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其實並不是你以為的神話,而是一場曠世上古大災難

2020-12-27 網易

  很多朋友都認為我們中國文化是講究實用主義,最典型的就是經世致用,凡事不能利國利民,沒有實際用處的事務就加以摒棄。

  其實經世致用思想是對空談無用的一種撥亂反正,只是稍微有點過度,沒有用中庸的思想加以調和。

  事情也要做,人也要有精神追求,我們的先人就是這麼做的。

  中國文化的源頭充滿了先人的浪漫與智慧,他們用神話傳說的方式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宏大鮮活的世界。

  

  一、夸父的身份之謎

  最早提到夸父這個人的,是《山海經》。

  書裡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

  夸父,中的「誇」是指高大的人。「父」,專門指男子。所以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夸父是一位身材相當高大的男子。

  夸父的外貌也很特別,在雙耳和雙手上各有兩隻黃蛇。以此推斷,夸父應該很擅長訓蛇,高超的訓蛇技巧,更像是少數民族特有的技能。

  

  《山海經》裡提到夸父的內容有兩處。

  《山海經·海外北經》裡說:「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這段情節很簡單,就是說夸父追日,追到了以後特別渴,喝光了黃河、渭水,還嫌不夠,又到北方大澤去喝水。夸父還沒到大澤,就已經渴死了。他隨身攜帶的手杖化為了桃林。

  而《山海經·大荒北經》卻有一段跟前面情節完全相反的故事: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這裡是說,夸父不是渴死的,而是被應龍(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亦作黃龍。有呼風喚雨之能。)殺死的。

  同一個人怎麼可能死兩次,《山海經》的記載太不靠譜了。

  專門研究古代神話的袁珂先生曾提出:「以玄理釋神話,未免失之。蓋夸父乃古巨人族名,非一人之名也」。

  就是說,《山海經》中提到的夸父,不是兩位,而是同一個人。

  有一種法是夸父即帝榆罔,大約與黃帝同時,是末代的炎帝。

  既然我們是聊夸父逐日,那我們就取《山海經》裡前面的故事。

  二、夸父為什麼要逐日

  一直以來,很多人把《山海經》當做一本神話傳說來看,認為這本書只記載了一些幻想中的異獸和傳說。

  其實《山海經》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虛構。

  《山海經》從戰國一直寫到漢代初年,歷經多人之手匯聚編寫而成。保存有大量的神話傳說,還涉及到學術領域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學、哲學、歷史學、民族學、天文學、地理學、動植物學、以及醫學等等。

  但是隨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我們發現了《山海經》中記載的事物和事件時確有其事的。

  比如近年來發現的鷹嘴龜,又叫大頭龜,其實是《山海經》裡記載過的玄龜。

  

  玄龜

  

  鷹嘴龜

  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凌純聲先生認為,《山海經》是以中國為中心,東及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諸島,西抵西南亞洲,北到西伯利亞的一本古亞洲地誌、它記錄了古亞洲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寶貴資料。

  如果我們把《山海經》當成一本具有真實意義的書來看,就會對「夸父逐日」這個神話傳說提出疑問,夸父為什麼要逐日。

  在晴好的天氣裡,我們經常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卻從來沒有人想過要逐日。

  有這個念頭的人有可能有點瘋癲。而《山海經》似乎也沒有必要花費篇章去記載一個瘋子的行為。

  就算是逐日,按照生活常識來想,我們抬頭時看到太陽移動的軌跡也是很慢的,很可能幾個小時,我們才動了幾步,遠遠不像神話傳說那樣,需要追跑很遠,甚至需要一個身高腿長的巨人追到精疲力盡。

  顯然,夸父的逐日,不是尋常層面的逐日。

  不僅要逐日,而且有著非逐不可的理由,還需要遠古先民部落裡派出最強壯、跑的最快的人去逐日。

  那麼有什麼理由才能讓人不顧性命地去追逐太陽呢?

