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就能讓中國足球水平提升上去嗎?這兩者之間怕是沒有太多關聯

2020-12-26 羅體快跑

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會上發言:「各級國家隊已經15-20年沒進入世界大賽,中國俱樂部投入是J聯賽3倍,是K聯賽10倍,一線球員工資是J聯賽5.8倍,是韓國11.6倍,這些數字是觸目驚心的,我們難道還不覺醒?我們難道良心已死嗎?我們難道還要繼續生存在這樣的足球環境中嗎?」

以我之見,中國足球環境固然不好,球員普遍水平不高,但為何到了亞洲範圍都拿不出手的球員,平均工資卻遠高於其他足球水平高的國家,最大原因就是可用的人才太少,只能從矮子裡拔高,而因為競爭水平太低,高薪球員根本沒有動力再去提升水平,這就造成了個死循環;

如果下一代球員人才儲備還是過少,無論水平高低,是否限薪,各個俱樂部照樣只有這些人才可用,水平照樣提升不上去!

限薪還會直接帶來的問題是:

沒有高水平教練和外援加盟,中國聯賽又會缺乏競爭力,整體水平也別想提高了!如果整體水平太低,聯賽市場影響力太低,失去了球迷市場,在商言商的贊助商還願意為俱樂部投入嗎?

如果都知道最關鍵的問題是青訓系統,足球人才的培養,倒不如雙管齊下:

俱樂部市場運作方面:

不是限制投入,而是明確每支俱樂部每年投入中在青訓系統中的分配比例,國家各級隊伍人才輸送的KPI獎勵機制等等,強制和鼓勵各個俱樂部的青訓系統,並設定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聯賽,讓各級球員有更多實戰機會;

各級體育行政組織方面:

組織並設定各省/市/區等等各級足球隊伍及人才的選拔,並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多維度培養和發掘足球人才,有明確的足球梯隊建設;

如果足球人才越來越多,真正有天賦的年輕球員能被選拔出來而不是過早淘汰,未來俱樂部和國家隊選拔人才也才不會總是面對矮子裡拔高的情況,只是,這些工作一定都是需要時間的,前人栽樹 後人乘涼,我們願意慢工出細活嗎?

