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雕塑藝術家 袁 源

2022-01-04 神州藝術平臺

袁源,女,漢族。1958年生於陝西澄城。86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五年制]本科。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全國城雕資格證獲得者、陝西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美術師、西安美術學院副教授。2003年作為中國雕塑家藝術團成員赴歐洲九個國家訪問考察。2007年在法國巴黎藝術考察三個月。

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參展、獲獎、收藏、發表。曾獨立完成室內外大型雕塑數件。雕塑力求內涵深邃與形式的完美統一。藝術上主張以生命塑造永恆。個人藝術傳略及作品入輯《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藝術大展作品集雕塑卷》、《世界美術全集》(華人卷)《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世界珍藏版)《中國城市雕塑50年》、《中國當代美術指南》、《全國第七屆美展作品集》;《陝西美術家》、《陝西省志•婦女志》、《西安美院美術作品全集》、全國歷屆美展作品集等。96年被評為陝西省十佳青年藝術家,獲省第二屆青年文藝創作獎。被西安美院評為跨世紀人才。

主要成就:

作品曾多次入選國內外美展並獲獎、發表、被收藏。

1989年作品《古老的旋律》獲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銅獎併入選中菲文化藝術交流展。

1990年作品《競》入選第二屆全國體育美展。

1991年作品《母親》入選慶祝建黨70周年全國美展。

1993年作品《黃河遊子》入選第三屆全國體育美展。

1994年城雕作品《三鼓催春》(不鏽鋼,高9米)立於延安火車站廣場併入編《中國城市雕塑50年》(1949—1999)。

1995年作品《母親》入選「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中國女性美術家作品展」。

1997年作品《三秦慶回歸》被國務院選定為陝西省政府饋贈香港特別行政區禮品,《東方龍——擁抱1997》入選「97』中國藝術大展——當代雕塑藝術展」。

1998年作品《泉》獲西安美術學院赴中國美術館展覽優秀獎併入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雕塑卷》。

1999年《三鼓催春》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2000年作品《千禧龍闕》獲「共慶澳門回歸祖國——中國藝術大展」優秀獎並被澳門政府收藏。

2001年作品《東方韻》之一、《山菊花》入選「2001北京新世紀國際婦女藝術展」,《延河邊上》《歲月》分別獲「紀念中國共產黨誕辰80周年『延安頌』美術作品展」三等獎及優秀獎,《古韻今釋》入選「中國西安2001『西部·西部』藝術大展」。

2002年作品《東方韻》之二獲「2002中國北京·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優秀獎,立於北京國際雕塑公園,作品《童年B》入選「中國雕刻藝術節雕刻大獎賽」並被收藏,《野酸棗》入選「中國(東陽)國際木雕藝術大獎賽」並被收藏。

2003年作為中國雕塑家藝術團成員赴歐洲九國訪問考察,作品《東方韻》之二、《東方韻》之三分別入選西安美術學院赴法國、挪威及韓國藝術交流展,《東方韻》之三、《憨情》入選「中國長春國際雕塑藝術大展」,《憨情》被收藏。

2004年作品《厚土酣情》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山菊花》《東方韻》之一、《東方韻》之二入選「2004中國·比利時當代雕塑作品展」。

2005年作品《厚土酣情》入選「黃天厚土雕塑大展」。

2006年作品《高原風》《憨情》入選「和而不同——中國西北當代雕塑展」,《憨情》獲優秀獎;《妞妞》(樟木,高155cm)獲「第四屆中國雕刻藝術節暨國際石木雕大賽」三等獎並被收藏。

2007年赴法國考察三個月。

2008年作品《高原風》獲「探索·創新——中國中青年雕塑家邀請展」優秀獎,《中國加油》獲「陝西省迎奧運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三等獎。

2009年作品《火種》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2011年作品《愛的記憶》獲「滑田友獎·淮陰中國母愛主題雕塑大賽」入圍獎;《火種》分別獲首屆陝西省美術獎(創作獎)優秀獎、陝西省「紀念建黨9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二等獎;《野酸棗》獲「第六屆陝西省藝術節美術書法優秀作品展」雕塑類二等獎;《母親》《野酸棗》《火種》《妞妞》《童趣》《憨情》《高原風》《東方韻》之三、《支前》(又名《趕牲靈》)入選「中韓建交20周年藝術交流展」;《圓願》入選第五屆全國體育美展。

2012年作品《童趣》獲「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陝西人精神』美術書法作品展」雕塑類三等獎。

