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學習《道德經》

2020-12-12 興許就胡了

零零散散把霧滿攔江《我不過低配生活》看完,唯一留下印象是其中一篇文章《怎麼樣讀書,才算通透》。

自古以來讀書都被熱捧,被賦予極大的意義和功利目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當然直到現在,讀書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階層上升通道。

但是讀書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先不講究效果如何,即便囫圇吞棗的看本書,能夠堅持下來都實屬不易。真要論效果的話,就更加難了。享受當下,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才是人的本能。

因而從霧滿江攔的這篇文章《怎麼樣讀書,才算通透》,從標題就很吸引人。這不就是人人要找的讀書版武林秘籍。

《怎麼樣讀書,才算通透》裡先講了價值觀對於讀書的重要作用。

三國時期的管寧,讀書很多,當一次他坐船翻了船後,找翻船的原因。他不是像我們想到水上浪太高,船不穩,而是得出結論是自己的帽子戴歪了。這個理由現在看來太搞笑了,但是在他們那個時代極其正常,為什麼呢?一代理學大師董仲舒學問夠大吧,他一樣犯這樣的錯誤。皇宮裡失火發生火災,董仲舒認為是皇上的德行不好,受到上天的懲罰。

為什麼管寧和董仲舒會這樣,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對,價值觀不對了,即便你讀再多書都會被扭曲。

而作者講了四個讀書方法:古學今用、洋學中用、理學文用、文學理用。這是四個層次,每個層次大概花一年時間。大多數人能通過第一層就改變很多了,都不用到第二層。

霧滿攔江終於使出殺手鐧,不僅告訴你怎麼讀書,還直接告訴你讀什麼書。就像把上帝的骰子提前透露給你。推薦了古書《道德經》。

為什麼是《道德經》。

因為這本書是一本價值觀極其正的書,確實牛逼,很多大佬都是對這本書倒背如流,從這本書汲取了大把精華。比如《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主編吳伯凡、新東方英語創始人俞敏洪對於《道德經》,在文章中或者演講中信手拈來,也強烈推薦大家要背下來。

霧滿江攔首先也是要求《道德經》這本書背下來,能夠做到倒背如流,要用的時候隨時能調取。必定這本書並不長,全文才五千多個字。

能夠背下來還不行,《道德經》可不是白話文,並不好理解。我們普通人藉助相關解析的書,比如南懷瑾講道德經,對於道德經有理解、認識。

最後學以致用,學完《道德經》後,拿本國外傳記,用《道德經》去套用,發現連國外的人物也能套上。你再看萬事萬物都不同。

張瀟雨在《商業經典案例課》中講到暢銷書作家塔勒布,從他的《隨機漫步的傻瓜》到《黑天鵝》到《反脆弱》,他的思想一以貫之,講的都是一件事,其核心就是一個英文單詞,叫:Optionality-金融行業詞-可選擇權。

可選擇權建立在三個認知上:

1、我們對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是難以預測的;

2、一件事情的結果和產生的影響是非線性的;

3、面對無法預測的非線性世界,我們應該製造「可選擇權」(Optionality),讓我們儘可能地暴露在好的「黑天鵝」的事件中;

這個「可選擇權」最核心的意義是: 它可能面臨的損失是可以承受並且有下限的,但是萬一好的「黑天鵝」發生,它帶來回報的上限可以非常非常高,甚至是上不封頂的。

《道德經》不就是上面所說的「可選擇權」,它的損失是可以承受的下限-不就是花幾本書的錢,然後花些時間、精力,去背、去看。說實話大部分人這個錢、時間、精力不花在這裡,也刷手機、玩遊戲去了。但是《道德經》帶來的回報可能是非常高,甚至是上不封頂。不然那麼多牛人在享受到這個好處後,來強烈推廣。

