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這位戰區司令官打一個大敗仗,從此羞得不再帶兵打仗

2020-12-16 臆說歷史

抗戰中,這位戰區司令官打一個大敗仗,從此羞得不再帶兵打仗

正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戰場之上,有輸有贏也是在所難免的。要知道,沒有絕對的勝利,就算是常勝將軍也不能保證百戰百勝。此人因為在抗戰中打了一個敗仗,就此不再帶兵打仗。此人是誰?為什麼放棄帶兵打仗呢?

提起國軍名將,大家都會想起張靈甫,薛嶽,白崇禧,李宗仁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國軍隊伍中褒貶參半的國軍名將。他的履歷堪稱豐富,他的故事堪稱傳奇,他的選擇更是讓人捉摸不透。此人就是蔣鼎文,國軍之中響噹噹的人物。

19392,蔣鼎文從昔日一方大員升任戰區司令長官。當時,蔣鼎文由陝西省主席轉任第十戰區司令長宮,率部在潼關一帶設河防,阻擊由山西、河南西竄的日軍。蔣鼎文統兵有方,將數萬日軍抵禦黃河之外。對此,日軍也是無可奈何。

194112,蔣鼎文升任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兼冀察戰區司令,總部駐洛陽。蔣鼎文一躍成為中原抗戰的「第一軍事長官」,此時此刻,蔣鼎文可謂是風光無限。在此之前,黃河對岸的日軍曾故意抹黑蔣鼎文,但並未任何作用。

日軍之所以這樣做,主要因為一時間過不去黃河,從而故意破壞蔣鼎文在中國軍民中的形象。還有一個原因是,蔣鼎文在當陝西省主席時貪汙受賄,魚肉百姓。

此時,日軍只能利用蔣鼎文這一缺點,到處張貼蔣鼎文一手抱美人,一手提鈔票的傳單。對於日軍的刻意抹黑,國民政府絲毫不在乎,因為這個原因,反而加快了蔣鼎文升官的步伐

抗戰進行到1944年,此時,日本侵略者開始進行他們口中所說的「世紀之大遠徵」。4月18日,日軍大舉南渡黃河,進入河南。日軍此舉非常明顯,他們想要以河南為界限,把中國分為南北兩部分。由此,蔣鼎文再次與日軍進行決戰。

此時的蔣鼎文,再不是幾年前把日寇拒於黃河之外的國軍名將。這個時候的蔣鼎文,出現了優柔寡斷,決策不力的種種狀況。加上蔣鼎文副手湯恩伯在前線的胡亂指揮,國軍部隊全面潰敗。

在這次大會戰中,蔣鼎文的兵力超過40萬,卻敗給了日軍。因為蔣鼎文的潰敗,我方38城池落入敵手。這一戰,轟動全國,各種聲音層出不窮。

之後,蔣鼎文回到重慶,值得一提的是,蔣鼎文比起湯恩伯等國軍高級將領,也算敢作敢當。蔣鼎文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引咎辭職,再不帶兵打仗。後來,蔣鼎文下海經商,不再過問軍隊的事情。從此以後,國軍名將成為了一個商人。

蔣鼎文的故事,可以用傳奇來概括,而蔣鼎文的選擇,只能用難以理解來形容。本是國民政府高級將領,卻因一次慘敗引咎辭職。他的選擇究竟是因為面子掛不住?還是另有隱情呢?

