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時,要不要堅持運動?14萬人的調研給了建議

2020-11-10 世界科學

定期進行體育鍛鍊是預防和降低高血壓的健康方法,即使是在空氣汙染水平相對較高的地方,情況依然如此。空氣汙染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但體育鍛鍊所帶來的健康收益大過這種危險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的旗艦雜誌《循環》(Circulation)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即使生活在空氣汙染程度較高的區域,經常運動的人罹患高血壓的風險也要低於不常鍛鍊的人。

空氣汙染與身體活動之間的風險-收益關係是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因為全世界91%的人都生活在空氣品質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的地區。

此項研究作者之一、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勞向謙(Xiang-qian Lao)博士表示:「在很多空氣品質比較差的城市裡進行戶外活動,毫無疑問會增加汙染物攝入量,進而使健康受損。不過我們發現,即使暴露在高水平的汙染下,體育鍛鍊總體上仍有諸如預防高血壓之類的保護作用。」

研究團隊對臺灣超過14萬名無高血壓病史的成年人進行了跟蹤回訪,人均追蹤時長5年。調研的指標包括他們每周的鍛鍊量——分級為不活躍、中等活躍和高度活躍,以及他們的血壓水平——通常來說高血壓的標準為140/90毫米汞柱。

此外,他們還將調研對象的細顆粒物(PM2.5,最常用的空氣汙染指標)的暴露水平分為低、中、高三級。

研究人員發現:

總體而言,運動活躍度高,且暴露於低汙染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較低,低於不運動的人,也低於暴露於高汙染空氣的人。

那些適度運動的調研對象患高血壓的風險比不運動的人低4%,高強度鍛鍊的調研對象的高血壓風險比不鍛鍊人士低13%。

PM2.5暴露水平每升高一級,受試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就會增加38%,而運動水平每升高一級,患高血壓的風險會降低6%。

上述發現一方面說明減少空氣汙染是我們預防高血壓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就算空氣品質確實不好,定期進行體育鍛鍊也始終有健康助益。

2004年,美國心臟協會曾發表一項科學聲明,指出暴露於汙染的空氣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隨著而來的死亡風險。2010年,他們又更新了有關這些風險的詳細內容,包括心臟病發作、中風、心律不齊和心力衰竭等多項風險。

勞向謙說道:「這是迄今為止針對空氣汙染和有規律鍛鍊對高血壓風險的綜合影響的最大規模研究。我們的調研結果表明,對那些生活於存在一定空氣汙染的地區的居民來說,有規律的體育鍛鍊是一種預防高血壓的安全方法。」

這項研究證實了空氣汙染時運動的心血管受益。在獲得這項結論的同時,也需要理解研究的局限性。比如,臺灣空氣汙染程度中等(年PM2.5濃度是WHO推薦限值的2.6倍),其結果很難推廣到汙染程度更高地區的人群。

所以,我們仍期待有進一步的科學研究指引我們(比如空氣汙染對呼吸道的影響),在空氣汙染常態下,如何科學安排健身而不糾結。

END

資料來源:

Regular exercise helps prevent high blood pressure, even in areas of high air pollution