  通過查閱資料,我想到了一個可能的解釋——天空中的太陽消失了。

  

  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就是先民們遇到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極夜現象。

  天空中失去了太陽,白晝不分,糧食作物無法生長,百姓陷入了極端的寒冷和漫長的黑暗中,有大批人死去,部族的生存受到了很嚴重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先民們選出了部落裡最強壯的男人——夸父。他順著太陽的方向帶大家遷徙,找回生存的希望。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天空中沒有沒有太陽,可能跟UFO有關。太陽被巨大的迷霧遮蔽,而UFO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原形發光體,而且速度驚人。

  夸父作為先民派來的代表,拼命追逐神秘的飛行物,想要一探究竟。

  細心的讀者可能注意到,我們剛才引用的《山海經》原文中出現了「入日」兩個字,這很奇怪。

  

  真實的太陽溫度高得嚇人,表面溫度達到5500攝氏度,中心溫度約2000萬攝氏度。夸父就算是個超人,也沒有辦法接近太陽,更別說進入到太陽內部了。

  如果說,夸父進入的是一個神秘的飛行天體,被外星人施加了某種手段,出來的時候,非常的焦渴也能說得通。

  但外星人的說法過於獵奇,目前沒有更多的證據支撐,可信度存疑,而且這種說法也無法解釋後來陸地上出現的嚴重乾旱問題。

  

  約公元前2400年前,我國發生了一次罕見的大旱災,河幹竭枯,寸草不生。昔日洶湧奔騰的黃河和渭水,變成了涓涓細流。

  先民們焦渴難耐,走了很遠的路去喝水,結果把河水都喝乾了。最後一些人在疲憊和脫水的情況下死去。

  據此,我們可以推斷出,夸父逐日這個看似離奇的神話背後掩蓋了上古時期發生的長時間極夜現象和大乾旱災害的真相。

  或許,由於真相過於殘酷和赤裸,先人們耳口相傳,把他們改編成了眾多美麗的神話傳說。

  

  三、夸父逐日到底值不值

  夸父逐日這則神話傳說,實質上是我們上古祖先跟無情地大自然奮力抗爭的故事。

  人的力量跟大自然比起來是那樣渺小,有的反抗像是螳臂當車,要想在自然面前取得勝利,可能性微乎其微。

  先民的時代,與殘酷的大自然鬥爭,從來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才有了我們今天繁盛的中華文明。這也正是夸父逐日精神的靈魂魅力所在。

  中國人的浪漫從來都不是盲目地羅曼蒂克。而是在困境中看到希望,面對不可能的事,我們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和擔當。

  還記得,建國初,中國的航天基礎很差,幾乎是從零起步發展航天事業。

  

