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師傅表演「吹糖人」,一拉一捏吹出動物造型,小學生排隊要...

2021-01-15 瀟湘晨報

河南商報記者 宋亞猛 時碩 李騁宇/文圖

為了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近日,河南商報非遺文創學院持續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帶領惠濟區非遺傳承人,先後走進鄭州市開元路小學、鄭州市東風路小學、鄭州市實驗小學等多所學校,傳授非遺手工技藝,為學生們帶去了一場傳統文化的盛宴。

糖畫老師從糖畫的起源、發展過程、影響等各方面向孩子們做了全面的介紹,並著重講解了糖畫的製作過程。吹糖人老師給孩子們吹起了老鼠偷油的糖人,掀起了活動的高潮。

吹糖人師傅拿起一團麥芽糖,放在手裡捏揉拉扯,拉成一個小細管,一吹一拉一捏間,一個憨態可掬的小動物就誕生了,同學們都睜大眼睛看著其中的奧秘。「師傅,我想吹個小狗」,「師傅我屬豬,我想吹個小豬」,「師傅,我想吹個大恐龍」, 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說著。

當這些小狗、小猴、小羊、小豬、小牛隨著輕輕吹氣而栩栩如生時,同學們紛紛歡呼雀躍地接過成品,如獲至寶。

「吹糖人」如今已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在現在的青少年中,能見到並了解它的並不多。圖為吹糖人師傅在給學生講授吹糖人的傳統工藝。

「今天我們走進校園,就是希望讓孩子們自己來體驗參與這種中國的傳統工藝,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對於我們來說,只要他們願意學,我們都會無償教給他們。」田元發師傅表示,希望通過文化進校園活動,讓更多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從而喚起他們保護、學習、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

河南商報非遺文創學院舉辦此次活動在孩子們的心靈中埋下熱愛非遺文化的種子,弘揚傳統文化、鑄造民族之魂,讓師生們零距離領略傳統文化之美。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培養孩子對傳統民俗文化的興趣,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

