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孝順、坐月子……中文翻譯難哭老外:我們字典裡沒這字啊!

2020-12-11 留學生健康港灣

留學在外,相信寶寶們都認識了很多外國朋友,只是一旦畢業回國,想見上一面還真不容易。

所以,當知道自己的外國朋友要來中國旅行的時候,那個激動的心情啊~

可是!!造化弄人,偏偏在他們來玩的時候,你要加班、出差等等各種破事,總之就是讓你們錯失見面機會。

這時候你只能懷著萬分遺憾的心情故作大度地給外國小基友發條安慰簡訊:沒關係,世界那麼大,有緣一定會再見的。

然而,就連這條安慰簡訊都不讓你順心,因為在發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個有緣…緣…英語咋說?!

circle of life?recycle circle?destiny?

好像都不太對勁兒,好吧,放棄,最後你發了一句:「Ok, fine, see you next time, love you, bye~

本來很有內涵的一句話,頓時意境全無,你只能默默在心裡罵一句自己,出國幾年了,咋還是翻譯不出自己想說的話呢?

先別忙著自責,有時候留學生翻譯不出來的中文,老外也未必能翻譯出來。

就說這個「緣分」吧,外國人的文化裡壓根沒這東西,不過人家有上帝,所以,義大利人可能會說:

如果上帝允許的話,我們會再見~

嗯…這個翻譯嘛,也還不錯,就是有一點緣分≠上帝吧。

那美國人會怎麼翻譯呢?

See what the future holds~(看看未來會怎樣吧)

意思是到位了,只是還沒能表達出緣分二字的精髓啊!

中文裡,不好翻譯的詞多了去了,如果你想誇一個人風度翩翩,這個風度你要怎麼翻譯呢?

相信很多好學的寶寶這時候肯定會去翻牛津詞典,好好找一找這個詞。

風度」這個詞在英文詞典裡還真有,叫做「demeanor」,但你別急著高興,因為你查出來的這詞兒吧,太生僻了!!

這種翻譯有了跟沒有一個樣,反正老外依舊不懂…

如果你有一個外國朋友,很照顧他的爸爸媽媽,放假給父母買禮物、周末跟父母打電話問候,你一定想誇他很孝順

但是「孝順」這個詞,你咋翻譯?

respect your parents?love your parents?obey your parents?

好像都太片面了。

誒,突然查到了filial piety這個寶藏!!!別激動,這次不僅寶藏,它還稀有,估計也沒幾個老外知道它的意思。

倒不如簡單點,誇他一句「good son」,記得說這個詞的時候要邊說邊點頭,表現出對他孝順的認同感,至於你會不會被打…

在中國,家庭成員的稱謂也是非常講究的,爸爸那邊的親戚和媽媽那邊的親戚在稱呼上是要區分開的,這一點老外就做不到了。

不過今天,那些簡單的常見的稱謂,什麼爸爸的姐姐的女兒的兒子,這種咱們就不說了——就是表侄子嘛,so easy。

這一次來一個不常見的,現在抖音流行一段話:

現在我是你最好的姐妹,你結婚的時候我是你最靠譜的伴娘,等你有了孩子,我就是你孩子的乾媽。

這麼一來,你們的孩子就多了一些乾哥哥乾姐姐,這個關係要怎麼用英文來翻譯呢??

直接叫brother,不行,又不是同父同母;叫cousin,也不合適,這也沒有血緣關係啊,這個翻譯是不是很難呢?

其實,這個詞,要說用英文翻譯一下吧,也不是不可以,英文裡有一個詞叫play cousin

play在一些情形下有pretend的意思,那假的表哥表姐就是乾哥哥乾姐姐嘍~~

你覺得這個解釋怎麼樣呢?

中國的老師最喜歡教育學生:你們做作業不要敷衍我,你敷衍我就是敷衍你自己。

那麼,外國老師會這麼說嗎?答案是,不會,因為,他們不用「敷衍」這個詞。

你要非去查詞典,你可能會認識到perfunctory,然後認真地背下這個單詞。

只是,有一個扎心的事實就是,你背了也沒啥用,因為99.9%的英國人或是美國人根本聽不懂。

因為這個詞基本上只會在英國文學作品才會有,平時口語壓根沒人知道它,所以,「敷衍」這個詞的英文翻譯基本等於無解了…

西班牙語裡倒是有一句,勉強能合適,叫 seguir la corriente,它的意思是「隨便配合」,不過這個隨便配合其實更接近於「跟風」,「隨波逐流」,別人喜歡我就喜歡,別人說好我就說好。

咱們中國人講話,向來講究客氣,請別人幫忙啊或者需要別人讓路的時候,都會加上一句「不好意思麻煩了~~」,有時候在一些工作郵件中也會有這句話。

可是,這種客套話咋翻譯呢?你以為用trouble或者bother就解決啦,老外聽到這種話很不爽的!