  從1970年的東方紅衛星,到長徵運載火箭,再到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玉兔二號登月探測,無一不在傳承著夸父逐日式的浪漫民族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山海經》記錄的夸父逐日、精衛填海不是虛構神話?都是真實上古
    對於我國神話的傳播發揚和研究發展來說,《山海經》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其中,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深入人心,對於後世影響深遠。關於「神話」這個概念,不少人認為他是荒誕與虛無的象徵,但實際上,神話的誕生,其實是基於先民真實的生活,是先民精神意志的體現。
  • 《山海經》記錄的可能並不是神話,而是一個丟失的上古世界
    其實《山海經》不是神話書,它是先秦時期的古書,記錄了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各種事件,也是一本地理書。它主要講述古代地理、產品、神話、巫術、宗教等故事。它還包括古代醫學、中國歷史、民俗、民族等。同時,也記錄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它內容豐富,信息完整,充滿了古代傳說和故事,充滿了古代事件。這也是一本精彩的書,從中可以學到許多古老的秘密。
  • 夸父逐日的新觀點,與《山海經》記錄或有關,追的可能不是太陽!
    夸父逐日的新觀點,與《山海經》記錄或有關,追的可能不是太陽!很多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也都是出自《山海經》的,比如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等等。夸父逐日說的是上古神話人物畫附在一座大山當中,他的身材高大,擁有非常強大的力量,曾經還幫助蚩尤打敗過皇帝,再之後又返回了北方大荒。後來就有了夸父逐日的故事。
  • 《山海經》記載了涿鹿之戰,上古時期的曠世之戰是神話還是歷史?
    涿鹿之戰的故事,我相信大家小時候就應該聽說過了,是說距今大約4600年前 ,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蚩尤所進行的一場大戰。但是版本眾多各種誇張美化虛構,今天我就要和大家說一說在《山海經》中記載的這場上古時期的曠世之戰。
  • 夸父逐日與盤古開天,中國的神話講述怎麼樣的故事
    《夸父逐日》故事有兩個典故,一個出自《山海經.海外北經》,相傳在黃帝時期,夸父整天追日,想把太陽摘下來,他喝乾了黃河和渭水的,在往太湖的途中最後被渴死,他的拐杖化作桃林,他的身軀化作夸父山。當代一些學者認為,夸父追日是先民對光明的追求,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夸父時代,一定發生了非常嚴重的乾旱,夸父追日其實是夸父率領部落根據太陽西落的方向進一次大遷徙,目的是為了尋找水源,夸父真正追逐的不是太陽,而是水。夸父在臨死前,把手扙扔出化成桃林,為族人遮陰,結出的桃子,為族人消渴解餓。盤古是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人物,見於《三五曆紀》.《五運歷年記》.《述異記》。
  • 夸父逐日為了啥?深入研究《山海經》後,專家:他追的真是太陽嗎
    我國歷史上最神秘的古籍,非《山海經》莫屬,這本成書年代和作者都是個謎的古書,拉開了中華上古神話的序幕。像國人耳熟能詳的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盤古開天闢地等故事,無不出於此。
  • 上古神話傳說你知道多少?
    中國神話一般指的是關於上古傳說、歷史、宗教和儀式的集合體,通常它會通過口述、寓言、小說、儀式、舞蹈或戲曲等各種方式在上古社會中流傳。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話會被假定是歷史真實的一部份,它們是上古社會的縮影,神話中的人物大多來自原始人類的自身形象,狩獵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大多與狩獵有關;農耕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多與農業有關。人們講述神話,為的是保持社會習俗及社會制度的意義和合理性。
  • 山海經——上古神話體系的構建
    1、七大上古神話的記載盤古開天闢地,共工怒撞不周山,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後裔射日,夸父逐日,精衛填海七個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都是出自《山海經》一書中,從開天到破天再到補天,先民對於自然的敬畏之心漸減,欲與天公試比高,從奔月到射日,從逐日到填海。
