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女真後裔如今何在?耶律完顏兩家還有後人嗎?現代都姓什麼?

2020-12-22 騰訊網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在中國歷史上,契丹和女真這兩個族群可以說都是發揮了具有重要意義的族群。因為契丹可以說是第一個建立了中原形式的王朝,卻仍然沒有完全失去其遊牧族群特質的族群,可以說橫跨農耕與遊牧區的遼朝成為了後世元朝的樣板。而女真族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漁獵族群建立的主要王朝,可以說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後世清朝的樣板。而這兩個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重要作用的族群現代都沒有了,那麼他們去哪兒了呢?這兩個族群曾經的皇族耶律和完顏現代還存在嗎?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可能會感覺遼朝和金朝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比如都是發源於東北地區,建立之後和中原王朝的對峙局面也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同時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漢化。但其實建立這兩個王朝的契丹和女真在本質上的差異還是挺明顯的。

在本文開頭已經提到了,女真是第一個出身於漁獵族群又建立了主要王朝的族群,所以它最早是一個漁獵族群。也就是說它並不是出身於草原,而是發源於山地叢林,並且長期以打獵捕魚為生的族群。而契丹早期則是沒有太大疑問的遊牧族群,也就是生活在草原之上,以養馬放牧等方式為生。

古畫裡的契丹人

所以雖然這遼金這兩個王朝在早期的核心統治區域差異不大,但這兩個族群的差異卻是很大的。而且可以說在契丹人的消亡過程中,女真人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就是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所滅亡的。不過在遼朝滅亡之後,契丹人可並沒有馬上消失。因為金朝滅亡遼朝也不是一天之內完成的,所以在遼朝滅亡的過程中,早早就有部分契丹人看到大勢已去,投降了金朝,在金朝滅亡遼朝的過程中出力也不少,所以在金朝的早期,這部分契丹人在金朝還擁有一定的地位。

但是此時契丹人畢竟是一個受制於人的族群,而女真人對他們其實主要是利用,說白了在很多時候是用他們去攻打南宋等敵人,讓他們當炮灰。金海陵王正隆五年,也就是公元1160年,金朝以進攻南宋為名,開始在契丹人中大量徵兵。但此次徵兵應該是超出了契丹人承受的極限,所以在第二年,契丹人撒八和移剌窩斡發動了起義。

曾經做過金朝皇帝的海陵王完顏亮,他在位期間契丹人曾發動起義

這次起義掃蕩了今天內蒙、吉林和遼寧等地,最多時人數發展到了5萬人之眾。但此時契丹人的實力和如日中天的金朝相比差距還是很明顯的,所以最終這次起義也被鎮壓,撒八和移剌窩斡等起義首領都被殺死。而在此之後,金朝對契丹人的猜忌更重,原本允許契丹人自己建立的猛安謀克(千夫長和百夫長)被廢止,契丹人全部被編入了女真人的猛安謀克之中,所以在此之後,部分契丹人就逐漸融入了女真人之中。

但女真人壓制的加劇在同化了一部分契丹人的同時,又使另外一部分契丹人與其矛盾更甚,所以在公元1212年,今天吉林境內的部分契丹人在其首領耶律留哥的帶領下曾再次反叛,建立了東遼政權。而東遼維持的時間比之前那次要長很多,主要原因是耶律留哥很快投靠了成吉思汗鐵木真,成為了蒙古滅金的幫手。所以後來蒙古人一直允許他們存在到了金朝滅亡前夕的1233年。之後這個政權被蒙古人取消,但耶律留哥的後代還是曾經長期世襲過當地的地方官。

鼎盛時期的遼朝

所以在金朝末年,其實有許多情況類似的契丹人都投靠了蒙古人,比如後來非常有名的漢化契丹人耶律楚材等,他們隨蒙古軍隊徵戰四方。這些人後來分別隨蒙軍的徵戰到了中原、大理和中亞等地,有些則最後在蒙古草原落腳,最後都融入了當地族群之中,也就是漢族、蒙古族以及許多中亞族群之中。

