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水平很高的一首五律,羞與楠枋伍,甘居榆棗儔

2020-12-17 品詩賞詞

白楊是一種枝幹挺直、樹葉茂密的落葉喬木,它根系發達、生長較快,常在西北高原上看見其身影。白楊在寒風中巍然屹立、不折不撓,作家喜歡謳歌其堅韌頑強的精神,並以此象徵那些值得尊敬的人們。

茅盾先生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也是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40年4月曾偕全家離開烏魯木齊,經蘭州去西安,五月中旬在西安遇見朱總司令,並接受其邀請,全家前往革命聖地延安。詩人在延安參觀訪問,還曾在魯迅藝術學院等處講學將近五個月。

這次去延安,詩人從抗日軍民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希望,景仰之情難抑,於是欣然命筆,以西北高原上的白楊樹為題材,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散文《白楊禮讚》。

作家以細膩的筆觸描寫白楊樹,以此象徵英雄應有的姿態和氣質,並歌頌廣大軍民誓死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和緊密團結、積極向上的革命精神。

茅盾先生的這篇散文立意高遠,形象鮮明。作者借禮讚白楊樹,表達對北方抗日軍民的熱愛和讚美之情,讀完讓人深受啟迪,更對英雄們肅然起敬。

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後來先生還寫過一首與之相關的詩,依舊非常出色。下面分享茅盾水平很高的一首五律,比喻生動,刻畫逼真,不愧為文學大師。

題白楊圖

作者:茅盾

北方有佳樹,挺立如長矛。

葉葉皆團結,枝枝爭上遊。

羞與楠枋伍,甘居榆棗儔。

丹青標風骨,願與子同仇!

先生的散文問世後不久,畫家沈逸千根據《白楊禮讚》的題意,在1942年時創作了一幅《白楊攬斜暉》,曾經在衡陽展出。

茅盾先生又在上面揮毫題寫了一首詩,並在留白處寫下一段話:餘曾作短文曰《白楊禮讚》,畫家取其意,作白楊圖,為題俚句。

這首五言短詩由景入情,作者採用比喻師法,讚美了那「挺立如長矛」,緊密團結、力爭上遊的白楊樹。首句化用李延年的詩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在詩人看來,那些傲立挺直的白楊樹比佳人還美,因為它們堅韌不拔、精神可嘉。

同時作者又用疊詞「葉葉、枝枝」,不僅朗朗上口,而且顯得鏗鏘有力;「皆團結、爭上遊」,更表達了抗日軍民的團結緊密、積極上進的品質。

接下來,作者又用「楠枋」象徵反動派,用「榆棗」象徵抗日軍民,表示自己決不與反動派為伍,甘心情願同延安抗日軍民站在一起。

一個「羞」字,和一個「甘」字,表達了詩人愛憎分明的態度。儔,本義是終生伴侶,這裡指作者希望一直站在抗日軍民這一邊,並與其同甘苦、共命運。詩人通過這一次延安之行,不僅堅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也看清了前進的方向,更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最後詩人說,丹青標風骨,願與子同仇。詩人讚美友人的丹青妙筆技法高超,不僅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白楊的外表,而且十分傳神地表達了其堅韌和頑強的風骨。

尾句化用《詩經》裡的名句,「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表達了他與抗日軍民一起,同侵略者鬥爭到底的堅強信念。

縱覽茅盾先生的這首五言詩,通俗易懂,卻寓意深遠。作者讚美白楊挺立如長矛,內在品質更遠超那些佳人。詩人用凝練的語言,高度概括了自己在散文中表達的思想 ;並在讚美抗日軍民高貴品質、和頑強精神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好惡與取捨。

