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散散把霧滿攔江《我不過低配生活》看完,唯一留下印象是其中一篇文章《怎麼樣讀書,才算通透》。
自古以來讀書都被熱捧,被賦予極大的意義和功利目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當然直到現在,讀書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階層上升通道。
但是讀書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先不講究效果如何,即便囫圇吞棗的看本書,能夠堅持下來都實屬不易。真要論效果的話,就更加難了。享受當下,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才是人的本能。
因而從霧滿江攔的這篇文章《怎麼樣讀書,才算通透》,從標題就很吸引人。這不就是人人要找的讀書版武林秘籍。
《怎麼樣讀書,才算通透》裡先講了價值觀對於讀書的重要作用。
三國時期的管寧,讀書很多,當一次他坐船翻了船後,找翻船的原因。他不是像我們想到水上浪太高,船不穩,而是得出結論是自己的帽子戴歪了。這個理由現在看來太搞笑了,但是在他們那個時代極其正常,為什麼呢?一代理學大師董仲舒學問夠大吧,他一樣犯這樣的錯誤。皇宮裡失火發生火災,董仲舒認為是皇上的德行不好,受到上天的懲罰。
為什麼管寧和董仲舒會這樣,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對,價值觀不對了,即便你讀再多書都會被扭曲。
而作者講了四個讀書方法:古學今用、洋學中用、理學文用、文學理用。這是四個層次,每個層次大概花一年時間。大多數人能通過第一層就改變很多了,都不用到第二層。
霧滿攔江終於使出殺手鐧,不僅告訴你怎麼讀書,還直接告訴你讀什麼書。就像把上帝的骰子提前透露給你。推薦了古書《道德經》。
為什麼是《道德經》。
因為這本書是一本價值觀極其正的書,確實牛逼,很多大佬都是對這本書倒背如流,從這本書汲取了大把精華。比如《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主編吳伯凡、新東方英語創始人俞敏洪對於《道德經》,在文章中或者演講中信手拈來,也強烈推薦大家要背下來。
霧滿江攔首先也是要求《道德經》這本書背下來,能夠做到倒背如流,要用的時候隨時能調取。必定這本書並不長,全文才五千多個字。
能夠背下來還不行,《道德經》可不是白話文,並不好理解。我們普通人藉助相關解析的書,比如南懷瑾講道德經,對於道德經有理解、認識。
最後學以致用,學完《道德經》後,拿本國外傳記,用《道德經》去套用,發現連國外的人物也能套上。你再看萬事萬物都不同。
張瀟雨在《商業經典案例課》中講到暢銷書作家塔勒布,從他的《隨機漫步的傻瓜》到《黑天鵝》到《反脆弱》,他的思想一以貫之,講的都是一件事,其核心就是一個英文單詞,叫:Optionality-金融行業詞-可選擇權。
可選擇權建立在三個認知上:
1、我們對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是難以預測的;
2、一件事情的結果和產生的影響是非線性的;
3、面對無法預測的非線性世界,我們應該製造「可選擇權」(Optionality),讓我們儘可能地暴露在好的「黑天鵝」的事件中;
這個「可選擇權」最核心的意義是: 它可能面臨的損失是可以承受並且有下限的,但是萬一好的「黑天鵝」發生,它帶來回報的上限可以非常非常高,甚至是上不封頂的。
《道德經》不就是上面所說的「可選擇權」,它的損失是可以承受的下限-不就是花幾本書的錢,然後花些時間、精力,去背、去看。說實話大部分人這個錢、時間、精力不花在這裡,也刷手機、玩遊戲去了。但是《道德經》帶來的回報可能是非常高,甚至是上不封頂。不然那麼多牛人在享受到這個好處後,來強烈推廣。
試試唄,這個賭注可以值得下,也許一本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