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良醫骨科】發布的第79篇原創文章
感謝您的喜歡
膝關節有一定的自我修復功能,但是修復的能力有限度,並且隨年齡增長而逐漸降低。
兒童期,這時關節處於生長發育期,修復能力極強,即使有點輕微的損傷也會很快修復,不會遺留任何症狀,小孩子整天跑跑跳跳,也沒有喊膝關節疼痛。
到了青壯年期,身體發育完成,各項結構處於最大強度,這時的修復能力還是很強。
一到中年(一般來講40歲以後),身體的運動系統逐漸會出現問題,比較早就有症狀的部位是膝關節(具體原因參考腿部老化的初期症狀,你的腿老到什麼程度了?)。除了前面所述的原因,還有就是40歲以後,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降低,不能及時回復關節表面軟骨的強度和光滑度,久而久之,軟骨就磨損了老化了。
所以任何遠動,實際上都會對膝關節有一定的磨損。那麼,如何運動鍛鍊還不傷膝關節?
張良醫生
掌握以下原則,就可以不損傷膝關節的進行運動!
01
40歲之前,可以進行較為劇烈的運動,比如:打籃球、踢足球、長跑、爬山甚至是攀巖等。具體到個人由於體質不同,運動類型、強度和時間會有較大差異,需各自把握。以運動中主觀感覺舒適,運動後沒有疼痛及過度疲勞,第二天能夠完全恢復體力為原則。
這裡說的40歲,也不是適用於每個人,需因人而異,有的人到了60-70歲還能跑馬拉松,說明其體質遠超普通人,可以放寬運動限制。
02
40歲之後,建議進行較為舒緩的運動,比如:慢跑、快步走、遊泳等運動。遊泳運動,因身體漂浮在水中,膝關節沒有體重導致的負荷,對關節磨損較小,適合膝關節薄弱或是曾有外傷的朋友。
不過需注意,遊泳對膝關節也不是一定磨損沒有,只是較小。
03
膝關節疼痛的朋友,包括:曾有外傷導致膝關節疼痛、關節有一點磨損、或是半月板有輕度撕裂。這樣的患者,可以日常活動,或是散步等輕量級的運動。
適合的運動只有一種,叫做直腿抬高。具體方法:平躺或坐位,患肢膝關節保持完全伸直位,然後將患肢抬高。
此時,股四頭肌收縮維持膝關節伸直不動,運動中膝關節沒有活動,關節面之間沒有摩擦,故不損害關節,同時股四頭肌得到鍛鍊,股四頭肌變得強大後,還可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對該關節有保護和延緩衰老的作用。
如直腿抬高時,自覺非常輕鬆容易,可再患肢踝關節處增加負重,比如用小沙袋,重量可以從1斤開始,逐漸增加,量力而行。這個方法也是膝關節手術後的重要鍛鍊和康復措施。
04
膝關節平時不痛,運動時髕骨深處在彎曲用力時疼痛。這種情況多見於髕骨穩定性下降,可以用直腿抬高法增加股四頭肌力量來增加膝關節穩定性,或是佩戴護膝,能夠增加膝關節穩定性的護膝,以減少運動中由於不穩定導致的關節磨損加速。
運動是為了增強體質,如果過量反而導致身體損害,甚至產生了疼痛,那就過猶不及、適得其反了。生命在於運動,但是要適度的運動。
作者:張良
圖片:網絡
作者單位:北京醫院骨科 脊柱組 主任醫師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