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和孩子聊懂聊透5個問題,找準前進的方向

2020-12-22 學予明天

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和孩子聊懂聊透5個問題,找準前進的方向

孩子讀中學了,進入青春期後,就站在了人生的重要節點上。有些話,家長不跟孩子說,是沒有人會跟孩子說。家長要和孩子聊懂聊透以下5個問題,找準前進的方向。

一、人生目標要明確,定位要準確

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設定偉大的理想,但一個學生不能沒有奮鬥的目標。面對各種考試,不管平時多麼努力、多麼用功、多麼厲害,只要考試沒有過關,就會被淘汰!身為一個學生需要明白,作業多、書包重、沒日沒夜去學習,不是大人的殘酷無情,而是現實的需要!人因為有夢想而偉大,一個沒有目標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目標是人生航行中的燈塔,有了目標,人就可以容易地排除阻礙、勇往直前的向著成功前進。

在家裡,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在學校,除非成績更優秀、才藝更出眾、表現更出色,才能獲得大家的青睞。在社會上,一個人要成為富人還是窮人,要住平房還是別墅,都需要靠自己去拼搏。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沒有奮鬥目標,那麼他的人生一定是以挫敗結局的;如果有了一個目標,那麼他的人生就會變得充滿意義,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為什麼要做,應該怎樣做,這一切都會清晰,明朗地擺在面前。

二、美好的未來,需要通過努力學習去創造

每一個人的未來都是由知識、能力、態度決定。知識可以通過努力學習來獲得,能力也可以在不斷的實踐中獲得增長,態度卻由從一個人的習慣中潛移默化養成。一個學生,做什麼事都需要端正態度,一言一行都需要堅持做到既利已又利人。我們自己會面臨一連串的困難和挑戰,這些困難和挑戰會令我們感到困惑,但我們絕不能停下腳步, 而應該繼續努力,為自己和他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我們以創造自己美好的未來為動力,用樂在其中的心態學習,才是成功的開始。

三、重視友情做到雪中送炭,憧憬愛情需要看到現實

人要找比自己強大的人做朋友,但是,在朋友落難時,一定要施以援手。因為,與自己一起笑過的人易忘記,與自己一起哭過的人最難忘。這就是為什麼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有意義的原因。知心朋友,偶爾清談一次,仁愛的話,仁愛的諾言,嘴上說起來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看見朋友的真心。

早晚有一天,孩子都是要談戀愛的,家長需要以過來人身份忠告:花前月下漫步總是美好的,甜言蜜語更是迷人,可別忘了現實中還有風霜雨雪。愛情那點事,有三種情況——你愛她,她不愛你;她愛你,你不愛她;你和她,彼此相愛。第三種情況大家都無限嚮往,但這種概率同時也是很低的。因此,家長需要告訴孩子: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面對愛情,需要努力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可以為所愛的人有所擔當。

四、父母渴望孩子可以在廣闊的天空展翅翱翔,也需要子女就在身邊

父母,誰都渴望與子女的距離可以更近些,但隨著兒女的成長,屬於孩子的天空肯定會越來越廣闊,與父母的空間距離與時間距離也肯定會越來越遠。做父母的,會特別在乎自己到底能夠佔據兒女心中多大的位置!在乎子女是否常在身邊。

父母需要告訴子女:這輩子,即使無法與你一路伴行,但在風雨交加的時候,總會想著為你遮風擋雨一程!即使不能與你一路並肩作戰,但在艱難險阻的時候,總會想著與你一同分擔苦痛!

五、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得失需要看淡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得意,也不可能永遠失意,得意時,要保持清醒,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比自己厲害的人,要記得自己的渺小;失意時,要有奮鬥的勇氣,要有力量堅持下去:過去是怎樣走過來的,現在就怎樣走過去。只有安心耕耘,收穫才是順其自然的事。如果因太在意得失而亂了耕耘的步伐,只會適得其反。哪怕是眼下的這場考試失敗了,哪怕是眼前的一件事情辦砸了,也不能證明人生從此失敗。成功從來就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它必須經歷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一路會有挑戰,會有質疑,會有孤獨,會有打擊,我們只能循序漸進。  

