm 左右,以防肥水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兩年樹體可採用環狀溝施,溝深 15~20 cm。挖施肥溝時,在滴水線處,避免施肥過遠不利根系吸收,同時避免因挖溝不當而損傷根系。在根際施肥的基礎上,單獨或結合噴灑農藥,噴施葉面肥料進行根外追肥 ,以滿足檸檬萌芽、新梢生長的營養需求。根外追肥常用0.2%~0.3%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05%~0.1%速樂硼+綠芬威 800~1 000 倍液等。

4.2 幼齡檸檬保水灌溉

幼齡檸檬水分管理,灌水時期應根據土壤墒情而定。在檸檬樹春梢萌動、開花期、幼果及果實膨大期對水分敏感,此期間若發生乾旱應及時灌溉,土壤溼度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 60%~75%。水源缺乏的果園結合間套作栽培進行覆蓋管理,促進果園保溫保水。多雨季節或果園積水時及時排水,以免造成爛根。

5 合理整形修剪

5.1 幼齡檸檬果園整形

檸檬定植後,於主幹 40~50 cm 處剪斷,選留主枝在整形帶內,按 10 cm 左右的間距,選留生長健壯,方向分布均勻的新梢 3 條作主枝,可留少許小枝作輔養枝,抹除其他枝梢。主枝與主幹的角度應以 45°~50°為宜。配備副主枝在各主枝上選留 2~3個副主枝,副主枝與主幹的間距為 30~40 cm,各副主枝之間的間距為 20~30 cm 為宜 [4] 。

5.2 修 剪

幼齡和初結果樹的修剪以適時摘心為主,對骨幹枝、延長枝按需要培養樹型的標準進行摘心。對非骨幹枝通過留 6~8 片葉摘心,逐漸培養各類結果母枝 。對幼齡檸檬上分布不均的骨幹枝儘可能地採用拉枝處理,不提倡扭梢,扭梢造成的傷口較大,易導致檸檬產生流膠病。同時,培養和保留較多偏弱的春秋梢,以形成結果母枝,可以加速擴展樹冠,增加枝量,提前結果,早豐產。結合整形,培養能夠合理利用光能、負擔高額產量和獲得優良品質果實的樹體結構。

6 促花保果調控技術

6.1 促花調控

幼齡檸檬果園,可在秋季採用環扎、斷根、控水或施用促花劑等措施促進幼樹花芽分化,實現開花掛果 。環扎能抑制有機營養向扎線以下運輸,起到促花的作用;環扎促花及時解扎的標準以葉色從濃綠轉變為淡綠色。冬季對根系進行斷根處理,可起到抑制水分吸收、促進花芽分化的作用。秋冬季適當控制水分,降低土壤含水量,以土壤田間持水量50%左右為宜。秋梢轉綠老熟後,不施或少施速效氮肥,防止抽梢或少抽梢,抑制有機營養物質的消耗,從而促進花芽分化。在檸檬秋稍老熟後,可使用多效唑,磷酸二氫鉀等噴施。

6.2 保果技術

保果技術主要包括及時灌水保果、補充樹體營養、植物生長調節劑保果與抹梢保果等。開花幼果如遇嚴重春旱,則需及時灌水保溼。在花期或幼果期必須補充微量元素,可用 0.2%~0.3%的硼酸或硼砂,0.1%~0.2%的硫酸鎂,0.2%~0.3%的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噴檸檬樹葉 2~3 次,補充適量的微量元素,有利於保花保果。在幼果期噴施濃度為 1 000倍液 BA+GA 保果劑,保果效果較好 。在檸檬現蕾開花期,抹除花枝的葉芽、梢和旺盛梢,減少營養消耗,提高坐果率。

7 主要病蟲害防治

7.1 病害防治

幼齡果園主要病害有檸檬瘡痂病、流膠病。瘡痂病防治:提倡在一個檸檬種植區內,統一管理,統一防治,統一用藥。藥劑防治以噴藥防治為主,幼樹以保芽、保梢為主,結果樹以保幼果為主,在新梢萌發及謝花 2/3 時進行藥劑防治。有效藥劑有: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 500~800 倍液、10%苯醚甲環唑2 000~5 000 倍、80%大生 M-45 可溼性粉劑 600~800 倍液、70%甲基託布津 800~1 000 倍液等。