編輯:李英旋 吉倩倩 首席編輯 華麗娟

【來源:河南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六安市非遺文化項目侯氏吹糖人傳承人——侯守琴
    傳統吹糖人藝人肩挑挑子走街串巷,一櫃,一爐,一勺裡,即可。六安市非遺項目侯氏吹糖人傳承人侯守琴向記者演示了她的家傳技藝,「第一步是熬糖,吹糖人必須用麥芽糖,這種糖純用糧食做成,沒有任何添加劑。熬糖的火也有講究,必須是暗火,不能燒得太旺,熬成糖稀後,就要溜糖。溜糖時用手指把糖一小塊一小塊地反覆揉捏,保證這一鍋糖都不生硬,接下來就可以吹了。」吹之前,要先製作一根吹管。
  • 吹糖人:精湛的手藝,不朽的文化
    河北吹糖人大師:馬青旺糖人,顧名思義,就是用加熱的糖稀為原料做成各種造型的民間藝術,也叫稠糖葫蘆、吹糖麻婆子、打鞦韆稠飴、糖官人等,常見的造型有人物、動物、花草等。吹出來的糖人不易保存,長時間放置容易變黑、融化,因此,過去的藝人通常會打著銅鑼沿街叫賣,現做現賣,吸引來不少孩子,孩子們想要什麼造型,就吹出什麼人物來,而孩子們觀看吹糖人的過程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吹糖人的關鍵技術在吹和捏的功夫上。
  • 「黃氏吹糖人」:7旬老人一生堅持與熱愛 吹出省級「非遺」
    「甜城」內江曾盛產甘蔗,製糖業曾十分發達,素有「三裡一糖坊,五裡一漏棚」的說法。製糖業的發達,催生了「糖畫」「吹糖人」「糖羅漢」等糖文化。「黃氏吹糖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至今已傳百餘年,被評為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5月19日,四川內江市「民間手藝人」技能大賽頒獎典禮上,「黃氏吹糖人」第五代傳人——71歲的黃祖全榮獲內江市「十大民間手藝人」稱號。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吹糖人,難忘的甜蜜記憶
    其中吹糖人作為我國一個古老的民間手藝,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記憶,給一代代孩子的童年時光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與甜蜜的回憶。記憶深處,外公就曾是一位民間吹糖人。一副擔子、一個爐具、一把鐵勺、一把剪刀、一塊糖稀,就成了他作為吹糖人行走鄉間的全部行當。
  • 小時候一毛一個的糖人,現在成了「藝術品」,其實有三種做法
    導語:說到糖人很多人都會回憶到小時候拿在手上把玩的各種動物形象,看製作糖人的過程也是一種享受,一小塊糖在師傅手中慢慢成形,吹起來的不僅僅是各種形象,更是很多孩子們對於美好的想像。但時過境遷,如今的糖人已經有著更深的含義,成為了民間的一項經典手藝,糖人也成了「藝術品」,價格也比小時候一毛一個翻了很多倍。以往經常看到師傅憑藉著口吹出來糖人,其實有三種做法。
  • 畫糖人、捏麵人、吹糖人,一家三口各有絕活
    ……畫糖人、捏麵人、吹糖人這些曾經在街巷隨處可見的手藝如今成為稀罕玩意兒在長春公園益智親子園內的糖畫攤位前不少遊玩的家長和小朋友心生好奇不住讚嘆馬國俊帶著妻子和女兒一家三口一直堅守在傳承非遺的路上馬國俊畫糖人妻子高均梅捏麵人女兒馬雁吹糖人
  • 圖說北京:回憶東嶽廟春節廟會上再現的老北京吹糖人技藝
    吹糖人是舊時北京的一個行業,北京話為「吹糖人兒」,是中國民間手工藝品之一。2006年1月的東嶽廟春節廟會上曾有老藝人表演技藝。民間 「吹糖人」的藝人,他們在將飴糖加熱到適溫時,揪下一團,揉成圓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澱粉壓一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細度時,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細管,立即用嘴吹氣造型。舊時的小販們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頭是一個帶架的長方櫃,柜子下面有一個半圓形開口木圓籠,裡面有一個小炭爐,爐上的一個大勺裡放滿了糖稀,是麥芽糖溶化所得。
  • 豫園集市「食玩校場」,捏麵人、吹糖人、盤一個古代的髮髻!
    豫園集市「食玩校場」,捏麵人、吹糖人、盤一個古代的髮髻!捏麵人捏麵人的攤位是最吸引小朋友的,手提木盒上整整齊齊碼了幾十個卡通面人。它們由麥芽糖、麵粉為主料,並加入各種顏料製成,由馬師傅精心捏制。捏麵人是個家族手藝,傳承自父輩。到了馬先生這一代,他改良了技術,在傳統主料中加入精確到克的輔料(秘方不外傳)。所以,面人就算在上海的黃梅天,也不會發黴開裂。
  • 民生微實事|「星星之火」傳統手工技藝興趣社之吹糖人體驗活動
