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德國女友,用一生等待沒有結局的愛情

2021-01-14 小七讀書筆記

這世間真有一種感情值得人去一生的等待而不再去追求別的幸福嗎?這個無法評說,只能說這個女子夠痴情,充滿著悲劇的色彩。

相識

1935年10月31日,季羨林一路奔波到達了哥延根,這裡是一個大學城。和季羨林來此學習。

等待季羨林的女人叫伊姆加德,與她相識在她的23歲,是季羨林校友田德望房東邁耶家的大女兒。她租住的房子與邁耶家在一條街上。他來到德國幾個月後,受邀到邁耶家裡做客。

當時晚餐上,季羨林與伊姆加德遇見了,季羨林覺得她是個美麗的姑娘,俏皮中帶著羞怯。以後的日子,季羨林每兩周去邁耶家裡一次,每次都是伊姆加德開門,聊聊天,說說話。

年輕時的伊姆加德

已婚的愛戀一開始就是錯誤

從季羨林自己的說法裡是簡單溝通,但我覺得以前幾乎不會去,為什麼後來變得勤了,大概是對美色有些愛慕的。畢竟古言:「食色,性也。」大概被美麗的一行吸引是本能,家裡的妻子是包辦的,於是便想去體驗下談戀愛的感覺。

那個年代很神奇,一夫一妻制剛實行沒多久,舊的陋習還被保留著,比如包辦婚姻什麼的。而男人因為過去的思想並不完全的放棄,也並不明白家裡有了妻子就不能夠談,除非離了婚才能夠在一起。沒有完全的撇開上一段然後又來了新的一段,這就是錯誤。也許是舊的習俗才撇去百年,現在依舊還是有「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的現象。」

一般這種情況下,女性總是不會有好的結果。因為女性總是嚮往一生一世一雙人的。一種就是做個懂事的三兒,一種就是被拋下。妻子為什麼一般不會被拋棄?因為妻子是他社會身份裡所塑造出的一個,很少有為一個女人拋棄自己的形象。一個男人需要成為一個好的丈夫,一個孝順的兒子,而不是一個負心漢,為愛拋棄自己的地位。不過季羨林希望自己能夠努力的學習,然後回祖國工作的,他也斷不會一直留在外。

年輕時的季羨林

相知

季羨林在兩年裡和伊姆加德最多是愛慕與聊天交往,真正相知是在季羨林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因為要求了在交給教授之前必須用列印出來。季羨林買不起打字機,更不會打字。

這時候伊姆加德對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她說自己可以幫他列印,她正好想練習打字。季羨林很高興,但是他想著伊姆加德會不會要很高的報酬,伊姆加德說:「當然了。」季羨林很尷尬的問多少。「我要的報酬就是要你陪我走遍哥延根的每個角落。」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季羨林每天都會帶著書稿到伊姆加德的家裡,季羨林學習很吃力,梵文很枯燥。伊姆加德會在他的身邊安慰他、陪伴他,給他溫暖。她對他說:「你需要把你的作品當成你的孩子,請微笑並誠懇的面對它。」

季羨林也履行著對伊姆加德的承諾,他和她一起去很多的地方,走很多的路,哥延根的每條街道都留著他們的身影,這樣很難不產生感情。

細心的邁耶太太看出了兩個年輕人的想法,在季羨林不來打字的日子裡,她總是能找到理由請季羨林來到家裡。她也是真心的喜歡這個年輕人,希望他們在一起。

從此可以看出季羨林對其他人,至少是邁耶家隱瞞了已婚的事實。因為西方一夫一妻制歷史已久,一個母親斷然不會讓女兒當第三者的。不過相較於郭沫若,季羨林做的還夠意思,並且季羨林有著民族大義。郭沫若的日本夫人孩子都被拋棄了。而季羨林回國給出的理由是祖國需要他,至少他們沒有結婚與孩子。

1.陪伴是愛情的關鍵

季羨林對自己的夫人也是有感情的,畢竟為他生了孩子,他也是蠻感激的。但是,在留學期間為什麼季羨林會和其他人在一起(照今天的話來說是出軌)?

