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月10日訊(記者 賀輝)
記者今天上午從濟南市交通局發布會獲悉,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T2航站樓設計方案出爐,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該方案凸現濟南城市特色,將濟南的文化特徵提煉為「山、水、林、泉、石」幾大要素,通過建築、室內、景觀的設計語言集成與再現。
濟南機場擴建工程近期規劃用地面積1974.35公頃,可滿足2030年5000萬人次,2035年60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需求。其中航站區項目是由中國工程院崔愷院士領銜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新加坡CPG集團機場署、美國SPS公司、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等五家具有國際水準的國內外設計團隊傾力打造。
航站區方案注重旅客人性化體驗和高效運營,創新性的六指廊構型為T2航站樓提供了88個近機位,近機位比例達到90%;「大集中、小分散」的航站樓布局、「向心環抱、分段落客、分區值機、分區安檢」的功能流程,為不同需求旅客提供了不同的路徑選擇,60%的登機口位於旅客步行距離350米範圍之內,最遠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過600米。
航站樓與綜合交通中心一體化設計,實現空陸交通的無縫銜接。陸側建設有地下、地面、高架多層次立體道路交通體系,聯繫外圍機場高速和東繞城高速。同時引入R3等多條軌道交通線和濟濱城際鐵路線。綜合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軌道交通等各類交通網絡,打造集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航站樓凸現濟南城市特色,將濟南的文化特徵提煉為「山、水、林、泉、石」幾大要素,通過建築、室內、景觀的設計語言,將這些特徵集成與再現。山:航站樓整體造型舒緩,屋面起伏如山巒。水:綜合交通中心屋頂大水面如湖水開闊延展。航站樓前拱廊構造出如泉水噴薄的儀式性空間,與大水面形成動靜相宜的景觀。林:綜合交通中心樓前的林地和水系,營造出放鬆的自然空間,成為航站區的綠色基底。泉:航站樓內人流密集的三大節點設計有膜結構的「湧泉」穹頂,形成樓內主題空間。石:旅客過夜用房造型有機、圓潤,如石倒映於水面之上,石水兩相映襯,平添一股安定與平靜。
該設計方案強調節能環保、智慧創新,合理控制空間高度和尺度,避免「奢華、低效、高耗、汙染」。合理運用新材料和綠色技術。在拱廊與湧泉等主題空間應用新型ETFE膜材料,並進行風環境、光環境等模擬,營造低能耗的舒適環境。通過雨水中水利用和完善的景觀水體處理系統節約用水和控制水質,同時通過設計手段,大面積利用光伏板模擬替代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