    2020年7月29日,由和一社區黨委主辦,深圳市藝立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星星之火」傳統手工技藝興趣社之吹糖人體驗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只見老師用靈巧的雙手,把熱糖稀在手上和成團,扯扯拽拽,不一會兒就吹出了老鼠、蛇、牛等姿態各異的動物,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迫不及待地想要體驗一番。
  • 這是一個藝術範兒的美食節 吹糖人、糖畫、捏麵人……小時候吃過的...
    剛走進大召前街,記者就和許多市民、遊客一樣,被一位吹唐人的民間藝人吸引了。只見他從容器中取出一塊軟軟的糖,在手中隨意拉扯幾下,糖仿佛活了一樣,跟隨著老藝人的手變化著形狀。一會兒「長」出一條尾巴,一會兒出來一個尖尖的頭,然後是四肢、耳朵、鼻子、眼睛,一隻憨態可掬的小老鼠就出現在大家眼前。
  • 吹糖人!口吹手捏的古老藝術,你還見過嗎?
    吹糖人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作品多以十二生肖等動物為主,最早是民間藝人謀生的手段,現在已成為一項民間藝術,看似簡單的技藝,真正的做起來並不簡單。在河南省祥符區,就有那麼一位民間藝人,多年來一直用自己的努力延續和傳承著這項古老的技藝。
  • 吹糖!
    騎著大馬的關公、活靈活現的小鳥、栩栩如生的石榴和蟈蟈,這些五顏六色的小玩偶,都是出自於石家莊藁城區西辛莊村民——馬青旺之手。尤其逢年過節,是他最為忙碌的時候,最多的一次,馬青旺一天吹了1100多個糖人。別看這些玩偶看起來挺複雜,在馬師傅手裡,只需要一塊糖、一張嘴和一雙手,不一會兒功夫,就可以吹出來各種各樣的糖人。您看,這就來了。
  • 舞獅子、抬轎子 捏麵人……慶齡幼兒園花式迎「六一」 20個民間...
    有的身穿民俗服飾,有的化身漢服小蘿莉,有的變身動物精靈,盛裝出席,精神抖擻,開開心心入園啦 !這個六一可有意思了!小朋友們將品味民間美食、樂玩民間遊戲、欣賞民間工藝,在吃喝玩樂中歡度六一。現場,神奇的川劇變臉,精彩的故事分享,專業的舞獅表演,讓大家零距離感受到民間傳統文化的魅力。精彩的表演之後,遊樂會正式開始了。「寶貝們,快來一起打餈粑吧!」在打餈粑的美食攤前,園長媽媽鄧雪梅正在和孩子們一起打餈粑,在同心協力下,一碗碗餈粑新鮮出爐了,此時,排起長龍的隊伍,早已迫不及待,迅速「搶」光。
  • 吹糖人:小時候做夢都想要的糖人,如今卻銷聲匿跡,難尋蹤跡
    現在想買一個糖人給孩子,都不知道要去哪裡去買。記得小時候,糖人還很「貴」,小孩子沒有零花錢去購買糖人,只能苦苦的哀求父母,不知道要哀求多久,父母才答應給買一個糖人。在加熱糖料的時候,火候非常關鍵,火大了吧糖料會太稀,火小了吧糖料又會太硬,所以要想做糖人,火候必須得恰到好處,這樣的調料不軟不硬,正合適塑形。糖人的種類按照糖人的工藝製作,可以分為兩大類,吹糖人和畫糖人。
  • 小學生統計午餐數據「約談」大師傅
    原標題:小學生統計午餐數據「約談」大師傅   本報訊(記者 劉冕)昨日中午,豐臺五小銀地校區的6名少先隊員代表拿著最近三周統計的午餐數據,「約談」食堂大師傅,為校園食譜提建議,希望從源頭杜絕浪費。   穿上小圍裙,戴上一次性帽子,6位少先隊員拿著記錄表,排隊走進後廚小食堂。
  • 中國傳統文化,陶瓷雕塑造型,動物雕塑和象生類造型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我們接著講陶瓷雕塑造型設計,創作動物雕塑其實跟創作人物雕塑造型一樣,通常要抓住三點:第一是外形把握精準;第二是對表現造型特點特徵的重點部位進行檢查
  • 「銀基動物王國」眼見為實,的確值得一遊
    可惜,在「銀基動物王國」附近開車轉了一圈,竟然沒有找到任何飯店營業,只好又掉頭跑回曲梁鎮的街上,在一家人頭攢動的熟食店買了兩隻雞腿,又到一家小飯店要了炒菜和米飯。別說,雖然都是鎮裡的小店,味道倒是不錯,分量也很足,我和老婆吃著都感覺很可口。
  • 網紅鮑師傅僱人排隊被拆穿 兩家「鮑師傅」同時發聲
    網紅鮑師傅僱人排隊被拆穿,兩家「鮑師傅」同時發聲:我才是真的!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前不久「網紅店」鮑師傅糕點武漢店被曝光僱人排隊聚攏人氣。之後鮑師傅道歉,稱下不為例。但就在這時,另一家「鮑師傅」也出現了,說僱人排隊的鮑師傅是山寨,他們才是正宗,而且從來沒僱人排過隊,店鋪門口的長龍都是真實的。
  • 雪茄可以捏一捏
    捏一捏雪茄 雪茄可以捏一捏我們抽雪茄的時候需要對雪茄的狀態做判斷,捏一捏就是必要的動作。捏一捏能夠非常有效的判斷雪茄的硬度和乾濕度。所謂捏一捏並不是用力擠壓,而是用手指輕輕用力感受雪茄的反饋。一般都是採用拇指在下,其他手指在上的姿勢拿住雪茄。先拿住雪茄的中部,手指輕輕下壓,按壓的時候可以同時轉動雪茄,再從雪茄兩頭觸摸。狀態良好的雪茄應該從這三個地方感覺出的相同的硬度,均衡,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