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當局想把大清門背面改成中華門,牌匾拆下翻過來一看,不敢...

2020-12-22 騰訊網

在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體系中,城牆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城牆不僅能抵禦外敵,還能在關鍵時刻封鎖內鬼關門打狗。因為古代沒有炮彈這些重型武器,因此遭遇攻擊的時候,城牆起到的防禦力十分的卓越。

在和平時期,城牆也是城市風格建築的一部分,因此每座城牆雖然主題構造基本相同,但是在細節上也各有各的特色。尤其是城牆上的牌匾,則是代表一座城的重要標識物。在民國時期,因為清朝時代已經結束,民國當局有想法將城牆上的大清門替換成中華門,但是當人們把城牆上的匾額拆下來之後翻過來一看卻都不敢改了。

大清門是故宮城門其中的一座,現在一提到故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天安門,但這是其中之一。古時候的故宮以大清門為正門,紫禁城成為禁宮後大清門也被稱為國門。故宮是在明朝時期建立的,而大清門因為在北京皇城的正南方,所以在所有城門中地位最高。

這裡起初懸掛的匾額也不是大清門,而是大明門。明朝朱棣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建立了紫禁城,取正南方城牆為紫禁城出入口,這裡平時關閉,一般人甚至都不得從這裡出入。古代皇帝大婚的時候,只有皇后才能從正門進入紫禁城,其他妃嬪只能通過後門進入。中門只有在遇到太上皇、皇太后、皇帝、皇后的時候才能夠開啟。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原本想把大明門改成大順門,然而還沒等到匾額製作完成,李自成就敗兵退出北京城了。清朝入關後,這裡就變成了大清門。整個匾額都是用石頭製作完成的,並且用了青金石雕刻成字,鑲嵌在石頭裡渾然天成,十分的珍貴。

1912年,辛亥革命一周年慶典之際,民國政府想把大清門改換成中華門,因為材料很難找,再加上整個匾額的塊頭很大,因此負責人就打算直接在匾額的背面刻上中華門這幾個字。

然而等到將匾額拆下來大家才尷尬的發現,原來在清朝的時候就有人這樣做了,因為這塊匾額的背面赫然刻著大明門這三個字。可見當時清朝入關後也難以找到這麼大塊完整的材料,所以直接就在原料的背面刻上了大清門三個字。

看到這塊牌匾的正面和背面後,大家也都不敢再改了,因為這塊巨大的匾額儼然已經成了橫跨數百年時間的文物。最終負責人找來了一塊木製匾額,在上面刻上了中華門三個字,而原來的匾額則被保存了起來,現今正放在博物館裡展覽。

