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發展到晚期,做手術與不做手術,差異在哪?聽聽醫生咋說

2020-12-16 腫瘤科張正榮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由於沒有注意飲食生活習慣,經常接觸到一些致癌物質,導致胃部發生癌症,而這種疾病現如今已經沒有年齡上的限制,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是屬於高發的群體。

而胃癌的早期,腫瘤還不是很大的時候,一般手術的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而且術後對於患者的健康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胃癌發展到晚期,很多患者就會擔心,做手術與不做手術,差異在哪?接下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一般情況下,如果胃癌已經發展到晚期的話,是否需要進行手術的切除,還要依據患者的病情來看,如果是胃癌晚期,患者還出現大出血、胃穿孔、梗阻的現象一般是需要進行手術的切除的,只不過一般不建議進行做根治性的手術,很容易出現治療的不徹底,甚至到了後期還會繼續出現擴散的現象。可以進行症狀的緩解手術,來幫助患者術後的進食,以免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

如果胃癌晚期已經開始出現癌細胞的轉移,那麼是不建議進行手術的切除的,如果強行進行手術的切除的話,不僅治療效果不理想,而且還會造成壽命的縮短。

一般胃癌晚期在治療上雖然比較困難,但是隨著醫療的不斷發展,有很多的治療也應用到晚期的癌症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延長患者的壽命。那麼,胃癌晚期一般會用到哪些治療方法呢?

一、採用中藥輔助治療

一般胃癌晚期的患者,經常會用到一些化療、放療之類的藥物,而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也是有的,因此在治療上可以適當的採用中藥的輔助治療,能夠幫助患者補充氣血提高身體免疫功能

二、採用化療藥物治療

當胃癌發展到中晚期的時候,可能手術對腫瘤的治療已經沒有任何的效果了,因此,化療是比較好的選擇,不過這種藥物的治療,一般會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患者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考慮是進行局部化療,還是全身性的化療。一般局部的化療副作用比較小,並且效果比較顯著,而如果採用全身化療的話,一般對消化系統的傷害是比較大的。

三、進行免疫治療

這種治療方式是比較新的,而這種治療不是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而是通過藥物激活體內的T細胞,讓細胞重新活躍起來,進行體內腫瘤細胞的篩查,並及時進行識別和消滅。而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可以通過日常的飲食和運動,來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來對抗體內的癌細胞。

雖然胃癌發展到晚期,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但是患者還需要去正視它,及時了解疾病治療的知識與防護的方法,在治療期間多加強營養,保持樂觀的心態,那麼對於癌症的治療和身體的恢復會有很大的幫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患者的壽命。