因為一個人再佛,也是希望有一個情感寄託的。尤其是在很艱難的歲月裡,一個孤獨的人如溺水一般,希望去抓住一根稻草,渴望有溫暖的出現。

而伊姆加德就是這樣的人物,在季羨林獨自一人在陌生的國度給他家人般的溫暖,這也是他所需要的,所以季羨林很難不心動。異國戀很多都會分手,也有些人因為要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而分開,距離真的可以拆散人。而那些現在在一起的異地戀,也是因為他們艱辛未來的不久會在一起,從而沒有距離。

兩個人一起更多就是為了抵禦孤單,彼此陪伴。而無法陪伴的總會或早或晚就會離開。

2.有伴侶應與異性有適當的距離

作為一個已婚男性與女性經常的單獨見面,不產生感情才奇了怪。有問過一些女孩子,男友和別的女性獨處介意嗎?清一色的介意。甚至會分手。

記得一個知乎上的高贊回答是這樣的,我會管住自己,除了工作不會與異性過度接觸,我把一生的自由交給了我的妻子。

因為世界上的女孩子都會有著自己的個性又很可愛、很好、很溫柔,再加上一個隱瞞自己已婚的男人那更是非常的有可能。說實話,比如現在愛一個人是因為他對人好,然後體貼照顧,然後出去和另一個異性單獨的吃飯、看電影,他也會很好,那麼此時愛情就進了第三者,也覺得或許對方無所謂是誰,這就是不管控的結果。

不論是男女,我都覺得應該自我約束,並且與異性保持適當的距離。也可以兩個人有一些約定,彼此遵守。

離別

季羨林完成了博士學歷後想要回國,但是因為他的房東太太已經把他當成了親兒子不捨得離開。房東太太的丈夫去世了,於是只留下房東太太。這是季羨林寫的畢業後又留了三年的原因。

但是旁觀者都清楚,也有一個原因是伊姆加德。於是他又留了三年,季羨林決定回國了。他終於想起了他的父母妻子孩子了,還有他的故鄉。

於是季羨林決定離開,前面提到過他對伊姆加德說的,他說祖國需要他,他要去奉獻了。於是就回國了。季羨林回國後一直隱瞞著這件事。當時他與伊姆加德一起去喝咖啡時,有一對70歲的夫婦,伊姆加德問:「當我們70歲時,你會帶我到這裡喝咖啡嗎?」季羨林沒有回答。

他說:「伊姆加德小姐,一定會有一個比我更好且更愛你的男子,他願意永遠陪在你身邊。」

伊姆加德很懂事,她擦乾淚水,在打字機上打出了「一路平安!請不要忘記。」這一天季羨林在以後一直沒有忘記:1945年10月2日。

在1980年11月季羨林率領中國的代表團來到德國,在助手的陪同下,來到伊姆加德的門口。命運總是愛捉弄人的,季羨林敲門,他以為會是伊姆加德來開門,但是並沒有。那天伊姆加德正好有事,她也一直在等他只不過從一樓搬到了二樓。

又過了10年,季羨林才把這個事情寫了出來。直到有人找到季羨林要拍他的傳記,女導演去拜訪了那家,伊姆加德開的門。

女導演問:「還記得季羨林嗎?」

伊姆加德遲疑了一會,眼淚簌簌的往下落:「是羨林·季吧?我們都這麼叫他。他還好嗎?」

當導演說他尚在人間,並且成為了國學大師,伊姆加德欣慰的笑了,她說:「我知道的,他一直這麼優秀。」

屋子裡還擺著那臺印表機,伊姆加德說:「瞧,一切都沒有改變,我一直在等他回來,我的手指依然很靈活,我甚至還能打字!」

她多次想要去中國尋找季羨林,但是父母一直反對,父母死後,她可以自己做主時,她說:「也許他在中國已經有了自己的愛侶和家庭,如果我貿然前往會傷害更多的人。」

於是她選擇了與孤獨為伴,一個人默默的堅守,付出一生的光陰和時光。

不得不說伊姆加德是個很好的女孩子,她有情有義。她不捨得傷害別人,只得傷害自己。季羨林在不該與她發生愛戀的時間愛上了她,給不了她幸福,不能承擔起責任。後來季羨林也很是愧疚,後來有著很多的悔恨。

但季羨林與妻子恩愛幾十年,並且他出國就是希望一天回到國家做些事情,他又回到了祖國,品行很高,就是可憐了伊姆加德。不得不說季羨林很幸福,一生兩個女人,一個痴情,一個人相敬如賓、舉案齊眉,默默地支持他,為他孕育一兒一女。

