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了醫保,我還需要買健康險嗎?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遊蘇杭)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支持開發更多針對大病的保險產品,做好與基本醫保等的銜接補充,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能力。

那麼,健康險是什麼呢?有了醫保還需要再買健康險嗎?挑選健康險產品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什麼是健康險?

所謂健康險是指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因健康原因或者醫療行為的發生給付保險金的保險,主要包括醫療保險、疾病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護理保險以及醫療意外保險等。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對於健康險產品需求也不斷提升。根據《中國健康保險發展報告》顯示,自2018年開始,健康險呈快速發展態勢。2019年,全行業實現健康險原保費收入7066億元,同比增速達到了29.7%。

而今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消費者對於健康險的需求更是大幅增加。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健康險保費7162億元,同比增長16.6%,增速遠超行業保費平均增速。

有了醫保,還要再買健康險麼?

很多人覺得,都有醫保了就萬事大吉了,何必再掏份錢買保險呢?

事實上,我國的基本醫保主要遵循「保基本、兜底線、可持續」的原則,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它主要是發揮的是兜底保障功能,滿足的是大伙兒的基本醫療需求。

換句話說,基本醫保並不能報銷全部醫療費用。結算時可能會因為起付線、醫保範圍外自費、先自付費用、醫保範圍內按比例報銷後剩餘部分等原因,導致產生個人負擔費用。

這裡有一組數據,過去十年間,我國衛生總費用年均增長率在15%以上,2018年已達5.8萬億。其中,群眾的基本醫保實際報銷比例僅佔了1/3左右;而最近三年,個人醫藥支出在我國醫藥費用中的比重則穩定在28%以上。

這都說明了,如果只靠基本醫保的話,很難解決14億人口的多層次醫療健康需求。作為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產品商業健康險才顯得尤為重要。

購買時應注意什麼?

目前市面上的健康險產品種類繁多,不同產品保障範圍也有所不同。那麼,多買幾份能獲得更多保障麼?挑選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買醫療險不要重複投保!

醫療保險是為保險合同約定的醫療費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險。主要包含醫生門診費用、藥費、住院費用、護理費用、手術費用、各種檢查費用等。一般情來說,按照保險金的給付性質可分為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與定額給付型醫療保險。

如果投保的是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那麼其給付金額不得超過被保險人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金額,也就是說無論你投了多少份醫療險,最終醫療費用還是只能報銷一次。

而定額給付型醫療保險,通常是保障住院津貼、手術津貼、補助等,按照合同約定的數額給付保險金。被保險人只需證明已發生了合同約定的醫療行為,不論醫療費用數額多少,保險公司均會按照合同約定的數額給付保險金。

所以,不要做無謂的投入!

其次,買重疾險時要注意賠付次數!

現在市面上的重疾險產品既有單次賠付的也有多次賠付的,一般來說,「多次賠付」比「單次賠付」價格要高出30%—50%。

目前可多次賠付的重疾險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保險合同裡的輕症進行多次理賠,重疾理賠一次;另一種產品是將多種疾病分組,其中任何一組只要確診,即可獲賠。但同一組別的重大疾病只能賠付一次,如果下次罹患同樣的疾病,保險公司是不賠付的。

此外還需注意的是,目前部分多次賠付的重疾險產品,會有間隔期與生存期限制。間隔期,是指在某組重疾責任發生後至少1年,其他組責任才能獲賠;生存期,是指如果被保險人自確診重疾後,在生存期內(通常30天以內)死亡,就沒有第二次或第三次賠償。

對於消費者來說,挑選重疾險時要注意間隔期,每次賠付之間的間隔期越短,對消費者越有利。(圖片設計:楊寬) 

