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一故事 ▏單叢茶

2021-02-06 日川動態

在長期的茶葉生產中,鳳凰茶農深深地體會到茶樹的經濟價值和藥物價值,因而,也就深深地愛惜、擴種和褒揚,編成了許多故事在民間流傳,充分反映了茶農對茶樹的崇敬和熱愛,表達了他們濃厚的思想感情。

相傳青龍和烏龍都是海龍王之子,是一對孿生兄弟,終日相伴嬉遊於龍事,日久他倆漸漸厭惡龍宮的生活。一天, 青龍獨自闖上岸遊玩, 適逢人世堂廷盛會, 見此, 十分嚮往人間美好生活, 便化為-縷青絲投胎大耳婆而成為龍犬。龍犬為高辛帝解除危難, 除掉番王, 保衛中原, 立了大功, 受封駙馬, 賜名槃瓠。婚後, 他稟奏高辛帝, 要離開京城, 不與百性爭地, 到深山老林去謀生。因此他與高辛女不遠萬裡, 到鳳凰山興家立業, 生下三男一女, 過著刀耕火種、採山釣水、狩獵的生活。二十年後, 人間美薌事,終於傳到了想念哥哥的烏龍耳朵裡,他十分羨慕,急欲會見離別多年的青龍,立即沿著韓江,尋上鳳凰山,他見到秀麗的嫂嫂高辛氏,又見盤、藍、雷三兄弟,一個個長得結實強壯……不禁嘖嘖讚美。但卻沒見哥哥青龍。嫂嫂說,槃瓠一早己進深山打獵。他謝別嫂嫂,立即上山找哥哥去。

  在茅山上,烏龍看見槃瓠正在追趕一隻老山羊,他便變成一條又粗又老的黑須藤,橫臥在路上,想與哥哥開個玩笑。槃瓠急於追趕老山羊, 目無旁顧,只管使勁前衝,沒料被黑須藤絆了一跤,掉下萬丈山崖,氣絕死亡。烏龍見狀,急忙飛下山崖馱起槃瓠,返回哥哥家中。

  高辛氏和兒女們見狀悲痛欲絕。烏龍痛楚地訴說原委,並重變黑須藤狀,意欲求得嫂侄的諒解。可是,盤老大怨恨,掄起大刀,砍斷黑須藤。烏龍現出原形,見尾巴已斷,但仍為古藤,鮮血淋漓,便懊喪的說:「這段藤就留作念吧!」(時至公元1951年,石古坪藍氏祖祠的龕下還存放一段古藤。)一想:兄長已死,我身已殘,活著也無用,不如化作茶樹,我之過失。他奏請玉帝,說為了撫養青龍的後代,願化作茶樹,供青龍子孫享用。玉帝準其所奏,並說你原是非等閒之輩,化作茶樹之後,享有盛名,特賜你有獨特韻味,香氣醉人,造福人類吧!隨即吐了一口火,將自身焚燒成炭。接著又是一陣法術,將身子縮小近萬倍,形狀既雄姿舒展,又美妙纖巧。這就是當今人們所見的烏龍茶。

傳說七百年前,宋末小皇帝趙昺一班人被元兵追逐,從福建逃到廣東。

  有一天,他們逃進了鳳凰山,一直爬上烏崬頂天池,累得滿頭大汗,饑渴難忍,年幼的趙昺坐在草地上,叫嚷口渴要茶喝。隨從大臣奏說:「這裡雲霧高山, 四野並無人家,哪裡有茶可喝?」趙昺聽後大哭,仍叫嚷要喝茶。

  這時,濃霧開處,晴空飄來一朵五彩祥雲,雲端上竟飛著一隻鳳凰鳥,鳥嘴中叼著一枝帶有綠葉的樹枝,飛到趙昺的面前,投下樹枝之後,即駕五彩祥雲冉冉而去。此情此景使大家十分詫異。宋帝昺拾起樹枝,見那翠綠的葉子,顯得惹人生愛,他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若有所悟,摘了一片葉子放在嘴裡嚼著玩。他嚼著嚼著,忽然叫道:「啊,是茶葉,是鳥嘴含來的香茶葉!」他歡喜若狂,分給每人一葉,大家一嚼,也都嚼得津津有味,都說是好茶。可是,樹枝上的葉子都摘完了,只剩枝頭上兩個茶果。趙昺好奇地剝開果殼,取出了裡面的八顆茶籽,種在地裡。誰知道茶籽一落地,即時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長成了八株茶樹。宋帝昺高興極了,又摘下茶果,取出茶籽,撒遍山坡,同時,興高採烈地舉起兩手高呼:「鳥嘴茶啊,快快長大吧!……」果真,茶籽撒到哪裡,就在哪裡生根、發芽、長葉,綠油油的茶樹終於把烏崬山蓋住了。

