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戰神白起的尚武精神

2021-02-12 白姓文化

名相白裡百裡奚

千秋正統南陽堂

查閱更多完整內容~請搜微信公眾號「南陽白氏」點擊關注

一、戰神稱號的由來

何謂戰神?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之軍事統帥。2000多年前的秦國「武安君」白起,被後人尊稱為「戰神」。白起(?~前257年),《史記》記載白起是郿縣人,為秦人。戰神白起,赫赫有名,可惜《史記》中沒有白起出生日期的記載,有記載的就是公元前294年白起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是在他當上左庶長去攻打韓國的時候,死亡的時間是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公元前257年11月)。「左庶長」這個職位在秦國只有貴族才能擔任,秦國人服役的年齡15歲,在這以後近37年裡,有35個年頭白起都在四處徵戰,所向無敵,未嘗敗績。可惜《史記》沒有提起關於白起子女的一星半點兒的記載。白起雖沒有經過系統的軍事學習,純粹的「行伍出身」,但從小馳騁沙場,善用兵,擔任秦國軍事統帥37年,大小70餘戰,斬敵百萬,拔城百餘座。「啟景運於玄黃,樹先聲乎楚趙。揮師旅於江淮,燕晉欽周召之名;殲強趙於長平,國家倚千城之重。」史料記載: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為左庶長,攻擊韓國新城。翌年,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拔王城,遷為國尉,明年為大良造,攻取魏六十一城。此後率軍攻趙,拔光狼城,攻楚拔鄢、鄧五城,又拔郢。秦昭王四十七年起為上將軍,至長平與趙軍對壘,出奇兵絕趙軍後路及糧道,全殲趙軍四十五萬。為秦國統一中國立下大功,封武安君(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安邦勝敵者)。白起指揮作戰,料敵合變,出奇無窮,氣機、地機、事機、力機運用自如,創立了運動戰、追擊戰、陣地戰等先進的軍事思想。巧妙運用各種戰略戰術,使各諸侯國聞風喪膽。人民戰爭思想的創立者、偉大的戰略家毛澤東評白起,「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二、 白起的軍事成就

在古代戰爭歷史上,名將之威而能震懾敵方者,唯戰神白起!白起人格明淨純正,功業超邁古今,思想惠及現代,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等量圍敵。《孫子兵法》概括的古典包圍戰的兵力原則是「十則圍之」。在秦趙長平大戰中,白起創造了超越古典兵法的最高典範——等量圍敵。戰神白起以重裝秦軍的強大戰力為基礎,根據太行山地理形勢,巧妙利用運動戰,大膽採用長途奔襲、迂迴穿插的戰術,以50餘萬兵力包圍對等的趙軍50餘萬兵力,圍困趙軍47日,成功封堵趙軍無數次的死戰突圍,並在最後逼迫其餘部40餘萬投降。此戰一舉摧毀最為強大的趙國軍事力量,為秦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善抓戰機。白起作為最高統帥,對戰爭大勢與大國軍事對抗原則,有著精準的判斷。條件具備,該進攻時絕不錯失良機;條件喪失,該退卻時絕不盲目進攻。正是由於他敏銳地洞察力,使他與秦昭襄王在統一中國戰略決斷時,發生了激烈碰撞,加之範雎讒言,導致了白起自裁、將星隕落的大悲劇。實踐證明:白起的戰略決斷是清醒的、正確的。秦昭襄王是盲目的、錯誤的,最終導致了正在向中國統一方向大步邁進的秦國,在攻勢上戛然而止,跌入了自商鞅變法以來空前的歷史低谷。三是崇尚武道。白起在秦國的軍隊建設中,重視尚武精神的培育。在戰國時代,在無「正義戰」的諸侯割據時代,有了秦國商鞅變法對軍人的獎勵制度,加之白起的尚武精神,使秦軍在數量上快速發展為60萬人,在質量上則形成了裝備精良、多兵種合成的精銳大軍,成為能夠擔當統一中國歷史責任的軍事集團。白起的軍事思想集中表現為:一是運動戰。不以攻城奪地為目標,而是以殲敵人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二是追擊戰。為達到殲滅敵人的目的,強調追擊戰,對敵人窮追猛打。三是陣地戰。重視野戰修築工事,先誘敵軍脫離對壘陣地,再在預期殲敵地區築壘阻敵,並防其突圍。