相關焦點

  • 「給孩子買健康險有必要嗎」,「為人父母,我覺得有必要」
    當自己還孑然一身的時候,基本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過的肆意瀟灑。而一旦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那麼一切就都不一樣了。大部分人在有了孩子之後,就會開始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也開始為自己和家庭謀劃未來。「給孩子買健康險有必要嗎」,「為人父母,我覺得有必要」給孩子未來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是每個父母最基本的責任。自然界中講究的都是弱肉強食,人類也不能排除,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也會遇到很多不可預測的考驗。
  • 健康險不是坑,買錯那才叫坑!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另一方面,基本醫保的用藥也是受到限制的。基本醫保的用藥僅覆蓋1858種甲類藥和817種乙類藥,而對於超過19萬種丙類藥則需要全自費,自費藥中包含了許多大病進口藥和特效藥。因此,在有基本醫療保險兜底的基礎上,建議根據經濟條件,適當配置一些商業醫療保險,以應對不時之需。另外,對於有基本醫療保險的人,購買商業醫療保險的保費會更低一些。
  • 有了基本醫療保險,還需要「挺好保」嗎?
    那麼,有了基本醫療保險,還要買商業健康險麼?所謂基本醫療保險是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以避免或減輕患者因患病、治療等所帶來的經濟風險。我國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主要包括:城鎮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含新農合)、公費醫療。
  • 有職工醫保還需要買廣州穗歲康嗎?
    穗歲康屬於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與職工醫保保障的範圍可能有所不同。  即有些職工醫保不予報銷的情形需要商業補充醫療報銷給予報銷,具體需不需要購買還需看參保人本人的需求而定。  推薦閱讀:  ➤廣州2021穗歲康保險怎麼買?
  • 商業健康險創新體系升級,如何實現1+1>2?
    我們孵化的企業裡有健康醫療方面的企業,有金融科技保險科技相關的企業,也包括跨行業的聚焦人工智慧、大數據的創新企業。所以說今天我希望以一個『斜槓中年』的身份,跟大家共同探索我們在商業健康險方面的一系列議題。「與國外成熟的商業保險體系不同,我國的醫療健康支付體系一直以國家醫保為核心運轉。
  • 國家醫保如此「綁手綁腳」,為什麼不只買商業保險?保障更全面?
    繳納社保的被迫感讓有些小夥伴不太舒服: 「我自己的錢為什麼不能自己選擇買什麼?」 「一想到社保要連續交幾十年才能享受待遇,就沒有繳納的動力」 「我已經買了足夠多的商業保險了,可以不交社保了吧」 ……
  • 財險公司賣健康險是什麼操作?原來依據在這裡!
    以微保為例,根據其官網披露的合作保險公司信息,位列前五的公司均是大品牌公司,其代銷的拳頭產品,也大多出自於這些保險公司:看到這裡,我們腦海中產生了一些疑問:微保平臺上主推的微醫保、重疾險、意外險等不都是健康險嗎?
  • 保費低保額高 一杯奶茶錢的「惠民保」值得買嗎?
    因保費低、門檻低、保額高,補充醫療保險產品「惠民保」吸引眾多消費者購買一杯奶茶錢的「惠民保」值得買嗎?閱讀提示今年以來,「惠民保」在全國20多個省份上線推廣,參保人數迅速超2000萬人。單位已經購買了補充醫療保險,還需參加「惠民保」嗎?「惠民保」好理賠嗎?針對人們關心的這些問題,《工人日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答疑釋惑。「一城一策」是主流2015年,深圳市推出了國內首款「惠民保」產品——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
  • 一杯奶茶錢的「惠民保」值得買嗎?
    單位已經購買了補充醫療保險,還需參加「惠民保」嗎?「惠民保」好理賠嗎?針對人們關心的這些問題,《工人日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答疑釋惑。「一城一策」是主流2015年,深圳市推出了國內首款「惠民保」產品——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
  • 商業健康險、養老險或迎發展新機
