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動機推力遠超運-20,號稱亞洲性能最強?專家:大馬拉小車

2020-12-11 裝置分析

近些年,我國的航天工業發展取得了不少成就,自主研製的大型運輸機運-20,在國際上廣受好評,同時取代了日本的C-2,成為亞洲最大的運輸機。然而,儘管如此,運-20對上C-2也並沒有很大優勢,甚至還有人說C-2的性能足以碾壓運-20,那麼兩者對比結果到底如何呢?

C-2運輸機由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生產,最大起飛重量可達140噸,號稱是亞洲自行研製的最大起飛重量的運輸機。而運-20則是我國研製的新一代大型軍用運輸機,可在複雜的環境條件下執行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代表了我國運輸機製造的最高水平。

從外形上來看,C-2和運-20非常接近,翼展長度相似,機身長度僅相差4米。既然兩架運輸機的體型差距不大,那麼也就說明兩者的貨艙尺寸也非常相近。運-20貨艙的寬和高都與C-2一致,只是在長度上多出了3米,由此看出,兩架運輸機的裝載能力也很接近。但是C-2有一個優勢非常明顯。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雙發的C-2推力比四臺運-20的發動機還要強。因為C-2裝備的是兩臺波音767發動機,即由通用電氣公司設計研發的CF-6-80C2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了54噸。而運-20使用的是俄羅斯研製的D30發動機,四臺加起來的最大推力只有50噸。C-2的發動機可以說讓我國羨慕不已,不少專家也表示,俄制發動機只是用來過渡的,未來運-20將會更換我國自主研製的推力更大的渦扇發動機。

然而,雖然C-2在動力系統上具有明顯優勢,但是實際運輸過程中C-2的載重量卻遠遠不如運-20。按理說,C-2的推動力高了運-20兩倍不止,因此在載重上也要比運-20大才對,然而真實情況卻並不是這樣。據相關數據顯示,C-2的最大載重量為30噸,而運-20卻可以達到66噸,在更換發動機之後這個數據還將往上提升。那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最大問題就是C-2的空重,日本一向對運輸機的空重限制非常嚴格,通體採用複合材料建造,設計人員甚至不惜在飛機貨艙的地板上打洞來減輕重量,這就導致C-2雖然動力足,但是機身的結構也比較脆弱,載重量也就不得不降低。怪不得有專家評論說C-2是大馬拉小車,性能高實用性差,動力與載重量完全不匹配,這樣的運輸機也只有日本可以造得出來了吧。