流膠病防治:果園增施有機肥、鉀、硼肥,適當控制氮量。修剪後要立即塗抹傷口保護劑。發現病株時,首先應清除病部流膠及病變組織,用利刀縱刻深達木質部,用 500 倍硼砂液衝洗傷口,外加傷口塗抹藥劑;塗抹傷口的藥劑可選用:塗 50%多菌靈 200 倍液混入 2 kg 紅泥中,紅泥要求通透性要好,如果土質太細適當的可以加入細沙;如果使用塗 50%多菌靈乾粉,則再在上面塗一層桐油。也可使用塗 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 100 倍液、塗80%大生 M-45 可溼性粉劑 100 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 l00~150 倍液等。

7.2 蟲害防治

幼齡果園主要蟲害有紅(黃)蜘蛛、潛葉蛾、薊馬、根粉蚧與天牛等。

紅(黃)蜘蛛:發現中心蟲株時,首先進行挑治,只有當達到防治指標(春、秋梢轉綠期平均每百葉蟲數 100~200 頭;夏、冬梢每百葉蟲數 300~400 頭),方可決定化學防治。推薦藥劑有:1.8%阿維菌素乳油4 000 倍液、20%炔蟎特水乳劑 1 000~1 500 倍液、阿維菌素 6%+炔蟎特 40%水乳劑 2 000~3 000 倍液、73%克蟎特 3 000 倍液、24%螺蟎酯 4 000~6 000倍液、0.25%~0.5%印楝乳油等。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藥液中混加增效劑或洗衣粉等。

潛葉蛾防治:防治原則以抹芽放梢抑制蟲源為根本,預測預報掌握低峰期統一放梢是關鍵,及時防治放梢期的成蟲和低齡幼蟲是保證。化學防治應在新梢初發,葉片尚未展開時進行,每隔 7~10 d 噴1 次,連噴 2~3 次。藥劑有:24%萬靈 1 000 倍液、25%丁醚脲 2 000 倍液,20%滅幼脲 1 號懸浮劑3 000~4 000 倍液、2.5%溴氰菊酯 2 000~3 000 倍液、2.5%功夫乳油 3 000~4 000 倍液、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 4 000~6 000 倍液等。

根粉蚧防治:在若蟲孵化前,對檸檬根部進行藥劑灌根處理,先將表土扒開,然後澆灌藥液,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用藥量以浸透檸檬的根係為標準;藥劑可選用:48%樂斯本 1 000 倍液、10%吡蟲啉 4 000 倍液、40%殺撲磷 1 500 倍液等進行根部灌藥,或是進行淹水處理,能起到很好的殺蟲效果。薊馬防治:可利用色板誘集。化學防治時,防治適期在檸檬開花至幼果長至 2 cm,一般每 7 d 檢查1 次,發現 5%~10%的花或果上有蟲進行防治。藥劑可選用 70%吡蟲啉 10 000 倍液、2.5%菜喜懸浮劑 800 倍液加 48%樂斯本 1 000 倍液、3%定蟲脒1 000 倍液、24%萬靈乳油 1 000~2 000 倍液、80%敵敵畏乳油 1 000~1 500 倍液、90%晶體敵百蟲800 倍液、25%阿克泰 5 000 倍加 0.3%白糖等 。

天牛防治:在 5~6 月常檢查果園檸檬樹幹基部,出現稍隆起的產卵裂口或樹皮有溼潤狀時,用小刀刮開皮部清除卵粒或初孵幼蟲;在樹幹 l m 範圍內塗白,可有效阻止成蟲產卵;發現樹幹有新鮮排糞孔,用細鐵絲插入,向下刺到隧道端,反覆幾次可刺死幼蟲;成蟲發生期及時捕殺成蟲,消滅在產卵之前,星天牛成蟲多在白天 9∶00~13∶00 於樹枝上取食和交尾。化學防治時可用 80%敵敵畏乳油 l0~50 倍液塗抹產卵痕,在產卵盛期用 90%晶體敵百蟲 800~1 000 倍液噴灑樹幹根頸部,毒殺初齡幼蟲;高齡幼蟲可用鐵絲鉤從通氣排糞孔鉤出糞屑,然後塞入 1~2 個 80%敵敵畏 l0~50 倍液藥棉球,或注入 80%敵敵畏乳油 500~600 倍液,施藥後用溼泥封口,有較好效果。

