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畏懼拿破崙,反法聯盟卻為何沒有在滑鐵盧勝利後選擇處死他?

2020-12-23 小史論古

1815年,年近46歲的拿破崙,在逃離厄爾巴島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又重新登上了王位,開始了他人生最後一百天的統治。他清楚地知道,這次的回歸,帶給法國的不是象徵著和平的白鴿,而是沾滿鮮血的刀劍。與此同時,拿破崙重返巴黎的消息也迅速傳遍了整個歐洲。

對於歐洲的君主,瓜分法國的夢想破滅了。雖然此時的法國兵力明顯不足,但這個在歐洲大陸上一次次創造奇蹟的男人,還是讓他們感覺到了恐懼。因此反法聯盟又一次被集結了起來,以英、法、俄、普、奧為首的70多萬聯軍,以鋪天蓋地之勢向法國壓來。一場大戰的發生,註定是在所難免了。

反法聯軍

以少勝多的奇蹟,在滑鐵盧徹底被終結了

拿破崙到了巴黎之後,立即爭分奪秒地,開始加強帝國的政權力量和建設強大的軍隊。為了減少法國人民的損失,他沒有選擇恢復普遍徵兵,而是號召退役的軍人全部歸隊。雖然拿破崙迅速建立起了四個軍團,然而此時他的軍隊卻只有12.8萬人,其中多數人沒有軍服,三分之一的人甚至都沒有武器。

同時更今他感到焦急的是,指揮官的缺乏。9位元帥拒絕為他工作,同時有能力的將領大都年事以高,對於戰爭只能是有心無力。所以此時能跟隨拿破崙上戰場的元帥,只有蘇爾特、內伊、格魯希等。而這些將領雖然有不怕死的勇勁,但卻極度缺乏自我的指揮能力,這也是這場大戰變得異常艱難。

滑鐵盧戰役

然而在這樣實力懸殊的情況之下,拿破崙還是在林尼會戰中,先下一城,極大地提升了法軍的士氣。於是他乘勝追擊,準備一舉功下,此時正由威靈頓堅守的滑鐵盧·聖·尚高地,但由於他的判斷失誤,再加上身邊已沒有參謀長貝爾蒂埃元帥的輔佐。使得他錯失了最佳的進攻時機。

滑鐵盧戰役持續了整整12個小時,在戰役最關鍵的時候,拿破崙不僅沒有等到格魯希的支援,反而遭到了反法援軍的偷襲。在夕陽的殘照下,拿破崙向滑鐵盧高地,發動了最後的嘗試。結果不言而喻,法軍最終全線潰退,無奈之下拿破崙只得放棄戰場,選擇了撤退。

拿破崙·波拿巴

滑鐵盧戰役的勝利,讓反法聯軍重新開始討論對拿破崙的懲罰

滑鐵盧戰役的勝利,終於讓反法聯盟心中的石頭穩穩地落了下來。而他們此時更關注的是如何懲罰,這個讓歐洲一再處於恐慌之中的皇帝。雖然作為聯盟國的普魯士,要求交給他們進行處決,而這也是絕大多數國家的想法,但此時代表英國的威靈頓公爵,卻並沒有同意這種要求。

首先,從拿破崙能在短短的十幾天便能再次登上皇位,就能看出來他在法國那無可匹敵的影響力。反法聯盟如果公然處決了拿破崙,必然會遭到法國人民的強烈反抗,而此時反法聯盟已經元氣大傷,所以為了鎮壓,再次發動戰爭,這顯然是他們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威靈頓公爵

其次,拿破崙在徵戰歐洲的過程中,已經將自己家族的成員封分到各地。而這些人也基本都位居各國要職,不是公主,便是國王。雖然拿破崙與家族內的成員向來不和,但其家族在歐洲的根基,仍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而這也是拿破崙,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抖的原因之一。

更為重要的是,拿破崙在稱帝的過程中,已經建立了屬於自己貴族體系。拿破崙的家族成員在歐洲各國立下腳跟的同時,其貴族身份也得到了認可。而對於此時的歐洲貴族而言,法國大革命和英國革命,已經動搖了貴族制度的基礎,所以他們嚴令禁止殺害皇帝和國王。