因為在老外的想法裡,你TM都知道這個是很麻煩了,你還來問我??

請別人幫忙,咱們除了喜歡說麻煩了,還喜歡說辛苦了。但是,不習慣客套話的老外,對於這個「辛苦了」該怎麼翻譯也是一籌莫展。

在西班牙語裡,壓根木有這個詞啊!

可能人家西方人工作輕鬆吧,在辛苦之前就收工了,所以根本不知辛苦為何物吧…

下面這個詞厲害了,法國小哥表示,根本不知道咋翻譯,「坐月子」這個東西在法國是聞所未聞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都沒有的詞兒,你讓我咋翻?

同理無法翻譯的還有「月子中心」這個詞,翻譯難度有多大,大到老外用英文都無法解釋清楚。

這法國哥們跟自己爹媽解釋要陪太太去月子中心,第一次描述月子中心就是一個類似酒店的地方。法國爹媽不理解了啊,你們生孩子不就在臺北嗎,為啥要住酒店?

於是法國哥們就解釋,你可以說它是一個類似醫院的地方。可是法國爹媽又不理解了啊,你們不是剛生完寶寶從醫院出來了嗎?怎麼又去醫院???

可憐的法國小哥使盡渾身解數,終於,想到一個詞postpartum clinic(產後診所)才勉強讓遠在法國的爹媽稍稍理解了一點點。

當然,不理解月子中心的不僅僅是法國人,你們知道月子中心在義大利叫啥嗎?說出來怕嚇到你,其實義大利人私下裡管他叫:

合法化的寵壞老婆的詐騙集團…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這個詞,更是讓老外們無法解釋,有時候它指的是整個大社會、大環境,有時候它又指一些特定的黑道之類的,英文裡很難用一個詞來準確表達。

江湖人士講究義氣,「義氣」這個詞來翻譯一個唄~~

He is very loyal and honest?那我們義氣裡包含的敢作敢當、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內涵去哪裡了?

其實,中文裡面真的有很多可以感受的到,但是卻無法用其他語言來翻譯的詞彙。

比如和朋友互懟的時候用的「少來」,撒嬌的時候說的「討厭」,講道理的時候說的「有雅量」、「不計較」

老外們的這一波吐槽也讓留學生的心裡有了一丟丟的小安慰,原來有些時候,我們無法翻譯出的一些中文,在老外眼裡也是一樣困難啊。

不怪我們英語渣,只怪中文太精深!