    舉措包括:支持開發更多針對大病的保險產品,做好與基本醫保等的銜接補充,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能力。促進開發適應廣大老齡群體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業醫療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將醫保目錄外的合理醫療費用納入保障範圍。通過有序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促進提升健康保險發展和服務水平。
  • 保費低、門檻低、保額高,一杯奶茶錢的「惠民保」值得買嗎?
    因保費低、門檻低、保額高,補充醫療保險產品「惠民保」吸引眾多消費者購買一杯奶茶錢的「惠民保」值得買嗎?閱讀提示今年以來,「惠民保」在全國20多個省份上線推廣,參保人數迅速超2000萬人。單位已經購買了補充醫療保險,還需參加「惠民保」嗎?「惠民保」好理賠嗎?針對人們關心的這些問題,《工人日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答疑釋惑。「一城一策」是主流2015年,深圳市推出了國內首款「惠民保」產品——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
  • 好醫保怎麼樣?好醫保長期醫療險將「6年保證續保」寫進合同更誠心
    如今, 健康險正逐漸成為整個保險行業的「增長引擎」。有數據顯示, 2019 年全年,人身險公司健康險保費達到 70666226 億元,財產險公司保費 840 億。無論是對於人身險公司來說,還是對於財產險公司來說,健康險都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保費增長極之一。
  • 武漢的惠醫保,還不錯
    今天來跟大家簡單的說說武漢惠醫保這款醫療險。 惠醫保是武漢專屬醫療險,需要有武漢醫保才能買。 它提供的保障如下:
  • 保費幾十元保額上百萬 「惠民保」能否成第二個「大病醫保?
    同時,整個社會也有解決無法通過醫保解決的特效藥貴的需求。而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醫療健康險已經迎來爆發的風口,但如何在同質化的產品中脫穎而出,急需新的創新模式。因此,響應政府的需求開始出現了具備官方背書性質的惠民保險,憑藉進入門檻低、承保金額高,並可以解決部分「住院貴、吃特效藥貴」的問題,也讓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轉向了這一領域。
  • 未來十年暢想:萬億健康險走向價值商保的10大轉變
    《意見》在建設多層次保障、完善健康險稅優政策、產品供給側改革、強化監管、參與醫保經辦等方面對商業健康保險提出新要求。商業健康保險需要強化五大保障、深化五大改革,以更好發揮醫改「生力軍」作用,助力「健康中國」和深化醫改建設。
  • 深度丨從1000萬到10000億,中國健康險38年與33項政策
    總結這一時期商業健康險主要特徵,有四大方面:  第一個特徵:從醫保改革來看,高層期待要滿足國家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障之外的醫療需求。  1994年,國務院啟動城鎮職工「兩江試點」改革。  事實上,2020前兩個月健康險保費已經超越車險保費,且領先優勢達300億元。
  • 有社保了,還用買商業保險嗎?
    昨天跟一個朋友微信裡聊天,聊到保險的話題,他說:社保應該是最主要的,商業保險那麼貴,有必要買嗎?我們倆就這個話題討論了好半天,最後他說:聽你這麼一講,商保好像是挺重要的。像我朋友這種觀念的人應該還有好多,所以呢,我覺得有必要把這個課題拿出來,跟大家探討一下,有了社保,到底還用不用買商保?
  • 90後「求生欲」最強,不僅花式養生,超一半人還買這「三種保險」
    不得不說,這一代90後壓力還是非常大的,因為這一年代的人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一個人需要贍養兩個老人,還有自己的孩子,同時還要面臨著房貸、車貸等經濟壓力。或許在傳統的看法裡,大家還對90後的看法還是那麼保守,認為他們還是只懂得吃喝玩樂的一代人,其實最大的90後已經30歲了,最小的都已經20歲了。
  • 其實這些保險父母也很需要買
    「老人意外險產品太多了,要怎麼買呀?」 「有什麼保障比較全面的老人意外險推薦嗎?」 「可以給爸媽買重疾險嗎?有沒有產品推薦?」 眾所周知,意外險是老人必買的一個險種。不過重疾險就duck不必了。 為什麼呢?
  • 大象保險田立文-大健康時代商業健康險的科技服務轉型之道
    本次峰會大象保險聯合創始人田立文先生應邀作為演講嘉賓,以《大健康時代商業健康險的科技服務轉型之道》為主題,從數據賦能保險的角度深入洞見健康險市場與環境發展變化,解讀國家保險政策戰略部署,與行業同仁一起分析、學習科技創新與落地案例 , 通力合作推動'醫保藥健'聯動,探索健康險逆風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