但是誰又能說的清楚呢?畢竟她可以憑藉著與他的溫暖相信著愛,有人惦念。

有溫暖的事情可以回憶也是一種很幸福的事吧。

相關焦點

  • 季羨林的德國女友,一生痴情,等了季羨林60年,終身未婚
    一生痴情,一生等待。這樣的故事,不僅發生在中國人身上,外國人也同樣會遇見。每個人都會渴望美滿幸福的愛情和婚姻,可世界就是充滿遺憾,當遇見最美好的愛情,卻無法走入婚姻的時候,你的選擇是什麼?季羨林的德國女友的選擇是,一生等待。一、少女時代,純真愛情伊姆加德,一個美麗的名字,也本該擁有幸福完美的一生。
  • 季羨林的德國初戀女友,一生痴情,等了季羨林60年,終身未婚
    當他的博士考試門門得優,畢業論文勝利通過時,他的感受是:「我沒有給中國人丟臉,可以告慰親愛的祖國。」有一年,德國的冬天格外的冷。時間一長,熱心的廚師們就和這個名叫季羨林的年輕人成了好朋友。這時,大家才知道季羨林生活窘迫,所以自尊心極強的他不得不避開用餐的高峰,選擇在沒人的時候用最便宜的飯菜充飢。
  • 季羨林90歲時,收到了德國女友的照片,感慨自己不配愛她
    但也有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這樣一輩子白頭到老的,其中,國學家季羨林便是如此。當年在德國留學期間,季羨林遇到了心中所愛,一位美麗的德國姑娘,但想到家中的妻兒老小,最終還是忍痛割愛,選擇了回國。從此,季羨林和家中賢妻彭德華,相守相伴了漫長的65年。
  • 95歲抗戰老兵等待日本女友69年,一生未娶,稱生前想再見一面
    愛情沒有年齡之分、沒有國界之別,有這麼一個95歲的抗戰老兵,一生未娶、苦苦尋覓,只是為了等待69年前的日本女友。老人唯一的心願就是生前能夠再見一面。二人本以為會有個好的結局,世事難料,不僅沒能喜結連理,還一離別便成了永別。一別成為永別,遺憾伴隨一生,晚年心痛由於當時解放戰爭爆發,周福康不得已離開臺灣接受軍令、四處徵戰,他和邊見須惠子都未曾想到這個分別會讓兩人遺憾一生。周福康離開臺灣後,就斷了和邊見須惠子的聯繫。
  • 一生當中,等待的意義
    人的一生也許短短幾十年,匆匆而過,但生命中,有多少等待,在一生中,需要經歷呢?太多的等待,有時會是一輩子,留下只有回憶;有時等待,就在一瞬間,相見時刻,卻是幾十年以後;有時等待,就在面前,卻又擦肩而過,留下一輩子的遺憾。
  • 季羨林: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除此之外,季羨林在東方文化研究、保護古籍和散文創作上也有可說之處。他以學術為志業,但並沒有「躲進小樓成一統」,他不是一個獨善其身的學者,在學術之外,季羨林還對文革有過深刻反思。九十年代末,季羨林出版《牛棚雜記》一書,對文革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 季羨林一生的遺憾,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唯獨沒好好陪伴母親!
    這是我們的當大大師季羨林先生說的話,百善孝為先,這樣的話語聽起來就讓人動容!任何大師的求學之路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季羨林小時候家裡窮,五歲就開始離家,那時候窮人家更不可能拍得起照片,而他的母親依靠大門看著他遠去的場景成了他記憶的永恆,後來直到母親五十歲離世回家奔喪,一直沒有再見到母親一面。
  • 翻譯大師季羨林
    1935年9月,根據清華大學文學院與德國交換研究生協定,清華招收赴德研究生,為期兩年。季羨林被錄取,隨即到德國。在柏林,和喬冠華同遊。10月,抵哥廷根,結識留學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學,"我夢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讀一點書,讀點古代有過光榮而這光榮將永遠不會消滅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這個夢。」
  • 季羨林的孤獨,是挖掘深處不傷感;我們的孤獨,是無限接納與包容
    而季羨林,他是當年老師唯一的一名學生。這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對於一種已經死去的文字。有意義,其意義在於,雖然現在這種語言已經無人使用了,但當年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還留下了很多由這種文字書寫的作品,它們等待著被人們發現,而季羨林接過了衣缽,成為了這種文化獨有的傳承者。
  • 德國教授批評季羨林的論文:「你的文章看上去面面俱到,實際上毫無...
    雖然修行要靠自己,沒有領進門的師父,也是不行的。 我這一生,在過去的六十多年中,曾有過很多領我進門的師父。現在雖已年逾古稀,自己也早已成為「人之患」(「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但是我卻越來越多地回憶起過去的老師來。感激之情,在內心深處油然而生。我今天的這一點點知識,有哪一樣不歸功於我的老師呢?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季羨林老先生
