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名家排名之「四大天王」

2021-03-01 建水紫陶大師

提到「四大天王」,朋友們也許會想到的是這四位

還是這四位?

其實,紫砂界也有「四大天王」。

他們兼具實力與口碑,為紫砂實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究竟什麼人才能獲此殊榮呢?

一起來看看~

亦天下之良工,信陶壺之鼻祖

宜興人說起紫砂壺,他們總會提到龔春。

畢竟,作為最早留名的紫砂藝人,龔春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第一個把紫砂壺這一生活用品提升到藝術高度的人。

 明-樹癭供春壺

龔春,明代正德年間人,本是當地一位名叫吳頤山的伴讀書童。吳頤山為了專心準備考試,帶著書童前往金沙寺閉門讀書。

傳說的「金沙寺僧人」,即龔春事實意義上的師傅,就在此處。龔春在陪讀之餘,常常陪著老和尚摶坯制壺。

當時紫砂造價很高,於是龔春從老和尚洗過手的缸裡撈出一些沉澱的陶土,經過反覆的篩、洗、壓、碾,最終得到了紫砂。

清晚期 黃玉麟制段泥供春壺

一日,他在園中玩耍,見院內參天銀杏的樹瘤十分别致,於是就想照樣捏一把壺。

他沒有工具,就用茶匙挖空壺體,之後用手指按平胎面,成型的壺面上就留有「指螺紋可按」的痕跡。

這些指紋交錯重疊,甚是可愛,透著靈氣。整個壺身也渾然天成,造型惟妙惟肖,把銀杏樹的盤根錯節,樹瘤的多姿表現得淋漓盡致。配之黝黑的紫砂,全壺盡顯古樸和高雅。

據傳僧人看過之後喜出望外,收下龔春為徒,傾囊相授,並命名其壺為「供春壺」:一是取奉春神之意,二是取龔春的諧音。

供春壺新穎精巧,文雅天然。「慄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很精準地概括了供春壺的特色。

另外,其壺質地雖薄,但是非常堅實,時雲「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遺憾的是,龔春的傳世之寶甚少,唯有樹瘤壺(藏於國家博物館)和六瓣圓囊壺(藏於香港茶具文物館)。