留學的寶寶們遇到過什麼很難翻譯的中文詞彙嗎?說出來,讓其他小夥伴一起來集思廣益吧~

相關焦點

  • 老外才開始學中文就想放棄,終於讓老外體會到我們學英語的痛苦
    不管是為了什麼,學會中文都是必須的。雖然說現在有各種翻譯軟體,但是如果要長期待在中國,光靠翻譯是遠遠不夠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學會中文。老外學中文的其中一本書籍中文雖然是目前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漢語是最容易學的語言。相反,漢語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之一,畢竟這是一門經歷了五千年文明的語言。
  • 中國爽文是老外們的春藥!
    國內美劇論壇裡灑淚求更的畫面,終於也出現在國外翻譯中國爽文的論壇裡。更可怕的是,通過中國爽文的瘋狂輸出,我們依稀可以看見中華漢語言文學的魅力正在西方世界「肆虐」,成為他們的春藥。這事得先從一個網站說起wuxiaworld如果你對中國網文和英文稍有造詣,就會發現這個網站堪稱英文起點網。
  • 被中國方言帶跑的老外,說起中文太搞笑!
    點擊播放 GIF 0.0M其實四六級考試難的不是「翻譯」這件事而是考生對翻譯詞句本身的理解換句話說再比如「小龍女動情地說:『我也想過過過過過過的生活』」這句話難倒了眾多英雄好漢更不用說那些筆畫超多的漢字齉龘龘靐齉齾爩鱻麤龗灪寫完一個字感覺是?
  • 你公司裡的老外起了哪些中文名字?
    看人家一個老外,自己取名若望字道未,字面美觀,講究出處,寓意深遠,是為中文姓名之典範。能與湯若望之名媲美的大概要數清廷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了。羅睿蘭大體上老外起中文名字,皆有規律可尋:1. 以英文發音為基礎,改成諧音的中國字2. 中文姓與名的順序與英文姓、名對應3.
  • 被老外用英文問得手無足措的軸承業務員突然反問:你會說中文嗎?
    「hello i want to buy the products ……」,當有這麼一行英文字母從中文站阿里旺旺突然跳入我的眼帘時,我揉了揉眼睛,沒看錯吧,是找我的嗎?呆了一分鐘,我才回過神來,萬幸!「HI」這個和老外打招呼的詞還好沒忘記,我機械式地回復了過去。
  • 中國式英語被收入牛津字典!以後你造的詞,老外都明白了!
    因為就在不久前,世界上最權威的《牛津英語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其中就有「add oil」...在詞條的下面,還給出了這個短語的解釋和來源,表示這是來自香港的說法,廣東話發音為ga yao,就是普通話「加油」的意思,表達鼓勵和支持。
  • 為了在全面戰爭:競技場裡拿到曹操,這群老外艱難地啃起了中文……
    不過英文好歹是國際化的語言,大家多多少少都能看得明白一些,對於那些想要玩中文遊戲的老外而言,生啃中文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全面戰爭:競技場》是CA正版授權、CA自主開發的《全面戰爭》IP網遊,說到《全面戰爭》這個名字,無疑是遊戲史上堪稱"如雷貫耳"的系列遊戲。
  • 法語翻譯家羅新璋:最蹩腳的就是字典翻譯
    感覺像是電影裡地下工作者對接頭暗號。一出地鐵站,就看到了自行車兜裡的「文匯報」,羅新璋笑眯眯的,精神很好。走到他住的中國社科院小區大約十來分鐘,他推著車,指指周圍這一片:「我 1953 年來北京的時候,天安門前還有牽駱駝的,根本沒太陽宮這個地方,我們那幢 18 層的樓建起來的時候,是這裡最高的樓。」60 年來北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出生在上海的羅新璋還保留著讀上海報紙的習慣。
  • 老外衣服的奇葩中文VS國人衣服的奇葩英文,來呀,互相傷害呀!
    導語:老外衣服的奇葩中文VS國人衣服的奇葩英文,來呀,互相傷害呀!衣服上經常會出現許多英文,很多人在穿的時候也不知道那些英文是什麼意思,反正覺得挺好看的,有些英文的意思其實非常奇葩,許多外國人來到中國看到這些英文後非常的不解,甚至爆笑,但其實老外也沒好到哪去,最近這些年外國人也愛穿印有中文的衣服,同樣可能不知道什麼意思就穿出門了,衣服上的中文甚至比英文還奇葩,下面小編就帶大家欣賞幾個中國人身上的奇葩英語和外國人衣服上的奇葩中文,看誰比較尷尬!
  • 爽文+AI翻譯,全球老外正在同步修仙
    雖然聽著像胡謅,但世界的樂趣就是扯淡而真實。這幾年像卡扎德一樣沉迷中國爽文的老外之多,已經讓中華民族的軟文化完成了在世界民族之林最瘋狂的收割。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提一個網站——Wuxiaworld。 「文化自強」喊了多年,沒想到中華文化竟然靠爽文完成了對老外的文化收割。在國內被擠兌於夾縫中求生的爽文,卻完成了其他文學種類從沒完成過的任務。 可以說我們正在全世界傳播中國文化,這是我加強兩國關係的另一條路。
  • 【奇葩】老外身上的中文紋身,似乎是一個永遠的梗!