    季羨林老先生是近現代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語言學家、國學大師,於2009年7月辭世。季老生前著作等身,文採斐然,在多個領域皆有建樹。但當我們推開季老的研究著作,去回顧他的一生,就會發現,季老其人其行更值得欽佩。
  • 新冠時期的愛情?德國區長為女友自願感染惹爭議
    近日,德國柏林一區長又自曝故意感染新冠病毒,原因是他不想讓已被感染的女友獨自隔離。 有網友稱這就是「新冠時期的愛情」,也有網友認為這是不講科學的「迷惑行為」。 愛情的力量和科學防疫,我們如何處理?
  • 《愛情公寓5》婚禮結局呼應第一季,十年見證愛情真諦
    還記得在得知《愛情公寓5》即將要播出時激動的心情,左顧右盼等待它的回歸,轉眼之間就迎來了它的結局;也記得《愛情公寓5》釋出婚禮版預告時的感動和滿足,今天終於在結局中看完了他們步入婚姻殿堂的畫面。十年前,《愛情公寓》第一季第一集就是以婚禮作為整部劇乃至整個系列的開端,如今,以婚禮作為最終季的大結局,跨越十年時間相呼應,也用這十年見證了愛情的真諦。曾經胡一菲和曾小賢共同負責好友的婚禮,如今輪到自己結婚,婚禮的執行主力交給了公寓的夥伴諸葛大力。
  • 《狼少年》中的純粹愛情:你的一句單薄承諾,值得我用一生珍藏
    女孩單薄的一句承諾,讓他用一生去珍藏,這是2012年韓國上映的電影《狼少年》中所講述的唯美愛情。女主順伊天生身體不好,全家人為了陪她好好休養而搬到了一個偏僻的村莊,某天她在倉庫中發現了又髒又不會說話的狼少年哲秀,心地善良的順伊一家收留了他。
  • @準大學生 季羨林的這些人生忠告值得品讀
    今天,是季羨林逝世11周年的紀念日。季羨林精通12國語言,是北大終身教授,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他曾說,「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他愛書,還自封北大教授中的「藏書狀元」,藏書一度填滿幾間房子。學子們歷經高考,即將步入人生新階段。
  • 世界讀書日丨你可曾為了什麼窮盡一生等待?
    作為現實中嫁給聲名顯赫的醫生烏爾比諾,理想中讓阿里薩幻想了一輩子的女主角,費爾明娜的一生無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初戀時的奮不顧身是為了幻想中,那個充滿浪漫色彩的翩翩少年,那時她從未真正地了解過阿里薩,只是依稀知道他是電報員,他會用小提琴特地為自己拉一曲華爾茲,他喜歡用大量美麗的文字來捕獲佳人心
  • 註定沒有結局的愛情,就不要再堅持了,早離開早好
    #明明知道我和你沒有結果,但我還是心甘情願陪你走過了一段沒有的路。雖然不長,但足夠我用一生去懷念。 習慣了沒人疼,沒有關係的日子,累了自己扛,痛了自己揉,流淚了自己擦,難過了自己沉默,除了堅強,別無選擇。 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你心疼過我的執著,體諒過我的卑微,看穿過我的無助,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你也有想過和我到永遠。如果我們還有相見的機會的話,我們都不是原來的我們了,相愛需要勇氣,而其實,離開也是。
  • 《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的一生有622個情人,但我只愛過你
    但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卻是這份愛情圓滿的結局。大多愛情小說都以男主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被人奪走而悲慘結尾,但馬爾克斯卻給了這份愛情另一個結局。阿里薩為了他的心上人費爾明娜,足足等了五十四年七個月零十一天,終於在費爾明娜在丈夫的葬禮上與其再次相見,並說出了他永生不渝的愛。此時的他76歲,她72歲。
  • 美國小夥疫情下為見女友,假扮清潔工欲入境德國,結局有點慘
    來源:海外網路透社資料圖【海外網5月14日電|戰疫全時區】5月10日,一名美國小夥鋌而走險,喬裝成清潔工企圖躲過旅行限制,偷偷入境德國看望自己的女友。不過,他最終未能如願。據美國廣播公司13日報導,這名20歲的美國小夥來自賓夕法尼亞州,他在10日乘坐從華盛頓出發飛往法蘭克福的航班到達德國。由於疫情期間的旅遊限制,美國公民不被允許進入德國,因此這名男子模仿了一把好萊塢的浪漫喜劇,想通過喬裝打扮順利入境。據悉,他一下飛機就穿上了提前準備好的黃背心,試圖扮成清潔工逃過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