路易十六

一方面,是出於對貴族體制的維護。另一方面,他們更害怕拿破崙的死,成為他們以後的結局。畢竟兩次歐洲的革命,讓自由和民主深入人心,並且在此基礎上已經有兩位皇帝——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臺。所以為了貴族自身的利益著想,他們也堅決反對處決拿破崙。

塞納河畔,法蘭西永遠的皇帝倒下了

拿破崙最後的日子是在病痛中度過的,安靜的聖赫倫那島,並沒有使這位勇士得到應有的平靜。1817年,他被確診為肝癌。之後,他的病情一步步惡化。1821年5月5日下午6時,拿破崙在用最後一口氣說出「法蘭西……軍隊……衝鋒」之後,終於合上他那平生最愛看世界地圖的雙眼。

拿破崙逝世時的場景

1840年12月15日,雖然此時的巴黎的天空還在下雪,但街上卻仍是人山人海,人們冒著嚴寒,迎著風雪,滿腔熱情地迎接了這位偉大的亡靈。靈柩在經過凱旋門之後,最終在軍人退休的圓頂大堂,舉行了隆重的接靈儀式。至此在外漂泊了19年的法蘭西皇帝終於又一次回到了屬於他的土地。

1861年4月2日,經過了20年的浩大工程,拿破崙的大理石靈柩,最終被安置在了圓頂大堂。而從圓頂大堂穿過廣場,就是塞納河。法國人民滿足了拿破崙最後的遺願。讓他以一個光榮老兵的身份長眠在了塞納河畔,而他也和塞納河一樣成為法國人民心中的不朽。

法國圓頂大堂

「我願意把我的遺骨放在塞納河畔,在全世界的人民之中,法國人民是我的摯愛」

儘管拿破崙發動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但在他最落魄的時候,仍有4000萬的民眾忠心耿耿地,支持著他們的皇帝。對於法國人民來說拿破崙一直都是他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他們看來「拿破崙當然有汙點,有罪惡,但他在汙點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惡中還是雄才大略的。」

法國塞納河

對於拿破崙傳奇的一生,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參考書籍:《拿破崙全傳》、《拿破崙之謎》

作者推薦:

從厄爾巴島到巴黎,拿破崙為何能赤手空拳地再一次成為法蘭西皇帝

為什麼說拿破崙出徵俄國註定會失敗?50多萬法蘭西勇士被全部殲滅

西班牙人為何能打破拿破崙不敗的神話?數萬精兵被限制了整整六年

相關焦點

  • 滑鐵盧兵敗後,拿破崙為何會被流放到聖赫倫那島?原因很簡單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遭到慘痛失敗後,他倉皇回到巴黎宣布退位。而後續結果是拿破崙被流放到了南大西洋的聖赫倫那島。為什麼拿破崙要被流放到聖赫倫那島呢?這其中的因素很簡單。
  • 一代梟雄拿破崙,為何會敗於滑鐵盧,結束他的統治時代
    在滑鐵盧戰爭中,反法聯軍取得了極大的勝利,也是這場戰爭正式的顛覆了拿破崙帝國,是拿破崙的最後一戰,在那之後拿破崙被迫流亡,正式的退出歷史的舞臺。在拿破崙通過霧月政變奪得了法國的實際權利之後,他便開始在法國進行自己的獨裁統治。或許與他掌控權力的方法有關,因此他對軍隊權力十分的關注,尤其注重軍隊實力的發展。
  • 拿破崙戰敗後,為何只是流放卻沒有被處死?說出來你別不信
    他的率領的軍隊,在面對歐洲各國的戰爭中所向披靡,無人能當。經歷過七次與反法聯盟的戰爭,但是卻在一天之內輸掉了一切,在一場戰役中了卻了輝煌。但是戰敗後的拿破崙為何只是被流放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拿破崙在1769年出生於科西嘉島的阿雅克肖城,是一個左撇子。全名叫拿破崙·波拿巴,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也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
  • 拿破崙為何會在滑鐵盧之戰中失敗?只因他犯下了這兩個錯誤
    一、拿破崙王者歸來公元1815年,對歐洲乃至世界歷史來言,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份。那就是之前被歐洲反法聯盟擊敗的拿破崙,竟然逃出了囚禁他的厄爾巴島——這個消息對於歐洲各國來言,無異議晴天霹靂。拿破崙,這位在歐洲歷史上可比肩凱撒大帝的人物,在世界史中舉足輕重的皇帝,終於王者歸來了。但拿破崙知道,眼前的榮耀和光榮是暫時的,因為「反法聯盟」已從爭吵和驚恐中「醒來」,拿破崙必須要擊敗他們,才能真正的君臨天下!二、滑鐵盧大戰五天後,英、俄、普、比利時等國,抱團組成了「第七次反法聯盟」,拒絕了拿破崙和談,集結起了70萬大軍。
  •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
    法國的軍隊在面對強大的反法聯軍時,竟然被打得連連敗退,直到拿破崙的出現,指揮著法軍擊碎了反法聯軍的勝利,而拿破崙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法國人的英雄,後來他通過影響力,成為了法國的皇帝,鞏固了新生的資本主義政權。
  • 英雄遲暮,滑鐵盧戰役拿破崙究竟輸在哪裡?
    英雄遲暮,滑鐵盧戰役拿破崙究竟輸在哪裡?拿破崙是法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創建了法蘭西第一帝國。他的傳奇,至今為我們所津津樂道。他幾乎徵服了整個歐洲,但是,面對反法聯軍的強大兵力,被迫退位,被流放島嶼。當他再次從島嶼回到法蘭西土地時,人們敬仰這位法國皇帝的歸來,紛紛投靠他。
  • 為何說滑鐵盧之戰拿破崙各方面都不佔優勢,失敗後必然一蹶不振?
    雙方在滑鐵盧展開了激烈交戰,滑鐵盧戰役最後以法軍的失敗而告終,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也被迫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聖赫倫那島度過了自己的餘生。 現在普遍有一個觀點,那就是滑鐵盧戰役拿破崙會失敗,他手下的元帥格魯希要負主要責任!
  • 滑鐵盧之戰中,拿破崙有可能戰勝英國,並最終瓦解反法聯盟嗎
    從1800年到1812年,拿破崙用他的天才馳騁整個歐洲,摧枯拉朽般地擊碎了歐洲許多國家的封建制度根基,但在1812年入侵俄國失敗後,拿破崙就江河日下了。拿破崙第一次退位,被流放到厄爾巴島,但不久後,他聽說法國人民還是希望由他來統治,同時奧地利與其它反法聯盟國家的關係越來越差,因此他抓住了時機,果斷登上法國領土,用了兩個多月,就再次登上了法國皇帝的寶座。
  • 拿破崙與滑鐵盧戰役
    在父親卡洛·波拿巴拿破崙·波拿巴的安排下,拿破崙10歲時就到法國布裡埃納軍校接受教育。拿破崙本人精通數學,同時還十分喜愛文學和宗教,受啟蒙運動的影響非常大,他在數學方面上曾經創造過一個「拿破崙定理」。178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被選送到法國皇家陸軍學院,專攻炮兵學。在隨部隊駐防各地期間,他閱讀了許多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盧梭的思想對他影響非常大。
  • 兩次失敗兩次被流放的拿破崙,為什麼沒有被公開處死?
    拿破崙的文治武功雖然蓋世,但作為失敗的一方、階下囚竟然沒有被處死,這是讓人比較驚訝的事情。雖然中國有句古話叫「為尊者諱」,也適應於西方世界。但是在西方也不乏失敗的皇帝、國王被處死的事件,如英國的查理一世、法國的路易十六、俄國的尼古拉二世等等。那麼為什麼讓整個歐洲大陸都憎恨的拿破崙沒有被公開處死呢,僅僅只是囚禁流放呢?
