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無湘不成軍。近代以來,湘軍以英勇驍戰而威震天下。但是,在抗戰時期,曾經名聞天下的湘軍表現遠比不上川軍、滇軍,甚至有些默默無聞了。
這是為什麼呢?
湘軍衰落的背後,有著十分深刻的歷史、人事因素。
湘軍到民國時,先由落入譚延闓、趙恆惕、程潛、唐生智、何鍵等人之手。1927年大革命風雲變幻之際,湘軍兩巨頭中,唐生智與蔣介石鬧翻,何鍵則投靠蔣介石。結果,唐生智下野,何鍵取唐而代之,並追隨蔣介石南徵北戰。
經過內部多次內訌,湘軍的戰鬥力大大減弱。
以後,何鍵率部多次「圍剿」紅軍,但是由於是雜牌,儘管屢立戰功,但仍不為蔣介石重用。由此,何鍵產生怨氣,開始走保存實力之路。1935年7月,蔣介石一氣之下,下令由何鍵的老部下劉建緒接替何的第四路軍總指揮之職。
劉建緒與何鍵是保定軍校的同學,靠追隨何鍵而發跡,一直是何鍵的副手。但是,劉建緒翅膀硬了後,野心也大了。這一次劉建緒獲得蔣介石重用,在辦理交接手續時,就因第四路軍虧空500萬元軍費與何鍵大幹了一場。
500萬軍費是咋回事?
何鍵擔任「剿共」西路軍總司令時,對手下的朱耀華、羅霖、許之祥、嶽森、李雲傑、李韞珩、王懋功等7個湘軍主力師,每月給以數萬元不等的特別津貼,以緩和自己和他們的昔日嫌怨,累積達500萬元之巨。這些錢都是何鍵挪用的第四路軍的經費。結果,劉建緒一接任,第四路軍無法發餉,欠俸三個月,官兵怨聲載道。
劉建緒不接受此筆虧空帳目,何鍵又無法補上,只得要求蔣介石補撥。之後,何鍵留下100萬元,把400萬元交給劉建緒。
從此,兩人疏遠。
到此為止,湘軍各部由於軍心分離,先後被陳誠等中央軍兼併,只剩下第四路軍,劉建緒便成為了湘軍的「獨帥」。
劉建緒獨統湘軍之後,按照蔣介石的命令又開往贛、浙、閩、皖繼續「剿共」。
由於「剿共」有功,1936年9月,劉建緒被蔣介石下令晉加陸軍上將銜。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第四路軍奉命進入華東的杭嘉湖地區集結待命。淞滬會戰打響後,劉建緒升任第三戰區第10集團軍總司令,總部駐在杭州,指揮陶廣第28軍、李覺第70軍以及陳安金第79師、陳德清第194師、楊永清暫編第13旅、李國均暫編第12旅、王東原第73師。這些部隊多是三湘子弟兵,但是規模、人數、聲勢均遠遠不及川軍、滇軍。
在淞滬會戰中,劉建緒親手訓練的第15、16、19三個師奮勇殺敵,在戰場上傷亡超過90%,3萬餘人出戰,11月從上海撤退時,只剩兩千多人。但是,三個師均被評為淞滬會戰中戰績最佳之師。以後,三個師參加武漢會戰,歸張發奎指揮,由此脫離了劉建緒的掌握。
淞滬會戰後,劉建緒率部退守浙江及皖贛邊界,歸屬顧祝同第三戰區序列。
但是,從1938年到1941年,第三戰區沒打過什麼大仗。劉建緒率領的湘軍幾支部隊,因為沒打仗,也沒什麼名聲。而與此同時,川軍、滇軍不僅聲勢浩大,而且屢次參加大戰,聲名鵲起。
於是,湘軍終於不如川軍了。
1941年7月,蔣介石任命劉建緒為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25集團軍總司令,李覺以副總司令代行總司令職權。不久,蔣介石又派劉建緒主持閩政,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於是劉建緒的第25集團軍總司令也被免除了,只保留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空銜,從此告別了幾十年的戎馬生涯。
對此,劉建緒對親信說:「打紅軍時,老蔣對我們湘軍很放手,讓我們打個不停,現在抗戰,我們反而清閒了。」
劉建緒卸了軍權,湘軍更是群龍無首了,李覺等人逐漸歸於蔣介石的中央軍之下,其他幾個湘軍師更是沒什麼名氣了。
劉建緒主持閩政,直到1948年9月才卸職,長達七年之久。這時的湘軍已經幾毫無實力,正在快速走向消亡。面對人民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唐生智、程潛、劉建緒、李覺等原湘軍領袖們,開始聯絡軍政人員,促進湖南和平解放,最終,使得湖南沒有經過大戰,得到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