試試唄,這個賭注可以值得下,也許一本萬利。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要好好學習研究《道德經》
    你也能想起他們的經典傳世著作,《論語》,《道德經》,等等。有多少人深入學習研究過聖人們的著作,並用來指導人生?在中小學課本裡,我們學到了一些有關的篇章,記得那些世代傳誦的語句「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也會知道「上善若水,不爭即為爭」的道理。你是否覺得,在千年以前,這些先賢們就能有這樣的先進思想,真的很了不起?
  • 為什麼道德經是企業家必讀經典
    為了大家的理解給大家繪製一個邏輯圖:從以上分析,我可以看到道德經其實從宇宙和自然本質的層面,以超越人的肉體感知的層面,首先告知世人生命的本質,世界本質,宇宙的本質,然後尋覓一種真正正確的幸福生命方式。其嚴謹的邏輯讓我們無可反駁,無可否決,無可置疑,只能領悟和修為。這正是道德經為什麼可以稱之為經的根本。
  • 學習道德經對於普通人的意義在哪裡?
    我們上面說了道德經是一本講經天緯地之學的書,講的是平天下的大學問,他的讀者群,按老子的設定是帝王和天師,帝師級別的。老子在出關前是周朝的圖書館館長,學問源頭是上古純之又純的三皇之學,所以說道德經才是一切學問的總源頭。一個人要想學點東西,不可不學道德經。學還要會學,學習道德經可以參照尹喜的《關尹子》,韓非子的《解老》和莊子的《莊子》。
  • 學習《道德經》趣味無窮!站好渾圓樁受益終身!
    如何學習《道德經》站好渾圓樁:清晨起來看了老師《靜悟〈道德經〉》中的序,知道老師幾十年裡都是:學經——站樁,站樁——學經,我也模仿一下,閉著眼睛在心裡默默地背誦我學過的那幾章,不知不覺中就出現了好多想法,於是就想寫寫。
  • 《遇見自己〈道德經〉的學與思》
    遇見自己 《道德經》的學與思 一、為什麼推薦大家讀道德經? 《道德經》是萬經之王,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性經典之一。該書文字之簡約,寓意之錘鍊,古今中外無出其右者。
  • 老子道德經的一個秘密,宇宙法則是道德經的本義
    《道德經》裡老子講的道有很多層面,如果搞混了,你就搞不懂什麼是道了,為什麼?比如說很多人一說「道」,就是玄妙,虛無飄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道是一種什麼神奇力量好像一說到「道」就非常神奇,其實老子並沒有把道講的那麼神秘,為什麼?
  • 道德經的智慧,懂得道德經就懂得管理的精髓
    知道今天有高人要路過於此。於是他站在關門口等候,終於看到了有一個老頭騎著一頭青牛過來。他一看這人就是自己崇拜的老子,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所以說至今,正一派龍虎山的道士不吃牛肉。為什麼不吃牛肉呢?就是因為牛是太上老君的坐騎。尹喜一看到這個老子路過於此,就虛心向他求教。老子先生你出國之後很多的知識寶庫沒有流傳下來,你能不能把你的思想寫成一本書。
  • 如何學好《道德經》
    學好太極功夫,需要學習《道德經》,然而怎麼才能讀懂它,學好它呢?建議大家可以到喜馬拉雅收聽羅大倫博士講讀的《道德經》。近一段時期我將羅大倫博士講的《道德經》系統聽了一遍,感覺有很大啟發,看問題角度有了變化,心情非常好,明白了許多道理。
  • 《道德經》:為什麼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曾經有粉絲朋友問我:「為什麼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其實,我們不能簡單從字面意思來理解,說什麼:學習要一天天增加,學道要一天天損失。我們只要去翻閱老子《道德經》第48章原文,就會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 道德經第2章:為什麼要無為而治?生養孩子或開辦公司要不要主宰
    上一期我們講了老子的價值觀以及他在道德經中給我們羅列的美醜、善惡等一系列相對立的概念,並且在接下來的將近八十章的內容會對這些概念陸續展開論述,那老子講這些的目的是什麼呢?我們一開始講過,道德經是老子寫給貴族統治者看的書,他的目的就是要把統治者(也就是國君)和管理者(士大夫階層)培養成有道的聖人。
  • 《道德經》到底要有哪些魅力?為什麼會受到自傲的尼採喜愛
    說到這樣一本書,人們把它譽為「萬經之王」,那就是包含了,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等的《道德經》。《道德經》對於我國的哲學,科學,宗教這些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同時,它也體現了我國的古代人對於世界和人生的態度。