2013年作品《野酸棗》入選「西望長安——2013中韓雕塑優秀作品聯展」,《愣小子》入選「南京國際體育雕塑大展」。

2014年作品《高原風》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首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優秀獎及「陝西省慶祝建國65周年暨第七屆藝術節美術作品展」優秀獎;同年,應秦漢唐國際文化商業廣場之邀舉辦了為期三個月的「厚土憨情——袁源雕塑作品展」。

2015年作品《高原風》獲「中國西寧『崑崙神韻·天工開物』獎城市主題雕塑大賽」銀獎。

城雕作品:

*《愣小子》玻璃鋼仿銅 200㎝ 西安曲江新銳雕塑公園 2010年

*《火種》 鑄銅高280㎝ 漢中市川陝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2009年

*《東方韻》玻璃鋼仿銅250㎝(優秀獎)、立於西安雁塔美術街 2009年

*《憨情》玻璃鋼仿銅206㎝立於西安雁塔美術街2009年

*《中國遠徵軍》、《無形戰線上的戰士》高浮雕 高250㎝ 北京宛平抗戰紀念館 2005年

*《東方韻》之三 鑄銅高395㎝ 立於古城西安南門廣場 2004年

*《東方韻》之二(鑄銅、高250㎝)「2002中國北京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獲優秀獎,立於北京玉泉公園 2002年

*《三鼓催春》(不鏽鋼、高900㎝),立於延安火車站廣場1994年

*《蕾》玻璃鋼仿金屬噴漆375㎝ 陝西澄城寺前鎮中心小學 1998年

*《生命軌跡》不鏽鋼 銅 高365cm 長安一中校園 1997年

*《紐帶》不鏽鋼、碳鋼高555㎝ 西安外事培訓學院 1997年

*《林則徐》石刻 高380㎝[合作] 立於新疆奎屯森林公園1992年

*《團結進步 創建八鋼》仿石 高555㎝ 立於新疆八鋼俱樂部廣場 1991年

*《走向生活》 仿石 高380㎝ 長安師範大學 1991年

主要城雕工程參與:

設計完成城雕《林則徐》定稿[合作]

《延河情》、《林則徐》、《楊虎城雕像》泥塑放大

《絲綢之路》陝西新聞大廈浮雕泥塑放大

《李儀祉》高330㎝泥塑工程放大,並負責安裝完成

《伏波將軍》高600㎝三亞工程泥塑放大

《公孫大娘舞劍》[浮雕]《賣碳翁》、《戲水女童》、《洗髮姑娘》、泥塑造型,大唐芙蓉園

藝術國際 http://blog.artintern.net/yuanyuan 東方源藝術博客

《三秦慶回歸》銅鈦金 1997年陝西省政府送香港回歸禮品 1997X600X600mm

《泉》玻璃鋼仿石 西美進京展優秀獎 74X43X43cm

《東方韻》之三 鑄銅 長春國際雕塑展40X30X25cm

《火種》仿銅 第十一屆全國美展76X66X56cm

《古老的旋律》鑄銅 第七屆全國美展 銅獎 32X70X42cm

《厚土酣情》仿銅 第十屆全國美展 80X155X75cm

《母親》仿石 「世婦會」美展 建國70周年美展 65X50X40cm

《東方韻》之二 鑄銅 中國北京國際城雕展優秀獎 250X100X100cm

《高原風》 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100X92X78cm

《支前》(趕牲靈)仿銅 建黨85周年美展 70X60X40cm

《三鼓催春》不鏽鋼 900X450X450cm 延安火車站廣場

《妞妞》第四屆國際石木雕大賽三等獎;中韓藝術交流展;西美教師新作展53X28X19cm

高浮雕《無形戰線上的戰士》仿石250x250x40cm北京宛平抗戰紀念館

高浮雕《中國遠徵軍》仿石 250x250x40cm北京宛平抗戰紀念館

情感---情感 創作中的必備要素

---袁源

對一個思想修養趨於成熟的藝術家來說,創作中重要的是情感。

在我的作品中,多數形象不全是來自生活原形,而是來自聯想、來自情感深處的觸動。我的雕塑創作,無不以意之趨動、情之感動、心之靈動為「誘因」,付諸以身之行動,進而晝夜住行都不由自主的被情牽動著。圍著情之所求、所需、所望形成中心。在小稿孕育時,情在萌動;在小稿成形時,情在衝動;在初稿誕生時,情在激動。作品成長中,情的每份關照,都滲透其中:大的形式是情的主導,小的變化的是情的推敲;精華的顯現,是情的敏感;精神的體現,是情的升華。無論是體、是塊,都凝結著情的力量。筆挺剛毅的直線,是情的性格;優美飄逸的曲線,是情的飛舞;彈若彎弓的弧線,是情的爆發;點點滴滴的變化,是情的頓挫;長長短短的錯落,是情的節奏;光滑如絲的表面,是情的嬌柔;粗獷如鑿的肌理,是情的羞澀。大凡成功的藝術家之力作,無不是藝術家情的融合與展露,是藝術家永遠離不開的情的眷戀