相關焦點

  • 沃柑、春見、大雅、清見、不知火等晚熟柑橘早結豐產栽培管理技術
    因此,為了確保成活、促進生長發育良好、儘快擴大樹冠、提早結果,必須加強栽培管理。 二、幼樹撫育(定植後第1~3年) 柑橘定植後的幼樹苗木撫育技術要從2個方面進行。
  • ...雲南省農科院在昆推介2020年十大農業新品種及十大新技術
    十大農業新技術包括:早秋麥避旱綠色高產栽培技術、山區旱地鮮食豌豆免耕套作高效生產技術、冬早春馬鈴薯大壟雙行膜下滴灌節水栽培技術、中早熟蘋果高效栽培集成技術、甘蔗綠色輕簡生產技術、旱地綠肥養地與化肥減施技術、魔芋高效繁育及林下高效栽培技術、食用玫瑰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油菜化肥農藥雙減集成技術、生菜類蔬菜採後處理及冷鏈控制技術。
  • 結球甘藍露地栽培管理技術
    結球甘藍在外國的地位很高,比如德國人認為,結球甘藍是菜中之王,能治百病。中國奇書《本草綱目》中也記載:甘藍,煮食甘美,其根經冬不死,春亦有英,生命力旺盛,故人們譽稱為「不死菜」。結球甘藍在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國東北、西北、華北等地區一年四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另外,結球甘藍和大部分白菜類蔬菜一樣,在栽培上也是以露地栽培為主,那麼結球甘藍的露地栽培管理技術又是怎樣的呢?
  • 山東冷棚美早大櫻桃高效栽培技術
    山東冷棚美早大櫻桃高效栽培技術何樹松 張廷寶美早大櫻桃因個大、肉厚、核小、硬度大、耐運輸、口味佳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是商販們爭搶的貨源。 露地栽培大櫻桃易受氣候影響,生產效益難以保證,棚室栽培大櫻桃可提早成熟,免受氣候影響,產量高、價格好,是近年發展趨勢。
  • 浙江百香果高效栽培關鍵管理技術
    浙江百香果高效栽培關鍵管理技術陳海棟百香果俗稱「巴西果」「雞蛋果」,原產於巴西,屬西番蓮科。百香果果實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游離胺基酸,其中 100g 鮮果中 Vc 含量高達 34.6mg。
  • 溫州市薄皮甜瓜白啄瓜特徵特性及高效栽培技術
    溫州市薄皮甜瓜白啄瓜特徵特性及高效栽培技術水德聚甜瓜屬於葫蘆科甜瓜屬植物,果實甜而多汁,深受人們的青睞,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目前有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2種類型近年來,筆者在開展溫州白啄瓜提純復壯的基礎上,對該品種的特徵特性及其在浙南地區的高效栽培技術進行了研究,以期純化本地薄皮甜瓜品種,增產提質,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 優質生薑高效栽培技術教學
    生薑在我國栽培地域很廣,四川、貴州、山東等省栽培面積大。四川生薑品種主要以大白姜和小黃姜為主,大白姜品種有樂山竹根姜、犍為麻柳姜;小黃姜有雙流小黃姜、雅安黃姜、丹稜小黃姜、簡陽黃姜等地方品種。生薑早熟栽培的畝產量一般1500 kg~2000kg,晚熟栽培的畝產量為4000kg~4500kg,畝產值1.5萬~2.0萬元。那麼這優質生薑的高效栽培技術有哪些?今天的節目,我們就帶大家去一探究竟。
  • 大棚西瓜春連夏高效栽培技術
    近年來,東臺市農技人員和瓜農學習借鑑浙江溫嶺、台州等地區西瓜種植模式,結合本地西瓜種植特點,通過調整西瓜播種期、深溝高畦雙株定植,運用膜下水肥一體化技術、科學整枝等栽培措施,實行晚春育瓜苗、初夏長瓜、伏天賣瓜的一種西瓜簡約化高效生產模式,且西瓜品質不低於早春西瓜,每畝產量超過5000kg,效益1萬元以上。
  • 日本果樹的有機栽培技術
    日本南北狹長,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果樹生長。如秋施基肥,早春、果實膨大期及花芽分化期,追施尿素等化學肥料,在生長季節使用化學農藥來防治病蟲害,從早春萌芽前開始到果實成熟採收,施用化學農藥的次數高達8~12次。為了提高果實品質,也採取春季疏花疏果、果實套袋,成熟前對著色品種摘葉轉果、鋪設反光膜等措施。整形修剪技術與我國也基本相似。這種傳統的果樹栽培方式由於大量使用了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不僅降低了果品品質,而且造成了環境汙染。
  • 河池「檳榔」紅薯夏季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河池「檳榔」紅薯夏季高效栽培關鍵技術黎敦湧河池「檳榔」紅薯是本地自行留種長期種植的紅薯品種,主產於河池的金城江區、宜州區、都安縣等石山區域,生長勢強、性耐旱、耐蔭蔽,容易管理、2 高產栽培技術要點2.1 選地整地選擇質地疏鬆、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易排易灌的土地或上造作物為玉米、大豆的地塊,深耕翻犁曬,平整土地,起畦。