  後來,茶樹傳遍整個鳳凰山區。鳳凰人就把它稱為鳥嘴茶。

清初,烏崬山下有一座用茅草蓋的佛寺,每天善男信女如雲,香火十分旺盛。有一天,鳳凰一位進香的秀才見此情景,感慨萬分,即興為其書下「茅寺」兩字,作為匾文。後來,竟被一個粗識文字的人誤讀為「寺茅」,鬧成笑話,並傳開出去。自此,這個地方便稱為「寺茅」。後因潮語諧音訛傳為「字矛」。

  這座茅寺雖簡陋樸素,但香案上的香、燭、果晶卻擺得十分豐盛。院子裡種著菊花、芝蘭和含笑等花木,尤其是山門邊的桂花樹老乾虯枝,高大挺拔,四時散發著芬芳,伴隨著嫋嫋的香菸,香遍整個佛寺。

  在寺邊的山坡上,有一片由和尚們經歷千辛萬苦開墾出來的茶園,園裡長滿了綠油油的宋種茶樹。每當採茶季節,和尚們沐浴更衣,穿上草鞋,戴上竹笠,提著竹籃愉快地走進茶園採茶。他們把採來的茶葉攤開在桂花樹下晾乾「曝青」、又經「揉捻」、「 烘焙」制出了味道甘醇的香茶。這些茶用來供禮佛和自已品飲外, 還用以招待進香的人, 因此人們稱它為「寺茅」單叢茶或「字矛」茶。隨著茅寺香火的旺盛, 寺裡擁有山林越來越多,又把它們移植到山坡的茶園裡,不到幾年就長滿了「字矛」山。

  康熙五十九年清明節前後,風和日暖,茶芽粗壯,長勢十分喜人。當時適逢大坪村塗氏日新出家,並捐贈山林作為寺產,又做了功德,故被任為住持僧。因此,他便把採制單叢茶的手藝傳授給眾僧。他白天上茶園指導採茶,夜晚入茶間帶領僧徒「浪茶」、「炒茶」、「揉捻」,從不歇息。他足足熬煎了二十個日日夜夜,累得面黃肌瘦。在和尚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制出一批具有天然桂花香味的單叢茶。