三、對白起的歷史評價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戰神白起之後,又出現一次大的「坑殺」,那就是反對中國統一、恢復諸侯割據的項羽「坑殺」秦軍降卒二十餘萬人於新安城南。我們來聽聽歷史名人都是怎樣評價戰神白起的:趙國公子平原君:「武安君之為人也,小頭而銳下,瞳子白黑分明,視瞻不轉。小頭而銳下者,斷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見事明也。視瞻不轉者,執志強也。可與持久,難與爭鋒。」趙國將軍趙括曰:「武安君數將秦軍,先敗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再攻魏,取大小六十一城;又南攻楚,拔鄢、郢,定巫、黔;又復攻魏,走芒卯,斬首十三萬;又攻韓,拔五城,斬首五萬;又斬趙將賈偃,沉其卒二萬人於河。戰必勝,攻必取,其威名素著,軍士望風而慄。秦國丞相蔡澤:「楚地方數千裡,持戟百萬,白起率數萬之師以與楚戰,一戰舉鄢、郢以燒夷陵,再戰南並蜀漢。又越韓、魏而攻強趙,北阬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盡之於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遂入圍邯鄲,使秦有帝業。楚、趙天下之強國而秦之仇敵也,自是之後,楚、趙皆懾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勢也。」戰國謀士蘇代: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秦末反秦將領陳餘:「白起為秦將,南徵鄢郢,北坑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西晉孫楚《白起贊》:「烈烈桓桓,時維武安,神機電斷,氣濟師然,南折勁楚,走魏擒韓,北摧馬服,凌川成丹,應侯無良,蘇子入關,噭々讒口,火燎於原,遂焚杜郵,與蕭俱燔,惟其沒矣,古今所嘆。」 史學家司馬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南拔鄢郢,北摧長平,遂圍邯鄲,武安為率。《敕修武安君白公廟記》:竊以武安君威靈振古,術略超時,播千載之英風,當六雄之敵。唐太宗所作《金鏡述》其中感嘆白起之死:白起為秦平趙,乃被昭王所殺…乃君之過也,非臣之罪焉。唐代趙蕤《反經》:「膽力絕眾,才略過人,是謂驍雄。白起、韓信是也。」人民領袖毛澤東: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所謂兵者,詭道也。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運用各種戰略戰術消滅敵人,這是戰場準則。因此,作為軍人,如何去有效消滅敵人是首要任務,而優待俘虜是現代戰爭的觀念;古代戰爭沒有明確地要求優待俘虜。古代戰爭的俘虜的結局,不是當奴隸,就是被殺戮。在戰爭中,只要條件允許,不管是哪一方死者,最終都是要埋葬的,這裡既有道德因素,也有考慮防止瘟病流行等因素。因此,在春秋戰國時代,在缺醫少食的條件下,對俘虜予以坑殺也在情理之中。無論其後如何以仇秦立場為基礎評判白起,或以某家絕對理念為標尺將同樣殺降卒20萬的項羽肯定為歷史英雄,而將推進中國統一戰爭的白起妖魔化為「人屠」,是不客觀、不公正的。我們一定要用歷史的觀點看待這一問題。我們肯定、紀念偉大的軍事家白起,是我們民族文明良知的覺醒,是我們正確歷史觀的反映,更是我們炎黃子孫維護中國統一精神的彰顯。當前,中華民族正處於偉大復興的新時代,祖國的統一大業正在徵途中,大力培養尚武精神,加強中華民族「尚武精神」傳統教育和開展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勢在必行。弘揚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不是要窮兵黷武、追求霸權,而是要開闊視野、提高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發揚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樹立學習英雄、尊敬英雄、崇尚英雄的良好氛圍,堅定中華民族保家衛國的信念和振奮對敵作戰的民族雄風,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文/白聯洲 白玉光)

