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神經專家:3歲前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差距在7歲開始明顯

2020-12-15 神奇麻麻木小暖

最近,很多地方又出現了疫情,各地的教育部門開始根據情況,酌情要求中小學生提前放寒假。

很多家長開始發愁,一放寒假,家裡的娃就開始管不住自己,電視從早開到晚,天天沉迷在電視裡。

不寫作業,偷偷看電視;

一看電視就停不下來;

吃飯也要看電視;

「孩子愛看電視」,已經成為了現代家庭中,父母非常頭痛的一件事!

來自全國各大醫院的一份匯總報告顯示:每年的寒暑假過後,醫院裡的眼科就診兒童人數就猛增。

看電視時,孩子因為長時間盯著發光的屏幕,眼球持續得到強刺激,並且處於長期靜止狀態,很容易導致眼睛疲勞乾澀,長此以往,視力就會出現下降。

然而,看電視,影響孩子的,不僅僅是視力!

影響孩子專注力孩子看電視的時候,怎麼喊都聽不見,很多家長就誤認為自己家孩子的專注力好,可事實恰恰相反。

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指出:3歲以下兒童每天多看1小時電視,他們在7歲前出現注意力問題的可能性就會上升10%。

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只是被色彩豐富、不斷變化的屏幕所吸引,一旦回到現實生活中,失去了豐富的變化,孩子就無法產生興趣,專注力自然就會下降。

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德國兒童心理學家皮特·溫特斯坦及羅伯特·J·瓊維斯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幾組5歲兒童做「畫人物」

第一組是每天看電視時間不超過1小時的孩子畫的。

第二組是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的孩子畫的。

第三組是看電視時間和內容都不受限制的孩子畫的。

從作品中,我們明顯發現,經常看電視的孩子,想像力匱乏,創造力更是薄弱。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把孩子放在一個開著電視的環境裡,孩子都會出現智力發育遲緩的症狀。

因為,看電視的過程,孩子處於一個被動吸收的狀態,孩子的大腦其實是暫停思考的,有研究發現,人們在看電視時所發出的腦電波與睡眠時的腦電波十分接近,這就說明,看電視時,大腦是停止運動的。

當孩子依賴於被動吸收,就會產生極大的惰性,回到現實生活中,他們就會出現不愛思考,不喜歡探索的壞習慣,從而智力發育得到很大的影響。

孩子沉迷電視,大腦會有顯著的變化

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日本東北大學的神經科研究小組曾經發表過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兒童的語言能力會隨著他們看電視時間的增加而成比例地下降。

語言交流一定是雙向的,只有不斷互動,才能激發孩子語言的發展。而看電視,孩子始終處於一個單向輸入的過程,對孩子語言發育毫無益處。

同時提醒各位父母,早教機這一類產品也並不利於孩子語言發展,家長也不要過度依賴。

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日本有研究表明:童年時期每多看一個小時電視,患抑鬱症的概率會增加8%。

孩子的成長必須有朋友、家人的陪伴,必須要有社交,有交流互動的過程。而看電視的過程,嚴重缺乏情感交流,語言交流,精神交流的狀態。孩子長期看電視,沉迷於虛幻的自我的世界,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是否應該禁止孩子看電視?

不少家庭,為了避免孩子沉迷於電視,家裡不買電視,實際上這也是一種過於極端的行為。因為缺乏電視的孩子,在長大後,一旦發現電視的有趣之處,很容易沉迷的更為嚴重。

電視,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必需品,家長也不要將其視為洪水猛獸,而是應該正確引導孩子,合理引導孩子看電視。

1、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2歲以下的寶寶,因為眼部發育還不成熟,所以家長應該避免孩子看電視。當孩子2-3歲左右,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3歲-6歲的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在45分鐘左右。上學後的孩子,一天最多看一小時。

儘量不要每天給孩子看電視,一周看幾次即可,尤其是上幼兒園之後的孩子,儘量控制在周末看1-2次。

家長給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建議用鬧鐘嚴格控制時間,時間一到,馬上關電視,堅決不能妥協,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2、選擇高質量的電視節目

一個叫Bella的4歲俄羅斯小姑娘,會說7國語言,甚至還包括中文。而她學習中文的主要途徑竟然是通過動畫片

Bella兩歲多的時候,偶然看到一部中文動畫片,立刻來了興致。

媽媽沒有呵斥女兒,而是開明地允許她每天看一集。Bella憑著獨特的語言天賦,再加上每天固定的中文薰陶,竟然意外的學會了中文。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專題建議,兩類節目最適合孩子觀看:

一類是兒童文學節目,比如名著改編的故事片或者動畫片;