  • 汪羅海:天師府的晚課為什麼選用《道德經》
    道教在創立的時候,就將老子奉為始祖,敬奉為太上老君,尊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並規定為教徒必須習誦的功課。凡是宮觀修道之所,道眾每天早晚均要集體念誦《功課經》(戊日除外)。星移鬥轉,變化萬千。今日,各地宮觀所習誦的功課經版本逐漸增多,各自為誦,也頗有各自特色,尤為正一派居多。
  • 為什麼《道德經》中沒有「努力」這個概念?努力到底值不值得
    根據後人對儒釋道三家核心的總結,《道德經》核心是「無為而治」,提倡的是「無為」;儒家的核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提倡的「努力」;佛家的核心是「四大皆空」,講究隨緣。說《道德經》中沒有「努力」這個概念,是用儒家思想來解讀道家,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
  • 《道德經》:道德經的源起與緣起,老子的領導者記錄(一)
    本文《道德經》之章節屬於新開系列,主要講述中國本土第一大宗教道教與其經典,敬談先哲思想,品論古今人事,作者才疏學淺,只能淺薄俗談,希望大家支持!《道德經》:道德經的源起與緣起,老子的領導者記錄(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為什麼你的人際關係差,被排擠?答案或在《道德經》裡面
    所以我們要學會閉嘴,閉上嘴時,有時被嘲弄被誤解,急於爭辯也沒多大用處,有時越抹越黑。不如讓子彈飛一會,結局自明。追求人際關係的人,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不然禍從口出,悔之晚矣。《道德經》雖然只有5000字,但是卻包含了人生中的種種大智慧,清朝曾國藩攻打太平天國時屢戰屢敗,差點投河自盡,可謂喪家之犬一般。後來重讀《道德經》,結果豁然開朗,明白了剛強無法勝柔弱。結果,他帶著老子的哲學出山,人際關係全部捋明白,一舉攻下南京,奠定了他的事業直至頂峰。
  • 道德經中的道家絕學
    《道德經》是道教的經典之作,但是如今的人們卻早已看不懂《道德經》所寫的內容,以及書中所傳達的智慧,這就需要一位學識淵博的先生為我們詳細解讀《道德經》,《齊善鴻將道德經》就是一本刪繁就簡,幫助我們領會道教精髓的書籍。
  • 《道德經》:「有容」乃大!
    《道德經》告訴我們「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房子的牆壁是死的,房子的空間才是可以用來在裡面活動的,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道德經》作為萬經之王,為什麼要告訴我們這麼普通的常識呢?因為「話粗理不粗」,老子的意思是要我們明白:「有容」乃大!
  • 《道德經》的世界性
    結合芝加哥大學博士論文《美國經典中的〈道德經〉:文本、傳統與翻譯》(2017)文後提供的《道德經》英譯目錄與南開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美國學者邰謐俠(MishaTadd)整理的「《老子》譯本總目」(2019),通過對孔夫子舊書網、亞馬遜圖書網和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文獻聯合檢索確認,截至2020年4月共有各類《道德經》英譯本(全譯本、節譯本、改寫本以及借《道德經》之名進行的創作本)562種。
  • 閱讀《道德經》的幾個小竅門
    《道德經》是二千多年前我國古代春秋的聖人老子(又名李耳)的作品。全文共五千多字。是中國哲學的入門書,並譽為長壽寶典!其銷量位居世界首位,與《聖經》並列第一。這是一本玄妙神秘的經書,從古到今,從外到內,引起無數的學者和名人異士的喜愛關注。中國本土宗教道教更引其為道家的第一天書!本小道入道十餘年,反反覆覆閱讀《道德經》無數遍,也只領悟到一點鳳毛麟角而矣!
  • 為何那麼多人喜歡《道德經》?深入研究道德經後,看出一身冷汗
    但作者認為最可怕的還是喜歡神化自我,從孔子到道德經,從關羽到武術,明明是一個人,一家學術,幹嘛非要將他們封為神明呢?而道德經裡,到底講了什麼?·對道德經裡嚇人的解釋任何一門學說,都有對有錯,有積極的一面,也有狹隘的一面,比如道德經、比如孔子、比如朱元璋等,他們說的話,做的事,難道都是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