#足協出臺最新限薪令#

相關焦點

  • 限薪政策能拯救「高薪低能」的中國足球嗎
    中國足球的管理者,正嘗試讓整個足球生態換一種更健康的活法。過去十年,中超掀起「軍備競賽」旋風,大批地產集團在打假掃黑風暴滌蕩後抄底中國足球,並用高投入追求高產出,讓本就收入不菲的中國球員群體,一舉跨入年薪驚人的「千萬富翁俱樂部」。 可中國足球並未交出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儘管廣州恆大俱樂部兩次奪得亞洲冠軍聯賽冠軍,但這無法全面展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足球發展水平。
  • 限薪令+改名+職業聯盟難產,中國足球到底想幹什麼?
    引言:中國足球最近因為「最強限薪令」以及改名鬧得滿城風雨,現在的中國足球已經不能說太多了,說多了都是淚。現在運營一家俱樂部對於企業來說已經成為一種負擔,20賽季開始20多支球隊退出職業聯賽就能看的出來,企業的發展已經遠遠趕不上足球泡沫的形成,「超級限薪令」以及足協強推俱樂部年預算不能超過6億的紅線標準,對於企業來說減輕了很多的負擔,國內球員年薪不能超過500萬人民幣,外援年薪不能超過300萬歐,過去十年間,中超聯賽之所以如此繁華,就是因為一大批超級外援的加盟,如今300萬歐的年薪,這可能也是足協想讓更多年輕球員得到上場機會而打壓外援這一政策的出發點
  • 足協緣木求魚式限薪 必將危害中國足球
    今天下午中國足協發布了一則說明,可能實行限薪,以期堵住悠悠之口。沒有金元的時代,國足世界盃岀線了嗎?國奧國青的球員並非高帥富,你看到勝利的希望了嗎?技術差,頻繁失誤,看球不看人,無球站樁,我們只看到這種毛病一直伴隨著國足。因此,國足的敗因根本和球員薪水沒有必然的聯繫。
  • 強硬執行限薪政策,中國足球就能覺醒?
    強硬執行限薪政策,中國足球就能覺醒? 前兩日,足協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會。
  • 中超限薪政策正式出爐,中國足球能否再次掀起一股「留洋潮」
    2020年中超限薪政策終於在2019年12月25日塵埃落定,中國足協規定每名球員年薪不得超過1000萬元,入選國家隊球員上浮20%,U21球員職業合同稅前年薪不超過30萬人民幣,外援稅後不得超過300萬歐元,中超限薪政策一出簡直就是一枚深水炸彈,炸出各種熱議,不過就目前中國足球的情況來說,中超限薪政策的出爐,完全符合目前中國足球的大環境,畢竟球員的收入和成績完全不成正比
  • 中國足協出臺的限薪令,對於中國足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幾天,最熱門的消息就是中國足協出臺的限薪令,相信高薪的國內球員和大牌外援心裡一定涼了一大截,因為限薪令等於裁去了他們大部分的收入,因此限薪令的出臺將影響著中超聯賽的關注度,進而影響著整個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那麼,這樣的限薪令對於中超聯賽和中國足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限薪、降薪,中國球員就能「走出去」了嗎?
    【文/觀察者網 鄧睿侃】近日,中國足協發布一系列針對中超、中甲等聯賽新政。本土球員、外援降薪限薪,球隊改中性名都是熱議的對象。對於本土球員降薪,大多數體育人士表示,這是合情合理的。但足協相關人士對於該政策目的的解讀,卻不能讓人信服。
  • 中國足球這個冬天有點冷,限薪外援,扯痛自己
    一切都起源於中國足協的限薪令。 那對於中國足協的限薪令,該如何看待呢?有利有弊。 廣州恆大掀起金元足球後,很多俱樂部也開始跟風,只是目前都陷入了極大的困境。既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又令俱樂部在經濟上捉襟見肘。 對於這種困境,中國足協及時出臺限薪令,確實是好事。可以扼制金元足球的持續發展,避免各俱樂部間繼續大肆燒錢。
  • 不給飯吃就會去耕田,限薪令一出球員就會去留洋,這是什麼邏輯?
    關於中國足球,最近炒得最火的,無非就是球隊中性化名稱和限薪令的出臺。這其中,爭議最多的,就是限薪,上面的意思除了有效引導俱樂部合理和正確的投資外,也想通過這一方式讓更多球員留洋深造,說白了,就是想通過這一方式逼使有潛力有天賦的球員去留洋,別待在中超賽場上,美其名曰是提高能力和競技水平。只是,不給飯吃,難道就能逼人家去耕田?
  • 中超限薪令的組合拳講武德嗎?
    相較限薪1.0,新版降幅高達50%,可謂是腰斬。限薪令能有效減輕俱樂部運營壓力,幫助它們可持續健康發展,這的確能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但也只能解決部分球隊的生存問題。事實上,俱樂部資金鍊斷裂,除了球員薪資,還可能存在贊助商斷供、投資人跑路等情形,中國足協道阻且長。 2.