讀完全詩,不僅可以加深對散文的理解,更令人敬佩先生深厚的文學功底。關於這首詩,您有什麼看法,也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一首看上去很不錯的合格五律,該如何吹毛求疵?
    有朋友寫了一首感覺不錯的五律,讓看看有沒有修改空間。五律《客居水鄉》 (新韻)驛外斷橋旁,風光一水長。閒雲凝冷月,野鶴戲寒塘。入仕雲遊寡,居閒羈旅常。廟堂雖距遠,社稷也牽腸。當然也可以說作者本身水平到了一定的高度,從格式、標註上都做得圓滿,讓人無從置喙。而在字詞修飾、文法安排上也算有心,既符合大眾尚古觀感(古詩意象多),又不難理解,算是將古典和流行結合的一首作品。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新韻「十唐」部的五律。實際上平水韻「七陽」部也是符合的,但是作者自標新韻,也是為了方便大眾閱讀吧。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五律,一句一景,卻用兩個字貫穿全篇
    一首詩特別要注意詩眼,用得好可以生動傳神,猶如畫龍點睛。詩眼是指一首詩或一句詩中最精煉的一個字,例如陳與義的「暖日薰楊柳,濃春醉海棠」,其中的「薰和醉」就是詩眼,一字之妙,卻讓全詩頓時出彩。有些詩歌雖然不乏精妙的句子,但讀完了全篇,總覺得欠缺一樣東西,細細揣摩,原來是少了一根貫穿全篇的紅線。
  • 劉禹錫的一首五律,妙語雙關,彰顯出詩人的高潔情懷
    唐代一位詩人也非常喜歡梔子花,還譜寫了一首傳世之作。下面介紹劉禹錫的一首五律,妙語雙關,彰顯出詩人的高潔情懷。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唐代:劉禹錫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已開。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只可惜他描寫梔子花的詩歌早已失傳,如今的人們無法欣賞到,但既然劉禹錫又寫了一首和詩,可以猜測到原作必然值得細讀。劉禹錫平時很珍視朋友們的作品,不僅可以從中了解國事、收集信息,而且也學習到很多寫作技巧。雖然人非聖賢,卻各有長處。劉禹錫也是採各家之長,再發揚光大,才能在大唐的詩壇佔有一席之地。
  • 袁枚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醍醐灌頂
    一杯好茶,慢慢品味,才有滋味;一首老歌,靜靜欣賞,方懂真情。讀書寫作也是如此,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南宋詩人陸遊曾教育後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李白詩才高妙,也勤奮鑽研,「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下面介紹袁枚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醍醐灌頂。
  • 鄰居常來偷棗,杜甫寫一首詩,因為這首詩太失水準反而流傳千年
    導語:鄰居常來偷棗,杜甫寫一首詩,因為這首詩太失水準反而流傳千年杜甫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是另一位偉大詩人李白的小迷弟,但要論詩才卻一點都不遜色與他的偶像。而杜甫與偶像李白之間的情誼,也被傳為佳話。
  • 杜審言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以小見大,精美得當
    下面介紹杜審言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以小見大,精美得當。大酺唐代:杜審言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伐鼓撞鐘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火德雲官逢道泰,天長日久屬年豐。杜審言,字必簡,詩聖杜甫的祖父。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而被流放到峰州。
  • 王振江等——我賦秋天一首歌(外季勝利國畫七幅)
    我賦秋天一首歌律部七律•庚子深秋有思王振江層層雲霧掛山頭,朵朵黃花染暮秋。曉日探頭羞露碎,吟蛩弄句怯風刪。物華沉醉晴光好,恍是神遊醉夢間。七律•仰望秋雁傅英家天似澄江雲似帆,乘風鴻雁奮飛南。省問範公驚世句,幾人慚愧幾人羞。七律•秋滿太山李世斌狂歌幾曲太山遊,妻笑夫陪閱塔樓。古寺槐奇仙韻繞,龍泉柏怪妙禪修。
  •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的五律《送友人》賞析
    這是李白很有名的一首五律。我原來在賞評盛唐五律的時候,曾選此詩衝擊五律第一,可惜惜敗於杜工部的《春望》。但就詩本身來說,是極好的一首作品。而深諳古風創作的李白,對五律的熟悉自然遠遠超過後來創造出來的七律、排律等體式。即使是五律,在李白的手中,風格依然與他的道家思想、古風作品一脈相承,是飄逸自然的。這也是他的詩風特別難學的原因。
  • 王維的一首五律,描寫春日裡欣欣向榮的景物,驚豔了整個鄉村
    下面介紹王維的一首五律,描寫春日裡欣欣向榮的景物,驚豔了整個鄉村。春中田園作唐代:王維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縱覽王維的這首五律,語言看似平淡,卻充滿深情。作者描寫春日欣欣向榮的景物,表現了人們在新年開始時的愉快心情。春鳩在屋上不時鳴叫,杏花像一片香雪盛開;燕子歸來、呢喃若語,仿佛在慶幸找到了舊時的巢窠。在這樣和諧的氛圍裡,充滿了青春活力的年輕人,其心中喜悅也是顯而易見,就連老人們也忘記了遲暮,卻愉快地迎接著新的歲月。
  • 陳與義的一首五律,技法高超,僅是開篇兩句,就令人心醉