巧奪坡詩百態新,千奇萬狀信手出

吳騫在《陽羨名陶錄》裡說:「明代良陶讓一時」,此一「時」即時大彬。

他的壺主要造型有僧帽、菱花、六方、書扁、瓜稜、八角等,其泥質溫潤凝重,造型沉穩,可謂壺藝之典範。

顧景舟先生也認為時大彬是「集大成者」,他「成功地創製了紫砂傳統上的專門基礎技法。」

時大彬 圈鈕壺  

言及時大彬,還要從他的父親時鵬說起。明嘉靖年間,流傳著「四大名家」,董翰、趙梁、元暢,而第四位就是時鵬。

時大彬師從父輩,從小耳濡目染,所以根基很是紮實。這種家庭背景也造就了他淡雅超俗的風格。

據傳時大彬對紫砂壺的製作要求甚高,往往稍有瑕疵就放手扔棄,所以他的壺甚為珍貴。 

時大彬 紫砂醴泉壺

之所以說時大彬是「集大成者」,最突出的原因是他將文人情趣引入到茶壺中,使茶壺有了更深刻的內涵。

時大彬早期的作品多為大壺,且仿古樣式比較多。在與文人雅士結交中,他觀察了文人的飲茶習慣,於是改大壺為小壺。

在製作上可用拍打法一氣呵成,這樣也就豐富了造型。小壺一經推出,其儒雅氣質深深吸引了廣大文人,更有甚者,以擁有時壺為榮。

時大彬 ·虛扁壺  


紫砂壺的製作技法在時大彬時已幾近成熟。

在成型技法方面,他改進了龔春「斫木為模」的方法,直接手工制模,將「打身筒」和「鑲身筒」結合,創製了紫砂傳統上的專門基礎技法。

他的壺並不力求雕琢,以樸素的雅致和整體感見長,以至他的徒弟徐友泉暮年嘆曰:「吾之精,終不及時之粗也」。

引用顧景舟先生的話說:「自時大彬開始,製作紫砂陶的一套傳統技法,已在大體上建立,並傳承給後代的各代藝人。這應是時大彬的最大貢獻。」

鬼斧神工噪一世,古來技巧能幾人

陳鳴遠活在康乾盛世,堪稱一代大家。

他是繼龔春、時大彬之後的又一領軍人物,掀起了中國紫砂壺藝術史上的第二次高潮。

與時大彬一樣,陳鳴遠也有一個著名的紫砂藝人——陳子畦做父親。

他的造壺風格承上啟下,既有明代的樸雅之風,又開啟了寫實主義仿生技巧的先河。

在紫砂壺發展史上,他是一位技術嫻熟而全面的大師。

   陳鳴遠 廉齋銘烏泥束腰壺


在陳鳴遠的作品中,光貨的幾何形體「樸質大方,結構合理,技巧嚴謹」;花貨的自然形體「概括誇張,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並善於借鑑,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遺世的梅幹壺(現存於美國西雅圖博物館)最具有代表性,充分表現了陳壺對自然的誇張和借鑑。

陳鳴遠制 素帶壺

陳鳴遠還是壺底書款、壺蓋內蓋印的第一人。

他的壺身提款更別具一格,頗有晉唐筆氣,當時有言「海外競求鳴遠碟」。

陳鳴遠,不僅壺藝高超,「千奇萬狀信手出」,「陳生陳生今絕論」;而且廣泛交遊文化人「書法有晉唐風格」。

當他在壺上刻下了銘文:「汲甘泉,淪芳茗,孔顏之樂在瓢飲」等句時,當時的文化人亦不得不承認「鳴遠吐屬亦不俗」。

願流指爪踏雪泥,百代壺公第一流

顧老生來和紫砂壺有緣,生於紫砂壺的故鄉江蘇宜興,18歲從祖母學藝。

憑藉他極高的悟性和對紫砂深深的熱愛,兩年後,他已在行業內嶄露頭角,小有名氣。

之後他來到上海,仿製明代時大彬、清代陳鳴遠等人的紫砂名作。

正是在臨摹和仿製中,他的技藝突飛猛進,其中一些仿品的藝術價值甚至超過了原作,並被許多博物館收藏。

顧景舟 藏六方

從早年的仿製,到中年的自創,直至晚年的改變,顧老總結一生的經歷,認為壺藝創作要兼有形、神、氣三點,並強調「如果沒有輪廓、線條、體積、比例的學問,沒有基本功紮實而又靈巧的雙手,再強烈的感情也是癱瘓的」。

從他現存的一些作品中,我們可以品出這位一代宗師的風格。

十一頭提璧茶具組


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高莊與顧老結交,他們以紫砂陶優異土質及適用功能,精心合作設計了提璧壺。