相關焦點

  • 胃癌晚期還能手術嗎?專家呼籲:晚期患者別開刀,開一個死一個
    這是2017年,上海瑞金醫院原副院長朱正綱在「第十一屆全國胃癌學術會議」說的一段話。 引起了一陣熱議。 朱正綱院長說的是癌症。很多人不解,手術是根治癌症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治癌的主流方式,為什麼朱正綱院長卻不贊同開刀?到底,開刀對癌症患者是好是壞?
  • 「為什麼醫生讓我手術,不做手術行不行?」
    醫生建議劉阿姨進行手術,「我是必須做手術了嗎?為什麼醫生讓我手術?不做手術不行嗎?」劉阿姨為此很疑惑。下面由骨科醫生為您講解。腰椎滑脫症分幾種類型?如何判斷輕重?就是說治療的方法依據你症狀的輕重、滑脫的程度、滑脫節段是否穩定以及滑脫髮展的速度而定。一般而言,在初期症狀輕微的時候應選擇保守治療,比方說,因為零件老化鬆動導致的退行性腰椎滑脫,並不是特別嚴重,臨床症狀也較輕微,進展緩慢,可以保守治療。
  • 北京腫瘤醫院院長:什麼樣的人要做胃癌篩查?
    胃癌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水平、多階段的發展過程。 早期的胃癌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或者只有上腹部不適、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慾減退、飽脹、噯氣,少數可能會有黑便或嘔血。 在兩三代的親屬中,有得過消化系統腫瘤或者其他腫瘤,其得胃癌的機率就會更高。應對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提前10年左右,做專業的腫瘤篩查,針對胃癌應做胃鏡檢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體可根據醫生建議。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為55歲,那麼在40歲時就應做第一次胃鏡檢查。
  • 胃癌晚期手術後能活幾年?綜合治療或可延長生存期
    對於胃癌晚期患者,「手術+化療」的常規療法已經很難有效抑制病情,其一,晚期患者腫瘤大多發生轉移,手術只能切除局部病灶,對遠端轉移腫瘤細胞可謂鞭長莫及;其二,晚期患者身體狀況日益低下,免疫力降低,手術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同時也難以承受化療藥物敵我不分的細胞殺傷作用。
  • 年僅29歲,拖成胃癌晚期!醫生嘆息:胃鏡不取病理等於「白做」
    年僅29歲,拖成胃癌晚期!發現胃癌的機會,白白錯過。 29歲的小張,大學畢業後就職於某軟體公司,剛結過婚,兒子才1歲。 經過全面檢查,小張根本不是胃潰瘍,而是胃癌。最終的病理活檢是中分化胃腺癌。由於癌症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失去了內鏡下治療的機會,而且也有淋巴浸潤,只能進行放化療。
  • 胃癌拖到轉移才發現?胃癌轉移,都有哪些途徑?醫生詳細解讀
    胃癌是一種惡性腫瘤,一般由胃炎演變成胃癌。慢性萎縮胃炎再發展到腸上皮化生,異性增生之後,發展成為胃癌。所以說胃癌也非常容易出現侵襲和轉移。當胃癌出現轉移的時候,會損害我們身體的其他組織。03通過淋巴轉移癌細胞的直接擴散和血液擴散一般都是出現在胃癌的晚期。
  • 胃有點不舒服,咋成了胃癌?忽視4種小病,或是給癌細胞「開路」
    導語:只是胃有點難受,怎麼會得胃癌呢?只是有慢性胃病,為什麼會發展成癌症?在醫院的腫瘤科,我們經常聽到患者和家屬有這樣的疑問!所以,當胃癌發展到中晚期才發現,就醫確診後,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癌症的病因比較複雜,直到現在,臨床醫學也未就癌症的病因做出明確解釋。但是,經過臨床統計研究,慢性疾病的持續存在,確實是致癌的因素之一。
  • 眼科醫生不做近視手術?揭秘幕後原因
    眼科醫生為什麼自己都戴眼鏡?眼科醫生為什麼不做近視手術? 這個疑惑,是少數槓精們逢槓必說的梗,也是很多近視人群關心的點。那麼,實際真的如此嗎? 眼科醫生為什麼戴眼鏡?
  • 36歲女子,從胃痛到查出胃癌僅3周!醫生:這5類人最危險
    這是她第一次做胃鏡,結果卻猶如晴天霹靂——劉女士患上了胃印戒細胞癌,局部晚期,伴周圍淋巴結轉移。醫生嘆了口氣,建議儘快手術。 說到胃印戒細胞癌和「皮革胃」,很多人會想起34歲網絡歌手吾恩的故事。
  • 機器人做手術真的靠譜麼?醫生被機器取代,一年完成2萬多例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發展,很多學科領域已經告別了傳統手術,取而代之的是先進的機器人手術,這種手術方式是否真的靠譜?現代醫學領域高科技——機器人助力多學科發展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機器人做手術已日益普及,在很多人眼裡,這已不是什麼新鮮名詞。