「厚土憨情」袁源雕塑作品展

---媒體評論、觀眾留言

塑之魂---陝西省美協副主席,著名國畫家宋國琦

漢唐雄風---著名雕塑家邢永川

袁老師,你是一位很有才氣且高產的藝術家,有思想,有生活,有靈感。看了您的作品深受感動,欣嘗之味至今猶不盡矣。以後有機會願交流。 ---西安中國書法博物館館長興慶公園園長蔣蔚奎

厚土根深百姓情懷 造型堅實 女中丈夫---著名國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高民生

情塑雕人文秦漢唐雄風---陝西省電視臺耿陽民

塑鑄中華魂---畫家王志民

博大情懷塑造自然---陝西省美協國畫家耿健

藝術人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博導李琰君教授

大匠不雕---觀袁源雕塑展有感文理學院美術系系主任國畫家韓常生教授

情系黃土---西安美院前任書記張世華

小題大作---西安美院書記孫黎明

女性心中的堅實---著名理論家評論家程徵教授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雕塑系書記張明生

古風猶存五千年盛世當歌八萬裡 袁源老師「厚土憨情」雕塑展圓滿成功---成都蜀海世星特藝有限公司劉雲成賀

「本次展出吸引了眾多的雕塑藝術家、雕塑愛好者、社會各界的人士前來參觀、品鑑,現場氣氛熱烈。尤其是中央美術學院時宜教授、西安美院前系主任馬改戶教授、陝西美協多位藝術家的到來將本次活動推向高潮。

藝術空間中的雕塑作品內容健康積極、藝術形式完美、創意獨特、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衝擊力。「厚土憨情」雕塑展是著名雕塑藝術家、桃李滿天下的西安美術學院袁源副教授的系列作品,作品著力通過一組關中風情的雕塑展現陝西關中人民勤勞、善良、淳樸的性格特徵和當地的風土、風情、風俗。作品栩栩如生,以靜態的展示給觀賞者以動態的無限想像。作品內容豐富多彩,藝術形態獨特,…---新聞媒體

漢唐雄風沃土真情---鹹陽煤炭學院教授姚重慶

鄉音情韻 ---陝西省工會主席嚴天池

德藝雙馨鄉情無價---中學教師王黨鎖

黃土情深 ---加拿大女王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吳文彥

袁老師的作品特立獨行 在雕塑界有這麼高水平的作品少見,作者為女雕塑家更是少見!---蔣偉奎

精筆神塑---唐都醫院付政委李年喜大校

追夢成功藝無止境---著名軍旅畫家陝西省院聘畫家、省美協會員、陝西慈善研究會副會長鄭全鐸

形似---鹹陽市菸草專賣局原局長李振海

真情---韓張興

藝比天高---西北大學博導和興鎖

厚土憨情譽滿三秦---原蘭州空軍後勤部長李宗讓

精神博大---原部隊團長袁廣榮

黃土深情塑造的藝術精品---長安印社副社長著名書法家唐慕堯

天情大川雕藝---西安科技大學美術學院院長詹秦川

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人生的一種幸福,而能做成功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大幸福!祝袁老師永遠幸福!藝術生命永遠年輕!--公安李傑

件件精品有創意---王紅旗

栩栩如生嘆為觀止 ---觀眾王森

很好,女性的驕傲定成功走向世界,很了不起---楊曉石

源於厚土成於憨情---天野

外行人感受:從一幅幅簡單深邃的作品中,我看到了為藝術獻身的精神,看到了為藝術的痴情。這份堅持令人敬佩!世界上正因為有這些忘我奮鬥終生的人,才有了這些出彩的作品。為了「獨特」,為了「與眾不同」,她忍受了多少個孤獨的夜晚.多少辛酸常人難以想像,難以理解的!我作為她的親人、她的弟弟,我此刻激動,語無倫次.--表弟黨健

