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中,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自己孤獨的身影,這些身影中可以算得上才氣第一的女子,那一定是非李清照莫屬。李清照是宋朝詞人,擅長婉約詞賦。
從小的時候起,她就喜歡詩詞歌賦,她的一生為我們留下了無數流傳千年的詞句,以她的才學,即使位列唐宋八大家,也並無不可。所以說,李清照作為一位女詞人,在千年文學史上的地位無人能及。
經典的詩詞歌賦,無不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在其中蘊含著作者一生的感悟和坎坷。李清照一生曲折艱難,生活上的遭遇是她寫作詩詞靈感之源。
人們熟知的詞句,捲簾西風,人比黃花瘦。或者是知否知否,應是綠紅肥瘦,亦或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這些表達悲情和悽涼晚景的詞句,大多數是李清照後期的作品,當時她的生活軌跡已經完全改變。
但是李清照出生於名門望族,孩提時期和青少年階段直至婚後前幾年這段人生,李清照過得還是如意和幸福的。
李清照的父親出生名門,他是宋朝大文豪蘇軾的徒弟,自小也是愛好文藝,李清照對文藝的興趣也是受其父親的深刻影響,在未出嫁之前,李清照已經是京城中有名氣的人物,她生活富足,出身高貴。
那個時候她由詞句表達出的感情也相對輕鬆、活潑。比如說小學課本中都有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樣的帶有調皮玩樂性質的詞句,頻頻出現在她作品之中。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樣豪邁激昂的詞句,讓我們心中想到的是一位果敢豪俠之氣溢於言表的李清照。女大十八變,誰能想到青春期的李清照也有少女心思。《點絳唇蹴罷鞦韆》這首詞中,描寫的那個見到客人怕妝容不整,羞澀離去,而又回身偷看的可愛女孩,竟也是李清照自己。
在那個物質資源並不豐富的時代,李清照的家族背景足以支撐她無憂無慮的生活。他的爸爸是從蘇軾,她的外公是宰相,連那個史冊有名的奸臣秦檜,都是她的表親。
李清照未出嫁時,無非是在另一個大觀園裡過著富足的小姐生活,每日有大把的時間填詞賦曲。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豪門背景的李清照也無法逃脫跌宕起伏的命運,在時代的洪流衝洗下,才女的頭銜並不能讓她比普通人多一些保障。
出嫁之後雖有幸嫁的是如意郎君,但家族的衰亡已經是板上釘釘,父親被發配邊遠地區,外公去職,後來竟然連自己的國家大宋也灰飛煙滅。
人到中年,才女在歷史波濤之中蕩漾,這時的心境再也沒有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活潑。剩下的情緒就靠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來表達。
這樣看起來,不再生活中大觀園之中的李清照仿佛依然是曹雪芹筆下的貴族小姐,命運只是一遍又一遍的輪迴罷了。
提起曹雪芹筆下那些人物的悲慘命運,我們不由得會想起林黛玉葬花,李清照的作品之中,恰巧也有這樣一首悲涼的《殘花》。全詩只用了五十四個字,單單一個花字,就反覆使用了十七次之多,才女畢竟是才女,如此簡短而慵懶的一首詩,竟然也為人們傳頌。
這裡的慵懶,只是說李清照在本詩中惜字如金,這樣的寫法仍能流傳為絕唱,足以證明李清照在詞句的把握之上,功力之深厚。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吧。
《殘花》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全詩寫出的是花從枝頭盛放,到落紅隨波去的過程,李清照仿佛是把自己後半生的經歷寄托在這落花之上,這充分體現出她對於命運無常的悲苦之情,花從枝頭落下,誰又知道花流下的淚水和心中的悲情。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盞茶吧總結:讀李清照的詩詞,感李清照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才知道她詩句中的情緒從何而來,這首詩以花來比喻自己的一生,簡直可以說是妙筆生花,無怪乎能流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