另一類是知識類節目,比如紀錄片、或者知識類的綜藝節目。

家長在為孩子選節目的時候,儘量貼近這兩個主題,來豐富孩子的眼界和知識,讓看電視變得有意義。

3、家長以身作則,多陪伴孩子

在我家,我們的電視只有在周末的時候打開,即使是在寒暑假也是如此,所以我家兩個娃對電視興趣不大,從來也不會主動要求看電視。

想讓孩子不看電視,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建立一個不愛看電視的氛圍,孩子自然而然對電視的興趣就淡了。

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多陪伴孩子,不要圖省事兒,將孩子丟給電子產品。

多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玩玩具,一起運動,一起做家務,讓孩子有事可做,孩子就會將電視忘記。

有這樣一段話「二十年前,人們驚呼電視節目會毀掉下一代,但是人類發展的歷史證明:沒有任何力量能毀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看電視,也是有兩面性的,既不要過分恐懼,也不要過分依賴。理智地面對電視的作用,正確引導孩子,看電視,其實也可以成為孩子教育中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神經科學家:3歲前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7歲後差距很明顯
    3歲前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7歲後差距很明顯家長們發現,孩子看電視的時候,特別坐得住,呆呆的一動不動,認為這是專注力很好,其實這完全是誤解!電視的聲音、顏色、畫面,切換非常快,大約每秒30幀,能夠牢牢地抓住孩子的視線,讓孩子目不轉睛地看,這就給我們造成專注力好的錯覺。
  • 3歲前看電視的孩子,7歲時大腦變化明顯,你娃幾歲開始看電視的
    壯壯2歲開始看電視,到了上學時作業總是寫不完壯壯今年上小學一年級,一年級的孩子都是坐不住板凳的,但壯壯在上學的時候表現特別好,他真的能坐住板凳。上課的時候也很認真積極,但到了寫作業的時候,卻總也寫不完,每次都是墨跡到半夜的時候,才能寫完一篇拼音。這讓壯壯的父母很是苦惱。
  • 神經科學家: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入學後差距非常明顯
    是否覺得手機和電視可以為您換來一時的寧靜英國的教育專家馬丁·洛森曾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在寶貝哭鬧的時候,給個手機就安靜了,不好好吃飯,把動畫片打開,孩子就老實的坐下了,飯來也可以直接張嘴吃了,但是眼睛就一直盯著電視。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坐著看電視,甚至可以一下午都不動,不作不鬧十分安靜。
  • 3歲前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從選擇起差距已拉開,你別不在意
    文丨飯飯媽著名的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曾經表示:三歲之前看不看電視,七歲之後孩子的注意力差距非常明顯,孩子在三歲以內,每天多看一小時電視,孩子在7歲前,注意力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會上升10%的機率。為什麼會這樣?這是不是杞人憂天?我們先來看看「看電視」會讓孩子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 腦神經專家:這個年紀給孩子看電視,智商提高率會飛漲
    90寶媽擔心孩子看電視越來越笨,寶爸巧用妙計讓孩子越看越聰明小芨今年7歲了,剛上小學一年級。小芨平時在家裡,特別喜歡看電視,只要一坐著,就會不停地看電視,動漫一部接著一部地看,無論媽媽怎麼勸說,他都不願意聽。
  • 禁止孩子3歲前看電視,你可能會扼殺他的天性,毀了孩子
    英國非常有名的教育專家馬丁·洛森曾經給出一條建議:「那就是在孩子未滿12歲之前,儘可能不要讓他們看電視。」雖然在當今社會,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要看電視,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家長能做到的僅僅是不要讓孩子沉迷電視而已。
  •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專注力差距巨大
    最終發現那些網絡成癮、專注力差的孩子,大多與電視等電子產品有關。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尤其在專注力上差距巨大! 為什麼看電視的孩子專注力較差? 看電視的時間越長,貝塔波就會變得越弱,阿法波增強。所以很多看電視的孩子,仿佛像被催眠了一樣。眼神空洞、呆滯,其實是缺乏專注力和思考能力的表現。
  • 李玫瑾教授:經常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一目了然
    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雖說12歲之前不看電視有些不可能,但家長能做到的是儘可能不讓孩子沉迷於電視。因為0~3歲是生命成長最關鍵的時期,孩子需要在真實的世界中發展和構建自我,把孩子交給屏幕上的虛擬世界,除了能讓家長輕鬆一些之外,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也許,很多家長會覺得我在危言聳聽,覺得孩子們不就看會兒電視嗎,有這麼嚴重的後果嗎?答案是肯定的。
  • 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差距有多大?哈佛大學的實驗告訴你答案