一鍵三連關注

相關焦點

  • 上海空氣品質重度汙染,建議兒童老人等停止戶外運動
    上海空氣品質重度汙染,建議兒童老人等停止戶外運動 「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 2020-12-12 09:52
  • 空氣汙染時,跑步機會是好選擇嗎?
    當空氣品質不好時,出門跑步幾乎成了自殺式行為。陳柏長醫師身為跑步教練,更是一名不到兩個月就用過至少20臺不同品牌廠家跑步機的跑者,他用科學研究和自身經驗跟你分享專家建議、跑步機與路跑的不同、跑步機可能的傷害,並提出相當實用的替代方案:交叉訓練。
  • 空氣指數235!如何避開空氣汙染?
    青島空氣汙染指數建議:今天青島市空氣重度汙染,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儘量減少戶外運動。與在人行道靠建築一側行走相比,靠機動車道一側行走時接觸到的汙染物會增加1/10。同理,在人行道等待紅綠燈的時候,也應儘量往後站,更不要逗留在路中央,因為汽車加速通過時會排出更多的尾氣汙染顆粒。
  • 中國近年來PM2.5濃度減少28%,每年因空氣汙染而死亡的人少了9萬!
    其中指出,中國近年來細顆粒物汙染即PM2.5濃度減少了28%,直接導致每年因空氣汙染而死亡的人數減少了9萬人。 另外,針對冬季霧霾天氣多的情況,世界衛生組織近日發布了「空氣汙染保護措施及戶外活動小貼士」,指導人們科學防護。
  • 每年超4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 歐盟責令成員國限期整改
    中青在線布魯塞爾1月3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駐歐盟記者 鞠輝)「歐盟空氣品質遠未達標,治理大氣汙染刻不容緩!」歐盟委員會環境事務委員卡梅努·維拉日前在布魯塞爾鄭重發出警告。歐盟已就空氣汙染問題下達最後通牒,嚴重超標且整改不力的成員國將面臨法律後果。
  • 空氣汙染|保護措施及戶外活動小貼士
    從籠罩在城市上空的煙霧到室內煙塵,空氣汙染對人們的健康和氣候都構成了重大威脅。每年室內和室外空氣汙染導致全球約700萬人過早死亡,這些死亡主要是由更高的中風、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死亡率所造成的。
  • 空氣汙染 | 保護措施及戶外活動小貼士
    哪些人群面臨更高的健康風險?空氣汙染下,兩類人群面臨著更高的健康風險:首先是先天或後天體質易感的群體,如存在既有疾病或健康狀況,出現對空氣汙染暴露的反應加重的情況。其次,空氣汙染暴露水平更高的人群也更容易受到傷害。
  • 上海啟動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
    截至今天(12日)14時,本市實時空氣品質指數為242,重度汙染。經本市生態環境、氣象部門聯合會商,預計12日白天至13日本市仍受弱氣壓場控制,主導風向為西北偏北風,空氣品質將維持重度汙染水平,個別時段可達嚴重汙染。上海市空氣重汙染應急工作組辦公室12日13時發布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請注意防範。
  • 我們能在空氣汙染頻發的季節裡自由暢跑嗎
    在空氣汙染的環境中做戶外有氧運動,會讓我們把更多的有害氣體、有害物質吸入肺中。不自由的呼吸環境環境對跑步的影響不言而喻,我們要考慮到路段、氣溫、氣象,當然,還有空氣汙染。為了得到更多的資料,他又在隨後做了另一個實驗,這一次,他設置了對照組,在空氣汙染的日子裡,他們把運動員分成兩個不同強度的組別,其中強度高得那一組,幾乎沒有運動員能夠堅持完成一次30分鐘的騎行。生理測試的結果顯示,兩個組別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強度低(速度更慢,用時更久)的那一組所呼(出)吸(入)的空氣總量,因為空氣存在汙染而增加了。
  • @上海人 目前,空氣品質重度汙染!
    目前申城空氣品質處於重度汙染水平,要出門的小夥伴請注意。今天(12日)09時,實時空氣指數為221,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建議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
  • 提醒:目前空氣品質重度汙染,實時指數246
    受本地汙染累積疊加上遊汙染輸送影響,目前申城空氣品質處於重度汙染水平,要出門的小夥伴請注意。 今天(12日)12時,實時空氣指數為246,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建議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
  • 空氣汙染每年造成700萬人死亡,改善生存環境我們能做什麼?
    國際清潔空氣日,聯合國秘書長致辭其實早在2014年,世衛組織就曾發布數據,每年因空氣汙染造成的死亡人數約為700萬人。也就是全球每八位死者,就有一位是死於空氣汙染。這一調查結論是以前估計數字的兩倍還多。
  • 出門小夥伴注意:目前申城空氣品質重度汙染,實時空氣品質指數207
    -24 08:29:47 來源: 周到上海 舉報   一早出門上班的小夥伴們注意,受上遊汙染輸送和本地累積疊加影響
  • 空氣品質不好時,在室內或室外運動安全嗎?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在短期內,呼吸劣質空氣會導致咳嗽、正常呼吸困難、眼睛刺痛、流鼻涕、氣喘、胸痛和呼吸短促等症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暴露在空氣汙染中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比 慢性支氣管炎、血管功能受損、增加中風風險、高血壓疾病、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包括肺癌和乳腺癌等 那麼,當空氣品質不好時,在戶外運動安全嗎?
  • 世衛組織|有關空氣汙染的保護措施及戶外活動小貼士
    從籠罩在城市上空的煙霧到室內煙塵,空氣汙染對人們的健康和氣候都構成了重大威脅。 每年室內和室外空氣汙染導致全球約700萬人過早死亡,這些死亡主要是由更高的中風、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死亡率所造成的。
  • 周杰到冠縣調研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10月14日,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周杰到冠縣調研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冠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崔新樂,副縣長李懷國,市汙染物總量控制中心主任王治國陪同調研。周杰一行先後到潤豐新材料有限公司、冠洲集團、星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實地調研,查看了冠縣高空瞭望系統監控平臺,認真聽取相關工作匯報,詳細了解冠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周杰對冠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冠縣在大氣汙染治理工作上,站位高、決心大、措施硬,敢於擔當,攻堅克難,有力推進了縣域空氣品質持續好轉。
  • 印度設「空氣品質報告系統」應對汙染
    原標題:印度設「空氣品質報告系統」應對汙染  新華網新德裡4月7日電(記者吳強)印度總理莫迪6日宣布,在印度部分大中城市設立「空氣品質報告系統」。這是印度首次採用國際通用的空氣品質標準,讓公眾及時了解空氣汙染狀況,並為他們提供防護建議。
  • 王仲田調研平頂山市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
    12月11日,省汙染防治攻堅辦副主任、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仲田帶領相關人員,到平頂山市郟縣、寶豐、汝州等地,深入部分企業調研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和淘汰落後產能工作。王仲田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規劃和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完成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各項目標任務艱巨,尤其在當前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和共同努力,各相關企業一定要認真履行好環境治理法定責任和社會義務,嚴格按照重汙染天氣應對措施和季節性生產調控措施要求,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制定相應減排措施,嚴格兌現措施落實,真正做到該保的保到位、該限的限到位、該停的停到位。
  • 空氣也能「殺人」,9歲女童死於汙染
    這是英國首例被判定由空氣汙染導致哮喘病身亡的案例。埃拉生前所在社區空氣中的顆粒物水平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二氧化氮排放量也超過了法定上限,她在經歷了三年嚴重哮喘反覆發作後,於2013年去世。目前世界範圍內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至少有6億人患有過敏性鼻炎,其中2億人同時合併哮喘。全球哮喘年病死率約18萬人。
  • 空氣汙染的危害有多大?中國人預期壽命減少4年多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空氣汙染(本文主要指室外空氣汙染)已經成為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最大威脅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數據顯示, 2016年,全球91%的人居住在空氣品質未達到WHO指南水平的地區;約420萬人因空氣汙染過早死亡。一項發表在《心血管研究》的研究進一步顯示,空氣汙染使全球的平均壽命減少了近3年,每年導致880萬人過早死亡,這一數字是WHO發布數據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