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難治癒,影響大,防範於未然很重要,如何防禦?做好這3點

2020-12-16 熊貓醫學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症候群。糖尿病對於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比較明顯的影響,且目前糖尿病很難治癒,令人非常苦惱,所以對於糖尿病,防範於未然很重要,如何防禦?做好這3點。

1.預防糖尿病遺傳

如果家族中特別是父母有糖尿病,那麼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機率就會更大。但並不是不可預防的。因為孩子從父母那遺傳的只是糖尿病的易感性,而並不是糖尿病本身。其實本質來說,糖尿病並不可怕,更怕的是由糖尿病引發的其他併發症,如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感染和性功能障礙等。所以對於有遺傳風險的人來說,做好預防就更為重要。

2.做好日常護理

糖尿病的預防重在飲食和運動,如果我們能保持合理飲食、規律運動,就能夠大大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除此之外,肥胖人群或者喜歡靜坐,有高血壓、高血脂等人士應該要多多關注血糖健康,定期檢查,做好血糖檢測。有針對性地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進行調整和調養。除此之外,我們應當要保證自己充足的睡眠,長期睡眠不足也會增加患病風險,特別是熬夜還會導致我們的內分泌紊亂,長此以往更是免不了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同時,要注意給自己減輕壓力,如果我們長期處於一種焦慮或是緊張的狀態下,我們身體的平衡狀態就容易被打破,身體的免疫系統和激素分泌都容易發生改變,也會引起血糖的升高。所以說保持一個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心態的平和,對於預防糖尿病風險也是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糖尿病很難治癒,令人非常苦惱,如何有效防禦?這3點需了解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症候群。糖尿病對於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比較明顯的影響,且目前糖尿病很難治癒,令人非常苦惱,所以對於糖尿病,防患於未然很重要,如何防禦?做好這3點。
  • 剛查出糖尿病還能逆轉嗎?做好這3點,血糖控制穩穩的
    很多人在剛檢查出糖尿病的時候,會非常苦惱,不知道如何是好,到處諮詢醫生還會不會逆轉?在我們以往的認知裡,都知道患上糖尿病後就不會像感冒一樣,短期會治癒。而且由於糖尿病的併發症危害非常大,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問題上,大部分人都不敢怠慢。
  • 颱風「巴威」會對煙臺天氣帶來什麼影響?如何做好防禦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波 通訊員 王冬梅 煙臺報導  據氣象部門預報,受西風槽和8號颱風「巴威」影響,煙臺市將遭遇一次長時間大範圍降雨過程。
  • 糖尿病患者,腳部出現這3個症狀,「糖尿病足」或離你不遠了
    糖尿病是一種相當多見的疾病,在我國有超過一億的糖尿病患者,這表明有超級多的人正受糖尿病的折磨。糖尿病不僅發病率很高,還有很強的危害性,糖尿病會引發各種併發症,從而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糖尿病足就是一個很嚴重的併發症。
  • 得了糖尿病,能不能吃肉了?醫生:若是能做到3點,肉也能大口吃
    糖尿病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想沾染的一類疾病,當血糖值超出標準範圍,糖尿病就來臨了,這種疾病令人頭疼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血糖超標並非一日形成的結果,大多數非遺傳性糖尿病的形成是患者自身不良生活習慣下日積月累的表現,這就意味著
  • 如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糖尿病自我管理?
    儘管人類對新冠病毒普遍易感,但糖尿病患者是我們更應關注的特殊人群。根據目前積累的臨床數據,新冠肺炎的重症、危重症和死亡患者中,有將近一半的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其原因在於,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較差,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肺部炎症進展更快,嚴重程度更高,死亡風險也更大。從新聞裡得知這一信息,很多「糖友」們坐不住了,往日愜意的生活一下子亂了套。
  • 糖尿病患者如何鍛鍊身體?牢記這3點,或許就足夠了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除了積極的治療以外,運動也是很好的輔助控糖的方式。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知道怎樣運動,才能夠控制好自己的血糖,遲遲沒有辦法開展運動計劃。其實在運動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能讓運動成為無用功。糖尿病患者想要鍛鍊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 困擾大家的糖尿病,到底能不能被治癒,看專業醫生給你解答
