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良心」重「人性」 連鎖便利店「全家」上海成長記

2021-01-13 東方網

2004年7月「全家」在上海的第一家店開門營業,經過近10個年頭,已經有近750家門店。

  東方網記者毛麗君5月31日報導:「沒有日本的滿街的自動販賣機,也沒有臺灣的滿街的小吃攤,上海城市發展的這一階段非常適合便利店發展。」頂新國際集團便利餐飲連鎖事業幕僚長室公關副理莊偉棠說,合適的發展環境,是上海的優勢,也是「全家」選擇在此時進入上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鮮食當家生產定價藏「玄機」

  說起「全家」,吸引你注意的或許是貨架上美味的便當,或許是積點換購的「哆啦A夢」、「航海王」的小玩偶,或許是「五月天」的代言,亦或許是「全家就是你家」這句簡單卻有透著幾分溫馨的宣傳標語……2004年7月「全家」在上海的第一家店開門營業,經過近10個年頭,已經有近750家門店,約佔上海便利店總數的六分之一,每家便利店的日均客流量達到1000人次。

  「我們提供的商品分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兩大類。」據莊偉棠介紹,有形商品中,「鮮食」佔了銷售額的40%,而說到鮮食,不得不提的就是「全家」的便當,無論是生產還是定價,其中都藏著「玄機」。

  「為了保證食品的新鮮和配送的及時,我們在上海有自己的鮮食供應廠,有自己的物流公司,從定價上來看,我們希望大家半個小時能吃飽,一小時能吃好。」這裡的「小時」,指的正是上海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

  服務無形聯手電商試水「自提」

  作為無形商品存在的「服務」,並不能直接帶來利潤,卻是「全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從基本的繳付公用事業費各種票務預訂,從為手機充值到信用卡還款,東方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家」已經能為消費者提供70多種無形服務。

  「隨著服務商品的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便利店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據莊偉棠透露,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全家」已經和「亞馬遜中國」合作,在滬上100多家門店推出了網購商品的自提服務。東方網記者在「全家」中山北路曹楊路店內看到,櫃檯一角專門闢出一個雙層柜子,上層是「待取區」,下層是「退貨區」,3天內未取的貨品會被退回。而據店員介紹,目前每天的「自提」貨物的數量並不多。

  「之前我們做過市場調研,50%的消費者表示能接受自提,另一半仍舊習慣宅配。」莊偉棠透露,目前「全家」正與國內電商巨頭洽談,擴容「自提」服務的範圍。隨著城市的發展,「全家」的「自提」業務會持續成長,充滿遠景。

  憑」良心」做給父母孩子吃的食品

  企業的宣傳標語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一句好的標語不僅要便於消費者記住,更重要的是要能體現企業的經營理念,並在目標消費群中產生共鳴,對於「全家」來說,一句「全家就是你家」簡單中透著幾分溫馨,說來也朗朗上口。

  什麼是「家」?服務人員要「視客如親」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上了一天的班,自己很疲憊了,你總不願意到便利店裡買個便當還要看服務員的臉色吧。」在莊偉棠的解讀裡,服務態度雖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企業價值,但並不是全部,「我們要重視消費者對產品的消費力,重視食品安全。」

  「我非常認同董事長魏應行先生的理念,食品是良心事業,是老實人做的買賣,作為食品生產企業,我們會自問,你是不是願意將你的食品雙手奉上給你的父母和孩子吃?」莊偉棠告訴東方網記者,「全家」的員工和所有的消費者一樣,很多時候午飯、晚飯就是店裡的便當。

  重」人性」歡迎優質同行搶灘上海

  臺灣有2300萬人,1萬家便利店,平均每2300人一家,上海同樣是2300萬人,便利店數量卻只有臺灣的一半,加上許多內陸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這些在莊偉棠眼裡,都是商機。「現在全家在大陸一共有1000家左右門店,我們計劃到2015年,可以增加到4500家,到2020年可以達到8000家。」

  東方網記者了解到,上海的近750家「全家」便利店中,加盟店和直營店的比例相當,然而加盟店的盈利情況普遍比直營店好,這不僅和加盟者的用心經營有關,也和集團「讓加盟店先盈利」的理念有關,不管是兜底還是促銷的舉措,這一理念只為兩個字——「人性」。

  「我們希望壯大自己的力量,但我們也非常歡迎國外好的、高質量的便利店可以進入上海的市場,因為只有這樣的良性競爭,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們的發展,更好地規範上海的便利店市場,這從長遠的發展上看是一件好事。」莊偉棠說。