  消息一傳開, 山內山外的人爭先恐後攀登字矛山,到茅寺內外參觀、品嘗桂花香單叢茶,從此,茅寺的聲名伴隨桂花香單叢茶的茶香飄蕩鳳凰山。

相關焦點

  • 鳳凰單叢茶,承接宋味茶之精品!茶禪一味,品茶論道
    鳳凰單叢茶,源於廣東潮州鳳凰山脈,瀕臨東海,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優越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宋種茶王 單樅茶。今日的鳳凰山脈,茶農種茶世代相承,繼承宋種茶王的優異品種,精耕細作,堅持傳統制茶工藝,韻味天成,承接宋味的鳳凰單叢茶一步步走向世界,為世人所稱道!
  • 十裡香單叢茶
    (二)十裡香鳳凰鎮出產名茶,品種甚多,如黃枝香、芝蘭香、桂花香等十大香型單叢茶。它們的由來、發展、成名都有一段曲折的、動聽的故事,例如,鳳西管區大庵村的十裡香單叢茶,在清代由饒平等處總兵官吳六奇派兵士和僱用民工開墾茶園而培育出來的,並成為譽滿饒平,乃至後來馳名海內外的名茶。
  • 單叢茶的起源與發展
    後人稱「宋種」,其茶樹原稱鳥嘴茶,生長在海拔1000米左右處草坪地的石山間。後人慕帝王賜名「宋茶」名聲,爭相傳種,因此,民間產生並流傳「趙昺路經烏崬山,口渴難忍,山民獻紅茵茶湯,吳飲後稱讚是好茶。」因而得名宋茶的傳說。
  • 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開館
    大洋網訊 昨日記者從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獲悉,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開館儀式暨鳳凰單叢茶文化交流會元旦期間在該鎮舉行。據悉,鳳凰單叢茶博物館集收藏、展覽、研究工夫茶文化及開展茶事活動等功能於一體,致力於打造傳播潮州工夫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 潮州鳳凰單叢茶,裝滿著春天
    清明,於茶鄉鳳凰素有「一天等於三天」的說法,其意本為:清明過後,隨著氣溫上升,蜜蘭香單叢茶長勢一天相當於清明前三天。沐浴在春風中的茶樹,經歷過風霜雨雪的洗禮,熬過了一整個冬季的嚴寒,奉獻給人們蘊含著春天氣息的一捧新茶,沁潤身心,點染詩意。
  • 如何在十大香型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單叢茶
    蜜蘭香的價位從低、中、高等級都有,作為單叢茶的入門口糧茶,是不二的選擇。(2)黃枝香黃枝香,因為茶葉中帶有明顯的黃梔子花香蜜韻而得名。宋種、老仙翁、海底撈針,都是屬於黃枝香的單叢茶。黃枝香茶,花香濃鬱、味道甘醇、水道綿柔、 叢韻沛然。很多單叢茶的老叢、名叢都是屬於黃枝香的,所以茶葉價位不是一般便宜的。
  • 單叢茶為何讓潮汕人為之著迷?
    相信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工作崗位,如果身邊有潮汕人,你都會發現他每天離不開的就是那套小功夫茶具和單叢茶!它不單單是一個解渴的飲品了,還是個在外漂泊的潮汕人消除鄉愁與聯繫家鄉人的一個工具。單叢茶作為潮汕人生活的必須品,分為鳳凰單叢和嶺頭單叢,迷人的香氣與極其豐富的香型使其出名。作為鳳凰人民精心培育的寶貴品種資源,其內含芳香物質是超越其茶類的。
  • 廣東潮州,鳳凰單叢茶火了,但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攝影:黃奕英說到鳳凰單叢茶,它還有個典故你們是否有聽過?單叢茶裡邊還有個品種叫鴨屎,有朋友說了,哎,您不是腦子進水了吧?怎麼泡一壺鴨子拉的屎喝呀!一聽您這就外行了,老茶客都知道,我說的這個鴨屎可不是鴨子拉的屎,而是產自廣東潮州鳳凰山的鳳凰單叢茶的一個品種--鴨屎香。鴨屎香的母樹現在就長在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鳳凰鎮鳳溪管區下坪坑頭村,樹齡逾百年。這個茶樹品種的葉片大,顏色深綠,茶農管它叫大烏葉,怎麼又叫成「鴨屎香」這麼個怪名字了呢,這裡邊還真有個故事。
  • 生長在原始森林――潮州單叢茶「大熊貓」!
    近代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鳳凰鳥叼茶後稱的「鳥嘴茶」(又稱水仙茶),是單叢茶的前身,由優異水仙茶突變而來。縱觀單叢茶史,水仙茶乃單叢茶之母,無水仙無單叢,是單叢茶最原始的味道,享有茶中「大熊貓」最高貴的尊稱!
  • 頂級鳳凰單叢茶須具備春天烏崬山的山韻味「品茶論道」
    而特級手工單叢茶這一部分是屬於傳統古法手工製作的高端單叢茶市場,主要是高山古樹名樅稀有資源,供不應求,甚至一茶難求。頂級的鳳凰單叢茶,可遇不可求,需要天賜味!頂級的鳳凰單叢茶,指的是單叢茶中,以特級傳統古法手工單叢茶的品鑑衡量,達到每年春茶綜合品質最佳狀態的成品茶,具有山韻、樅韻。