  • 得了局部晚期直腸癌,本以為兇多吉少,沒想到不做手術就治癒了
    去年3月份的時候,李先生突然出現便血,大便次數增多,起初以為是痔瘡,沒有在意,沒想到越來越嚴重,去醫院一檢查,居然被診斷為局部晚期直腸癌。而且,腫瘤距離肛門很近,只有2釐米,如果做手術,肛門肯定是保不住的,就需要切除肛門,行結腸造口手術。
  • 晚期心臟瓣膜病患者是不是只能做手術?
    在眾多心臟疾病當中,心臟瓣膜病也是常見一種,一般此病發生需要及時服用藥物,但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進入晚期,只有手術才能控制。什麼是心臟瓣膜病?在臨床上有很多進入晚期的心臟瓣膜病患者,同時伴有肺動脈高壓,讓身體循環變差,最終導致腎臟和肝臟受損,引發衰竭。心臟瓣膜病進入晚期只能做手術嗎?大部分心臟瓣膜病患者在服用藥物後能讓症狀有所緩解,但如果是在早期通過藥物並且遠離誘因能避免其他傷害。當瓣膜病變到一定程度時,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通過手術治療能讓瓣膜功能恢復正常。
  • 癌症晚期,何為孝,何為不孝
    這個問題想了好多年,一直都不知道怎麼來寫?最近1兩年,經歷了很多事情,感觸很深,所以才鼓起勇氣說一說。故事一在一次聚餐上,有位醫院老專家講述了他的故事。他父親查出胃癌,是晚期,作為專家的他也束手無策,做不做手術也讓他糾結,最後他決定不做手術,選擇了保守治療。
  • 33歲男子確診胃癌中期!醫生說,他的情況很典型
    大多年輕胃癌患者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在體檢中發現嚴加費表示,他所接觸過的年輕胃癌患者中,大多數處於早期階段,還沒有出現症狀或者說症狀不明顯,很多人都是在單位體檢中發現了大便隱血、腫瘤標誌物升高等跡象後,進一步檢查發現患上了胃癌。真正一過來就發現晚期的,相應的也會有比較明顯的症狀。
  • 別讓美食變成「致命誘惑」,梁寒教授告訴你胃癌防治要點
    「正是由於地域差異,以及人口基數大,無法全民普篩,我國胃癌的早診率非常低,根據胃腸聯盟近10萬例數據,確診的早期胃癌不足20%。而日本在60年代起就開展全民胃癌篩查,早期胃癌比例非常高,佔近70%,患者可以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韓國雖然起步較晚,70~80年代開始做胃癌普查,早期胃癌比例也達50%~60%。」
  • 揭秘:被吹上天的近視手術,為什麼很多醫生都不做?
    近視手術、包皮手術、雙眼皮手術這三大手術每年做的人數穩居前列,不少醫生做這些手術做到吐……但是做不完。 大部分沒做近視手術的吃瓜群眾主要分為兩類: 一是擔心後遺症,要是真的這麼厲害,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戴眼鏡?
  • 81歲著名舞蹈家因胃癌去世,發現時已是晚期!醫生的話一定要聽
    據中新網報導,陳愛蓮女兒透露此前陳愛蓮發現患胃癌,病程發展很快,查到時已是晚期,並發生骨轉移。陳愛蓮可以說是我國泰鬥級舞蹈藝術家了。從1957年起,陳愛蓮先後主演了舞劇《張羽與瓊蓮》《魚美人》《紅旗》《白毛女》《小刀會》《文成公主》《紅樓夢》《牡丹亭》《繁漪》《霸王別姬》等,是中國主演舞劇最多的舞蹈家。
  • 33歲IT男確診胃癌中期!醫生說,他的情況很典型
    真正一過來就發現晚期的,相應的也會有比較明顯的症狀。「就像前面提到的陸瑾,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雖說自己感覺此前沒有任何症狀,其實也和個人沒有太上心有一定關係。早期的胃癌確實無症狀或者症狀不明顯,但發展到中晚期的階段,胃脹、胃痛等情況應該也是出現過幾次的,但這種小細節,往往沒有多少年輕人會放在心上,當做普通胃病就過去了。」
  • 老婆做手指手術,男醫生居然要她這樣做!我說不給個合理解釋不做
    昨天,老婆因為手指上長了一個小東西,需要做手術切除,到醫院做了各項檢查後,準備做手術。到了手術室門口,男醫生突然說把內衣內褲脫了!我一聽,不對啊,老婆只做個手指上的小手術,為什麼要脫內衣內褲呢?這在手術過程中不是被看光光了。老婆也是一臉的害羞,不情願,我更是滿肚子狐疑。於是,我便問醫生,可不可以不脫,醫生說不行,我問為什麼?
  • 消化科醫生:胃癌不沉默,身體4個信號應留意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腸胃疾病,尤其胃癌最為嚴重。胃癌的發生跟飲食息息相關,但是胃癌早期症狀卻不是很明顯,因此被認為是沉默的器官。但消化科醫生指出,胃癌並不沉默,但身體出現異常信號,就需要留意了,儘早做檢查。消化科醫生提醒:胃癌不沉默,身體發出4個信號,應該留意信號一、吃完飯以後出現燒心、胃反酸正常的人在吃完飯以後,很少會出現燒心,反酸的情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