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和《愚公移山》有什麼聯繫?小時候就覺得奇怪

2020-12-14 鹹魚道長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神話流傳至今。我們從小都學過很多傳統神話故事,比如說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等。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

不過熟歸熟,但要說完全弄懂了這些上古神話的內涵,我看也未必。比如說夸父逐日的故事,我從小就對這個故事所表達的含義,感到非常疑惑。我覺得夸父從動機到行為模式,都毫無意義。

那麼《夸父逐日》作為流傳好幾千年的神話,到底要表達什麼呢?堅持不懈的頑強精神?人家大禹治水幾十年如一日,不比你誇父更不懈更頑強?展現力量?人家后羿可以是一口氣打爆九顆太陽。

那麼就是為了表達夸父盲目自大、自不量力的挑戰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覺得螳螂就完全可以說明這個道理,何必麻煩人家夸父大神。總之,單看夸父逐日的故事,確實有點意義不明。

其實,夸父逐日的故事,要和另一則上古神話故事一起看,才能完整地理解它所表達的含義。另一則故事我們也很熟悉,就是《愚公移山》。夸父和愚公,看似毫不相干, 但他們之間其實有相同的內核。

單看愚公移山的故事,也有很多問題。我們知道,愚公移山主要表達了一種人定勝天、堅持不懈的精神,子子孫孫無窮匱,只要認定目標,堅持努力,總是會克服困難。不過愚公移山的結果卻頗為尋味。

愚公其實並沒有完成他「子子孫孫無窮匱」的計劃,但移山的目的卻達到了。山最後被天帝派兩位大力神,誇娥氏之子,直接就給背走了。這個結果似乎是不太符合「人定勝天」的思想境界。

那麼其實愚公和夸父有什麼區別呢?愚公並沒有真的移走山,夸父也沒有真的攬下太陽。愚公很努力,夸父也很努力呀。那麼其中的差別就只有一點,那就是愚公有天帝或者說神仙的幫助,而夸父沒有。

畢竟是神話故事,神話元素自不可忽略。愚公和夸父的差別也就在於此,愚公有天帝相助,天帝代表什麼?天帝即天的化身,代表天本身,即事物運轉的規律,也就是道。愚公和夸父的差異就在於是否遵循了道的規律。

在《列子·湯問》中,《愚公移山》的故事之後,緊接著就是《夸父逐日》。開篇第一句就是「夸父不量力」,這句話屬於把結論放在了開頭,這個結論其實就是承接愚公的故事來說的。是和愚公的「量力」進行了對比。

愚公對於自身的能力有著清醒的認知,目標明確,準備充分,計劃周詳,符合客觀規律,所以一定會成功。因此愚公「量力」,合乎於道。而夸父僅憑一腔熱血追日,沒有準備,沒有計劃,最終渴死,這就是不量力,不合乎道。

所以很明顯,愚公和夸父的故事,表達的是一種道家哲學。簡單的說,並不是你力量強大就一定會成功,順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有方法有計劃的努力,即使力量弱小的凡人,也最終會創造奇蹟。