  • 拼質量樹能手搭舞臺強信心 首屆潮州市茶農單叢茶質量評比大賽揭榜
    6 月 25 日 ," 首屆潮州市茶農單叢茶質量評比大賽 " 頒獎典禮又在這裡舉行 , 潮州市副市長胡鵬參加活動 , 並為獲獎者頒獎。, 促進產業行穩致遠 , 真正讓單叢茶茶馨四海、" 功夫 " 九州。
  • 鳳凰單樅茶VS嶺頭單樅大PK,你最喜歡那一款茶呢?
    單叢茶,歷史上是「單株採制」的特定名稱。現代概念的單叢茶,是原有單株採摘的延伸,有單株採制的,也有單叢品系,單叢品種採制的,現代單叢茶產品,分「鳳凰單叢」和「嶺頭單叢」兩個品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鳳凰單叢」與「嶺頭單叢」,這兩款茶那款更好喝呢?
  • 什麼是鳳凰單叢茶的「隔年春」?
    半發酵的鳳凰單叢茶(屬烏龍茶),它的芳樟醇、苯乙醇、棕櫚酸、亞油酸等化學物含量都比較高。其中,在制茶的過程中形成茶葉香醇品質的主要成分,以及經過氧化後的賦香成分有機酸等,佔成茶物質的比重達到了3%。富含大量構香成分的有機醇、有機酸類化合物,使得鳳凰單叢茶具備了多種不同的花香特性。
  • 鴨屎香茶引人入勝 廣東潮州鳳凰單從烏龍茶引關注
    來源:新華網粵閩交界處的鳳凰山脈為我國四大烏龍茶產區之一無數茶農正在採制當地的特產單叢茶極少有一種茶葉生長環境能像單叢如此優美:在海拔超千米的鳳凰山上時常雲霧繚繞浸潤著單叢的嫩芽鳳凰鎮山上,採茶工在採茶也能稱單叢茶為
  • 揭秘潮州鳳凰單叢茶的致富密碼
    南方網訊(記者/李潤芳)小巧玲瓏的紅泥爐上,砂銚的壺蓋「噗噗」作響,旁邊的茶盤上,半個桌球大小的若琛杯又薄又透,茶藝師輕輕地將素紙中的單叢茶葉放入壺中,注入沸水,頓時茶香四溢,潮州工夫茶的「功夫」淋漓盡致地體現在21式中。11月5日,南方網記者跟隨「脫貧奔康·粵來粵好」採訪團來到潮州,尋找鳳凰單叢茶背後的致富密碼。
  • 哪個時期採摘的鳳凰單叢茶好喝?明前,夏茶,秋茶還是雪片!
    在還不知道這個鳳凰單叢茶的時候,小約就只知道廣東潮州的「鳥嘴茶」,後來才得知它的學名,是因為產地鳳凰山而得名,稱作是鳳凰單叢茶。小約還是覺得鳥嘴茶更隨性,更親切一些。其實鳥嘴茶的採摘加工工藝,是純手工或手工與機械生產相結合。
  • 單叢茶迎來最強新貴,短短幾年迅速走紅!卻因一個爭議的名字!
    不過之所以得此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制茶工藝。清朝同治到光緒年間,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茶農從眾多的茶樹中,精選出更加優異的單株進行單獨栽培,實行單株採摘,單株制茶,單株銷售。又因這樣的茶發源於潮州的鳳凰山,故得名「鳳凰單叢茶」。經過了170多年的發展。按照香型的分類,主要有桂花香、肉桂香、玉蘭香、黃枝香、蜜蘭香等10種。
  • 一茶百種香 3分鐘教會你選、衝、品鳳凰單叢
    鷦[jiāo]咀[zuǐ]:古代茶葉名稱,潮州鳳凰山的鷦咀茶,即鳳凰單叢茶。近幾年,鳳凰單叢茶受到全國茶友的喜愛,北方愛喝銀花香,香氣濃鬱迷人;南方則喝蜜蘭香、銀花香、宋種等多一些。清朝時,為了提高茶葉的品質,當地茶農將當時一萬多株茶葉品質優異的古茶樹實行「單株培管」、「單株採摘」、「單株製作」而成的茶品進行「單株銷售」,所以叫「鳳凰單叢」。但茶樹也有壽命,1990年後,由原生的大茶樹進行扦插、嫁接等方式得到的後代茶苗,很好延續了原母樹的優良性狀。所以茶園大面積種植的同一個品系,統一集體採摘製做成的茶品也可以稱為單叢茶。
  • 潮州鳳凰單叢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聯農帶農成效初顯
    自去年啟動建設以來,潮安區鳳凰單叢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林地租用、產出收購、勞力僱傭、技術培訓等措施,聯結帶動茶農3400多戶,每戶年增收約3780元,聯農帶農促增收作用開始顯現。目前,產業園正加緊推進,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設。
  • 鳳凰單叢茶為啥不苦不澀、韻味悠長、15泡有餘香?
    茶味:苦澀鮮甜一杯茶,主要由苦、澀、鮮、甜構成。苦來自咖啡鹼,澀來自茶多酚,鮮甜來自胺基酸、糖類物質。這個時間段所採摘的鮮葉,新鮮清爽,具有誘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曬青時間,制出來的單叢茶品質最優異。同一天中,由於鮮葉採摘的時間不同,對單叢茶品質的形成也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