  • 中油15號油桃在廣西桂林的引種表現及高效栽培技術
    中油15號油桃在廣西桂林的引種表現及高效栽培技術基金項目: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桂科 AA17204097 - 12 );國家現代農業(桃)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 CARS -30 );廣西特色作物試驗站資助。
  • 蘇南地區葡萄花穗管理及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蘇南地區葡萄花穗管理及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王建平蘇南地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巨峰』葡萄開始探索出了很多適合當地產業發展的栽培方法。無錫地區以生產精品葡萄為目的的精細化管理方式,以及鎮江地區開發的省力化栽培技術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 早春毛豆高效栽培技術,種植管理技術詳解,教您輕鬆種毛豆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吉安市各縣區菜農和蔬菜專業合作社大面積種植早春毛豆,吉州區農業局對菜農種植早春毛豆經驗和本單位研究的早春毛豆高效栽培技術組裝集成進行試驗、示範和大面積推廣,並總結了一套早春毛豆每667 m2平均生產毛豆500 kg,產值約2500元。現將該技術介紹如下,便於各地菜農借鑑。
  • 「綠寶石梨」的高效栽培技術,種植出高品質水果,增加商業價值
    綠寶石梨作為早酥梨與新世紀梨由人工精選雜交出的新品種雜交早熟梨,在2001年春季在鄆城縣雙橋鄉綠色園藝場栽培,是我國首例,在技術人員的精心栽培下
  • 秋水梨引種表現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現將秋水梨在萊蕪區牛泉鎮的引種表現和栽培技術總結如下。1 秋水梨在萊蕪區牛泉鎮的表現1.1 樹體特徵特性秋水梨原產地日本,是梨樹中的佼佼者。在萊蕪區牛泉鎮的突出表現是樹勢強健,幼樹生長旺盛,結果後變中庸, 各類果枝均能結果, 以短果枝結果為主,花芽易形成。早果性好,易早果豐產,定植後第一年見果。需配置授粉樹,坐果率高,豐產,穩產。
  • 省工又省錢,輕鬆把果種,春季果園生草栽培正當時
    農民朋友和常去果園茶園的朋友都知道,經常使用除草劑的地塊,惡性雜草越來越多,中性良性雜草數量大為減少,而且除草劑用量也會越來越大。為了節約成本,提高果樹抗逆能力和農產品品質,建議儘可能不用除草劑,先把除草劑停下來,採用割草、覆蓋、生草栽培等辦法解決。
  • 西瓜春季露地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西瓜春季露地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王英磊1 品種選擇選擇優質、高產、抗病一代雜種,如:百豐 7 號、玉玲瓏、早抗麗佳、超級京欣、津花 4 號、京秀。 無籽西瓜選擇金蜜 1 號、國蜜 1 號等。耙後按行距在瓜路上(定植壟)開溝施足基肥,即每隔 1.4~1.5 m(單壟栽培)或 2.8~3.0 m(雙壟栽培)開挖一條寬 50~60 cm,深 30~40 cm 的施肥溝,每畝施腐熟有機肥 5 000 kg,過磷酸鈣 50 kg,草木灰 100 kg 作基肥,與溝內土壤混勻。
  • 紅花菜豆的高效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紅花菜豆是一種多年生的柔嫩植物,但是在氣候溫暖或涼爽的地方一般作一年生栽培。
  • 紅妃木瓜:善在皓宇生態果園名品展播之【22】
    紅妃木瓜的營養價值極高,是傳統婦女養育幼兒時的補奶良品,一般婦女用木瓜補奶,多吃青果,去皮後即放入鍋中與排骨等肉類一起清燉,湯汁清甜,藏有一股淡淡奶香,十分好喝;生的青木瓜也有人切片後用百香果醃漬,即可做成一道很棒的涼拌菜;木瓜成熟後,一般多用生食,還時尚用番木瓜加上芒果或西番蓮、檸檬等果汁和牛奶,以果汁機打成番木瓜牛奶汁或果醬、冰激凌,口感滑順
  • 「西瓜之鄉」的高效栽培技術:這樣種,每畝多賺2500元!
    近年來,東臺市農技人員和瓜農學習借鑑浙江溫嶺、台州等地區西瓜種植模式,結合本地西瓜種植特點,通過調整西瓜播種期、深溝高畦雙株定植,運用膜下水肥一體化技術、科學整枝等栽培措施,實行晚春育瓜苗、初夏長瓜、伏天賣瓜的一種西瓜簡約化高效生產模式,且西瓜品質不低於早春西瓜,每畝產量超過5000 kg,效益1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