而近代一些研究顯示,今天生活在北方地區的達斡爾族跟契丹人的基因的接近之處,可能是契丹早期首領部族大賀氏(在唐朝時的契丹首領,和後來的耶律家族不是一個部落)的後裔。而現代生活在雲南,分屬漢、彝、布朗和佤族等十多個民族的「本人」族群,其DNA也和契丹人有些關聯。但因為時代的變遷與民族融合,這些族群都已經沒有了契丹人的文化傳承和民族認同,因此恐怕也並不能說是現代契丹人。

鼎盛時期的西遼

另外在遼朝滅亡之後,耶律大石帶領部分契丹人西遷中亞,建立了西遼,而在西遼滅亡之後,一些契丹人再次西遷,又逃到了今天伊朗境內。而這部分契丹人,最終都先後融入了中亞和西亞不同族群之中。相關內容桃花石雜談其它文章有超級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

建立金朝的女真人的演變

而直接促成了契丹人消亡的女真人,則在此後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在蒙古興起之後,很快把金朝視為了頭號敵人,從公元1211年開始就對其發動了持續23年且異常慘烈的戰爭。

金朝最後的領土

公元1215年,在蒙古人猛烈的攻勢下,金朝被迫將其首都從今天的北京遷到了河南開封,在最後一年多時間裡又先後遷都到了河南商丘和汝南。而在此期間,金朝的皇族及效忠金朝的大量女真人也隨同金廷南遷到了中原地區,而在金朝滅亡之後,殘存的女真人進一步漢化。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更是規定:

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漢語者,同蒙古人;女直生長漢地,同漢人。

所以這裡也就說的很明白了,當時元朝治下的女真人和契丹人其實被分成了兩部分。會漢語的都算漢人,不會漢語的都算蒙古人。而會漢語的女真人主要生活在中原,不會漢語的女真人和契丹人主要生活在西北。通過這一點可以看出,當時中原的女真人本身就已經高度漢化了,之後也就全部融入了漢族之中。而當時的這些女真人裡,其實基本可以肯定也包含有在金朝被編入女真人的猛安謀克,此時已被女真人同化的部分契丹人,所以這些契丹人此後也融入了漢族也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鼎盛時期的金朝

而除了這些女真人之外,在金朝皇室南遷之時,還有少部分當時生活在遼東的女真人因為被蒙古人隔斷,沒有隨金廷南遷。而在此後,這部分女真人在其首領,金朝將領蒲鮮萬奴的帶領下,建立了一個名為東夏的政權。後來這個政權幾次向蒙古稱臣,又幾次反叛,給蒙古人也造成了相當的麻煩,可以說蒙古人一直允許耶律留哥建立的東遼政權存在,也跟它能夠幫助蒙古人防範這個東夏政權有很大關係。

正在打獵的女真人形象

而在公元1233年,東夏政權最終被蒙古滅亡,蒲鮮萬奴可能在此過程中被殺。不過之後,他的子孫也在一段時間內被蒙古人任命為當地的地方官。而在東夏滅亡之後,沒有了利用價值的東遼政權也就很快被撤銷了。

而在此之後,建立金朝的女真人可以說基本上就融入了漢族和蒙古族之中,但少量金朝貴族則重新融入了當時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其它女真部族之中。這些女真部族和建立了金朝的海西女真人雖然同屬女真人,但比較早就已經分化,所以也不完全是傳承關係了。

耶律氏後裔和完顏氏後裔現在在哪?

說完了契丹女真兩族在遼金滅亡之後大致的演變,我們再來說點更具體的內容,也就是這兩個王朝的皇族耶律氏和完顏氏在其王朝滅亡之後,又有怎樣的經歷?他們的後裔現代在哪呢?