相關焦點

  • 「中華門」的牌匾掛了200多年,摘下之後,才發現背面還刻有3個字
    北京不僅是現代的首都,也是明朝時期的首都,那時候與現在不一樣,皇帝居住的地方需要講究排場。當年草莽皇帝劉邦做了天子,派蕭何修建都城,蕭何把都城修建的非常華麗壯觀,作為自己曾經過了苦日子的劉邦生氣的責問蕭何:
  • 從大清門抬進紫禁城的五個皇后,這是慈禧太后畢生的遺憾
    要說慈禧太后,一生榮華富貴,又執掌大清江山幾十年,算是登上了封建王朝女人的頂端,但是慈禧畢生有一個遺憾,那就是沒有從大清門入宮,這也成為日後婆媳關係的主要矛盾。 《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慈禧不喜歡同治帝皇后阿魯特氏,欲廢掉她,便召敦親王來說這事。
  • 江蘇24|南京——中華門
    中華門建於明代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30餘年,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堡式」內甕城城門,也被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古城堡式城門。1988年同南京明代城牆一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門始稱聚寶門,導遊介紹:據《明史》記載,該城門建造時,因根基不牢,屢建屢塌,有謀士向明太祖進言說:把沈萬三的聚寶盆埋壓在城門基礎土層下面,就不會塌陷;於是朱元璋下詔強行徵收了沈萬三的聚寶盆,並將其埋壓在城門的建築基址下面,有了聚寶盆的扶助,城牆根基不再塌陷,因此,甕城城門建造後被明代朝廷命名為聚寶門。1931年民國時期才改為中華門,中華門三個字是由蔣介石手書。
  • 百年前北京城十大地標建築:若不拆掉,北京或成世界最雄偉的古都
    黃寺石塔 第四張是大清門,這門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叫法,明朝叫大明門,清朝叫大清門,民國叫中華門。平常的時候也見不到它開啟,有意思的是,照片拍攝的時期,它這門上的門匾兩面應當都是有字的,正面是大清門,背面是大明門。
  • 隨手翻|A001 福音傳道士聖約翰牌匾
    由於我收集了大量藝術博物類原版電子書,如若集中整理會嚴重拖更,故決定推出主打短文的「隨手翻」系列,與主打短視頻的「映像」系列、主打深度長文的「高清圖文」系列並行推送。「隨手翻」系列初期會以藝術博物類圖書為主,挑選書中精品,每篇一圖一物一話。
  • 和你想像的大不相同,好似破廟一般!
    大清門,民國改為中華門,是真正的「國門」,位於天安門正南,50年代擴建天安門廣場時拆除。照片上是大清門的內側,自天安門廣場拍攝。 大清門迎鑾,應該是1901年慈禧、光緒自西安迴鑾時進大清門時的情景,遠處是天安門。
  • 巍巍城堡中華門
    我想沒有哪一座城門能比中華門更宏大了。
  • 中華門,南京的皇城根兒.
    街邊的房子老得能拍民國劇,視野裡的大報恩寺塔醜的跟個大號腳手架似的。你開始懷疑人生——到底什麼是中華門?說好的古都皇城根兒、南京城市心臟、六百年風雨變換呢?就這就這就這?!南京人不愛把中華門和挨著老城牆的地方稱作「皇城根兒」,這個詞太「北平」了。再說,老北京皇城根的「城」是紫禁城,而中華門放在明朝最多算個外圍城郭。
  • 《輕舟》用民國時期的愛恨情仇解讀:以愛承載的小船不會翻
    這是一個留給我特別深刻印象的女主角——聰明又果敢、大度又任性、自愛又自強,敢恨又敢愛。《少帥,你老婆又跑了!》是一部大部頭的言情小說,近些年看過的民國背景的小說中,這一部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讀完後的記憶也較為長久。前兩年我讀的是連載,看著特別的累,因為篇幅長,總也等不到完結,等作者明藥更新幾乎磨光了我所有的耐性。
  • 津門老藥鋪的牌匾,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常言道,「無匾不成店」可見商家對牌匾的重視。牌匾取名,一般參照儒家「以義取利」的思想,大量採用義、和、仁、聚、全、祥等字眼。老藥鋪的牌匾一般置放於店鋪門臉上或店堂正上方,表示藥鋪的名稱。「玻璃八盞夜明燈,藥鋪全憑鋪面精,市井也知仁者壽,招牌一半借山名」。
  • 民國時期福建造幣廠與所鑄銀幣大全
    幣正面有「中華元寶」4字,背面有18星,上加「福建都督府造」6字,面值二角,成色不佳,後因孫去職而停鑄。同年,福建財政司在福州南臺蒼霞洲造幣廠鑄造二角幣,正面有「中華元寶」和「開國紀念幣」字樣,背面有民國軍旗圖樣。
  • 前童古鎮宰相府懸掛著一塊牌匾,但上面的字,一般人不知道啥意思
    在浙江省寧波市前童古鎮景區,有一座巨大的宰相府,這座宰相府內懸掛著一塊四字牌匾,成為了一處重要的景觀。可是您也許不知道,牌匾上四個大字,幾乎沒有人認識,即使有人能讀出來,也不知其中的含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牌匾上四個字的含義又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 民國時期周至縣大財東盧三
    善史鉤沉:民國時期的周至大財東盧三圖為:1945年抗戰委員會贈銀質三等獎章圖為:民國時期陝西省政府授予記功獎章圖為:武城中學授予盧三「為國育才」牌匾圖為:河南災民贈:「熱心救濟」牌匾圖為:盧毓秀像「民國時期在周至縣,誰錢再多也多不過盧三」。
  • 民國卅八年新疆省造幣廠鑄壹圓銀幣
    到了1949年(民國38年),局勢對國民政府當局更加不利,前一年發行的金圓券(1948年8月18日,政府下令實行幣制改革,以金圓券取代法幣, 強制將黃金、白銀和外幣兌換為金圓券)已貶值到駭人聽聞的地步,其與銀圓的比價,最低時暴跌至面額的二十億分之一!後來,新疆商業銀行發行了以千萬圓為單位的紙幣,甚至最後還發行了3億、6億、30億、60億圓超高面額的紙幣。
  • 2021年探秘「民國時期福建造幣廠與所鑄銀幣!」
    幣正面有「中華元寶」4字,背面有18星,上加「福建都督府造」6字,面值二角,成色不佳,後因孫去職而停鑄。同年,福建財政司在福州南臺蒼霞洲造幣廠鑄造二角幣,正面有「中華元寶」和「開國紀念幣」字樣,背面有民國軍旗圖樣。
  • 呼和浩特市集中整治不規範門頭牌匾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郝儒冰)7月31日,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從呼和浩特市城管監察一支隊了解到,呼和浩特市正在對破損的、過期的、缺行斷字的門頭牌匾、牆壁上的「牛皮癬」、懸掛條幅進行集中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