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隨著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離不開電子信息產品,不論是出門玩耍聚餐或者閒呆在家裡,每個人都不離手機,可以說,是手機構成了我們如今信息化的世界。
這一點甚至影響到了孩子們,他們也開始學著用手機打遊戲,看視頻,要麼就是一直看電視,要知道3歲左右的寶寶,最容易痴迷電視,一旦讓他們在這個年齡養成看電視的習慣,對以後的人生影響也會很大。
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個小故事,上周去同事家做客,一進門就看到她3歲的兒子在看電視,她在廚房忙著做飯,老公在玩手機,看見我來後趕緊讓孩子和我打招呼,但後面吃飯、聊天過程中,孩子眼睛始終緊隨著電視,目不轉睛的觀看。
孩子長期養成這樣看電視的習慣,家長又疏於管教,不僅導致孩子會視力下降,還會產生其它方面的問題。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就坦言:3歲之前,看與不看電視,差別很明顯。
1.想像力
電視總是將最完整的畫面展示給我們,讓我們的大腦固定在某些畫面,長期觀看電視,孩子的思維能力會受到局限,影響創造能力,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最可愛的地方往往是各種奇思妙想,看電視直觀的表現會讓他們缺乏思考,失去很多想像能力。
2.注意力
之前有研究曾指出:1-3歲的幼兒,長期看電視時間過久,在學齡早期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遲緩和讀寫障礙的問題,這就是因為在看電視的過程中,他們只是被鮮豔的畫面和色彩暫時吸引,一旦到了生活和學習時,就很難集中注意力。而且三歲孩子處於感知運動階段,他們需要和這個世界去交流、感受,只單純地看,很難培養注意力。
3.與人交往能力
孩子的幼年時期,應該是在和小夥伴們的共同玩耍交流下成長的,長期看電視,會沉浸在虛擬世界裡,缺乏與家人和朋友的溝通,長此以往被動地接受信息,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還會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表達能力弱。
由此可見,看電視與不看電視會形成的差距真的蠻大的,但孩子又很看電視該怎麼辦呢?
花時間陪伴孩子
其實很多孩子愛看電視就是因為缺乏父母的陪伴引起的,當父母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和陪伴時,他們自然而然更關注與人的交往,父母可以通過閱讀、戶外活動、遊戲等高質量的陪伴方式來進行親子互動,培養孩子更健康的興趣習慣。
嚴格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電視也並不是一無是處,適合孩子的電視節目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一些教育和娛樂作用。選擇優秀的科普類和教育類節目,規定好時間,每天看半個小時,養成良好的規矩和習慣,對孩子成長大有好處。
給電視找個替代品
除了看電視,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讓孩子做,趁此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用閱讀、打遊戲、畫畫等都可以代替看電視,從小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增強孩子的知識儲備。
0-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父母抓住孩子這一時期很重要。
這個時候父母為孩子打好基礎,孩子未來少走彎路,如果你家孩子比較比較小,可以平時陪孩子看繪本、聽故事,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像我家娃從幼兒園就開始看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現在經常受到老師、同學的誇讚,與這些都是分不開的。
這套書共10冊,中英文雙語,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情商,還可以對孩子進行早期的英語啟蒙。
一共有十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是以小動物的形象講述故事,讓孩子懂得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生動有趣,更能吸引孩子的興趣。
孩子成長路上必定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父母早期對他們打好基礎,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幫助他們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幫助他們與世界相處,與人交往,這些對他們未來成長的路都是莫大的福分。
10冊只要69.9元,平均一本不到7塊錢,對於家長來說不過是一頓早餐的錢,但對孩子來說是意義遠非如此,會讓孩子受益無窮。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有遠見的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動一動手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