    好像說得挺有道理的……啊啊,毒雞湯啊快扔掉!)有個越南哥們感覺這個錢好賺雖然自己不懂中文,可是老外也不懂啊所以就隨便down點中文圖片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他每個作品,老外都很滿意但是懂中文的人看了都很尷尬what are u 弄啥嘞?
  • 你學英語「懂」的只是中文,「不懂」英語:lip service什麼意思?
    你學的英語「懂」的只是中文,「不懂」英語:lip service什麼意思?首先牢記這句話:用中文「懂」英語絕不等於「學會了」英語。用中文「學」英語的「初衷」可能是「為了用」:跟老外用。而不是只是為了用中文「懂」這句英語什麼意思。
  • 老外身上的中文紋身:一個比一個「雷人」,確定不是來搞笑的嗎?
    寓意也是很美好的,希望自己有一種寄託或者一個新的開始~而且紋身在全球也是通用的,有中國人紋外國字的,有外國人紋中國字的。因為語言文化的差異,這類人在往自己身上紋身的時候,就鬧出了不少的笑話,比如說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看的老外身上的中文紋身,真的一個比一個雷人。之前小貝就秀了下自己身上的紋身,各位小夥伴們能看出來上面是寫的啥字嗎?
  • 小說翻譯有多難?功法境界已很難翻譯,可翻譯難度僅排第四
    僅僅小說中的專有名詞就能讓翻譯人員頭疼不已,像什麼三花聚頂、天煞鎮獄功啥的,更別說在小說翻譯中,專有名詞還不是最難,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在翻譯小說過程中,哪幾個點翻譯會比較困難。NO 3:單複數問題很多外國人學習中文,常常會為單複數問題而煩惱,即使是身經百戰的翻譯人員也無法完全免疫,大家也都知道,英文中,介詞可是不可忽視的存在。而對於中文來說,尤其是網絡小說,單複數完全可以模糊應對。
  • 中國象棋風靡美國,上面究竟是英文還是中文?看老外反應就明白了
    每當你到公園散步或者鍛鍊身體的時候,就會發現大清早就有許多老人在公園裡下象棋,不僅僅是老年人,就連青少年也有許多人都愛好中國象棋,並且在這方面精益求精,獲得了不俗的成績。其實不光中國人喜愛中國象棋,就連美國人也愛上了下中國象棋。那麼在美國流行的中國象棋上面是寫中文呢?還是英文呢?我們看一看老外下象棋時候的反應就知道了。
  • 別再吐槽四六級難了,看看外國人做的中文試題,心裡好受多了!
    英語四六級很難,看看外國人考的中文試題,老外們頭都大了!想想小編我也是被英語四六級折磨過的人,臨場最怕的就是閱讀理解還有英語聽力了。還記得當初為了過英語四六級,然後狂背英語單詞,狂背語法,狂背短語固定搭配,可是苦了好一會兒。不過我一直都覺得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一種語言。你不得不承認它可不止視聽和讀寫這麼簡單!有疑惑?看看外國人被中文難到想哭的樣子你就懂了。
  • 不懂中文的老外玩中文刺青,卻玩出了中國人意想不到的境界
    之前貝克漢姆來中國與北京大學的學生交流的時候,突然秀出自己肋骨上的中文紋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紋身一出,在場的學生都沸騰起來了,因為貝克漢姆身上的紋身不僅是中文的,而且字體非常有藝術色彩,網友看了直呼:這恐怕是我在外國人身上見過最酷的中文紋身了!
  • 英語和日語難學?最難的漢語我們都能學會,還有什麼學不會
    一直有在學英語和日語,突發奇想,漢語,英語和日語,哪個最難呢?搜了下資料,竟然發現老外覺得漢語最難學。一門語言其實無非就包括這些方面,聽說讀寫,但是漢語對外國人來說,這四個都非易事,漢語有四個聲調,這對於很多國家的學生來說就很難,因為他們的母語習慣決定了他們很難去控制好聲調,然後就是漢字的龐大構成部件,根本不同於英文字母,26個英文字母,所有的詞都由此組成,而漢字的詞與詞之間根本沒有什麼規律可循,每個都需要記憶。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也是原因之一。
  • 你用中文「學」英語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有何區別?
    學英語,你用中文「學」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意思有什麼區別?學無止境,學海無涯。我們天天隨便找一句英語出來然後問你:懂得它的中文什麼意思嗎?1.4.You're the man,千萬不要翻譯成中文「你是男人」諸如此類,數不勝數,估計窮其一生,你都無法回答完,或者「學完」這樣的「英譯漢」。於是,這種永無止境的「你懂它的中文什麼意思嗎」的英語學習成了毫無意義的事情,甚至「無聊」。
  • 侃英語|分分鐘把你美哭的外國地名翻譯
    地名翻譯就跟給孩子起名兒一樣,好聽的名字,一叫就會愛上。有一些外國的地名,經過名家之手,翻譯出來的感覺甚是美妙,雖不曾去過,但光聽這個名字,就令人神往。如果外國地名不加修飾,直接音譯的話,就會產生魔性的效果。比如美國首都 Washington,我們都知道它的中文翻譯是「華盛頓」,這個翻譯呢,中規中矩,沒有亮點,也不算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