耶律阿保機(劉億,右)塑像

剛才我們已經說了,相當數量的契丹人後裔在後來都融入了漢族之中,在元朝以後,耶律這個姓氏基本上就消失了,而他們的許多後裔都改成了漢姓劉姓。之所以會改成劉姓是因為,統一了契丹各部的耶律阿保機在建立政權之後其實就也比較傾慕漢文化,特別是非常推崇建立了漢朝的漢高祖劉邦,所以從當時起耶律家族就把劉姓視作了自己的漢姓。

用契丹小字寫成的「耶律」

而且因為耶律阿保機的名字意譯成漢文是「億」的意思,所以他當時也有個漢名,叫劉億。所以在遼朝滅亡之後,耶律家族的人很多都改成了漢姓劉姓。比如在今天河北省邯鄲的邱縣,就有個耶律寨。而這個村子雖然叫耶律寨,但其村民卻主要劉姓漢人。據說其先祖曾任世襲正千戶,因此可以說這個村子就很有可能跟遼朝的皇族有關了。

而除了融入漢族的耶律後裔之外,一些耶律後裔在金朝時期其姓氏就被改寫成了移剌或者移剌答,前文提到的曾經起兵反抗金朝的移剌窩斡應該也是一個耶律家族後裔。而移剌後來也是一個女真人姓氏,在滿族出現之後,還曾有過一個姓氏叫伊拉。現代一些觀點認為,這兩個姓氏很有可能也都是耶律氏的後裔,因此可以說也和契丹人有些淵源。

完顏阿骨打(王旻)畫像

而金朝的皇族完顏氏在後世的姓氏構成則更為複雜一些。與耶律氏類似,其實在後世的史籍裡,也曾提到金朝建國之初,建立了金朝的完顏阿骨打曾經採納了渤海國士人楊樸的建議:

以王為姓,以旻為名,國號大金。

也就是說當時完顏阿骨打其實也有個漢名,叫王旻(mín),而王姓也就是完顏家族的漢姓了。甚至有一些觀點認為,完顏本身就是王姓的女真語諧音。而在金朝滅亡之後,完顏家族也隨著時代的變遷遷徙到了中國各地。明朝時,安徽一個名叫完顏必重的舉子曾考中探花。而在安徽肥東、甘肅涇川、河南鹿邑、福建泉州、臺灣彰化等地,都有一些根據史料分析可能源自完顏氏的家族,他們中的大部分也都改成了其它不同姓氏,比如王、汪、完、顏、苑、粘和金等。而融入了滿族的完顏後人在清朝時仍姓完顏,在清朝滅亡之後則改成了王、汪和金等姓氏。無論是漢族還是滿族,現代的完顏後裔都只有少量人還保留了完顏的姓氏。

總體來說,建立了遼朝的契丹和建立了金朝的女真這兩個族群可以說都已經成為了歷史族群,但他們的後裔也並沒有消失,有很多現代族群或者說現代族群的成員跟他們也都有著遠近不等的聯繫。而從這兩個族群以及其皇族的變遷,其實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民族身份是受文化和歷史等多方面的影響形成的,血統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對其過度看重其實是很偏頗的。

