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很難治癒,令人非常苦惱,如何有效防禦?這3點需了解

2020-12-16 騰訊網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症候群。糖尿病對於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比較明顯的影響,且目前糖尿病很難治癒,令人非常苦惱,所以對於糖尿病,防患於未然很重要,如何防禦?做好這3點。

1.預防糖尿病遺傳

如果家族中特別是父母有糖尿病,那麼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機率就會更大。但並不是不可預防的。因為孩子從父母那遺傳的只是糖尿病的易感性,而並不是糖尿病本身。其實本質來說,糖尿病並不可怕,更怕的是由糖尿病引發的其他併發症,如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感染和性功能障礙等。所以對於有遺傳風險的人來說,做好預防就更為重要。

2.做好日常護理

糖尿病的預防重在飲食和運動,如果我們能保持合理飲食、規律運動,就能夠大大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除此之外,肥胖人群或者喜歡靜坐,有高血壓、高血脂等人士應該要多多關注血糖健康,定期檢查,做好血糖檢測。有針對性地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進行調整和調養。除此之外,我們應當要保證自己充足的睡眠,長期睡眠不足也會增加患病風險,特別是熬夜還會導致我們的內分泌紊亂,長此以往更是免不了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同時,要注意給自己減輕壓力,如果我們長期處於一種焦慮或是緊張的狀態下,我們身體的平衡狀態就容易被打破,身體的免疫系統和激素分泌都容易發生改變,也會引起血糖的升高。所以說保持一個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心態的平和,對於預防糖尿病風險也是有幫助的。

3.終生防治

由於糖尿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癒方法,所以對於糖尿病的防治是終生性的。特別是對於很多輕症患者來說,可能剛開始還比較重視,後來慢慢通過自己的調整,對飲食的注意和適當的運動,不吃藥血糖水平也保持得很好,很多人就在這時候容易放鬆警惕,停止用藥,常規的血糖檢測也不跟上。但是症輕並不表示糖尿病已經被治癒了,風險仍然存在,如果放鬆治療,很多症狀就會捲土重來甚至更加嚴重。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保持飲食、運動和治療必須是一種常態。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方白,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焦點

