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壹讀
(ID:yiduiread)
問:廣東人為什麼不吃東北人?
答:太硬!
畢竟在「凍」北,萬物皆可凍。
無論是啥,都能給你凍瓷實了。人也不例外。
瞬間給你凍成一個活脫脫的聖誕老人。
但要說凍得最多的,當然還是吃的。有些食物,經過東北天然大冰庫的冰凍魔法,口感就像被加持了一般。
凍果和東北,簡直配一臉。
如果你初到東北,問一個東北人,什麼凍物最好吃,十有八九會和你說:凍梨。
但當凍梨被推到你面前,你看著這坨黑乎乎硬邦邦的東西,準不定會連連撤退:
這啥玩意兒?長得跟手榴彈似的。垃圾桶撿來的吧。
圖源:圖蟲創意
但是熱情似火的東北狗友根本不會在意你的嫌棄,直接把凍梨強塞進你的嘴裡。
而當你的舌尖吮吸到一口混雜著冰碴的汁水時,只會發出一聲浪叫:
哎呀,凍梨,嘎嘎甜。
經歷零下40度的恐怖極寒捶打,一顆普通的梨「置之死地而後生」——皮變得比李逵黑,肉比海綿軟,汁比蜂蜜甜。
但心急是吃不了凍梨的。如果你拿到凍梨張嘴就咬,或拿刀劈,周圍人就會搖搖頭,滿臉寫著「你這個來自南方的憨批」。
正確的打開方式是準備一盆冷水,不要猶豫,把冰疙瘩凍梨直接丟進去「緩一緩」(huan一聲)。凍梨因為表皮溫度過低,會在水裡結出一層脆冰殼,保護著內部已經軟化的梨,避免被水泡漲。
等水盆周圍浮起一層薄薄的冰,就能開吃了。先在梨上咬個小口,吸著冰涼的梨汁打個激靈,再慢慢品嘗軟綿綿的果肉。
如果說凍梨穩佔凍果江湖C位,那麼站在凍梨旁邊的,絕對是江湖人稱「黃胖子」的凍柿子。
圖源:圖蟲創意
凍柿子解凍後,果肉中沉澱的甜味就像被撕開了封印,直接用勺子舀著吃,綿密的觸感遠超哈根達斯。
離開了東北,凍梨、凍柿子在任何地方都無法復刻。對這兩個凍果蠢蠢欲動,打算買兩顆梨和柿子丟冰箱體驗東北風情的人,還是醒醒吧。畢竟冰箱零下十八度的冷凍,在三九天的東北,只能叫常溫。
另一個離開東北就無法復刻的是冰糖葫蘆。
在東北「萬物皆可冰糖葫蘆」真不是傳說。你能想到的水果幾乎都逃不過被冰凍後淋上一層糖漿穿在木籤子上的命運。
草莓、黃桃、葡萄、獼猴桃、西瓜……糖漿的甜蜜和水果的芳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令人慾罷不能。
圖源:圖蟲創意
其他地方是「冰糖」葫蘆,東北是「冰」糖葫蘆,兩者是天壤之別。
東北「冰」糖葫蘆一口咬下去,硌牙的冰碴子先麻痺了味覺,幾秒種後才能感受到糖漿包裹著山楂的絕妙滋味。每顆山楂都是從芯裡被凍實了的,雖然堅硬卻保留了最原始的清新酸甜,誘惑著你一顆又一顆停不下嘴。
吃到最後舌頭麻了,話也說不利索了,深吸一口氣,感覺從喉嚨到胃都被凍住了,但哆嗦著嘴唇也要咽出一句:
好爽!
圖源:微博@小軟_咕咕咕
被「凍瓷實」還能樂出來的,
也只有東北人了
一年有小半年要和凍物打交道,東北人的性格好像也被同化了,男人女人都一樣, 「硬」。
「硬」是一股生猛勁兒。當你在室外看到一個裡三層外三層把自己裹得只剩眼睛的東北人,咬著雪糕一口又一口時,不要驚訝,這不過是東北獨有的「以凍制凍、以寒攻寒」的招數,要的就是一個過癮和刺激。畢竟一根零度的雪糕在零下三十度的室外就是熱食嘛。
但更生猛的,是在冰雪嚴寒前苦中作樂,東北人的搞笑基因或許就是這麼來的。
切黃瓜找不刀了,一位小哥突發奇想把凍硬了的褲子當刀,這一「刀」切下去,拍黃瓜就有了,還不趕緊去拿兩瓶酒。
毛巾忘在宿舍陽臺一整夜,取回來一個冰坨怎麼辦?不用著急,東北室友直接現場教學玩冰壺。過道即賽道,拖把當球桿,自製的「毛巾冰壺」一個出溜滑就出去了。廣東孩子驚呆了,你們東北人真會玩!
東北人的這股虎勁兒從小就展露出來了。冬天屋簷上掛滿了冰溜子,熊孩子隨手一掰就是趁手的「武器」,院子裡打打殺殺是每個東北人美好的童年回憶。
每年也總有熊孩子聽了東北代代相傳的「冬天鐵欄杆很甜」的童話去舔鐵,最後舌頭與鐵欄杆融為一體,只能比手劃腳等人過來往舌頭上灌點水才「緩」過來。
東北人的「硬」,還體現在他們就像東北囤著過年的餃子一樣,不嬌氣不矯情。
東北的餃子最不嬌氣,成千上萬個餃子包好後,像丟石子一樣撒在院子裡,動作隨意又自然。吃餃子時直接用簸箕一鏟送進廚房下鍋煮了。
東北人也最不嬌氣,無論男女老少都是大大咧咧。東北老娘們面對被凍成冰塊的化妝品,非但沒罵街,還把拆快遞的車禍現場拍下來和更多的人一起哈哈哈哈。
但硬邦邦的環境和性格下,東北人包裹住了一顆軟糯糯的心。他們見誰都熱情似火,字典裡沒有「陌生人」三個字。冰天雪地裡,看誰都像前世走散的親人,見誰都得嘮上兩句。「你這貂真好看,奪錢啊?」
或許要扛住這片土地的冷,就得靠一顆軟得快化了的心,賊拉熱情,賊拉幽默,才能把生活過得熱乎乎的。
沒有一座中國縣城能真正拒絕「老頭樂」國產劇關掉美顏濾鏡,還有多少能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