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助力深圳建設國際綠色先鋒城市

2020-12-18 SZNEWS

葉青

葉青(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入選感言:我只不過是一個符號,一個不忘初心為生存發展而不斷創新的追夢者案例。我作為其中一員,27年的參與和見證,領導、同事、家人的全力支持,讓我收穫了職場的成長、家庭的和諧。如今獲得榮譽意味著責任、使命和擔當,我將為深圳貢獻更多自己的力量。我願意從專業技術上,從深圳市民的義務上,從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上盡我所能。

1993年從浙江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葉青就來到深圳建築科學研究所(建科院前身)工作,「27年的參與和見證,領導、同事、家人的全力支持,讓我收穫了職場的成長、家庭的和諧。」

在同一個單位一幹就是27年,葉青初心不變,逐漸成長為專家型的綠色科技創新引領者和企業家,引領深圳始終站在國內外綠色建築和生態城市發展前沿。

葉青帶領團隊從幾十人、年營業收入不足500萬元的地方事業單位快速成長為國際知名的綠色科技行業上市公司。

2000 年以來,葉青在全國率先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生態城市技術研究,創新提出「共享設計」方法體系,獨創「生態診斷、平衡規劃、動態實施、智慧運營、實時評估」生態城市五步一體建設運營技術路線,推動國家綠色相關標準制定,為綠色建築和綠色城市發展提供關鍵政策建議、技術路徑、發展模式。

深圳建科大樓、深圳灣科技生態園、深圳國際低碳城……在全國,有超過6000萬平方米的綠色建築,超過6000平方公裡的綠色城市規劃實踐出自葉青和她的團隊。

作為技術一線工作的項目技術負責人,設計完成多項設計經典案例。包括建科大樓、深圳大學城清華大學園區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園區等大型工程項目17個,超過300萬平方米。獲得了中國詹天佑獎、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佳作獎和廣東省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等獎項。

曾在2019年4月作為中國駐美大使館進行中國最新40項科技成果內容展出的新一代綠色技術及綠色生活方式的集成研究、中試和體驗推廣基地——「未來大廈」已於2020年6月7日實現主體結構正式封頂。

2017年在雄安新區成立後,葉青主持綠色雄安研究專項,被聘為國家雄安新區規劃評議專家組專家。作為技術負責人帶領團隊中標雄安第一個永久性民用建築項目「雄安商業服務中心」的全過程諮詢,該項目是新一代綠色建築與社區的實踐探索。

「深圳這座偉大的城市是無數愛她的人一起成就的。」葉青說。作為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她一直堅持發揮專業特長積極建言,年年推動人居環境改善、綠色低碳發展、社會公平正義等領域相關提案,推動深圳「綠色之都」的實現。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陳震霖/文 圖為資料圖片)