優秀的父母,會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肩上,會帶孩子登上山頂去見識無邊的天際。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理想,有眼界的孩子是父母最偉大的事業。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溝通——知識星球告訴你
    但是,當孩子們逐漸邁向青春期的門檻,一切似乎都變得不一樣了。一般女孩在10歲前後、男孩在12歲前後,就會進入青春期。這個時候的親子關係往往會進入新的階段。三、別以為自己會聊天,家長是這樣把天聊「死」的別以為聊天多簡單,尤其對象是孩子時,面對一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對手,家長們是很容易把天聊死的。比如:孩子:「媽媽,我想跟你說個事兒。」
  • 不要輕易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是「壞孩子」!
    所以,不要動不動指責孩子是個「壞」孩子,青春期的大腦其實和我們成人的大腦是不一樣的,因為前額葉沒有長好,讓青少年具備了做事不專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緒化等缺點,這是受生理發展局限的。不要認為孩子平時的一些叛逆行為是有意跟你過不去,甚至認為是思想品德問題,充分認識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個正常的心理特徵,這樣就不會貿然批評孩子。
  • 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王玉新開篇先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將家庭教育分為三個階段,0—9歲早期家庭教育,10—19歲青春期家庭教育以及成人階段的家庭教育。青春期是什麼?王玉新表示,一般女孩10歲以後,男孩在12歲前後就進入青春期。世界衛生組織將青春期定義在10-20歲,而人腦的發育要到25歲才能完全成熟。
  • 青春期孩子不好管?超實用的溝通技巧來了!
    前段時間,有位媽媽向湯加輝老師諮詢,她的兒子現在15歲,正值青春期,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除了這位家長,最近也收到了很多來訪者的問題:明明是想好好和孩子溝通一次,可孩子的反應讓人措手不及,要麼假裝聽不到,要麼就一點就著。
  • 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家長別輕易拒絕,容易耽誤孩子的成長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總是會提出一些要求,不過家長對於孩子這些要求,有人持有理性態度,認為在滿足孩子之前,需三思而後行,不能嬌生慣養。而有人則是對孩子百般寵愛,孩子需要什麼,就會去滿足孩子,認為要富養孩子,這樣才能很好地提升孩子的眼界與格局。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家長要重視,在這3方面需「使勁管」
    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大概要經歷8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過渡期都存在一個核心問題亟待解決。就拿孩子來說,一個孩子的成長會經歷3個叛逆期,一個是2-3歲,一個是16-18歲,還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14歲。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叛逆表現會有所不同,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找出叛逆的真正原因,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叛逆期」。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家裡生了兒子的家長,大多都很苦惱。那就是當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各種問題就隨之顯現。尤其是孩子叛逆和比較敏感的性教育話題,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所以說,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家長要重視並且管好孩子,不然以後難管教,就別怪孩子叛逆:1.適當地性教育為了避免孩子做出錯誤的舉動,父母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
  • 青春期孩子,「身體意象」要重視,別一味打擊「愛美」的孩子
    最近,和幾個朋友出去聚會,聊起來孩子的狀況,朋友說:"我家孩子進入青春期了,天天都在纏著我買新裙子和化妝品給她,一出門就要搗騰很久,真不知道該她這麼辦。""你這女孩子,還好。"另一個朋友接上話題,"我家那個男孩,以前淘氣愛玩,對自己的身體外形基本不上心,這陣子也不知道怎麼了,每次出門前都要在鏡子前搗鼓髮型,老臭美了。"
  • 單親媽媽和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溝通?對常見問題給出三個小秘方
    我們會發現,單親家庭中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親子關係出現問題的較多。尤其是單親媽媽和青春期的孩子。 阿麗就是一個單親媽媽,和丈夫離婚後她沒有再婚,因為她擔心再婚後孩子接受不了新父親,擔心孩子受委屈,擔心孩子因為新組成家庭的各類問題影響學習。