附:白 起 相 關 詩 詞

(來自網絡)

戰國紛紛交相攻,狼煙滾滾戰七雄。

秦強關中拓西壃,鷹揚變法圖關東。

《白起贊》

(西晉孫楚 撰)

烈烈桓桓 時維武安 神機電斷 氣濟師然

南折勁楚 走魏禽韓 北摧馬服 凌川成丹

應侯無良 蘇子入關 噭々讒口 火燎於原

遂焚杜郵 與蕭俱燔 惟其沒矣 古今所嘆

《過白起墓》

唐·曹鄴

夷陵火焰滅,長平生氣低。
將軍臨老病,賜劍鹹陽西。

《杜郵館》

唐·汪遵

殺盡降兵熱血流,一心猶自逞戈矛。
功成若解求身退,豈得將軍死杜郵。

《詠史詩·長平》

唐·胡曾

長平瓦震武安初,趙卒俄成戲鼎魚。
四十萬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讀兵書。

《骷髏山》

明 李濂

骷髏山下合秦軍,稚子坑降獨不聞。
落日沙原重回首,長平雲接杜郵雲。

《長平弔古》

明代·於達真

此地由來是戰場,平沙漠漠野蒼蒼。
恆多風雨幽魂泣,如在英靈古廟荒。
趙將空餘千載恨,秦兵何意再傳亡?
居然祠宇勞瞻拜,不信骷髏亦有王。

《杜郵春草》

明·趙璉君

親膺閫令出秦關, 斬將坑兵楚趙間。 
常倍謀猷能致勝, 可憐魂夢已歸還。 
侵階芳草自春色, 滿地遊人空淚斑。 
報國未終身早喪, 英名幸得重丘山。 

《杜郵懷古》

 清·劉企向

黃土一扦渭水濱,道旁碑峙伴漁綸。
生前已被秦王惡,死後還遭宋祖嗔。
風吹野草舒舊恨,閒花雨灑泣前因。
將軍武略孫吳並,智信勇嚴惟欠仁。

《詠·白起》

南宋·劉克莊

太息臣無罪,胡為伏劍鋩。
悲哉四十萬,寧不訴蒼蒼。 

《白起荒臺》 

明·喬宇

赤旗晝拔光狼城,趙人十萬坑長平。
丹水河邊有冤谷,古魂夜嘯風雨聲。
幹載空城樹無葉,曾為將軍駐旌節。
沉槍出土豐未銷,古血青青蝕寒鐵。

《奉陪侍中春日過武安君廟》

唐·盧綸

長裾間貔虎,遺廟盛攀登。

白羽三千騎,紅林一萬層。
元臣達幽契,祝史告明徵。

撫坐悲今古,瞻容感廢興。
迴風卷叢柏,驟雨溼諸陵。

漆灰骨末丹水沙,悽悽古血生銅花。
白翎金竿雨中盡,直餘三脊殘狼牙。
我尋平原乘兩馬,驛東石田蒿塢下。
風長日短星蕭蕭,黑旗雲溼懸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盡將羊炙。
蟲棲雁病蘆筍紅,迴風送客吹陰火。
訪古丸瀾收斷鏃,折鋒赤璺曾劌肉。
南陌東城馬上兒,勸我將金換簝竹。