相關焦點

  • 全家便利店上海成長記:自提業務充滿遠景
    頂新國際集團便利餐飲連鎖事業幕僚長室公關副理莊偉棠說,合適的發展環境,是上海的優勢,也是「全家」選擇在此時進入上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莊偉棠透露,目前「全家」正與國內電商巨頭洽談,擴容「自提」服務的範圍。隨著城市的發展,「全家」的「自提」業務會持續成長,充滿遠景。
  • 全家便利店加盟優勢有哪些?開店輕鬆盈利多
    全家便利店除了一般便利店提供的飲料,菸酒和報紙雜誌,全家便利店自主生產的主要產品集中在義大利麵,快餐,甜點和冷飲。食品以及飲料佔了大約64%的銷售額。對於一般的便利商店,顧客群大致是買飲料和香菸的人,但是對於全家,因為有這些冷藏食品的存在,又產生了另一批消費群體。
  • 擬全面收購全家便利店?!
    伊藤忠表示,未來它將持有全家94.7%的股份,剩下約5%的股份將以570億日元的價格提供給日本農業合作社聯合會和Norinchukin Bank銀行,以加強與日本農業部門的聯繫。如果收購成功,全家便利商店將成為伊藤忠的全資子公司,其持股比例將達到100%。目前伊藤忠持有該便利店連鎖的50.1%股份。
  • 獨家把咖啡廳「裝進」便利店全家新一代店上海亮相
    投資消費零售,必看↑「商業觀察家」商業觀察家全家FamilyMart全新一代門店日前在上海悄悄亮相。據店員稱,這是全家的第四代店型。《商業觀察家》探店的感受,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便利店販售咖啡這件事玩得越來越大了。全家的第四代店型首家門店日前在上海赤峰路63號開業。
  • 全家便利店深陷羅生門,誰在說謊?
    1月8日,微博用戶藍莓測評對知名連鎖便利店「全家」的門店進行了相應的測評,並發布視頻稱:全家便利店涉嫌銷售過期食品。作者 | 格隆匯 壽司英雄來源 | IPO那點事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最近,曾經曝光五星酒店衛生問題的藍莓測評似乎將手中的「真理之鞭」揮向了全家。
  • 全家便利店的罩門
    全家在日本不敵7-11,頂新集團在大陸,卻將全家便利店做成了中國內地外資便利店市場的「領頭羊」,超過7-11和羅森。尤其是在上海地區,將7-11甩得懸殊。早年,很多人總結上海全家的成功,和7-11的被壓制,皆源於一個本土化、靈活創新,一個固守日資便利店模式、套路。
  • 為什麼全家羅森等敢在上海創新?便利店們說是上海的開放
    來自上海市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上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05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122家限額以上外資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9%,增速高於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個百分點。為什麼上海的外資零售企業能跑贏社會消費品零售「大盤」?
  • 乾貨分享| 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品牌便利店設計借鑑
    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大陸陸陸續續引進了三大國際便利店巨頭——7-11,全家Family Mart,羅森。 二十年過去,三家連鎖便利店在大陸都經營得有聲有色,而它們先進的管理、經營方式也為內資便利店提供了發展的範本。
  • 伊藤忠400億all in全家,便利店行業風雲再起
    伊藤忠的中國投資公司總經理佐佐木聰吉甚至說:年底就能拿到商務部、上海市政府的批文,迅速在上海先開500家店。 就這樣,全家便利店迅速在上海開花。到2019年,全家便利店在大陸已擁有2800多家門店,位列國內外資便利店第一位。
  • 臺灣彰化縣農特產行銷活動在上海全家便利店開幕
    臺灣彰化縣農特產行銷活動在上海全家便利店開幕 2011年08月01日 11:33:00來源:海峽之聲網   7月30日,市臺辦主任李文輝,臺灣彰化縣縣長卓伯源出席彰化縣農特產行銷活動  「優鮮的葡萄、精選的芭樂及紅龍果,還有花椰菜乾、米、面線、龍眼乾、荔枝醋、咖啡、蜂蜜、胡麻油、高粱酒、蔬菜湯、芭樂心葉茶、養生菇餅……」   首次通過頂新國際集團麾下的上海全家便利店
  • 梳理羅森、全家、7-11便利店中國門店布局
    華東地區:全家有壓倒性優勢  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是全國便利店最密集的地方,這裡也是全家和羅森門店最多的地方。  羅森於1996年作為內地第一家日系連鎖便利店入駐上海,上海羅森便利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是由日本上市企業羅森株式會社同上海華聯(集團)有限公司於1996年合資設立,2017年2月正式改名。2019年1月羅森宣布達成2000家門店,其中上海市及其周邊地區有1220家門店。