我是鹹魚道長,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山海經:揭露「夸父逐日」的真相,太陽西下,夸父為何往北走?
    想必大家對夸父逐日的神話故事已經耳熟能詳,但即使這麼熟悉,大家對夸父逐日的故事也僅僅止於這是一個神話故事,古人不可能憑空捏造一個完全沒有因果的神話,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是當時發生的一個故事,被人們以訛傳訛加以神話產生,但這個故事的原本事件到底怎麼來的呢?我們可以來探討推測一下。此故事源自山海經,山海經中對其有大量的解讀,其中分別有三處。
  • [吳曉東]愚公移山故事「誇蛾氏」考
    楊德忠,邵卯仙,榮國慶,楊永芳等人的《愚公移山與陽城民俗研究》通過愚公移山故事與陽城民俗對比研究,揭示陽城特有的地域民俗思想與愚公移山故事精神內涵相似,認為這是愚公盤山故事傳承的基本條件。愚公的這種精神,在精衛身上同樣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再看看後來這一區域的紅旗渠建設,同樣說明了這一區域具備愚公盤山故事裡所體現的精神氣質,是產生這一類型故事的基礎。
  • 《天使愛美麗》:大家小時候有過什麼奇奇怪怪的幻想嗎?
    大家小時候有過什麼奇奇怪怪的幻想嗎?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變成了螞蟻住在螞蟻洞裡變成了蟻王?走在路邊看到一塊石頭覺得自己可能有偵察天賦發現了恐龍化石?今天帶來了一部有點魔幻感的劇情電影。當她還是個嬰兒的時候,當軍醫的爸爸檢查Amélie的心臟發現心率過快,於是認定她有心臟病,此後Amélie不用再去上學。呃,這難道不是每個人小時候希望發生的事嗎?Amélie的爸爸能不能在線批發來一打?這部影片的導演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即便對他不是很了解也會聽過他的名字。
  • 夸父逐日的新觀點,與《山海經》記錄或有關,追的可能不是太陽!
    時間到了現代,山海經這本書也越來越受關注,很多的生物和山海經當中的記載都非常的相似,別讓人一度開始懷疑,《山海經》這本書不單單只是一本小說,而是有跡可循的,就比如在《山海經》當中記錄的極光,在現實中也找到了原型,在古時候人們不懂自然變化的規律,也只能把這些奇怪的現象描寫成為龍,現在這種現象得到了解釋,山海經當中所記錄的不過是南北極的極光而已。
  • 夸父逐日,一個殘酷的故事
    今天有談一個故事《夸父逐日》,來談一談這背後真正的殘酷歷史。現今廣為流傳的,我們所熟知的夸父逐日神話,源於列子的寓言。但我認為這可能不是真正的歷史。眾所周知,《列子·湯問》是一本戰國時期的寓言書,像什麼愚公移山、扁鵲換心、孔子見兩小兒辯日……都出自其中。
  • 《愚公移山》新解
    而且,工程隊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可以想見愚公的團隊管理水平有何等之高。當然,愚公最大的成功就是最終感動了上帝,他老人家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大山。從此,天塹變通途。二、愚公移山經濟合理嗎?從經濟學來看,愚公移山在相當程度上可謂「面子工程」。
  • 《愚公移山》誕生前後
    《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結論》中,毛澤東提出了中國革命可能遇到的「十七條困難」。這就是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多次提到愚公精神的社會歷史背景。  中共七大上,毛澤東把愚公移山精神與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率領中國人民搬掉壓在中華民族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這兩座「大山」的根本任務聯繫在一起。他曾三次用通俗的語言講述這個寓言。
  • 毛澤東對愚公移山精神的闡釋與升華
    如能效愚公移山之法,只要自強不息,則天下事無不成功之理也。」大敵當前,國破當頭,蔣介石對日本採取不抵抗政策,卻要求國民黨官兵學習愚公疆場效命剿共,企圖消滅妨礙他蔣家王朝統治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和國民黨的消極抵抗,國內尤其是國民黨內部亡國論一度瀰漫,什麼「中國武器不如人,戰必敗,再戰必亡」的論調一時甚囂塵上。
  • 夸父逐日為了啥?深入研究《山海經》後,專家:他追的真是太陽嗎
    我國歷史上最神秘的古籍,非《山海經》莫屬,這本成書年代和作者都是個謎的古書,拉開了中華上古神話的序幕。像國人耳熟能詳的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盤古開天闢地等故事,無不出於此。
