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對大慧菩薩說:
"一闡提有二種:一者舍一切善根;及於無始眾生發願。云何舍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毗尼解脫之說。舍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二者菩薩本自願方便故,非不般涅槃一切眾生,而般涅槃。大慧!彼般涅槃,是名不般涅槃法相,此亦到一闡提趣。"
有兩種一闡提:一是捨棄一切善根的人;二是對無始以來眾生發願並普度眾生的人。什麼是舍一切善根的人呢?毀謗大乘經典,以及那些口出惡言,破壞戒律的人。第二種一闡提,是菩薩的一種方便,不是說他們不能成佛,而是他們要讓一切眾生成佛之後,自己才能成佛入涅槃。大慧菩薩!他們本可以入涅槃,只是不示現入涅槃的法相,所以他們也是一闡提。
一闡提是梵語Icchāntika的音譯,漢語直翻譯就是"不信",也就是不信佛的人,引伸為沒有佛性的人。《涅槃經》上說:「無信之人,名一闡提。一闡提者,名不可治。」根據《楞伽經》這段經文來看,一闡提就是指斷了善根的人。正如《涅槃經》上所說:「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
一闡提到底能不能成佛?這是一直存在爭議的問題。論點當然有兩種,一種說能,一種說不能。」《楞伽經》的這段開示非常重要!討論一闡提能不能成佛,這個意義不大,關鍵是要正確認識一闡提。一闡提有兩種:一種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斷了善根或者不信佛法的人;一種本身就是大菩薩,他們為普度眾生而不入涅槃,眾生不成佛,他們誓不成佛。也就是說一種是自身不能;一種是能而不為。
第二種當然可以成佛,第一種到底能不能成佛呢?
接下來佛繼續對大慧說:
"舍一切善根一闡提者,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者何?謂如來不舍一切眾生故。"
對於那些沒有善根的一闡提,佛以神力救助他們,他們有時也會生出善根。為什麼這麼說呢?佛不會捨棄任何一個眾生!
由此可見,一切一闡提,皆可成佛!這就是《楞伽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如來不舍一切眾生",這是多大的願,多大的慈悲啊!一闡提也可成佛,這是大乘佛法之所以是菩薩法的重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