相關焦點

  • 大馬拉小車?獨樹一幟的日本雙發運輸機,推力遠超四發的運20
    我國近些年在努力的研發大推力的運輸機,「胖妞」就是國人期待的成果。而日本是一個製造業很發達的國家,他們所生產的雙發運輸機更是獨樹一幟,推力遠超四發的運-20,專家卻說是:大馬拉小車?日本的C-2運輸機是他們的一大王牌運輸機,屬於雙發運輸機,而我國的運-20是四發,從數量上來說,四發的也比雙發的要強,為什麼推力上還比不過C-2?
  • 性能趕超伊爾76?運20成功換裝國產發動機,美直呼又被騙了
    圖為運20換裝渦扇20試飛近日,據媒體報導,被軍迷愛稱為胖妞的運20成功換裝了國產發動機渦扇20,消息一經透露,美國網友直呼又被騙了,運20的潛力遠遠沒有被全部發掘,那麼它的性能會趕超伊爾成功換裝國產發動機後性能大增,那麼它與俄羅斯的伊爾76相比,有何過人之處?
  • 大馬拉小車反而更省油,你信嗎?
    什麼是大馬拉小車?這是一個發動機功率和車身質量的相對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發動機功率大而車身重量相對於功率來說小。舉個例子,同樣是5噸重的貨物,你用裝配90匹馬力的485發動機拉的話肯定比用裝配120匹馬力的490發動機要費力一些。
  • 運20和伊爾76與C17的對比,性能強在哪裡?
    打開APP 運20和伊爾76與C17的對比,性能強在哪裡?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8-20 11:49:55 運20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改進,載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優異。
  • 我國研發渦扇20發動機,受到了大家的認可,最大推力達15噸!
    中國研發渦扇20發動機,受到了大家的認可,最大推力達15噸!我們國家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那句「落後就要挨打」深深的烙印在了每一個國人的心裡,雖然我們真正發展也就是短短的幾十年而已。那麼說到運-20就不得不從發動機開始說起了,作為中國第一代自主研發的大型運輸機來說,不管在怎麼樣的運輸條件下都能夠完成運輸任務,運-20雖然是借鑑了俄羅斯的伊爾-76的外形。
  • 「大馬拉小車」的SUV你知道幾輛?隨時讓你腎上腺素飆升!
    「大馬拉小車」的SUV你知道幾輛?隨時讓你腎上腺素飆升!1/ 13「大馬拉小車」的SUV你知道幾輛?隨時讓你腎上腺素飆升!猜你喜歡「大馬拉小車」的SUV你知道幾輛?隨時讓你腎上腺素飆升!那麼有沒有價格在15萬以內,又能做到「大馬拉小車」般越級加速體驗的SUV呢? 指導價:7.99-12.59萬 百公裡加速:7.8秒 和繽越不同的是,海馬8S採用了「眯眯眼」的大燈設計,這也是當前為突出運動氣場的設計風格之一。
  • 運-20:研發時參考了伊爾-76,採用同樣的發動機
    機頭呈尖錐形,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截面基本呈圓形的伊爾-76,動力裝置為分別吊裝在兩側內翼之下的4臺D-30KP-2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單臺推力117.6千牛,1千克力=9.81牛頓,折算成推力就是11.987噸。
  • 為什麼出口的拖拉機上鮮有大馬拉小車機型
    去拖拉機企業參觀時,如果你注意看,你會發現拖拉機企業生產的拖拉機有兩個版本,一個出口版本,一個國內銷售版本,國內銷售的版本多為「大馬拉小車」機型,出口機型卻都是正常版本的大底盤拖拉機。 到底什麼是「大馬拉小車」機型呢?一般而言,「大馬拉小車」機型是指發動機功率與底盤設計嚴重不匹配,發動機功率大大超過底盤所能承受極限的產品。那麼有沒有具體的標準來確認呢?
  • 運20換裝渦扇20發動機後,戰鬥力會提升多少?
    圖為運20運輸機最近一個好消息從西飛傳來,中國這次快速出擊,已經為運20運輸機換裝了國產渦扇20發動機,那麼運20換裝渦扇20發動機之後,戰鬥力會提升多少呢?對此有專家給出答案:有了國產動力後,運20的載重能力將進一步提升,能夠輕鬆將99A主戰坦克運上高原地區,得知此事後印度怕了,坦言這簡直就是猛獸出籠。
  • 不信中方發動機成功,美專家看後笑容戛然而止,感慨性能媲美西方
    據俄塔斯社12月15日報導,近日網絡上有消息稱,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已經開始使用渦扇-20發動機進行飛行試驗。運-20換裝渦扇-20發動機後,最大載重量和最大航程都將有所增加,能夠完全發揮出大型飛機平臺的優勢。