  • 糖尿病難治癒,影響大,防範於未然很重要,如何防禦?做好這3點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症候群。糖尿病對於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比較明顯的影響,且目前糖尿病很難治癒,令人非常苦惱,所以對於糖尿病,防範於未然很重要,如何防禦?做好這3點。1.預防糖尿病遺傳如果家族中特別是父母有糖尿病,那麼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機率就會更大。但並不是不可預防的。因為孩子從父母那遺傳的只是糖尿病的易感性,而並不是糖尿病本身。
  • 剛查出糖尿病還能逆轉嗎?做好這3點,血糖控制穩穩的
    很多人在剛檢查出糖尿病的時候,會非常苦惱,不知道如何是好,到處諮詢醫生還會不會逆轉?在我們以往的認知裡,都知道患上糖尿病後就不會像感冒一樣,短期會治癒。而且由於糖尿病的併發症危害非常大,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問題上,大部分人都不敢怠慢。
  • 想要真正了解糖尿病,不妨看看這3點,認識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的出現其實已經困擾人們很多年,那麼,糖尿病到底是怎樣產生的?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升高為特徵的,涉及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的代謝性疾病。而糖尿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體內的胰島素沒有進行正常的分泌,導致血液中的血糖濃度升高,使得大量的葡萄糖在體內積聚。
  • 華盛頓大學成功「逆轉」糖尿病,治癒或將成為現實
    有很多人覺得,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屬慢性病,離自己很遠。 其實,它離你近得可怕。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成人糖尿病患者有1.3億,每10個中國人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每2個中國成年人就有1個糖尿病前期患者,在世界範圍內,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糖尿病。
  • 【小南話科普】糖尿病都不能治癒嗎?NO,NO,NO!
    【小南話科普】糖尿病都不能治癒嗎?NO,NO,NO!Q3哪些人群需進行庫欣症候群篩查?1、年輕患者出現骨質疏鬆、高血壓等與年齡不相稱的臨床表現;2、具有庫欣症候群的臨床表現,且進行性加重,特別是有典型症狀,如肌病、多血質、紫紋、瘀斑和皮膚變薄的患者3、體重增加而身高百分位下降,生長停滯的肥胖兒童4、腎上腺意外瘤患者
  • 為什麼糖尿病「偏愛」胖子?做到這3點,糖尿病或許不會找上你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多為胖子?有研究分析表明,在2型糖尿病人中80%是肥胖者,60%肥胖患者有糖耐量低減。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糖代謝異常疾病,肥胖的人身體中的脂肪含量非常高,身體中的脂肪會變成糖類物質進入人的血管,導致血糖的升高。
  • 術康:居家期間,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如何科學運動?
    近日,全球第一款可進行遠程評估、開具運動及運動處方、視頻指導、全程隨診的APP -- 術康總結了居家期間,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科學運動的方法。 提高免疫力好方法 -- 增加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是反映機體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標,有較高心肺耐力的人,可以有效提高血液內免疫球蛋白、抗炎細胞因子等的含量,提高組織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等的抗病毒活性,提高機體的免疫防禦能力和身體健康。
  • 愛達健康科普:Ⅱ型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有效的運動
    那我們該如何有效的運動呢?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相結合的運動形式糖友的運動方式我們推薦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相結合。有氧運動大家可能都已經了解,也是我們常用的運動方式,比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遊泳;有氧體操有健身操、木蘭拳、太極拳等;娛樂性球類活動,如桌球、保齡球、羽毛球等抗阻運動:人體骨骼肌在克服外來阻力的情況下進行的主動運動,最常見的比如舉啞鈴、拉長彈簧、橡皮條等彈性物;自身體重作為負荷,進行下蹲起立
  • 不吃藥、不拔甲,輕鬆一抹就能治癒灰指甲!這3點是關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選用有效的外用藥 市面上有不少號稱能「根治甲真菌病」的外用藥,但真正能通過臨床試驗而上市的藥物並不多。在滿足一定條件時,單獨使用它是可以治癒甲真菌病的。 還有一部分針對皮膚感染的外用抗真菌藥膏或溶液劑,雖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但不易滲透甲,治療效果局限。而消毒劑、防腐液、角質剝脫劑、染料等,都很難滲透甲,起到殺菌作用,單獨使用很難治癒。
  • 他依靠跑步治癒糖尿病、抑鬱症
    2005年末,原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曹林確診為患有重症糖尿病,並伴有高血壓、抑鬱症。為了對抗疾病,同時作為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擁躉,他在奧森公園開啟了「跑步生活模式」……由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奧森日記》,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作者14年的「跑步生活」: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從上樓都困難,到能夠在4小時內完成馬拉松全程,並在60歲達到國家3級運動員成績。
  • 痤瘡可以完全治癒嗎,專家:可治癒,但注意這4點會更好
    臉上長了痘痘是一件讓人非常苦惱的事情,痤瘡不僅對個人形象有非常大的影響,而且還有可能在日後形成很多不易去掉的痘痕。因此有人稱痤瘡是「美麗的第一殺手」,有些人認為長了痘痘之後只要進行治療就可以恢復,但事實總是與想像差別很大。
  • 糖尿病患者,腳部出現這3個症狀,「糖尿病足」或離你不遠了
    3、足部經常發麻很多人都應該有過足部發麻的經歷,如果長時間坐著或者蹲著,就會令足部出現發麻的現象;但如果是糖尿病人出現足部發麻的現象,就要特別注意了,這可能是糖尿病足的前兆。糖尿病人如何預防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很大,在早期會出現足部畸形、足部疼痛、行走困難、潰瘍壞死等症狀,到了中後期,足部會有肌肉和組織壞死的情況發生,嚴重者需要進行截肢。
  • 糖尿病離徹底治癒還有多遠?醫生揭曉最新成果,糖友們最好看下
    有一種疾病會導致體內血糖超標,引發各類併發症,甚至是造成慢性腎病,它就是「糖尿病」!該疾病也被稱為富貴病,其出現原因和不健康飲食、生活方式有一定關聯。目前臨床上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和2型兩個種類,其中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較高,大約佔據了全部患者的90%以上。
  • 糖尿病和高血糖有什麼區別?有這3大區別,建議提前了解
    說起高血糖,很多人就會延長到糖尿病,當然高血糖和糖尿病也是有必然聯繫的,但是高血糖並不等於糖尿病,糖尿病是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和高血糖之間也有很大的區別,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糖尿病和高血糖有什麼區別?
  • 腎上腺腺瘤能否有效治癒
    核心提示:  腎上腺腺瘤在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率非常高,首先建議大家一定要對此有詳細的了解,關於疾病能否治癒的問題,也是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的,建議大家不要一概而論。疾病在發生以後,只要我們能夠進行問診,醫生相信也會對自己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幫助,因此建議大家不要緊張。
  • 困擾大家的糖尿病,到底能不能被治癒,看專業醫生給你解答
    導語:糖尿病患者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的糖尿病可以治癒嗎,我可以不再用降糖藥嗎?我想各位患者朋友也一定也有相同的困惑,今天回答一下大家提出的問題,糖尿病病人如何恢復正常。答案是目前來說,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糖尿病還不能治癒,因此一旦患上糖尿病是一件非常漫長的事情,需要患者及時注意。
  • 得了糖尿病,能不能吃肉了?醫生:若是能做到3點,肉也能大口吃
    糖尿病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想沾染的一類疾病,當血糖值超出標準範圍,糖尿病就來臨了,這種疾病令人頭疼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血糖超標並非一日形成的結果,大多數非遺傳性糖尿病的形成是患者自身不良生活習慣下日積月累的表現,這就意味著
  • 得了糖尿病,腳痛怎麼辦?這三點都做到,或有助緩解
    對於糖尿病而言,可怕的並不僅僅是血糖的持續性升高,而是隨之而來的各類併發症。由糖尿病引發的併發症有很多,比如糖尿病眼病、糖腎、糖尿病足等。其中以糖尿病足最為多見,也是相當可怕的併發症之一,如若不加以控制和治療,患者最終將會面臨截肢的命運!
  • 幹細胞療法終結胰島素注射時代,讓糖尿病治癒成為可能!
    糖尿病主要分為四型:I型糖尿病(T1DM)、II型糖尿病(T2DM)、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 糖尿病最典型的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喝得多、吃得多、尿的多但是體重卻下降。
  • 世界糖尿病日:中西醫結合「五駕馬車」治療糖尿病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老年病科(內分泌老乾科)主任袁春雲教授介紹,治療糖尿病需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健康教育、監測與藥物、中醫治療這「五駕馬車」配合治療。 一.飲食治療 1.無論年齡大小,均應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