不朽的藝術!---蕭雷鳴

袁老師:用生命的激情創作藝術的人生!祝老師的作品越來越賦予特色,藝術長青,向老師學習---學生張可

接地氣---石雕工藝大師劉國文

厚土有情憨性生藝 藝術真誠表達真情---福建石雕工藝大師孔佔武

生命的藝術---觀者

佳品極作---觀者李曉春

雖未曾見過您的真容但觀展看到諸多雕塑作品,對您產生崇高的景仰...看到的作品很有地域特色,有感染力,也非常打動我,願您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我會一直關注您!--範琳琳

塑百態人物楊美麗人生---劉珺

古留厚土今塑憨情---美術教師趙炳錄

心靈的震撼---祝袁老師作品展出圓滿成功 ---觀眾菊鵬蛟

女性的驕傲--航中學子看了您的雕塑作品,更加激發了我對雕塑這個專業濃厚的興趣。也想好好地去完成以一件,向您學習!我個人感覺得到這種展現民俗風情的作品,特別具有張力!抽象概括性的展現,令之具有很強的觀賞性,給人以市局視覺衝擊力!---李珊

藝無止境無界---郭永寧

清來有風景觀有動 非常好看--- 張霽

情鑄厚土---國畫家張延平

弘揚民族藝術風採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付院長、博士、碩導、雕塑家姜濤

天道酬勤---唐瞾堃

用生命鑄造藝術以真情譜寫人生---弟袁建榮

藝術高超耐人尋味---徐素

高山流水是一景夢回長安又一春---夢文繞

賞群雕厚土憨情現當年之風採---高曉峰

美不勝收 ---臺灣影視攝影家楊鴻坤

藝術精湛栩栩如生---著名老中醫黃鶴齡

「厚土憨情」袁源雕塑展感言手機簡訊錄

***厚土憨情:(簡訊會話)***

***「袁源:非常好!從作品生命的張力中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同時也足以見得你深厚而紮實的功力。每件作品的立意、主題與結構、技法,都從不同角度反映出藝術家豐富的生活積累和藝術追求。給人們呈現出的是在多種環境下的充滿無限遐想和充滿熱情、激情與活力的動態美。……不懂雕塑,只談感受,望見諒。」----中國音樂協會會員二級作曲家 渭南市樂園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任 韋念祖

***「謝謝袁老師,看到這些活靈活現的雕塑,勾起了很多兒時的記憶,還聆聽老師的一些故事,好敬佩好崇拜您!聽您的故事對我們也是一種激勵。」---青年攝影家魏建鋒

***「袁老師,...你是一位很有才氣且高產的藝朮家,有思想,有生活,有靈感。看了您的作品深受感動,欣賞之味至今猶不盡矣。

美院女雕塑家袁源的《厚土憨情》雕塑作品震撼人心,特贈藏頭詩一首……

袁氏才女賽玉良,源於關中泥土香,西去婕妤誰可比?安得秦儒嘆紅妝。

名揚畫壇驚華夏,雕就精品頌炎黃。塑出絲路千年秀,師從大腕撼萬方。

---省京劇院一級編劇 張民翔

***信中褒言不敢接受。謝謝。以後有機會願交流。餘己老,腦退化,陳舊不可喻了。蔣蔚奎。」

***「賀袁源作品展:

雁塔腳下鬧聲喧,群賢觀展贊袁源。古老旋律律生韻,黃土鄉情情可憨。

三秦迎春競港歸,千禧龍闕慶澳還。西美卅載一妙手,巧奪天工賽神仙。」

「很有藝術追水很有文化底蘊 集藝術性與思想性於一體 小中見大 俗中見雅 拙中見巧

迎親之渾然大氣回歸之飄逸靈動 東方韻之雋秀典雅 山菊花之天真可愛.

作品讓人以鼓舞令人以震撼 給人以啟迪.」 原韓城市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渭南市文物交流中心主任渭南古玩城總經理 收藏家 詩人李景森