相關焦點

  • 契丹女真後裔今天何在?耶律完顏兩家還有後人嗎?現代姓什麼?
    這些人後來分別隨蒙軍的徵戰到了中原、大理和中亞等地,有些則最後在蒙古草原落腳,最後都融入了當地族群之中,也就是漢族、蒙古族以及許多中亞族群之中。而近代一些研究顯示,今天生活在北方地區的達斡爾族跟契丹人的基因的接近之處,可能是契丹早期首領部族大賀氏(在唐朝時的契丹首領,和後來的耶律家族不是一個部落)的後裔。
  • 契丹、党項與女真:塞北帝國的後裔如今在何方
    但隨著十三世紀中葉以來蒙古的大肆開拓,昔日的契丹、党項和女真部族先後被擊潰並被吸收進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以至於今天再也找尋不到這些民族的蹤跡。那麼,這些曾開創帝國的民族,就真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嗎?關於契丹民族,女真興起後曾對遼帝國產生了巨大衝擊。
  • 揭秘南召、郟縣完顏阿骨打後裔
    「爺爺,這是什麼飯?怎麼是鹹的?」高明增嘗了一口,有點奇怪地問。「這是臘八粥,是我們祖上傳下來的。」高清成解釋說,祖上來自東北,姓完顏,來到這裡改姓為高,後代為了不忘記祖上,每年的臘八節都做鹹的臘八粥,迥異於當地人,並且用藍邊海碗盛著吃,寓意「碗鹽」,警示子孫莫忘祖宗的完顏姓氏。 一說起來,高清成有一肚子關於祖先的傳說故事,但對於年齡尚幼的高明增來說,一切都那麼懵懂而有趣。
  • 大金國完顏後裔在鹿邑
    祠堂內正面掛著完顏世代祖先畫像,本地人稱「影」。  完顏家族把居住的村子均冠以完姓,在鹿邑縣,除渦北鎮完樓村外,還有馬鋪、太清、賈灘、楊湖口4個鄉鎮的10個自然村也聚居著完顏氏村民。  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完顏女真後裔11594人,其中河南省6601人,佔全國總數的57%,鹿邑縣有5836人,佔全國總數的50.3%。
  • 契丹人是什麼人?如果你是以下幾個姓,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後代!
    契丹人是什麼人?如果你是以下幾個姓,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後代!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歷史奇聞,大家對於我國歷史上的契丹建國有多少的了解呢?
  • 金兀朮後裔今何在?隱居河南縣城400年,打破不和嶽姓通婚的族規
    根據相關資料介紹,這裡的人都是完顏宗弼的後人,也就是金兀朮的後人。明朝萬曆年間,金兀朮帶領族人遷居至此,到了元末明初時期,族人又跟著朱元璋打天下,最終被封為女真將軍。明朝萬曆年間,女真將軍的十世孫完顏必重進京趕考,憑藉本事高中探花,而後到河南為官,最終落戶鹿邑。因為完顏是一個大家族,重視傳承,重視祠堂。
  • 揭秘河南南陽的12000完顏阿骨打後裔!他們到底從哪裡來?為何來到河南?
    「爺爺,這是什麼飯?怎麼是鹹的?」高明增嘗了一口,有點奇怪地問。「這是臘八粥,是我們祖上傳下來的。」高清成解釋說,祖上來自東北,姓完顏,來到這裡改姓為高,後代為了不忘記祖上,每年的臘八節都做鹹的臘八粥,迥異於當地人,並且用藍邊海碗盛著吃,寓意「碗鹽」,警示子孫莫忘祖宗的完顏姓氏。   一說起來,高清成有一肚子關於祖先的傳說故事,但對於年齡尚幼的高明增來說,一切都那麼懵懂而有趣。
  • 完顏城:女真皇族故地
    有挹婁、勿吉、靺鞨、女真。唐代,居住在長白山地區的肅慎後人被稱為「粟末靺鞨」,其首領大祚榮被封為「渤海郡王」。居住在黑龍江流域的肅慎後人被稱為「黑水靺鞨」,其首領被封為「黑水都督」。 中國歷史上,肅慎後人稱帝的時代只有金代和清代。他們的奠基人是完顏阿骨打和努爾哈赤,完顏阿骨打被稱為「金太祖」,努爾哈赤被稱為「清太祖」,他們的嫡系子孫被稱為「皇族」。
  • 通過滿洲老姓,看祖先是來自女真、契丹還是鮮卑?
    ,入居中原後,元朝時改漢姓:商,烏,劉,李 珠嘉,兆齋——來源於金代女真「術甲」,入居中原後,元朝時改漢姓:趙 珠魯——來源於金代女真「術虎」,入居中原後,元朝時改漢姓:董,術 尼瑪哈——來源於金代女真「尼厖古」,入居中原後,元朝時改漢姓:魚 完顏——來源於金代女真
  • 東北歷史(22):女真文字,為何消失了?和滿語沒一點關係!
    直至金國,肅慎族後裔女真族已經有了文字。很多人認為這種文字,就是滿語的前身,事實真是這樣嗎?完顏阿骨打有了語言,人類才能實現交流思想。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肅慎族及後裔是沒有自己的語言的,而是依附於身邊強國的語言。比如說,完顏阿骨打沒有做大的時候,受契丹政權節制,所以完顏阿骨打就學會了契丹語文。