  • 《愚公移山》-試講稿-初中語文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師:讀得挺好,請坐。剛才我們說過了,這裡的「笑」是什麼意思?生:嘲笑。師:智叟在嘲笑愚公什麼呢?
  • 高考模擬作文:在當今社會,我們應怎樣看待夸父逐日所展現的精神
    (譯自《山海經·海外北經》)戰國時期列子認為夸父「自不量力」;晉代陶淵明認為,「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宋代張耒認為夸父「以日為可逐,智固未足言」;當代巴金認為夸父「為著追求光和熱」而「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是「值得懷念」的……在當今社會,我們應怎樣看待夸父逐日所展現的精神?請根據你的感悟與思考,寫一篇文章,在學校傳統文化研習社舉辦的讀書會上與同學分享。
  • 愚公移山出現感嘆號什麼意思 原來是智叟抓人了
    愚公移山出現感嘆號什麼意思。愚公移山html5遊戲是一款源於古代神話故事經典放置類的小遊戲,這款遊戲讓你自虐到根本停不下來,想要遊戲通關,你只需要快速地點擊屏幕生孩子。小編今天帶來的就是遊戲裡的符號介紹,還不知道感嘆號是什麼意思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 夸父逐日其實並不是你以為的神話,而是一場曠世上古大災難
    有一種法是夸父即帝榆罔,大約與黃帝同時,是末代的炎帝。  既然我們是聊夸父逐日,那我們就取《山海經》裡前面的故事。  二、夸父為什麼要逐日  一直以來,很多人把《山海經》當做一本神話傳說來看,認為這本書只記載了一些幻想中的異獸和傳說。  其實《山海經》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虛構。
  • 濟源愚公移山幹部學院智慧講堂正式開講
    愚公移山幹部學院(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執行副主任、中共濟源市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趙會生,格局屏天下河南分院執行院長楊銘博,愚公移山幹部學院全體教職工及在訓學員360餘人參加開播典禮。愚公移山幹部學院(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副主任、濟源市委黨校副校長琚劍星主持開播儀式。
  • 愚公移山時子孫怎麼想?
    而鯀採用的是築城以防禦洪水,這些方法需要聯繫各個部落之間進行合作。堯舜時期並不是集權管理,所以有些部落是不服從管理的。當一些城牆被高築的時候,其它沒有築城的部落就可能受到洪水的侵害,而這些都會算在的頭上。在水的9年時間,百姓基礎非常好。
  • 席慕蓉:《愚公移山》很可怕,應當移出教科書,她的理由是什麼?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湯問·愚公移山篇》 以上是我國著名寓言故事中《愚公移山》中的一篇,故事講述的是將近90歲的愚公一家人,居住在太行王屋二山之後。
  • 每日讀經典——愚公移山
    聯繫其他篇章,從《列子》一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上分析即可看出,《列子》不但繼承了《道德經》關於「恆道」的思想,而且從過程論的角度予以了發揮。《天瑞》篇在論及陰陽的時候分別以「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來指稱天地化生的不同階段。最後,作者又以「一」到「九」的數字象徵大道循環往復的運動。而「愚公移山」故事中子子孫孫無窮盡的意象實際上可以看作大道永恆而生生不息精神的寄託。其次,故事表達了道家的「抱一」觀念。
  • 陽城應是愚公移山故事發祥地
    中國諸多創世神話傳說,如盤古開天闢地的銀河峽、女媧摶土造人的娃娃巖、后羿射日的待落嶺、女媧鍊石補天的鰲背山、愚公移山的石縫裡……等等最為經典的神話傳說,都聚集在陽城,並有實景與其相對應。 隨意舉其中一個神話傳說的例子。「二郎擔山趕太陽」是廣泛流傳於王屋山區陽城橫河一帶的民間故事,其中有兩個重要的神話元素:「擔山」和「逐日」。
  • 碾子灣村村民孩子提前觀影了《新愚公移山》!
    為村中留守兒童和老弱村民 舉辦了一場免費的公益點映觀影活動 40多位留守兒童和村民 帶著滿滿的激動與期待 提前觀看了還沒在影院上映的影片
  • 羊皮卷為證:夸父逐日蚩尤值夜,是兩個被黃帝戰敗的部族向美洲大遷徙?
    夸父逐日,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精衛填海,上古先民戰天鬥地從不服輸。這些與天鬥與地鬥的傳說,都可以找到史料和文物依據,比如《山海經》、《淮南子》,甚至《尚書》《史記》和美洲發現羊皮卷都可以為證:夸父逐日蚩尤值夜,其實就是戰敗部族大遷徙,被軒轅黃帝擊敗的兩個部族,一個去了阿拉斯加,一個到了密西西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