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肥生百病」「一胖毀所有」。肥胖毀掉的不僅僅是美麗,更是健康。現實中、網絡上,形形色色的「減肥秘方」層出不窮,「一周減10斤」「不用節食」等「承諾」脫口而出,堪稱「神器」。可實際上,究竟是「神器」還是「殺器」?今天,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營養科主任顧萍將為大家「照出」這些「減肥神話」的真面目。
滿天飛的減肥理論
1、一周減10斤,越快越好
這種快速減重的方法,包括桑拿浴、催吐、服用食慾抑制劑、服用瀉藥或利尿劑等,確實會讓人在短期內快速減重,但減去的卻是水分及蛋白質,存在不小的危害。
快速減重危害:
(1)影響消化、內分泌、神經系統功能,骨質疏鬆;
(2)基礎代謝率下降,易反彈;
(3)與膽石症、酮症和血尿酸濃度升高的發生有關;
(4)體重減少5%影響代謝和肌肉收縮模式,從而增加受傷風險。
2、無副作用、不用節食、絕對有效的神話
(1)咖啡因、綠茶、螺旋藻、決明子、荷葉等:這些宣稱減脂的成分都缺乏科學依據,咖啡因和綠茶確實促進脂肪代謝,然而效果甚微。
(2)代餐食品取代正餐:限制食物攝入的種類和數量,恰恰是「節食」的一種表現。
(3)左旋肉鹼:單純口服左旋肉鹼不會改變肌肉中左旋肉鹼濃度;脂肪的氧化除依靠左旋肉鹼載體運輸,還需多種酶及其他參與。
3、少吃一餐有助於減肥
每日三餐及以上對於食物攝入影響很小,而每日兩餐及以下反而會對食慾控制產生消極影響。
目前,尚無高質量幹預研究支持長時間不吃早餐會導致顯著的體重下降。實際上,長期不吃早餐,反而會增加體重。此外,每日餐次與超重、高血脂以及糖耐量受損有關,不吃早餐是2型糖尿病危險因素。
至於「過午不食」的減肥方法,缺乏科學依據,而且存在諸多弊端:
(1)減少進餐頻率對減重和增加能量消耗並不顯著;
(2)可能造成肥胖和代謝症候群;
(3)飲食頻率下降,影響飽腹感,導致暴飲暴食行為增多,可能與胃炎等胃部疾病發生有關。
實際上,一日三餐制更具科學性。尤其是現代人睡眠延後,下午及夜間能耗增加,適當加餐以及晚餐意義更大。
4、多吃脂肪多吃肉不吃糧食減肥法
這種飲食方法的本質是高脂肪低碳水,具有諸多弊端:
(1)酮血症或酮尿症;
(2)骨質疏鬆;
(3)痛風;
(4)非酒精性脂肪肝、腎結石和腎功能紊亂;
(5)便秘、腸道菌群失調、營養不良。
借力減肥的神話
1、桑拿浴可以減肥
此項「神話」的背後的真相是:體液流失,高溫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導致靜息能耗增加,略高於靜坐不動。
不規範的桑拿浴可能帶來脫水、皮膚燙傷等健康風險,而「被動運動減肥法」如泡浴、按摩、甩脂機,並不會讓我們消耗更多能量。
2、馬拉松減肥法
在不限制能量攝入的條件下,每周進行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或馬拉松式長跑均可能發生體重不變甚至反升的現象。跑步的減重效果還與跑步的速度、強度、規律性有關。
即使受專業訓練的馬拉松運動員,在跑步結束後也會存在嚴重關節受累、肌肉撕裂傷、大腿內側皮膚紅腫發炎,甚至發生血尿、蛋白尿等急性腎損傷。長時間跑步還會加重內臟器官負擔,口渴、乏力,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3、抽脂(吸脂)減肥法
據估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進行145.3萬例抽脂手術。但是抽脂手術並不適用於單純的肥胖治療中。
抽脂減肥並非一勞永逸。進行腹部脂肪切除術的女性在1~2個月內可能有顯著的體重減輕,但術後幾個月(3~20個月)就會消失;而且手術去除脂肪很可能會觸發脂肪再分配和代償性脂肪生長的反饋作用,尤其是內臟脂肪的代償性增加。
抽脂手術伴隨多種併發症,如水腫、傷口感染、皮膚壞死、色素沉著、瘢痕增生、神經損傷、嚴重失血、內臟穿孔、肺水腫等。其中,最嚴重的五種併發症——血栓栓塞、脂肪栓塞、肺水腫、利多卡因中毒和腹腔內臟器病變,均可能造成死亡,如最常見的肺血栓栓塞的致死率可高達23%。
減重是生活的一場修行。減重過程中,各種工具神器都沒有用,踏踏實實地科學、醫學減重才是「正道」。
劃重點!
2016年,我國發表首部醫學減重共識——《中國超重/肥胖醫學營養治療(2015)專家共識》,顧萍參與了專家共識的編寫。同時,全國52家醫院成立醫學減重示範中心,青島市市立醫院便是其中一員。
共識謹遵循證醫學,推出了更加科學、規範和易於實施的5種減重方式:限能量平衡膳食、高蛋白膳食、輕斷食膳食、運動治療和認知-行為及心理幹預。其中,前三種減重方法均為膳食類,就讓顧醫生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限能量平衡膳食(Calorie restrict diet, CRD)
一類在限制能量攝入的同時保證基本營養需求的膳食模式,其宏量營養素的供能比例應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
目前的CRD主要有三種類型: 在目標攝入量基礎上按一定比例遞減 (減少30%~50%);在目標攝入量基礎上每日減少500kcal左右;每日供能1000~1500kcal,即低能量飲食。
高蛋白膳食(High protein diet, HPD)
即低能量高蛋白膳食,是一類每日蛋白質攝入量超過每日總能量的20%-24%或(1.2-1.5g/kg/d),但一般不超過每日總能量的30%(或2.0g/kg/d)的膳食模式。
合併CKD患者應慎重選擇高蛋白飲食:由於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可能因高蛋白飲食而增加腎臟血流負荷,建議合併CKD患者應慎重選擇高蛋白飲食。
輕斷食膳食(Intermittent fasting)
輕斷食模式也稱間歇式斷食,一類採用5+2模式,即1周5天正常進食,其他2天(非連續)則攝取平常的1/4能量(約女性500kcal/day,男性600kcal/day)的飲食模式。
2014年,一項關於2型糖尿病預防的Meta分析發現,輕斷食可有效減重及預防2型糖尿病。
在這三種方法中,高蛋白膳食是國內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科學減重方法。這是因為相比其他兩種方法,高蛋白膳食的執行難度最低,減重速度較快,並有利於控制減重後體重的反彈,另有增肌等附加效果。
此外,對於單純性肥胖以及合併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膽固醇症者,採用高蛋白膳食較正常蛋白膳食更有利於減輕體重以及改善血脂情況。
下附飲食方案示例。注意:示例僅供參考,謹慎模仿。因為個體差異,具體高蛋白膳食減重飲食方案,有專業醫師指導最佳。
作為精緻的仙男仙女,「囤肉過冬」可不行。我們要悄悄地在冬天讓自己瘦下來,然後在春天到來的時候,驚豔身邊所有人!
最後,顧醫生再次提醒大家,為了自己的健康,還需選擇科學、規範的減重方法,否則很容易傷身又傷心。
【來源:青島新聞網健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