《文天祥做》
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
大風揚沙水不流,為楚者樂為漢愁。
兵家勝負常不一,紛紛幹戈何時畢。
必有天吏將明威,不嗜殺人能一之。
我生之初尚無疚,我生之後遭陽九。
厥角稽首並二州,正氣掃地山河羞。
身為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
間關歸國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當。
出師三年勞且苦,只尺長安不得睹。
非無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為人擒。
樓船千艘下天角,兩雄相遭爭奮搏。
古來何代無戰爭,未有鋒蝟交滄溟。
遊兵日來復日往,相持一月為鷸蚌。
南人志欲扶崑崙,北人氣欲黃河吞。
一朝天昏風雨惡,炮火雷飛箭星落。
誰雌誰雄頃刻分,流屍漂血洋水渾。
昨朝南船滿崖海,今朝只有茲船在。
昨夜兩邊桴鼓鳴,今朝船船鼾睡聲。
北兵去家八千裡,椎牛釃酒人人喜。
惟有孤臣雨淚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六龍杳靄知何處,大海茫茫隔煙霧。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為何人。

《留題長平驛》秦趙均為失霸圖,殺降未見無禍者,
日暮悲風噎丹水,快心幹載杜郵劍,
起何殘忍括何愚。累將其能有種乎?
夜深寒月照頭顱。人所誅亦鬼所誅。

《同盧記室從軍詩》河圖論陣氣。金匱辨星文。
地中鳴鼓角。天上下將軍。
函犀恆七屬。絡鐵本千群。
飛梯聊度絳。合弩暫凌汾。
寇陣先中斷。妖營即兩分。
連烽對嶺度。嘶馬隔河聞。
箭飛如疾雨。城崩似壞雲。
英王於此戰。何用武安君。

《過長平作》

世間怪事那有此,四十萬人同日死。

白骨高於太行雪,血飛迸作汾流紫。

銳頭豎子何足雲,汝曹自死平原君。

烏鴉飽宿鬼車痛,至今此地多愁雲。

耕農往往誇遺蹟,戰鏃千年土花碧。

即令方朔澆豈散,總有巫鹹招不得。

君不見新安一夜秦人愁,

二十萬鬼聲啾啾。

郭開賣趙趙高出,秦璽也送東諸侯。

北坂有桑 南隰有楊 世無白起 誰吞扶桑?

太一蒼蒼 渭水茫茫 世無白起 誰射天狼?

暮煙迷嶂 秋露凝霜 世無白起 誰喝四方?

鴻雁何往 鷹鷂無雙 世無白起 誰振炎黃?

           