相關焦點

  • 葉青:推動中國綠色建築規模化發展
    1993年從浙江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葉青就來到深圳建築科學研究所(建科院前身)工作,「27年的參與和見證,領導、同事、家人的全力支持,讓我收穫了職場的成長、家庭的和諧。」 在同一個單位一幹就是27年,葉青初心不變,逐漸成長為專家型的綠色科技創新引領者和企業家,引領深圳始終站在國內外綠色建築和生態城市發展前沿。
  • 深圳為建設國際創新創意先鋒城市先行示範——深圳推進文化產業高...
    此外,深圳還與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美國加州帝國郡和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市等地成功互建國際創意產業孵化中心,深化與國際發達城市創意產業交流合作。積極打造國家級產業發展平臺。近年來,深圳抓住機會,打造了多個國家級產業發展平臺,有力地促進和帶動深圳文化產業發展。
  • 交響與吟唱共融,喚醒熱愛自然,綠色生態環保音樂會月底深圳上演
    今天下午,在建科院大樓這棟深圳第一批綠色建築所帶來的自然與綠色之中,一場名為「天賜——綠色生態環保專場音樂會」新聞發布會正在舉行。「天賜——綠色生態環保專場音樂會」由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建科院」)主辦,演出陣容是人們熟悉的深圳交響樂團與深圳高級中學百合合唱團。
  • 深圳建設國際體育城市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上)
    《城市觀察》雜誌2020年第六期刊發文章《深圳建設國際體育城市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作者分別為,魯志琴,武漢體育學院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博士研究生。陳林祥,武漢體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分兩部分推送。運用SWOT分析框架,對深圳建設國際體育城市進行綜合分析。
  • 有孚網絡臧雲峰榮獲2020上海智慧城市建設「領軍先鋒」稱號
    由上海市總工會、中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工作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聯合主辦,上海首席信息官聯盟承辦的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選樹、「領軍先鋒」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辦五年,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品牌賽事,是培育、選拔、展示上海信息化領域人才的重要舞臺。
  • 決勝後疫情時代|2020「深圳高科技高成長論壇」破局出世
    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迎來了雙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新基建如火如荼的重大歷史發展機遇,也迎來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國際市場需求和產業鏈供應鏈受到嚴重衝擊,生產經營壓力驟增的重大挑戰。下一個十年,"不惑之年"的深圳又將面臨哪些挑戰,未來可能走向哪裡?
  • 打造固廢循環利用「產業高地」助力深圳建設「無廢城市」國際標杆
    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秘書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指出,深圳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已走在全國乃至世界前列,不僅推出了城市固體廢棄物100%循環利用整體解決方案,還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可量化、可複製、可推廣的產業化建設模式,為城市固廢循環利用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深圳樣本」。
  • 「深圳溫度」與「深圳科技」助力國際戰疫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致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深圳,在統籌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工作的同時,努力發揮「兩個重要窗口」作用,心系海外「鵬友圈」,積極參與戰疫國際合作,充分彰顯創新型國際化都市特色,大力提供物資、技術、經驗支持,分享聯防聯控經驗和診療方案,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深圳智慧和深圳力量。
  • 海航集團金鵬航空深圳助力深圳特區交通樞紐建設
    2010年4月,海航集團金鵬航空深圳分公司獲民航局批准成立,自此金鵬航空紮根上海、深圳中國兩大經濟中心,通過航空客貨運輸、航空維修等業務,將自身的發展融入深圳的建設發展戰略,助力深圳特區交通樞紐建設。立足深圳,穩步拓展航線網絡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歷史機遇下,金鵬深圳分公司正緊緊抓住重大機遇,全力投身深圳特區交通樞紐項目建設。
  • 葉青:以「疫」為鑑,重新審視綠色建築發展
    本期訪談嘉賓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女士,就此次疫情對綠色建築未來發展的影響及引發的新思考作了分享。傳統城市規劃強調合理布局、交通便捷、生活便利、資源節約、健康環保,今後會更重視對防災減災的能力建設,以及應急狀態下城市運營管理能力的培養。也就是會從對城市規模容量、經濟活力的關注,走向韌性和幸福度的關注。
  • 2020年青少年環保節成功舉辦 深圳青少年奏響「綠色先鋒」歌
    活動開幕後,孩子們紛紛走進「藍天保衛戰爭當綠色先鋒」體驗區,通過動態和靜態結合的遊戲方式,學習環保知識,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打好基礎。在「節約水資源」VR遊戲區,孩子帶上VR眼鏡,由負責人引導,指出所見到的水資源浪費現象。「他們盛了滿滿一桶水,用來打水仗是不對的。」「路邊的消防栓漏水要找大人進行反映!」
  • 一城三塔,世茂助力深圳城市新中心誕生!