顧老為此專制工具,使其壺獨具匠心:壺坯輪廓造型端莊周正,結構嚴謹,比例和諧勻稱,線面簡潔明快,節奏變化合度。

提璧壺氣質健偉,色澤紫中泛紅,深沉樸茂。

此壺完美地闡釋了顧老的藝術觀念,是現代紫砂壺中的絕品。

「壺中日月天」,壺雖小,但從壺中倒出的東西卻一言難盡,也許是古今榮辱,也許是東西興衰。

紫砂壺不斷拾得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精髓而融入自身。

所以,賞壺、養壺,也是在欣賞和回味我們自身的經典情懷。

文章來源:網絡

圖片:部分源於網絡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長按二維碼識別,購買上等好茶壺↓↓↓

點擊「閱讀原文」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紫砂壺名家
    清吳騫《陽羨名陶錄》記載,董翰、趙梁、元暢、時朋是繼供春之後制壺四大家。董翰,號後溪,江蘇宜興人,明萬曆初年宜興紫砂制陶名家。董翰制壺一改寺僧、供春以來的古拙風格,始造菱花式壺,極盡工巧。《陽羨名陶錄》認為四家中,董翰作工「文巧」,其餘三家「多古拙」。
  • 中國史上十大紫砂壺名家
    紫砂壺是我國傳統手工製品,也是具有使用價值和觀賞價值於一體的藏品。而且據說長時間使用紫砂壺喝水會對身體有益。所以我國紫砂壺市場是很廣闊的。不過市面上的紫砂壺都比不過手工製作的,而能手工製作紫砂壺的大師少之又少,下面是公布的中國十大紫砂壺名家。江蘇宜興上袁村(今紫砂村)人。生前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88年第二屆),是紫砂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
  • 四大天王之首是哪個?
    四大天王就是當年香港的四個歌手被樂壇有識之士與媒體冠以「四大天王」之名,希望他們四個能夠帶領香港樂壇走出一片新天地。正式有四大天王這個呼聲是在1992年,我們來回顧一下,那個時候四大天王分別是什麼狀態。
  • 香港四大天王排名,第一名無庸置疑
    ,四大天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在90年代代表了香港歌壇的最高段位。雖然他們現在也很出名,如果不是因為四大天王那麼像周華健等人的成就和知名度肯定會更高。那個時期的四大天王真正的如日中天,紅遍大江南北無人能及。
  • 四大天王到底該怎樣排名?聽聽專家怎麼說?
    香港的所謂四大天王,是30年前,香港娛樂圈為了炒作而演義封神的!那個英皇娛樂老總邵逸夫聳肩一變,變成姜子牙,點將封神!愣把黎明,郭富城,張學友,劉德華封成了四大天王!
  • 古今紫砂壺名家一覽表
    明末清初紫砂壺名家簡介   明朝衰敗清朝崛起,北方政治形勢變化很大,但南方的宜興陶業並不受到多大的影響。他和當時的文人學士過往甚密,尤其與海寧人楊忠訥友誼最深,曾為楊氏創製了一批紫砂壺,據說是他一生中最得意之作。所謂「宮中豔說大彬壺,海外競求遠碟」的詩句,就是當時國內外對陳鳴遠作品的高度評價。    到了清初雍正和乾隆年間著名的紫砂藝人有陳漢文、楊季初、張懷仁、陳滋偉、楊彭年、楊鳳年、邵大亨、 朱石梅、吳阿昆等。
  • 斯諾克之「四大天王」、「75三傑」、「80五虎」
    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傑出代表人物是:「天然金塊」史蒂夫戴維斯、「撞球皇帝」亨得利、「天之驕子」保羅亨特、「火箭」奧沙利文、「巫師」約翰希金斯、「金左手」馬克威廉士,其中,亨得利、奧沙利文、約翰希金斯、馬克威廉士並稱「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之首的撞球皇帝享得利已退役。
  • 紫砂壺的發展歷程
    這時期名家輩出,壺式千姿萬態,特別注重筋紋器的製作,這種風氣延續到十八世紀以後。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時大彬和徐友泉。在嘉靖到隆慶年間(公元1522-1572年),繼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藝人有董翰、趙梁、時朋、和元暢四人,並稱為「名壺四大家」。
  • 解讀香港「四大天王」到底誰是天王之首
    在90年代繁榮的香港娛樂圈,可謂是龍爭虎鬥人才輩出,但無論怎樣都無法阻擋四大天王前進的腳步,每年都是唱片銷量榜冠軍,音樂獎項幾乎被四大天王全部壟斷。劉德華的一首經典曲目《冰雨》,「我是在等待你的回來,難道只換回一句活該」。
  • 西遊記中四大天王與李天王的地位誰高?十萬天兵排名中已有提示
    在西遊記中,託塔李天王被認為是玉帝的御用元帥,天庭武將之首,在徵討孫悟空的過程中,李天王兩度掛帥,統領十萬天兵天將,布下天羅地網,但都未成功,最後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神,在太上老君的幫助下才拿住孫悟空,所以大家對李天王的實力也並不看好。
  • 香港四大天王有人氣,臺灣四大天王有實力,內地四大天王有爭議!