掃一掃,關注南陽白氏

致力白姓文化 我們一起努力

相關焦點

  • 一代戰神白起,究竟是被誰害死的?
    白起一生經歷大小七十餘戰,無一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從而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後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並從此一蹶不振,而真正奠定他為歷史一代「戰神」稱號的卻是秦、趙長平之戰,開創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先例,該戰屠殺、坑殺趙軍共計四十五萬人。梁啓超先生後來考證,整個戰國共戰死二百萬人,白起一人佔二分之一。如此出色的一員「戰神」,最後究竟是被誰害死的呢?
  • 「戰神」白起自盡的真相:成也應侯,敗也應侯
    白起是一位優秀的政治軍事家,與廉頗、王翦、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之首,作為戰功輝煌的將軍,身份顯赫的大將,他徵戰沙場30餘年,六國軍隊只要聽見他的名號就會嚇得望風而逃,他被稱為「戰神」,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不朽之功。但他卻最終含恨引劍自殺,結束了不平凡的一生,他為何自殺?
  • 王者榮耀:白起不愧為戰神!打遍天下無敵手
    王者榮耀裡面的白起自從改版以後,很多玩家愛不釋手,這個重做之後的英雄不能夠用強悍來形容,應該是變態。王者榮耀立馬主流的單挑王幾乎沒有隊友,完完全全的打遍王者榮耀無敵手,不愧是戰神!一.白起 VS 孫悟空白起3級的時候,就和孫悟空單挑,然而白起還剩下將近三分之一的血量,把孫悟空給單殺了!二.
  • 古代戰神白起的殺敵數到底孰真孰假?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國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白起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據梁啓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當我看到白起殺敵數量的時候心中閃出了無限個浮誇和誇張之詞!古代打仗愛吹噓人數和戰果!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可這白起殺敵數量太令人震撼了!
  • 揭秘秦國名將白起:是「殺神」還是「戰神」?
    白起善於用兵,史書記載他「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他一生徵戰37年,未嘗一敗,打得六國無人敢掛帥迎敵,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不世之功;但卻因長平之戰中坑殺趙國40萬降卒,而被正統史家永遠打入「冷宮」,不得立於名將之列。  是百戰百勝的「戰神」,還是殺戮無度的「殺神」?人物的解讀有不同角度,而史實卻是唯一的。
  • 為何現在有人不承認白起是「戰神」,而叫「人屠」?看他把誰殺了
    在古代歷史上,湧現了許多的名將,他們由於打仗厲害,於是被稱之為」戰神「。戰神,這當然是個很好的稱呼,代表著榮耀,是正義感的,是個褒義詞,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人屠」。據史料記載,白起一生作戰從未出現敗績!光這點,他被評為「戰神」,是完全實至名歸的。可現在有許多人不再承認白起這個"戰神」的稱號,反而更願意稱呼他為「人屠」,這是為什麼呢?你看他把誰給殺掉了!白起十分善於用兵,一旦分析確定了敵我形勢,他就堅定又果敢地發起猛攻,可謂是有勇有謀;但這樣的一個他,卻因為殘殺俘虜而被人詬病,他把俘虜殺掉了!所以現今有人反而願意稱呼他為「人屠」。
  • 秦國的白起和王翦都是戰神,為何白起被殺,而王翦卻得以善終
    秦國統一六國離不開眾多將臣的貢獻,尤其是白起和王翦兩大戰神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兩人的最終命運卻是截然不同。白起和王翦同樣是戰功顯赫,但最後白起死於非命,王翦卻安度晚年,是什麼原因造成兩人有著這麼大的反差?白起,是楚平王之孫白公勝的後代,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
  • 白起和王翦,秦朝時期的兩位戰神,原來都是他的弟子
    在這段歷史中,殺神白起和戰神王翦秦是「大秦帝國」中最耀眼的將軍,是最終的勝利者。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白起和王翦是師兄弟,他們的老師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人物——鬼谷子。鬼谷子一生研究天人,精通數百門學問,在七個領域取得了最高成就:道教、法家、軍事家、陰陽家、縱橫家和教育家。
  • 中國古代十位戰神,韓信、白起上榜,其中四位一生不曾一敗