    大灣區裡有深圳,深圳有前海。這份綱領,更是再次吹響了前海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先鋒之一的號角。   群雄搶灘,前海商業加速發展   「一年一個樣」的前海速度,見證了城市新變、滄海桑田。 深圳世茂深港國際中心效果圖   據悉,深圳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總體量有136萬㎡,集高端辦公、商業、會務、酒店等於一體,並涵蓋了時空互聯、智慧賦能、城市體驗三重維度,連結全球前沿生活方式
  • 金鵬航空深圳分公司助力深圳特區交通樞紐建設
    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20日消息:深圳是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2010年4月,海航集團金鵬航空深圳分公司獲民航局批准成立,自此金鵬航空紮根上海、深圳中國兩大經濟中心,通過航空客貨運輸、航空維修等業務,將自身的發展融入深圳的建設發展戰略,助力深圳特區交通樞紐建設。
  • 解讀創新城市「智慧代碼」——華為助力深圳智慧城市建設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人工智慧人臉識別乘客通過安檢中國[深圳,2020年5月21日]一個城市的「智慧」不僅體現在科技園區和先進實驗室的數量上,還應該隱藏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瀰漫在誘人的煙花之中。在深圳,在幼兒園快樂玩耍的孩子在任何時候都處於安全監管之下。在醫院看病的老人也能直觀地知道自己的病情。下班回家的城市白領發現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享受親子時光。依靠華為幫助建設深圳的數字基礎,數據正通過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新基礎設施」釋放其在深圳的力量。每一個出生並站在這裡的人也能感受到數字城市的便利和智能生活的美好。
  • 2020綠色發展城市高峰論壇 丨伊OS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應用與實踐
    2020年12月6日-8日,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導的2020 綠色發展城市高峰論壇暨第八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在深圳市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順利舉辦。在新冠疫情的陰霾下,全球社會動蕩不息,氣候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尖銳問題和資源矛盾逐增激烈,城市的復甦和治理需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因此,本次論壇旨在推進深圳模式,以點帶面,以城帶邦,用中國經驗引領全球行動。深圳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代表城市,在綠色城市發展的藍圖上描繪了一幅人與自然共存的和諧畫卷,而在綠色建築領域有30多年資深經驗的深圳建科院,在每一處都留下了經典的妙筆。
  •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攜手主辦為「先行示範」助力賦能
    在落成之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不負眾望,吸引了大批國內外知名展覽、會議、大型活動在深圳舉辦,吸引大批國內外會展產業上下遊服務商進入深圳,有效提升了深圳會展產業的競爭力,在帶動城市經濟協調發展,推動重點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深圳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結構升級,助力深圳優勢產業、支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其他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深圳「六個一」理念 引領智慧城市建設
    40年的披荊斬棘,它從中國改革開放先鋒,發展成為探索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引領者。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深圳構建未來新型智慧城市的步伐越來越堅定,與成為全球智慧城市標杆的距離也越來越近。當前的數字深圳,已經在感知交互、智能決策、協同推進、精細運營等方面初步實現了協同發展,並仍在集結各方力量,政府充分發揮各行各業的創新力和科技能力,不斷探索和積極實踐。
  • 16名院士為深圳城市建設提供決策諮詢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28日從深圳市住建局獲悉,為進一步增強深圳市建設科學技術委員會實力,該委近日增補了5位院士為名譽主任委員。截止目前,深圳市建設科技委員會共計44人,其中,院士16人、勘察設計大師5人、行業知名教授級專家學者24人。  深圳市建設科技委員會於2016年底由深圳市住建局指導成立,是工程建設領域全市性綜合技術決策諮詢和研究機構,主要為我市建設領域的發展戰略、規劃法規、重大政策提供決策諮詢,為建設領域「高、精、難、深」複雜工程及重大疑難問題提供技術支撐。
  • 黨曉龍與中國節能集團、華僑城集團、深圳建科院高層舉行工作座談
    8月5日,市委書記黨曉龍分別與來保考察對接的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華僑城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姚軍,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葉青舉行工作座談,分別圍繞節能環保、旅遊文化、城市客廳建設、城市有機更新等領域進行深入交流。市長郭建英主持。
  • 解讀一座創新之城的「智慧密碼」華為助力深圳智慧城市建設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AI人臉識別過安檢的旅客[中國,深圳,2020年5月21日]一座城市的「智慧」,不僅體現在科技園區和先進實驗室的數量上,更應該隱藏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瀰漫在誘人的煙火氣裡。在深圳,幼兒園裡開心玩耍的孩童隨時處於安全監護之中;醫院看病的耄耋老人也能直觀了解自己的病情;下班回家的都市白領,發現有了更多時間享受親子時光……依靠華為助力打造的城市數位化底座,通過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基礎設施」,數據在深圳正盡情釋放著它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