參考文獻:《蔣鼎文傳》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為何在抗戰時期都能夠擔任,戰區司令長官
    劉峙顧祝同,這位也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雖然他的經歷沒有劉峙那麼豐富,也沒有那麼精彩。但是他的發展比較平穩,沒有大起大落,而且是一直很得蔣介石的器重。在後來的中原大戰,包括圍剿紅軍戰鬥中,蔣鼎文都是立下赫赫戰功,因此在抗戰爆發後,他擔任過第十戰區司令長官,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等職位。後來因豫湘桂戰役中慘敗,退出軍界,從此也結束了他的軍事生涯。
  • 抗戰中12個戰區,唯一沒變化的司令是誰?八路軍名義上也歸他管
    在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一共設定了十二個戰區,每個戰區都有自己的最高司令官,但是這些司令官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原司令官犯了錯誤,或者戰鬥需要進行調動,司令官就會換人。但是有一個人很特別,他是第二戰區的司令長官,而且第二戰區的司令長官從來都沒有換過人,這個人就是閻錫山。
  • 同為地方軍閥李宗仁,閻錫山,劉湘都擔任戰區司令,為何龍雲沒有
    當然了,不止這些已經退休的軍閥們,還有大權在手的各地軍閥們同樣都願意為抗戰出力。如桂系軍閥李宗仁,在抗戰爆發後,率部北上參加抗戰,所部被編成為兩個集團軍。而他本人出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指揮了著名的臺兒莊戰役,史稱臺兒莊大捷。這一場戰役的勝利,讓李宗仁在國軍中的聲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為他後來競選副總統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 抗戰時期,全國劃分了12個戰區,一個戰區擁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抗戰時期的編制問題,例如集團軍、路軍等等。在抗戰時期,總計出現了40個集團軍、27個路軍。其實,在集團軍之上,還出現了戰區這個編制,編制的數量逐步增加。1937年,全國劃分了5個戰區。到了1945年,全國劃分了12個戰區。
  • 《八佰》告訴你廣東男人的血性:抗戰中粵軍有多少將士血戰沙場
    鄧世昌 廣東番禺人近日,由導演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正在火熱登場,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他們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孤軍奮戰四天四夜,打退敵人10餘次瘋狂進攻,斃傷日軍200餘人,用生命和鮮血奏響了一曲抗擊侵略的壯麗凱歌的故事
  • 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劃分了幾個戰區,各戰區的首任司令長官是誰?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應對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所規劃的軍事部署戰區進行劃分。初期劃分了5個戰區,每個戰區的首任司令官都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下面咱們就來簡單回顧下。 第一戰區司令 由蔣介石擔任,戰區主要包括河北及魯北地區,下轄第一、二、十四集團軍。
  • 抗戰時期,國民革命軍七大戰將,每一位都是戰功赫赫的上將軍官
    ,海、陸、空三軍齊全,然而讓全國人民大跌眼鏡的是,強大的東北軍竟然像兔子一般,被區區不足兩萬的日軍一路攆到了關內,將中國最發達的工業基地拱手讓給了日本人,東三省3000多萬老百姓淪為亡國奴,原因竟是因為一紙「不抵抗」的命令,從此,東北成為了日軍侵略中國的後方基地。
  • 帶兵打仗的三國手遊
    帶兵打仗的三國手遊是一款以春秋戰國為背景打造的策略類手機遊戲,遊戲中你將重溫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招募心儀的名將,組建自己的軍隊徵戰六國,平定天下,喜歡趕緊下載試玩!
  • 抗戰時期的第九戰區,麾下兩個王牌軍,虎賁與泰山都是誰任軍長
    抗戰全面爆發後,蔣介石最初先後劃分了五個戰區,最後演變成十幾個。然而在中國抗戰進入中期時,當時的湖南是抗戰時期的主戰場,並劃分為第九戰區。可能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三次長沙會戰就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將軍指揮的,三次長沙會戰殲敵10萬餘人,成為抗戰時期殲敵最多的戰區司令長官。
  • 揭秘:抗戰時期國軍六大戰區司令長官都有誰?看看你認識幾個