  • 中國足球再限薪?不如設定總體工資帽
    這段時間,不管是中國足協官員欲說還休的採訪也好,還是媒體發出的隻言片語也罷,傳遞出的一個信息就是:明年中國足球還有一場降薪風暴,據傳本土球員年薪上限500萬人民幣,外援300萬歐元。嚴格限薪的好處不用多說,這幾年「金元足球」的泡沫確實也該擠一擠了。
  • 必威體育 中國球員到底應該賺多少錢,限薪會影響足球熱情嗎?
    中國足協以放風的形式公布了全新的限薪令,未來中國球員的頂薪將下降到500萬元人民幣。對於這份限薪令,輿論有肯定的、有質疑的,之所以公眾並不能對這份限薪令達成統一認知,主要源自於大家對於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到底應該賺多少錢並沒有一個概念。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整體收入偏高,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到底高了多少?這個問題又無法達成共識。本文將從多個維度探討,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到底應該賺多少錢?
  • 必威體育中國球員到底應該賺多少錢,限薪會影響足球熱情嗎?
    中國足協以放風的形式公布了全新的限薪令,未來中國球員的頂薪將下降到500萬元人民幣。對於這份限薪令,輿論有肯定的、有質疑的,之所以公眾並不能對這份限薪令達成統一認知,主要源自於大家對於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到底應該賺多少錢並沒有一個概念。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整體收入偏高,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到底高了多少?這個問題又無法達成共識。本文將從多個維度探討,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到底應該賺多少錢?
  • 中國足協強力限薪,卻阻力重重,這些反對理由真的有理嗎?
    4、限薪會令中國足球倒退,記得金元足球沒有開啟之前,沒有大牌外援,沒有贊助商,沒有影響力,沒有人去看中國足球的比賽,中國球市是一潭死水!難道我們還要回到過去嗎?5、限薪中超有三分之二的俱樂部反對,有一些中甲球隊對於限薪都不知所措。........!
  • 限薪!改名!最嚴新政能救中國足球嗎?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金元足球是消極落後的情況,各家俱樂部,足球從業者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此均非常不滿意。「這些年來的高投入,似乎增加了職業聯賽的觀賞度,但從實際上來看,高投入並沒有提高中國足球的整體水平,不僅如此,這反而違背了價值規律,嚴重傷害了中國足球的現在和未來。」
  • 從J聯賽的發展看中國足球到底該不該限薪
    近日有媒體報導中國足協將出臺更嚴厲的限薪令,本土球員頂薪將不得超過500萬人民幣。一時間,關於降薪的爭議再度甚囂塵上。一方面支持者認為限薪有利於消除泡沫,保證聯賽健康運營;而另一方面反對者認為限薪會降低聯賽的精彩程度,並且還會嚴重影響國內的足球熱情。
  • 足協限薪令真會提高球員水平嗎?
    關於足協頒布的限薪令,我是這樣理解的。首先,國足的水平不是因為薪酬的多少來決定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限薪是不會增進水平的。其次,足協領導經常掛在口邊說的,要遵循職業足球的發展規律來辦事,那球員的正常轉會是不是正常的發展規律呢?
  • 本土球員高薪低能,足協限薪限資利在千秋,擠掉金元足球泡沫
    新一輪限薪浪潮在昨日(14日)正式下來,這也被媒體稱之為「史上最嚴限薪令」!這個限薪政策一出來,在社交媒體上是引發熱議,其中球迷吐槽聲音最大,部分媒體稍微比較看好,球迷普遍的看法認為足協這是瞎折騰、影響聯賽觀賞度。
  • 新政策限薪令:國足降薪至500萬,可能會導致中國足球再次倒退?
    這三支球隊代表著韓國足球的頂尖水平,按照來講,他們的薪資也應該是韓國頂尖的,但如果我們算他們球員平均薪資的話,你會發現最少的韓國fc才116萬,最多的全北現代也才288萬。而反觀國足,即使限薪令出來之後,他們的工資也要比韓國高得多。
  • 【侃球吧】限薪令,中國足協最大的挑戰是知易行難
    難得一見的,中國足協這次的中超改革方案並沒有以往的各種低級「腦殘」點子,諸如「轉會鎖」這種直接違反國際足聯相關規則的政策也只在傳說中小露崢嶸。就頂層設計水平來看,中國足協這次倒是狠狠長進了一次,至少在邏輯和法律層面上還是可以自圓其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