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網上給的去白起墓路線,在鹹陽坐16路公交,在3530廠下車——北行至廠門口——進入東側的家屬院大門——再北行至幼兒園——沿往東去的路,就看見白起墓園跟前立的石碑。東邊緊挨著學校操場。於是乎按照這個路線提示,我在鹹陽市政府站坐上了16路公交。但是萬萬沒想到16路公交改道了,當時網上也沒提示。車開到瞭望賢路的最東端就說到了終點站,司機催促著所有人下車。一下車我就傻眼了,這地方哪來的神馬3530廠,更別說白起墓了。不過由於那天天氣很好,站在望賢路向北望去可以清晰的看見鹹陽原上的一座西漢帝陵封土,至於看到的是是渭陵還是義陵到現在也沒弄清楚。好了,不說廢話了。最後按照地圖導航順著望賢路向東走之後又右拐,發現地圖上標註的朝陽四路已經被挖得一塌糊塗,朝陽四路與長陵路的十字路口也已經被挖得面目全非,要是沒有地圖導航,估計要是想找到長陵路上的3530廠又得費勁周折。最後順著長陵路終於找到了網上所說的白起墓旁的3530廠。
進入廠子東側的家屬院之後,左拐就會看到這個大坡。
之後順著幼兒園旁的這條路上去就是白起墓園。
擱置在一旁的戰神牌匾,看似此墓園並未完工。
在兩塊黑色小碑後面有一個臺階,上去之後可以看到1982年鹹陽市政府立的文保碑和白起墓封土。
白起墓封土。
關於白起墓有這樣的記載。197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三五三0工廠在施工時,曾發現公之墓道,出土兵器、佩劍等文物數件,現存鹹陽博物館。白起墓呈園形,底部直徑19米,墓高8米,一九八二年,白起墓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沒想到當年長平之戰坑殺趙國四十五萬士兵的秦將白起的墓園是如此的荒涼,是啊。那些在歷史上叱奼風雲的人,在死後的千百年來,或是名垂青史,或是遺臭萬年。但是他們最後的歸宿都是一樣的,縱是帝王將相的墓葬在千百年來還不都是變為一座座荒蕪的土丘,有的甚至毫無蹤跡可循。看來白起還是幸運的,在他死後千百年,後人還能去憑弔他。讓每一個慕名尋找白起墓的人,站在白起墓的封土前遙想當年長平之戰的慘烈,甚至還能聽到當年秦軍的號角聲,還有趙軍俘虜們的哀嚎聲。只是在這千百年後,一切的一切都已化作歷史,成為了過眼雲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