    抗戰時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1941年發動皖南事變。抗戰勝利後任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去臺灣後任代國防部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1987年1月17日在臺北逝世,享年94歲。 第4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
  • 抗戰中,湘軍為什麼不如川軍,其最高統帥是誰?
    從此,兩人疏遠。 到此為止,湘軍各部由於軍心分離,先後被陳誠等中央軍兼併,只剩下第四路軍,劉建緒便成為了湘軍的「獨帥」。 劉建緒獨統湘軍之後,按照蔣介石的命令又開往贛、浙、閩、皖繼續「剿共」。
  • 都說抗戰打了八年,為何也有人說是14年,那麼到底哪一個正確
    隨後,當時國民革命軍,軍事最高領導人蔣介石在廬山先後發表《蔣介石廬山抗戰聲明》,號召全民族抗戰;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宣告抗戰已經全面爆發。而此時的日軍,也先後攻佔了北平,天津兩大城市,在這戰役中,西北軍將領佟麟閣,趙登禹兩位愛國將領,與日寇作戰中英勇犧牲。成為抗戰時期犧牲最早的兩位高級將領。
  • 一個師兵力不到4000人!抗戰時期,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
    而在第二戰區的晉綏軍部隊中,其一個師的兵力竟然連五六千人都沒有,只有不到4000人。我們知道,抗戰時期,日軍滿編步兵聯隊的兵力都有3800人,而晉綏軍的一個師甚至在兵力上都沒有對日軍聯隊形成優勢,這是什麼情況呢?其實,全面抗戰初期的晉綏軍在部隊編制上要充實些。
  •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打仗最厲害的4位名將!
    據不完全統計,光是國軍在這些年的作戰中傷亡322萬多人、病亡42萬多,總計損失超365萬餘人。平民約有900萬人死於戰火,800多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1000多萬人失蹤,另有9500萬人成為難民。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後,中國眾多打內戰的軍閥開始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特別是抗日戰爭前期,國軍一直都是抗戰的主力軍。
  • 這個鬼子名將在抗戰中最能打,卻連戰連勝後,慘遭棄用
    9連的官兵們做夢也想不到,他們一梭子打下來的這架飛機竟然是日軍第11軍司令官冢田攻的座機,他本人已然變成了那11具焦屍中的一具。這是八年抗戰中中國軍隊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將領!
  • 中國歷史「第一軍神」,對武藝一竅不通,帶兵打仗卻百戰百勝
    中國歷史"第一軍神",對武藝一竅不通,帶兵打仗卻百戰百勝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當中,誕生了許許多多的非常有名氣和才能的將領,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便是其中的一員,因為他和他的部下都身著白袍,所以世人稱之為"白袍軍",而"白袍軍
  • 抗戰時期集團軍司令、軍長、師長為何都是中將?泛濫源於兩點原因
    說亂也不亂,抗戰時期的師長、軍長、集團軍總司令乃至於戰區副職,都可以是中將軍銜,因為一級和二級上將名額是有限制的,否則也不會出來「中將加上將銜」。通常來說,師長一般為少將銜,但其中資歷深厚的必然也混到了中將,比如餘程萬那是黃埔一期生,只不過是仕途被耽擱了而已。
  • 他是日本最後一個武士,曾打敗抗日名將薛嶽,日本投降當天切腹自殺
    4萬大軍進攻大唐,但在唐朝名將劉仁軌的打擊下全軍覆沒,從此消停了1000多年,到了明朝時期,日本大名豐臣秀吉再次發動戰爭,他率領全國20萬精銳想要徵服大明朝,但還沒看到明朝的國土就傷亡慘重。,日俄戰爭中,他攻克旅順港口一戰成名,被奉為軍神,乃木希典看阿南惟幾的劍道造詣很高,就勸他加入軍隊,從軍報國。
  • 他是抗戰時期名將,官至陸軍副總司令,特赦後晚年生活如何?
    他是抗戰時期名將,官至陸軍副總司令,特赦後晚年生活如何? 毋庸贅言,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對中國的抗戰史都曾不夠客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交流的加深,國民黨軍隊的抗戰事跡逐漸獲得了肯定,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位國軍的抗戰名將——範漢傑。
  • 曾國荃教兄長如何帶兵打仗
    他實在不是一個帶兵的料,後來就長年呆在家鄉做曾府的總管家。最早隨曾國藩去長沙、衡陽練兵的是滿弟曾國葆(後改名貞幹,字事恆),他自募六百人,擔任營官,成為曾國藩在湘軍早期最倚仗的親軍,並向曾國藩舉薦了湘軍水師兩大統帥彭玉麟和楊載福。但在與太平軍第一次交手的靖港大戰中,曾國葆所率領的部隊,最先潰逃。事後,此營被裁掉,包括曾國葆在內,幾百人全部回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