  • 滑鐵盧戰役——拿破崙一生最後一戰,不論英雄論成敗
    當時歐洲形式正是第七次反法聯盟,由英國、俄羅斯、普魯士、比利時等國結成的反法聯軍組織獲悉後立刻制定戰略,一支大約70萬人的軍隊集結完畢後,計劃兵分五路進攻拿破崙。當然我們拿破崙也不是吃素的,就僅僅在他召集的舊部兵力來看,兵力也較強盛,大致分為騎士兵2.3萬人、轟炸炮兵1.1萬人、步兵數量最多約7萬人,共約12萬人。
  •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
    在中國,「滑鐵盧」已經成了失敗的代名詞,好多人也都知道,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著名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法國皇帝拿破崙被反法聯軍擊敗。法國歷史,歐洲歷史,乃至整個世界的歷史從此被改寫。但是,你知道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嗎?
  • 滑鐵盧事變後拿破崙為何一蹶不振,走下神壇
    小的時候就夢想著能夠成為一個流傳千古的偉人,讓後世人聽到我的光輝偉績,產生深深地佩服,這算這一輩子不虛此行了,是我畢生奮鬥的目標。不過長大了,知道那只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夢,好了我們還是來談一談有關拿破崙的故事吧!不要扯小編自己的了,哈哈不要在意我的意淫。「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 滑鐵盧之戰擊敗拿破崙的不是反法聯軍,而是小小的它!
    滑鐵盧之戰擊敗拿破崙的不是反法聯軍,而是小小的它兩千多年前長平之戰秦國大將白起坑殺趙國將士四十多萬人,一戰幾乎將趙國青壯兵力一掃而空,自此之後齊楚燕趙魏韓六國再也無力抵抗秦國東進,最終秦王嬴政一統天下。
  • 滑鐵盧戰役最大的輸家是拿破崙,最大的贏家不是英國,而是這商人
    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拿破崙指揮的法軍和英國將軍惠靈頓指揮的反法聯軍在比利時的滑鐵盧展開大戰。雙方激戰到夜暮時分,反法聯軍的援軍及時趕到,拿破崙的援軍卻因為迷路而誤了戰機,戰場形勢立刻發生逆轉,反法聯軍大舉反攻,法軍開始全線潰退。眼看拿破崙的軍隊敗局已定,一個名叫羅斯伍茲的英國人悄然撤離戰場,騎快馬奔向奧斯坦德港,跳上了一艘有特別通行證的快船。
  • 拿破崙雄心勃勃回到法國,卻在滑鐵盧慘遭兵敗,雄心壯志都成空
    這場戰爭在某個意義時也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拿破崙低下他高傲的頭顱,選擇和那些歐洲王室談判求和,那麼憑藉著他自身強大的實力,在某個角度上是完全可以避免戰爭,並且在法國當他的國王。但是高傲的拿破崙不願意對那些畏懼他的歐洲貴族們卑躬屈膝,寧願選擇以一己之力對抗強大的反法同盟。
  • 孫夏賦 | 拿破崙滑鐵盧戰敗給審計的警示(上)
    此地不僅有失敗,怎麼就沒想到也有另一方的勝利呢?很奇怪!作為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拿破崙曾打過無數次勝仗,被譽為常勝將軍。滑鐵盧之戰,人們也希望常勝將軍永遠保持不敗,拿破崙本人更是抱定必勝信心而來。在滑鐵盧戰役當天,拿破崙與高級將領們共進早餐,他的估計極為樂觀 :「對我們有利的機會不下於百分之九十,而不利的機會則不到百分之十。」
  • 戰敗兩次的拿破崙,為何只被流放,而不被殘害?
    他從之前到後來總共五次擊敗了幾乎所有歐洲強國中的反法聯盟,法國近衛軍和騎兵的軍旗從尼羅河流域到涅曼河流域都有其的身影,亞歷山大二世和俄羅斯君王在他面前都瑟瑟發抖,英國首相威廉皮特因為在奧斯特裡茨戰役失敗後抑鬱而終。就是這麼一位在法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帝,在戰敗後卻沒有被殺害,僅僅只是在歐洲被流放了一生,並結束了其輝煌的一生。
  • 西方戰神拿破崙生涯的最後一戰,探究其慘敗於滑鐵盧戰役的根源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後,法國就進入了資產階級專政的共和國時代,這不為歐洲各個封建王國所容。歐洲各個古老的封建王國開始集合大軍,他們聯合起來一起對付日益強大法國。軍事天才拿破崙帶領他訓練有素的法軍兵團多次擊敗歐洲反法聯軍,拿破崙成了當時歐洲不可一世的戰神。1804年,拿破崙靠赫赫戰功登上了法國的皇位,法蘭西帝國由此誕生。
  • 法國大革命時期,俄國如何參與了七次反法聯盟
    法國大革命時期 ,以英、俄為首的歐洲反動勢力組織了七次反法聯盟。 在這長達20年的戰爭中 ,英 法矛盾還是俄法矛盾佔主導地位? 俄國在七次反法聯盟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本文試圖通過俄法矛盾的分析探討這一問題。 大革命爆發後 ,俄國與其它歐洲君主國一樣 ,確實極端仇視法國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