相關焦點

  • 美國著名藝術家亞歷山大·考爾德雕塑作品
    美國藝術家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改變了現代藝術的進程,他開發了一種創新的雕塑、彎曲的纏繞金屬絲的方法,創造了三維的「太空繪畫」,與未來主義者和建構主義者以及早期非客觀繪畫的語言產生共鳴。在職業生涯的後期,Calder致力於用螺栓連接的鋼板製作室外紀念性雕塑,這些雕塑繼續為世界各地城市的公共廣場增光添彩。
  • 史金淞:獨立個性的雕塑藝術家
    史金淞,1969年出生,湖北當陽人,中國雕塑藝術家。1994年 畢業於中國湖北美術學院雕塑系。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
    潘鶴《艱苦歲月》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巧蓉 通訊員江粵軍)昨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6歲。在七八十載的藝術生涯中,潘鶴雕塑了大量經典作品,抗戰題材有《大刀進行曲》《怒吼吧!藝評家譚天曾評價潘鶴的雕塑作品說,「如果把他的雕塑作品按主題排列,可以說是一部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縮影。」也誠如著名雕塑家梁明誠所評價的:「我們找不到另一個雕塑家,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像潘鶴教授那樣對20世紀的中國歷史作了如此真誠而強烈、全面而深刻的表現。」
  • 中國著名藝術家袁熙坤拍賣雕塑作品 為新冠疫苗研發獻愛心
    【歐洲時報】3月26日晚,經過三天展拍,在愛心企業的慷慨出價之下,由袁熙坤國際文化藝術(北京)有限公司主辦,中鴻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承辦的「藝術承載希望」袁熙坤雕塑作品線上慈善拍賣專場圓滿結拍,成交總額達200萬元。
  • 經典 | 世界著名雕塑大師作品!
    《Troy 戰爭中的勇士、Anchises 和 Ascanius》三、羅丹奧古斯特·羅丹(1840~1917),法國雕塑藝術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紋理和造型表現他的作品,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響力,被認為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雕塑藝術家。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 代表作深圳地標性雕塑《開荒牛》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11月22日上午,中國著名雕塑藝術家潘鶴在廣醫二院離世,享年95歲。潘鶴之子潘奮22日下午在朋友圈公布了這個消息。潘鶴1925年生於廣州,籍貫廣東南海,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嶺南雕塑」的代表人物,新中國第一代雕塑家。潘鶴致力於雕塑藝術創作近70年,從事美術教育40餘年,創作的100多座大型戶外雕塑分布在國內外68個城市,60多件中型雕塑被國家級美術館及博物館收藏,屢獲國家級最高獎項。
  • 法國著名當代雕塑家Richard Orlinski的作品欣賞
    Richard Orlinski 法國藝術家,於 1966 年出生於巴黎,是法國藝術和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其雕塑作品受到全世界範圍的追捧和喜愛。Orlinski在流行音樂方面也有巨大的影響力。少年時期的 Orlinski 就對模型製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直至2000年,已成為材料工程師和室內設計師的 Orlinski 仍然堅持著雕塑藝術的創作。當時巴黎著名的藝術機構 Artcurial 希望為 Orlinski 舉辦個展,遭到拒絕,Orlinski 認為當時的藝術作品未能體現他的藝術追求,但這也促使 Orlinski 堅定了自己的藝術道路。
  • 《雕塑》雜誌【封面藝術家】雕塑怪才——談羅澤仁的雕塑藝術
    不同雕塑家的繪畫作品一定與他的雕塑認知緊密關聯。米開朗基羅雕塑的恢弘與他雷鳴般的素描光影一脈相承;羅丹豐富而敏感的雕塑起伏反映在他的素描速寫上同樣是生命的顫抖;布德爾雕塑的建構性,反映在他素描上是那樣的堅不可摧;亨利摩爾的素描完全就是以筆代刀進行塑造的雕塑。還有的雕塑家繪畫時故意與雕塑的理念徹底脫鉤,即做雕塑時絕對地追求三維空間特性,而畫畫時就追求純粹的二維平面性,絕不使用畫筆去模仿雕塑效果。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曾創作《開荒牛》《艱苦歲月》……
    11月22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5歲。潘鶴是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是我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全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具有傑出貢獻的人民藝術家。潘鶴曾創作《開荒牛》《艱苦歲月》潘鶴的代表作品中,有反映紅軍戰士不畏艱苦、充滿樂觀主義精神的雕塑作品《艱苦歲月》,展現中日和平友好的雕塑作品《和平少女》,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的標誌性城市雕塑《開荒牛》等。
  • 百名著名書畫藝術家、國家級演員、知名攝影藝術家在裕德源通江銀耳基地都發現了什麼?「七年青槓木,一碗銀耳羹」