    要評選古代「戰神」,首先要對「戰神」二字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什麼叫「戰神」?戰神,最重要的就是能打,率軍守土開疆,徵戰沙場。小言之,勇冠三軍,身先士卒;大言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戰神和名將的區別就是,「戰神」是無限接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人,而名將是可以敗的,是可以屢戰屢敗的。
  • 中國古代4大戰神的臨終遺言:項羽的最讓人欽佩,白起的最無奈
    一、屠夫——白起戰神事跡: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平生大小70餘戰,未嘗一敗。伊闕之戰,白起率兵圍殲韓魏二十四萬萬聯軍,經此一戰徹底蕩平秦軍東進之路。之後率軍攻入楚國郢都,迫殲滅了楚軍有生力量,逼得楚國遷都。長平一戰更是一舉殲滅趙軍四十五萬人。在長平之戰中開創了大兵團圍殲敵軍的先例,此戰過後,趙國便無力再與秦國抗衡。
  • 王者榮耀:傳聞中的不敗戰神白起,怎麼才能作用最大化?
    關注可兒,我的攻略說給你聽 前言: 最近對抗路夏洛特這個英雄異軍突起,一下躍居T0的位置,相比更多玩家都被這個英雄欺負過,那麼今天可兒就帶來一位線上打團都不慌夏洛特的英雄,他就是不敗戰神——白起。
  • 王者榮耀戰神白起的殺戮之路
    ,同時移速和攻速的加成增強了白起前期的遊走能力。 【反擊之鐮】 這個是白起的被動技能,極大地提高了白起的續航能力。 【血之迴響】 該技能有著範圍性傷害,在白起受傷的時候有機率觸發該技能,所以這個技能在對拼的時候很有用。
  • 王者榮耀戰神白起的殺戮之路 最終兵器的覺醒
    ,同時移速和攻速的加成增強了白起前期的遊走能力。 【反擊之鐮】 這個是白起的被動技能,極大地提高了白起的續航能力。 【血之迴響】 該技能有著範圍性傷害,在白起受傷的時候有機率觸發該技能,所以這個技能在對拼的時候很有用。
  • 尚武精神-民族血性-英雄輩出
    01         毛主席說:「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
  • 白起被後世奉為戰神,戰國一半陣亡的士兵都是出自他的手?
    再者,秦國在吞併巴蜀以後擁有豐富的資源,為後續的軍事行動和戰神白起的崛起提供了完善的社會保障,在這些條件之下,一代戰神白起順應歷史機遇,登上了屬於他的歷史舞臺。白起有著與生俱來的戰鬥能力,他的骨子裡流著橫刀躍馬的血液,還未到秦國的參軍年齡時,白起就加入秦國軍隊,在外面一刀一劍的拼殺。在立一些小戰功之時,白起遇到了對他一生有著極大影響的魏冉。
  • 「兵仙」韓信為什麼看不起戰神「白起」?
    就在此前,白起的軍事天才引起了秦國權臣穰侯魏冉的注意與栽培 。平時沉默寡言,生性陰鷙果決的白起在穰侯的提攜下逐漸走向成熟,後因戰功官至左庶長。次年,白起指揮秦軍再接再厲,一舉攻克楚之郢都(今湖北江陵以西),並縱火將楚國的另一戰略要地夷陵(今湖北宜昌)燒作灰燼。秦軍乘勢大舉東進,屯兵於竟陵。楚王倉皇而逃,避難於陳。白起奪得楚國大片土地,居功至偉,受封武安君。經數年浴血苦戰,白起、司馬錯、王翦、王賁等秦將接連擊楚,終於滅亡了南方強大的楚國。白起、司馬錯等人再接再厲,又接連平定黔中、蜀、巫等西南小邦,並初設黔中郡。
  • 秦景公的玉戈與秦人的尚武精神
    其支撐這種文化的核心就是秦人的尚武精神。秦公一號大墓在遭嚴重盜擾的情況下,仍出土了3000餘件極為精美的金器、玉器、鐵器、石器等隨葬物,特別是這件貼身玉戈格外引人注目。玉戈在關中地區的西周墓葬中常常能夠看到,但在春秋時期的考古發掘中比較罕見。玉戈雖屬兵器,但它又是不能用於實戰拼殺。其實,玉戈的出現是在石戈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 王者榮耀白起優化技能是什麼 白起優化技能介紹
    王者榮耀白起優化技能是什麼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王者榮耀白起優化技能介紹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一代戰神白起驍勇善戰,為秦開疆拓土,為何含恨而終
    初入秦國白起對用兵打戰獨有見解,一番言論深的秦王之心,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被任秦左庶長,領兵攻打韓國新城,他不負眾望,一舉拿下新城,小有名氣。白起伐楚回國後,勞苦功高,被封為武安君,有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之意。白起名聲大振,令六國特別是楚國望而生畏。之後秦國的大小戰役,白起從無敗績,可謂是戰無不勝,為秦國大業付出了半生心血,得遇如此良將,何人不羨慕秦王,不羨慕秦國?
  • 戰國名將白起的一生
    白起出生於秦國眉縣,從小兵到秦國主將,與冉候和宣太后關係親近,在中國所有的名將裡,白起稱「戰神」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白起的出現,也剛好滿足了他的野心。要說白起,不得不提及他的代表作:長平之戰。在這場白起指揮的戰役中,秦軍俘虜敵軍四十五萬,但是這四十五萬降兵最後只有240個小孩被秦軍送回了趙國,才活了下來,據不完全統計,白起殺害的人大概有100萬人之多。白起的「人屠」之名,也因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