    哈佛大學做過一個關於電視對孩子影響有多大的實驗,研究發現,由於孩子還沒有養成好習慣,所以家長最好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美國研究協會在《養育聖典》這本書裡曾給過家長這樣的意見:要禁止兩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兩歲到四歲之間看電視的總時長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四歲到八歲之間的孩子看電視總時長不能超過兩個小時。
  • 孩子3歲前到底該不該看電視?李玫瑾坦言:看與不看,差別很明顯
    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隨著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離不開電子信息產品,不論是出門玩耍聚餐或者閒呆在家裡,每個人都不離手機,可以說,是手機構成了我們如今信息化的世界。
  • 哈佛教授: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這一能力差距大,影響學習
    如果只是偶爾這樣,倒也無可厚非,但如果經常讓孩子很長時間地看電視,那我勸你還是趕緊停下來吧,這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可不僅僅是視力下降那麼簡單。哈佛大學教授、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愛德華·哈洛韋爾,針對兒童專注力的問題進行了多年的研究。最終發現那些網絡成癮、專注力差的孩子,大多與電視等電子產品有關。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尤其在專注力上差距巨大。
  • 3歲前的寶寶能否看電視?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家長不要再糾結
    其實家長讓孩子看電視和玩手機就是為了讓自己省心罷了,在自己輕鬆的情況下又擔心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一、孩子在三歲前究竟能不能看電視和玩手機呢?對於孩子玩手機和看電視這一問題,美國科學家表示:兩歲以下的孩子是禁止玩手機和看電視的,兩歲到四歲的孩子每天玩手機和看電視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 當你還在千方百計阻止孩子看電視時,明星早已看到看電視的好處
    之前,我在看綜藝節目天天向上的時候,看見明星洪欣和汪涵,談到「該不該讓孩子看電視」。和很多家長千方百計地想要阻止孩子看電視不同,這些明星感覺,看電視對孩子有好處。
  • 孩子能不能看電視?英國教育家:這個年齡前不看電視,會終生受益
    有個婆婆訴苦,孫女2歲,兒媳婦給孩子看小豬佩奇,吃飯時,手機放前面,吃一口看半天。結果孫女養成了不給看電視就哭的壞習慣,真是被她媽媽害苦了。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都不太完美,兒媳埋怨婆婆,婆婆埋怨兒媳。家裡總有一個明事理的,又總有一個不明事理的。
  • 怎麼看電視才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學洗看書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有這麼高的變換頻率的,這個時候習慣了看電視的孩子,就會覺得很無趣,就很難專注了。 三, 看電視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有科學研究發現:孩子看電視時的腦電波和睡眠時的腦電波十分接近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日本腦神經專家、美國邁阿密大學腦神經外科終身教授林成之經過多年的研究,在他的書《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中提出: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
  • 美國兒科博士:5歲前孩子長期看電視,會影響大腦這3個能力的發育
    一、手機、電視已經成為了部分父母的「帶娃幫手」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小時候,我們為了看電視和爸爸媽媽鬥智鬥勇,那個時候父母總是叮囑我們不要看那麼多電視,對眼睛不好。二、美國兒科研究:5歲前孩子長期看電視,會影響大腦的「這3個能力」我們都知道孩子長期看電視、使用手機對眼睛不好,但你還知道孩子長期看電子屏幕,還有其他的影響嗎?
  • 孩子只看電視不看書?家長至關重要!閱讀習慣應儘早培養
    不過,有些小朋友除了看電視之外卻一頁書都不肯翻,只看電視不看書,這可怎麼辦呢?幼兒頻繁看電視不利於發育①不利於大腦發育日本東北大學老化醫學研究所腦科學研究小組,對216個5-18歲的孩子進行了追蹤調查。
  • 寶寶5歲前看電視,家長要阻止還是贊同?美國兒科學會:差別巨大
    很多家長其實對於電子產品,電視、手機、iPad等有很矛盾的的心情,不知道該不該讓孩子看。在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公布了《5歲以下兒童的身體活動,久坐行為和睡眠指南》。1-5歲的孩子,看電視、玩手機遊戲的時間要小於1個小時。美國兒科學會也曾發布過2份官方文件——《媒體與嬰幼兒思維》和《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的電子產品使用》。
  • 寶寶兩歲前不能看電視,否則會產生「印刻效應」,影響孩子性格
    寶寶兩歲前不能看電視,否則會產生「印刻效應閨蜜說自己的孩子馬上三歲了,由於還自己工作忙,平常都是放在奶奶家,這段時間接回來就是為了讓孩子準備上幼兒園。原來,奶奶平時就喜歡看電視,於是從小就帶著孩子天天看電視,而且看電視還能讓寶寶不哭不鬧,可沒想到竟然影響了寶寶的性格。而這就是人們並不熟知的「印刻效應」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