    導語:糖尿病患者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的糖尿病可以治癒嗎,我可以不再用降糖藥嗎?我想各位患者朋友也一定也有相同的困惑,今天回答一下大家提出的問題,糖尿病病人如何恢復正常。答案是目前來說,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糖尿病還不能治癒,因此一旦患上糖尿病是一件非常漫長的事情,需要患者及時注意。
  • 想要真正了解糖尿病,不妨看看這3點,認識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所以,即使體內有足夠的葡萄糖,但是體內細胞得不到補充,也會讓身體的基礎代謝受到影響。長時間的高血糖還會導致出現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下降的情況,有時還會伴隨著皮膚瘙癢、食物模糊等症狀。如果不及時加以治療,可導致多種併發症。
  • 中西醫聯手治癒96歲老人糖尿病足
    中國江蘇網12月10日南京訊(記者 劉潔 傅曉) 日前,一位96歲高齡的老人糖尿病足在東部戰區總醫院(原南京軍區總醫院)和江蘇省人民醫院通力合作下,通過中西醫結合療法獲得治癒。近日,記者親自去採訪見證了這一奇蹟。96歲高齡老人小腿及以下動脈血管閉塞 截肢還是保守治療?
  • 腎臟硬化不可逆轉,又該如何防範腎衰竭?腎內醫生講出了3點
    常有患者穿刺後有這樣的疑問:醫生,我這腎穿刺報告顯示20個腎小球有10個硬化了,是不是非常嚴重?硬化的腎小球還有希望恢復嗎?腎小球插畫腎小球硬化其實是腎臟內腎單位受損的表現,也是腎臟提前「老化」的結構變化。
  • 跟糖尿病相比,五種併發症更需要防範,尤其第一個,80%的人都有
    跟糖尿病相比,五種併發症更需要防範,尤其第一個,80%的人都有生病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都無法避免的事情,因為體內有大量的器官,再加上生活的環境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細菌以及病毒,儘管我們有著強大的免疫機制,可並無法做到萬無一失。
  • 不想傷痕累累,防範於未然要掌握
    姐姐小時候最喜歡的是揪頭髮,有的時候回味起來仿佛頭髮根都跟著生疼,二寶生性比大寶好動「魔爪」更是不留情面,前不久姐姐和妹妹一起玩玩具的時候,剛滿3歲的妹妹也不知道是喝了哪門子風,拿起玩具就直接「狠狠」地砸在我的腦門上,當時腦袋嗡嗡作響了半天、直到第二天才慢慢緩過勁來。
  • 東莞市三防辦印發做好低溫防禦工作通知
    12月14日,東莞市三防辦印發通知,要求各鎮街(園區)和有關單位要提高警惕,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切實做好低溫防禦各項工作。通知要求,各鎮街(園區)和有關單位要加強值班值守,及時會商研判風險,組織實施低溫防禦措施。氣象、水文、自然資源部門要加強監測,滾動預報,及時發布預警。民政部門要做好兒童、老人、流浪乞討人員、困難群眾等弱勢群體的防寒保暖工作。農業農村部門做好防寒保生產工作,加大對農林牧漁業生產防寒保暖工作指導。農業農村和海事部門要做好漁船、商船人員安全監管。
  • 想要穩定體內血糖,做好這「3件事」,或可讓糖尿病遠離你
    導語:說起糖尿病這個詞已經在我們腦海裡出現了不止一次了,而且給我們的第一反應這就是老年人的專利。但是在現在這個社會,其實不單單是出現在老老年人群裡面了,糖尿病也逐漸趨於年輕化。而且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性的疾病,發病率也非常的高。要想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我們平時一定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和作息習慣。
  • 孕期想要控制血糖增長,避免妊娠糖尿病的出現,要做好這3點
    然而,如果營養超標,不僅胎兒發育會過大,同時也會增加妊娠併發症的風險,比如「妊娠高血糖」就是常見種類。孕期之所以容易出現糖尿病,除了和飲食過於豐盛有關外,孕媽體內激素變化、懷孕年齡過大、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都是誘發妊娠高血糖的重要因素。
  • 糖尿病為何會發生酮症酸中毒?機制是什麼?糖友平時預防做好這3點很...
    如果繼續缺乏胰島素、血糖繼續升高,酮體也會越來越多,這就是「酮症」了。有些組織器官能利用酮體,但是大腦幾乎只能單純利用葡萄糖來供應能量,這時候大腦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
  • 糖尿病為何會發生酮症酸中毒?機制是什麼?平時預防要做好這3點
    如果繼續缺乏胰島素、血糖繼續升高,酮體也會越來越多,這就是「酮症」了。有些組織器官能利用酮體,但是大腦幾乎只能單純利用葡萄糖來供應能量,這時候大腦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而且,因為酮體中的β-丁酸和乙醯乙酸都是酸性的,它們的逐漸堆積會破壞體內的酸鹼平衡,使得血液和組織液呈現酸性,並影響正常代謝的進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酸中毒」。
  • 糖尿病偏愛這3類人,不想血糖飆升,勸你及時做好預防
    因為糖尿病人的胰島素分泌較少,會令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到細胞之中,細胞就不能將其轉化成能量,導致血液裡的糖含量無法降低,這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影響,增大各種併發症的風險。
  • CDS2019 | 郭曉蕙:如何做好基層糖尿病教育與管理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二次全國學術會議於11月21日正式開幕,在下午的基層糖尿病防治專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專家郭曉蕙教授帶來關於如何做好「基層糖尿病教育與管理」精彩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