    由四川省文聯組織的包括中國美協理事、省美協主席、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阿鴿等39名書畫專家,導演琚渝安,四川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的獲得者、四川省歌舞劇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羅蓉等在內的一百多名藝術家和演員們赴革命老區採風創作,於10月24日,來到了裕德源通江銀耳臨江基地。
  • 著名雕塑家、教育家潘鶴逝世
    著名雕塑家、教育家、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潘鶴於2020年11月22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5歲。潘鶴1925年生於廣東省廣州市, 1950年進入廣東華南人民文藝學院美術系學習,1960年到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任教。
  • 「倒下的維納斯」 ——青年雕塑藝術家 王韋
    學雕塑 、雕塑家分享、新人推介、新作發布盡在當代雕塑中國雕塑文化領域垂直網際網路推廣平臺
  • 寫實主義雕塑大師——斯泰恩(Barry Stein) | 阿斯蒙迪籤約藝術家
    美國雕塑大師Barry Stein出生於1956年,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寫實主義雕塑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無可復加的華麗和細節再現而被收藏家所鍾愛。斯泰恩的作品極其注重細節和精緻,從中能夠流露出自然紋理、動態、個性和藝術家對自然世界獨有的敏銳的觀察力。
  • 著名女雕塑家何鄂 的雕塑人生
    by:李仲如diaosunet.com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年逾古稀,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女雕塑家之一。她多次參加各類大展,並舉辦大型個展:在蘭州舉辦「何鄂雕塑藝術作品展」;在珠海舉辦「何鄂摹敦煌彩塑精品展」;1997年作品參加香港回歸「中國藝術大展」中國現代雕塑藝術大展;1998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何鄂雕塑藝術展」,2001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了「何鄂雕塑展」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自1994年成立甘肅何鄂雕塑院至今,她的城市雕塑作品不斷樹立在我國的大江南北,裝點著城市的環境。
  • 3D列印歷史雕塑人物,土耳其藝術家的傑作
    雕塑是最古老的藝術之一,並且繼續受到全世界的關注,特別是隨著3D列印技術的最新發展使藝術家能夠擴展可能的界限,從而帶來更身臨其境的創造力體驗。土耳其藝術家YamurUyank使用技術作為一種藝術表達手段來產生新的空間感,並創造了3D列印的混合角色砂巖雕塑。
  • 法國頂級藝術家捐贈雕塑《陽光下的牛》入藏中國美術館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25日在中國美術館雕塑園揭幕,該展品由藝術家捐贈給中國美術館永久貯藏。讓·卡爾多(1930—2020),國際著名雕塑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
  • 驚絕:《安娜·高美雕塑藝術作品賞》唯一一位獲得「米開朗基羅雕塑終身獎」的女性藝術家!目前在全球安裝雕塑作品最多的在世藝術家!
    重塑科林斯王 創作年代:2005 類型:素描 材料:粉筆黑紙 尺寸:70h×50cm絲綢之路-希望 創作年代:2015 類型:素描 材料:粉筆黑紙 尺寸:70h×50cm當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美麗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堡和巴洛克式教堂在我的腦海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當我們不得不離開我們的祖國時,我最後的,也是最有感觸的告別來自於著名的查爾斯橋上的那些朋友們。我的少年時代是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和維也納度過的,我一生的母語和護照也來自此地,即後來的歐盟。在家裡的四個女孩中,我是唯一繼承我父親這個藝術家的天分的小孩。
  • 32尊世界著名雕塑
    這是法國雕塑家羅丹在1889年完成的大理石雕塑。它融合了情慾和理性主義,產生的一個表達人類性與愛的藝術作品。9、聖母憐子。聖母憐子亦稱哀悼基督,是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在1496年的成名之作,坐落在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之內。它描繪聖母瑪利亞懷抱著被釘死的基督時悲痛萬分的情形。這是藝術家以此為題的第一件作品。
  • Jessica Sallay-Carrington | 陶瓷雕塑藝術家
    Jessica Sallay-Carrington是一位陶瓷雕塑藝術家,她創作了人類行為的具象作品,主要關注現代西方社會中女性主義、性和性別是如何呈現和表達的。Jessica通過陶瓷雕塑,打破了關於性別和性的各種表達的禁忌和恥辱,同時提升了自信和身體的積極性。
  • 【藝術家】雕塑家 Ron Mueck
    可能Ron Mueck本人骨子裡埋了太多打破常規的氣質,1996年他離開了經營十幾年的兒童節目圈(那時正值道具兒童節目需求減緩,芝麻街這樣人偶形象開啟跨國引出的時代),他與嶽母合作,開始轉行為工業廣告製作模型和攝影,他痴迷於使用道具來產生獨特的混淆視聽的作品,而不久之後他又站在對立面認為「攝影幾乎摧毀了原始物體的本來面貌」,Ron Mueck決定走向藝術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