  • 美媒稱中國運-20用上國產發動機,俄專家:達到俄1970年代水平
    據《俄羅斯報》7日報導,美國The Drive網站日前報導稱中國運-20運輸機至少有一架已經裝備了國產WS-20渦扇發動機,其功率比俄羅斯D-30KP-2發動機的功率更大。觀察家認為,這意味著中國這款大型運輸機在性能上取得重大進步。
  • 鈴木雨燕1.5屬於大馬拉小車嗎?老司機做了分析,車主務必看看
    鈴木雨燕1.5屬於大馬拉小車嗎?老司機做了分析,車主務必看看您好,您的這個問題,我非常的感興趣,對小型車還是比較青睞【大馬拉小車是什麼概念】?在汽車中,形容動力不能滿足整個車,習慣說,這個車跑不動啊,小馬拉大車,「小馬」,常指發動機排量小,「大車」,常指重量比較大的車,但您說的是大馬拉小車,鈴木雨燕是的發動機排量是大馬嗎?整個車是小車嗎?接下來我們看看【1.5排量的鈴木雨燕車怎麼樣】?
  • 中國運-20確認換裝WS-20發動機,多個關鍵信息,證實突破
    如今有消息稱,這款運輸機已然首飛成功,運-20確認換裝了國產的WS-20航空發動機,更有多個關鍵信息證實,運-20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運-20所搭載的是俄羅斯提供的一款航空發動機,也是在我國境內廣泛應用的一款發動機。
  • 換裝國產發動機,運-20或為殲-20加油
    中國目前正為大型運輸機運-20測試國產發動機。據悉,國產發動機將取代俄制發動機,並比目前搭載的俄制發動機的載重大20%,使其能夠運輸中國目前最先進的58噸的99A主戰坦克。一直以來,中國都依靠進口俄羅斯的發動機為戰機提供動力,同時也致力於自主研製生產高性能的發動機。
  • 東亞一國五代機曝光:採用2臺推力強於F-119的發動機,性能超F-22
    近日日本防衛省曝光了本國「F-3」戰鬥機最新發展進度。在實驗室當中,F-3戰機已經完成了內置彈艙的收入測試。而一邊的發動機方面,也傳出了最新消息,XF9-1在實驗室內完成了超過10噸的非加力測試,該發動機若開啟加力的話,推力甚至可以超過15噸,整體性能比美國空軍現役的F-119發動機還要強。
  • 中國渦扇10發動機,推力可達14噸,壽命超3000小時
    中國渦扇10發動機,推力可達14噸,壽命超3000小時隨著技術的升級換代,如今航天航空領域的設備升級也呈現出規模化、精細化的趨勢,各種戰鬥機、直升機的規模在不斷加大,同時還需要保障其攻擊的精準性,功能的多樣性以及操作的智能化,而這些功能的實現,都建立在擁有一臺動力十足的航空發動機的基礎之上。
  • 大馬拉小車?奇瑞推出高能版瑞虎5X,網友:動力太強悍
    簡直就是大馬拉小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對於奇瑞的瑞虎5X這款小型SUV,它的車身長度在4.3米,軸距為2.63米,看起來非常的小巧,所以1.5L的發動機對於它來講,就非常的夠用,並且表現得非常強勁然而,奇瑞又推出了高能HERO版的瑞虎5X,它搭載的將是一臺1.5T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156匹,峰值扭矩達到了230牛米,比東風本田思域還要高能。
  • 美媒:中國運-20運輸機用上了國產發動機,取得重大進步!
    新照片顯示了經過改造的運-20,於2020年11月21日首次出現在中國的社交媒體平臺上。最近,中國軍事航空航天專家安德烈亞斯·魯普雷希特(Andreas Rupprecht)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該信息。運-20A以中國神話中的大鳥「鯤鵬」命名,由四臺俄羅斯製造的中涵道比D-30KP-2渦扇發動機提供動力,與現代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相比,其推力和效率均不足。
  • 運20換裝渦扇-20發動機能力大增 運輸重裝洲際飛行 無需中途加油
    專家周日說,除了減少對進口發動機的依賴外,新發動機預計將提高Y-20的關鍵性能,包括航程和載貨能力。 據媒體報導,儘管新的開發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有跡象表明過去幾周WS-20發動機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
  • 運20建造速度太快,發動機都不夠用了?渦扇20終於挑起大梁
    ,因此在量產初期只能靠從俄羅斯引進的D-30KP-2渦扇發動機應急,這使得初期運-20的載重能力不及設計目標,而且由於購俄發動機數量有限,同時要滿足運-20和轟-6K的生產需求,因此快速建造的運-20面臨發動機不夠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