  • 《夸父逐日》和《愚公移山》有什麼聯繫?小時候就覺得奇怪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神話流傳至今。我們從小都學過很多傳統神話故事,比如說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等。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不過熟歸熟,但要說完全弄懂了這些上古神話的內涵,我看也未必。比如說夸父逐日的故事,我從小就對這個故事所表達的含義,感到非常疑惑。我覺得夸父從動機到行為模式,都毫無意義。那麼《夸父逐日》作為流傳好幾千年的神話,到底要表達什麼呢?堅持不懈的頑強精神?
  • 山海經:揭露「夸父逐日」的真相,太陽西下,夸父為何往北走?
    山海經:「夸父逐日」的真相,太陽西下,夸父為何往北走?想必大家對夸父逐日的神話故事已經耳熟能詳,但即使這麼熟悉,大家對夸父逐日的故事也僅僅止於這是一個神話故事,古人不可能憑空捏造一個完全沒有因果的神話,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是當時發生的一個故事,被人們以訛傳訛加以神話產生,但這個故事的原本事件到底怎麼來的呢?我們可以來探討推測一下。此故事源自山海經,山海經中對其有大量的解讀,其中分別有三處。
  • 《山海經》中發現后羿射日的真相,不是拯救世界,而是不義戰爭?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聽人講起過一些神話傳說。例如:女媧補天、後裔射日、夸父逐日等;這些先祖戰天鬥地,勇猛激進的故事,無疑激勵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那麼,在我們悠然神往的同時,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這些神話故事的真偽,遠古時期又究竟有沒有十個太陽?
  • 上古神話真正的創造萬物的大仙是誰?不是盤古,不是女媧,而是她!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經提到,上古神話中第一女仙乃是聖母元君。
  • 中國古代「曠世奇書」,紀曉嵐極力將其摧毀,其謎團至今無人能解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包括傳說中的地理知識,還有各式各樣的神話故事,像是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而我們銘記在心的小說,更是藉助《山海經》的靈感創作而成。像是明代的《封神演義》、清代的《鏡花緣》等。
  • 上古神話中有十大魔神,風神飛廉呼風喚雨,星神夸父逐日拿月
    我國神話體系總的來說,大致上可分為上古神話與道家神話兩類;其中,道家神話以三清至高,天庭四御掌控三界為主;而上古神話,通常是指那些成型於兩漢之前的神話,因為年代過於久遠,所以上古神話大多零碎的記載於《山海經》、《楚辭》等古文獻中,不似道家神話般成體系。今天,過客就拋開道家神話,跟大家分享下,上古神話中最出名的十大魔神。
  • 中國上古創世神話類型研究
    現見關於帝俊(夋)娶羲和、常羲生10個太陽和12個月亮的神話,關於帝俊的子孫(司幽)為幽冥世界主宰的神話,關於帝嚳高辛氏(帝俊的衍生性人物)兒子為天上參商二星、娶四神妻生神界「八元」的神話,關於帝俊生人間各族群祖先的神話,關於十日並出、眾神性惡獸肆虐危害世界及帝俊命神羿上射九日下懲各神性惡獸平復災難的神話等,都是在講述日月星辰何來、諸神何來、人類各族群始祖何來、宇宙大災難及平復災難的故事,在任何民族都是創世神話的重要構成
  • 女媧補天:上古時期毀滅性災難後,女媧氏究竟做了些什麼
    書中說,遠古洪荒時期,突然有一天,四根擎天大柱倒了,九州大地裂了,天不能覆蓋地,地不能承載萬物,天火洪水泛濫,猛獸鷙鳥肆虐,萬物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人類遭遇了史無前例的災難。人類的母親女媧,親眼目睹自己的子民所經歷的巨大災難,感到非常痛心,遂下定決心,要把天補好。
  • 盤點中國最有名上古神話故事,盤古開天比女媧造人流傳更廣!
    上古世界,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時空,但是關於上古神話故事,卻深深的烙印在每個人的心裡。著名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女媧造人等。今天小編就整理了十個最有名的上古神話故事,一起去看一下吧。1. 盤古開天盤古,又稱盤古氏,混沌氏。是中國傳說中開天闢地創造人類世界的始祖。盤古開天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三五曆紀》。
  • 豹哥:「夸父逐日」才是中國跑者心中的圖騰
    豹哥不是第一個100天跑100個馬拉松的人。與其他類似形式的活動相比,秘境百馬有著很不一樣的特質。而秘境百馬啟動前就邀請了國內一眾大咖、名人來當各站的陪跑嘉賓,因組委會經費困難,至少一半的嘉賓自費前往,還不遺餘力地為秘境百馬鼓與呼。
  • 上古5大巨人,他個子最小卻使神龍無法飛升!第3位以鯨魚為食
    在神話中,很多人類都被賦予了奇幻的色彩,其中三頭六臂已經不足為奇,什麼人身蛇尾、人首馬身更是眾所周知。但其實還有很多個頭比較大的人類,也被上古神話所神化,誕生出了很多有著神力的巨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五位身材高大的巨人吧!
  • 【收藏】中華30個上古神話傳說
    ,終於在崑崙東南相見。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