  • 介紹一下,這是普陀區全家便利店的專屬「藍朋友」→
    最近,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家便利店」)與上海藍鯨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鯨公司」)達成合作,普陀區內全家便利店的可回收物由藍鯨公司獨家回收、結算。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業務新起點首家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用戶下午15點,藍鯨公司的工作人員小王駕駛收運車停放在中華新路全家便利店門口
  • 全家便利店道歉 做了什麼能讓消費者如此憤怒?
    對於全家便利店相信不少人都會知道的,因為全家便利店是一家日本連鎖便利商店集團,在中國、泰國、韓國及美國也有連鎖店,主要銷售也是日常用品以及零食等等。不過現在全家便利店道歉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來了解一下真相!
  • 全家便利店要來福州了!?今天刷屏了!
    全家 Family Mart 根據多個商業自媒體爆料福建特許經營連鎖啟動儀式2月2日會在上海舉行聯想到近日媒體報導2020年福州將引入更多零售創新龍頭企業爭取國內外一線連鎖便利店(羅森、全家)隨著7-11在福建以代理連鎖的形式落地開花今年開店的目標定在了30多家向來對標7-11的全家來福州還是很有希望的!
  • 伊藤忠商事有意完購全家便利店:預計收購價超5000億日元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伊藤忠商事有意完購全家便利店:預計收購價超5000億日元伊藤忠商事有意完購全家便利店。7月8日,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大型綜合貿易商伊藤忠商事計劃通過要約收購全面控股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預計收購金額在5000億至6000億日元(約326億元至392億元人民幣)。如果收購成功,全家便利店將成為伊藤忠的全資子公司,其持股比例將從目前的50.01%提高至100%。
  • 伊藤忠商事欲完購日本全家便利店,對中國全家影響幾何?
    據悉,伊藤忠商事此前就已經持有全家便利店50.1%的股份,擁有控股權。如果收購成功,持有率將提高到100%,全家便利店將成為其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原本就控股為何要收購?作為全家的最大股東,伊藤忠商事一直在分階段提高其出資比例。早在1998年,伊藤忠商事就取得了全家便利店30%的股份,隨後一直在增持全家便利店的股份,並在2018年通過TOB將股權比例由41.45%提升至50.1%。公開資料顯示,全家便利店於1972年創立,主營連鎖便利店業務,目前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連鎖便利店之一。
  • 日本連鎖便利店「全家」將縮短營業時間的試驗店鋪範圍擴大
    人民網東京4月12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日本連鎖便利店「全家」為了把握重新審視24小時營業所帶來的影響,將從今年6月開始根據地區不同,嘗試多種縮短深夜營業時間的方式。這一行動將涉及3個地區的約270家加盟店。
  • 日本伊藤忠商事計劃超5000億日元全面收購全家便利店
    北京商報訊(閆巖 趙馳)7月8日,有外媒報導稱,日本大型綜合貿易商伊藤忠商事計劃通過要約收購全面控股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預計收購金額在5000億至6000億日元(約326億元至392億元人民幣)。收購成功後,全家便利店將成為伊藤忠的全資子公司,其持股比例將從目前的50.01%提高至100%。
  • 復盤2018:中國連鎖零售便利店的「冰」與「火」
    同時,資本層面的青黃不接,也成為了加速部分連鎖便利店品牌走向消亡的重要推手。- 3 -三大外資品牌與國內便利店先行者提起便利店業態,不得不說三大外資便利店7-11、全家和羅森。作為國內便利店品牌紛紛效仿的對象,三大外資便利店品牌在國內市場門店拓展速度上雖不那麼快,但也在不斷地試錯與發展。
  • 全家便利店道歉 因公眾號標題打擦邊球被投訴
    封面新聞記者 申夢芸5月28日,全家便利店官方微博發布致歉聲明稱,就公眾號擦邊球低俗標題引發網友不適公開道歉。全家便利店表示:「我們非常抱歉,5月27日全家微生活頭條推文,引起您的不適,真的,非常抱歉!對於此次思慮不周,我們已深刻反省,痛定思痛、引以為戒。也請您繼續監督我們、鞭策我們,我們會更加努力,為您繼續提供更好的便利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