  • 古代少數民族現在都去哪了?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他們是什麼關係?
    根據史籍記載,中國古代民族至少有一百六十多個,其中著名的有匈奴、鮮卑、羌、鐵勒、柔然、回紇、突厥、沙陀、党項、契丹、女真等族,絕大多數不在現存的五十六族之中。契丹起於今內蒙古東邊的老哈河流域,唐朝在此設松漠都督府。他們乘回紇衰敗而起,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916年稱帝,東滅渤海國,西服回紇,北臣室韋,南入長城,建立遼朝,就是「楊家將」與小說《天龍八部》故事中的契丹王朝。
  • 讓宋朝皇帝頭疼的「契丹」,如今成了哪個民族?你可能永遠不會信
    腹中驚怪有新姜,元是江南經宿食——《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提起契丹,那麼一定會聯想到名震三朝(唐、五代、遼)的契丹鐵騎,作為一個遊牧民族,契丹一族在作戰上以騎兵為主,唐末天復二年(902年)耶律阿保機出兵河東,攻下九郡,天佑二年(905年)又七萬騎兵大破盧龍節度使劉仁恭,奪下數郡。
  • 曾經驍勇善戰的契丹人都去哪了?
    公元951年,55歲的劉崇與比他小23歲的契丹皇帝耶律阮,再次約為父子之國。三、建立遼國耶律阿保機成為可汗後,羨慕中原王朝文化,希望可以和中原皇帝那樣採取終身制。後經「鹽池之變」,阿保機統一契丹八部,於公元916年建立契丹政權。建國號「大契丹國」,年號神冊,阿保機即遼太祖,從此契丹的可汗成為歷史。
  • 遼亡後契丹人的流向
    公元1125年,遼國被原來的屬國女真聯合南宋所滅。其後,如此眾多的契丹人都去了哪裡?他們真的消亡了嗎?據史書記載和現代科學發現,共有四個主要流向,證明他們生生不息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一是向西遷徒。1132年,耶律大石(阿保機八世孫)率領200部眾西遷到中亞一帶,與中亞的遼國2萬鐵騎和當地契丹部落匯合,建立了西遼政權。建都於虎思斡耳朵(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
  • 完顏阿骨打如何崛起?讓遼帝耶律延禧如此評價
    完顏阿骨打究竟多逆天?讓遼帝耶律延禧這樣評價他完顏阿骨打,出生於虎水(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大金國的開國皇帝,史稱金太祖。
  • 女真族後裔探訪:至今不和嶽姓通婚
    、北京女真後裔改姓王或汪,他們都堅守著祖宗的一個遺訓——女真後裔不和嶽姓通婚凡姓完顏者,皆女真後裔,即滿族人。在與南宋的攻伐當中,完顏宗翰、完顏宗弼等與南宋的嶽飛爭鬥,流傳下來的《精忠報國嶽飛傳》膾炙人口,可是女真完顏氏後裔與嶽飛後裔也因此成了永遠的仇敵。在第四屆金源文化節期間,來到阿城的女真後裔都表明了一個祖訓:女真後裔不和嶽姓通婚。
  • 完顏家族簡介
    女真,或女貞,亦作「女真族」,源自三千多年前「肅慎」。漢朝至晉朝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隋朝至唐朝時期稱「靺鞨」,遼國至金國時期稱「女真」,明朝末期至今稱為滿族。女真民族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女真、長白女真、東海女真、扈倫女真四大組成部分。史籍《金史·世紀》中記載:「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
  • 匈奴、鮮卑、突厥、蒙古、契丹……都搞懂了!我國遊牧民族的簡史
    匈奴、東胡、突厥、回鶻、蒙古、契丹、女真、鮮卑……這些遊牧民族,有些甚至不會讀~但是它們不停的出現在中國歷史上,今天小五就做一個梳理,絕對值得你收藏! 一、東胡 東胡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漢存在了大約1300年。
  • 歷史上的今天丨努爾哈赤以金朝後裔自居,為何不使用女真文字,卻自創滿文?
    毫無疑問,努爾哈赤是在以史上金朝直系後裔自居。然而,有一個現像讓人感到奇怪。大金帝國建立時,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已經命令完顏希尹和葉魯創造了女真文字,完顏希尹和葉魯也奉命「依仿漢人楷書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族語,制女真字」而獲得了「女真倉頡」稱號,女真族也從此有了屬於本民族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