  • 青春期的女兒被男朋友索要「第一次」,父母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人保護法》文|如穎隨行育兒經今年5月,在上海一家書店,一位10小男孩和一個5歲小女孩趴在一起看書,沒想到小男孩子竟然對小女孩子做出猥褻的行為,男孩家長開始還拒不承認,直到女孩家長調出監控,才證實了小男孩所做的令人噁心的行為。
  • 「遊戲隨心聊」,花點時間和孩子談他感興趣的話題!
    因為張飛生命力最強,最能承擔……」「你感覺我們三個英雄組隊的話,可以做些什麼調整讓我們的團隊更加完美呢?」「那我要……,媽媽……,爸爸……」孩子的話匣子被打開了,興致勃勃的聊了一路,吃完飯回家路上還要拉著我繼續聊。之前用過繪畫和卡牌還有意象的方法跟孩子們聊家庭關係,今天試一把「遊戲聊法」,感覺悠哉美哉其樂無窮~。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為什麼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一定要注意 如果把人的心理年齡進行階段劃分的話,18歲之內,心理年齡可以劃分為很多個時期 青春期性問題非常危險,孩子很容易被虛幻的東西吸進去,而且一旦吸進去就出不來。青春期性行為不要隨意發生,一旦發生再甩掉真的很難。孩子處於這個階段時,家長要特別關注這個問題。
  • 女兒青春期出問題,和父親關係很大——基於5個案例的分析
    人一生有三個叛逆期:第一個是2歲左右,稱為「寶寶叛逆期」;第二個在7歲左右,稱為「兒童叛逆期」;第三個在12歲左右,稱為「青春叛逆期」。在這三個叛逆期中,青春叛逆期無疑是最令家長頭痛的。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擁有一定知識,對很多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並且固執己見,一般家長很難說服他們。而且一旦引導不好,極易發生親子衝突,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孩子的精神疾病。
  • 兒子宿舍現安全套 青春期孩子該怎麼引導
    這位爸爸姓馬,他和妻子離異,兒子和媽媽一起生活,最近剛滿18歲。現在,兒子在一所寄宿制高中讀高三,談了個女朋友。每個人都在面臨如何正確處理好男女生交往過密的問題。  「安全套可以保護性行為,在生理上保護你們。但是在心理上呢,如果學不會如何去愛,兩人的相處中,情感受了傷,這種心理傷害是安全套保護不了的。」王老師說,這節課上,孩子們的眼睛都是亮亮的,聽得非常認真。  最後,王老師當然沒有懲罰這位男生。而且這之後,每年高三,王老師都會給學生講一講有關青春期的話題,大家聽了,都會很感動。
  • 為什麼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說話
    他是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員,被人們稱作是英國「最懂青少年的人」。你想,人家一個做青少年工作的學者,竟然能夠獲得英國皇家的官佐勳章,這個地位是不同一般的。這本書的譯者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的教授和博導,藺秀雲教授。所以,這本書相當嚴謹。它告訴我們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狀況。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會讓家長們覺得很困難?
  • 家長注意:千萬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青春期的孩子弒親事件,必須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了。除了弒親外,青春期的孩子離家出走、早戀、自殺事件也頻頻發生。一般女孩在10歲前後、男孩在12歲前後,就會進入青春期。這個時候的親子關係往往會進入新的階段。大量孩子離家出走、自殺、弒親的悲劇事件,就是發生在這個年齡段前後。
  • 同樣是父母,為何懂界限的家長,能夠給予青春期孩子更好的助力?
    如果家長因為擔心害怕,總是越界插手孩子的成長,那將幹擾孩子的自我整合,影響他在體驗中學會對自己、對別人的為人處事的度。這些從來都不是去講道理,教會孩子的,而是在生活中無數個體驗中學會的。那麼什麼是界限,或者說什麼是親子關係中的界限?
  • 【家長薦讀】孩子青春期叛逆怎麼辦?這20條建議送給家長!
    一般來說,孩子進入青春期,會展現出各種叛逆情緒,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厭學,輟學,早戀,離家出走,親情淡漠等等。很多父母會直接責怪孩子,但其實,家長只找孩子的問題的同時,也應該反省、檢討自己。 那麼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叛逆呢?
  •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別硬碰硬,家長要懂正確引導方式
    #感情豐富,易於衝動進入初二的少年,變得不愛講話,往往把真實的思想隱蔽起來。開始追求自由平等,看待問題有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不喜歡家長的過多幹涉。開始尋找同伴友誼,一旦遇到自己信得過又理解的同伴,就會把心扉完全敞開,無所不談。關注同齡人之間的交往,將彼此之間的交往與認可看得極為重要,任何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脫離同齡人的影響。
  • 只需三步,用''海沃塔''聊天法,您便能聊出優秀的孩子來
    家長首先要學會傾聽,面對孩子喋喋不休的表述時,一定要充滿耐心,給予孩子充分表達的機會和權利。更重要的是從其中抓住重點,引導孩子把他們的內心想法願意主動的與家長交流,通過開放式的提問,讓孩子有更多的表達空間。家長要珍惜孩子每一次和你主動聊天的機會,哪怕是有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