    一首詩如果有一個好的開頭,就容易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從而也為這首詩的流傳打下基礎。那麼一般的詩歌,都是如何開頭呢?一種是意境深遠闊大,比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境界博大,感慨深沉。下面介紹陳與義的一首五律,技法高超,僅是開篇兩句,就令人心醉。放慵宋代:陳與義暖日薰楊柳,濃春醉海棠。放慵真有味,應俗苦相妨。宦拙從人笑,交疏得自藏。雲移穩扶杖,燕坐獨焚香。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宋代傑出詩人。他詩尊杜甫,卻別具風格,作品疏朗明快,更顯自然渾成。
  • 羅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鑄意新奇,句句珠璣
    下面介紹羅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鑄意新奇,句句珠璣。繡唐代:羅隱一片絲羅輕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勞。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蜀錦謾誇聲自貴,越綾虛說價功高。這是一首反映織婦勞動生活的佳作,集中描寫了女工嫻熟、高超的刺繡技藝,熱情地讚嘆她們繡的錦緞、綾羅花色圖案精美,質地優良,價值高貴。首聯交代其質地和用途,「一片絲羅輕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勞。」西室,指舊時帝王宗廟內藏神主之室。輕似水,形象地描繪了這些繡品的輕柔細膩,手感潤滑。
  • 王維的一首五律,畫面鮮明生動,氣氛歡快活潑,令人拍案叫絕
    下面介紹王維的一首五律,畫面鮮明生動,氣氛歡快活潑,令人拍案叫絕。山居秋暝唐代: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此時人在畫中遊,詩在興中生,不知不覺之中,詩佛就譜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篇章。王維的這首詩描寫生動,又淡泊寧靜。詩人通過選取典型景物、以及多種藝術組合,構成了鮮明生動、明朗形象的詩中畫,令人拍案叫絕。詩人還注意對景物的顏色、聲響進行藝術組合和動態刻畫,達到詩中有畫、景中有聲、靜中有動的藝術境界。
  • 為何說書末的楊過,以武學境界而論,利劍無儔都談不上
    為何說書末的楊過,以「武學境界」而論,「利劍無儔」都談不上。楊過在連載版《神鵰俠侶》中是最弱的,因為劍魔獨孤求敗,埋在劍冢中的玄鐵重劍不過才六七十斤,後來作者覺得太輕了,不符合「玄鐵重劍」這個名稱,這麼弱還當什麼「神鵰大俠」?
  • 黃庭堅很罕見的一首五律,開篇就極具理趣,尾聯更寄託深遠
    下面介紹黃庭堅很罕見的一首五律,開篇就極具理趣,尾聯更寄託深遠。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見及,以「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為韻宋代:黃庭堅龜以靈故焦,雉以文故翳。本心如日月,利慾食之既。張耒先寫了一首贈給晁補之,然後黃山谷又依韻和了一首。詩人雖然信口拈來,卻極具寓意,很有言外之意。作者先列舉自然界的兩種動物為例,「龜以靈故焦,雉以文故翳。」古人認為龜是很有靈性的動物,便燃燒龜殼以佔卜,烏龜卻因此而慘遭火焚之禍。漂亮的羽毛可以製作各種裝飾品,而野雞因為有華麗的羽毛,卻因此而被捕捉。
  • 「原創詩詞」劉永吉|四維略定家邦毀 一代英豪自此羞
    五律-詣山村與友飲酒岡下一知己,今邀酒友行。壺中逢日月,語內見陰晴。深巷犬前吠,幽椿雞上鳴。銜杯慰遲暮,願聚享康平。五律-小暑感懷今夏恨無雨,朝來萬物愁。田園憔悴苦,草木寂寥羞。鳥向山中匿,魚衝海底遊。祈天常憫世,適度潤心頭。
  • 五律/歲寒三友
    『五律◆松』千林霜葉落,不覺又窮冬。籬菊抱香去,塞鴻無跡蹤。尚餘門外景,惟有眼前松。蒼翠色依舊,凌寒未改容。『五律◆竹』春歸梅夏至,鶯囀綠雲中。蓮葉侵衣碧,荷花照眼紅。光陰彈指過,風物轉頭空。惟有門前竹,青青四季同。
  • 陸遊48歲時寫的一首五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不忍卒讀
    陸遊還曾有一首《劍門道中遇微雨》,其中兩句這樣寫道,「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詩人並非鍾愛劍門關的風景,而是感嘆自己無用武之地,只能在此險要處憑弔先人,抒發自己報國無門的悲憤心情。陸遊48歲時寫的一首五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不忍卒讀。
  • 賈島的一首五律,抒寫流暢,一氣呵成,結尾更是意在言外
    下面介紹賈島的一首五律,抒寫流暢,一氣呵成,結尾更是意在言外。郊居即事唐代:賈島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葉書傳野意,簷溜煮胡茶。雨後逢行鷺,更深聽遠蛙。
  • 杜甫的一首五律,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句卻令人動容
    下面介紹杜甫的一首五律,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句卻令人動容。祠南夕望唐代:杜甫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興來猶杖屨,目斷更雲沙。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 懂得不用看了,從李白王維韋應物的三首詩,說說五古與五律的區別
    《夕次盱眙縣》 是一首仄韻的五言古詩: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獨夜憶秦關,聽鍾未眠客。一首詩是不是律詩,首先看押韻,其次看是否使用律句。這首詩的前兩句是: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出句明顯是古體詩的句式,對句是律句。這兩句其實有合掌之嫌。不過要較真的話,當然落帆與停舫意思有點區別,逗淮鎮,場景大一些,臨孤驛,場景更具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