    ,首先浮現在大家腦海的肯定是香港四大天王。殊不知,他們四人在華人演藝圈風頭正勁之時,臺灣和內地的樂壇也評選了自己的四大天王。他們在當時也都是紅極一時,給歌壇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歌神張學友,全能天王劉德華,亞洲舞王郭富城,文藝王子黎明。香港四大天王這個陣容,在今天看也是尖端配置。他們的名氣早就享譽整個華人娛樂世界,而且個個實力超群,天王之名,當之無愧。
  • 一把殘缺的紫砂壺居然拍出了300多萬高價?磕壞的紫砂壺你還敢扔
    在很多喜歡收藏紫砂壺的壺友心裡,最悲傷的莫過於自己收藏的一把紫砂壺品相有缺,本該升值一番的壺現在只能擺著瞧著心碎。前幾天也有提到過一位壺友家傳的一把曼生壺,因為磕碰立馬收藏價值就縮水了一半,嗚呼哀哉,悔不當初!
  • 歷代紫砂壺宗師泰鬥
    紫砂藝術一代宗匠「時大彬」  時大彬(1573——1648),明萬曆至清順治年間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時朋的兒子。他與當時的制壺名家楊彭年合作,由他或是他的朋友題銘,這種富於文人藝術的紫砂壺,以「曼生壺」知名於時,尤為後世寶愛。上海博物館藏有三幅陳鴻壽的冊頁,構圖相近,均以紫砂壺和菊花入畫,畫面簡潔,清秀可愛,足見曼生嗜壺之癖。三幅畫有相同的題識:「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而此幅多附一段題識,強調楊彭年制壺之精妙,以及自己有制壺之癖,尤為難得。
  • 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俗稱「四大金剛」。
  • 佛教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各有神通寓意「風調雨順」!
    大家印象中除了師徒四人,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有一段故事關於佛教四大天王?不記得也沒關係,我們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這四大天王的故事,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紋身標記,還有擺放順序,寓意也各不相同。多羅吒是第一位要說的天王,他手中拿著把琵琶,身著白衣,是一位主月的天神,因為持國代表的是要有慈悲的胸懷和保佑眾生的心,所以在佛教四大天王中名叫持國天王,他就是負責守護東勝神州,在中國古代,四大天王還有「風調雨順」的含義——持琵琶者調也,所以這個壁掛為「風調雨順」系列之「調」。
  • 顧景舟款 六稜紫砂壺
    18歲從祖母學藝,20餘歲即在業界嶄露頭角,躋身名手之列,後至上海從事仿古紫砂製作,臨摹陳鳴遠等明清大家作品,眼界與技藝都得到大幅提升。1954年積極參與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紫砂生產工廠的組建籌劃工作。1983年擔任「紫砂研究所」所長,培育許多紫砂英才。顧景舟具有較深的文學藝術素養,熟悉陶藝工藝學,對紫砂歷史的研究、傳奇的鑑賞與斷代有獨到之處,並發表多篇論著。
  • 淺談佛教護法系列二,四大天王是哪四大天王
    電視劇封神榜其實真正的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他們比魔家四兄弟還要早,也許是《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取材的時候,借用了一下佛教的四大天王吧。天王殿在佛經中,多次提到四大天王,他們又被稱為護世四天王,又被稱作「四大金剛」。
  • 好事連連:香港四大天王有人氣,臺灣四大天王有實力,內地四大
    提起娛樂圈四大天王,首先浮現在大家腦海的肯定是香港四大天王。殊不知,他們四人在華人演藝圈風頭正勁之時,臺灣和內地的樂壇也評選了自己的四大天王。他們在當時也都是紅極一時,給歌壇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歌神張學友,全能天王劉德華,亞洲舞王郭富城,文藝王子黎明。香港四大天王這個陣容,在今天看也是尖端配置。他們的名氣早就享譽整個華人娛樂世界,而且個個實力超群,天王之名,當之無愧。
  • 佛教人物系列之十八:四大天王
    六欲分為六重,第一重便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各護天下。四大天王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四大天王傳到中國後,逐漸演變成中國羅漢堂中的「四大金剛」,稱為「風調雨順」的化身。
  • 四大天王之一 ——多聞天王
    多聞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又稱毗沙門天,北方的保護神,又兼司財之職,意為施財天,是掌管財寶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