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賽亞猶太人領袖的回應:「基督徒該如何向猶太人作見證?」

2020-12-15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Pixabay

近日,彌賽亞猶太運動(譯註:Messianic Jewish Movement,指的是部分猶太人興起的相信耶穌就是猶太教所指彌撒亞的運動。雖然這些人帶有猶太血統,也自認是猶太人或猶太教徒,但以色列高院認為他們都是基督徒,不屬於猶太社區)的一位領袖就基督徒該如何向猶太人社區作見證提出重要幾個步驟。

在達拉斯神學院播客節目「桌上談」(The Table)中,作家、「為著耶穌的猶太人」(Jews for Jesus)執行董事戴維·布裡克納(David Brickner)與麥可·德爾·羅沙裡諾(Mikel Del Rosario)進行了談話。他表示,重要的第一步是「人際關係」,指出這「之後你可以開始探索信仰問題。」

布裡克納稱:「您很快就會發現大多數猶太人並不真正了解他們的信仰。而且如果他們可能對聽到你的故事很好奇,那分享您的想法也是沒錯,甚至你也可以不那麼猶太,而故事則是講述了上帝待您如何真實以及他如何成為您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時候,一位猶太人遇見一個活躍的基督徒所發生的第一件事就是他們會回去讀自己的經卷。他們不會理解,但這是一個很好的步驟。」

布裡克納繼續說到,他認為正教猶太人社區是「世界上最無法觸及到的人群,因為他們與世隔絕」。他還形容他們「像是阿米什人(譯註:Amish,新教再洗禮派門諾會的一支,以拒絕現代文明、過著簡樸生活為特徵)的猶太形式。」

「他們確實堅持自我。他們非常拘泥於某種非常嚴格的形式,幾乎就是猶太教的某種融合形式。由於他們是如此一個孤獨的團體,整個生計,整個家庭都綁在了一起。因此,其中有宗教信仰的猶太人如果思考閱讀聖經,那麼他們就會發現自己一無所有,失去家人且無處可去。」

布裡克納也告訴羅沙裡諾,對於基督徒而言,承認他們的猶太遺產很重要,因為這會進一步加強他們信仰的重要性。

布裡克納稱:「逾越節和其他猶太節日對基督徒很有興趣。那這是什麼意思呢?自耶穌建立起聖餐制度以慶祝逾越節以來,我們該如何理解?我們又該如何豐富我們的信仰呢?我認為,福音派基督徒越了解猶太人信仰的根源,就會越對其猶太朋友和鄰居表示歡迎,與他們分享耶穌的愛也就越有成效。」

在美國,彌撒亞猶太人是個有爭議的群體,因為很多非基督徒的猶太人都認為他們不算法律意義上的猶太人。

2018年10月,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因為與彌賽亞猶太人領袖洛倫·雅各布斯(Loren Jacobs)在一個活動中共同登臺而招致批評。該活動旨在以耶穌基督的名義,禱告紀念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一猶太會堂遭謀殺的11人。

5月初,國際基督教電視網GOD TV告知支持者,出於會對猶太人進行宗教勸誘的擔憂,以色列當局試圖「關停」這間新的希伯來語基督教頻道。

GOD TV執行長沃德·辛普森(Ward Simpson)在視頻中解釋並指出他們正採取法律手段捍衛其在以色列的廣播權:「自我們開始廣播以來,在以色列引發了極大的轟動。我們對以色列政府有信心,也對他們的司法制度有信心。我們感謝上帝,以色列是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他們給予我們在希伯來語中廣播基督教內容的許可證明了這個事實。」

相關焦點

  • 《馬可福音》中「彌賽亞的奧秘」的成因
    公元1世紀前後,猶太人對政治彌賽亞的期盼,同他們在現實裡經濟上受壓迫的處境有關。「公元前63年,龐貝的羅馬侵略軍屠殺了約12000猶太人,又向猶太人勒索了一筆數達1萬塔蘭的巨款,並使猶太成為羅馬敘利亞省的一個部分。公元前54年,克拉蘇又侵入猶太,搶劫聖殿,掠奪財物亦在1萬塔蘭以上。
  • 彌賽亞信徒---不是融合, 而是還原!
    至於拿撒勒人 (נוֹצְרִים, 'notzrim') 則是那些相信'拿撒勒人耶穌' (約翰福音1:45) 是彌賽亞的人, 他們是最早的彌賽亞信徒或基督徒, 雖然那時'基督徒'的名稱還沒有出現.在使徒行傳裡, 反對保羅的猶太人就稱他'是拿撒勒教黨裡的一個頭目' (使徒行傳24:5) 因此, 早期基督教事實上是第一世紀猶太教的一個分支, 甚至有很多法利賽人(如尼哥底母與保羅) 和撒都該人也信從了主耶穌, '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 (使徒行傳6:7) 主耶穌的使徒全是猶太人, 而第一世紀當時的基督徒也幾乎都是猶太人.
  • 看展| 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一千年的滄海桑田
    猶太人被帶上法庭問罪時,為了有效立案,作證指控他的不僅要有一名基督徒,還要有一名猶太人;10. 殺害猶太人的,須判適當的刑罰和沒收財產;11. 人身攻擊猶太人的,處全國通用刑罰;14. 破壞墓地的基督徒,處罰金;17. 任何猶太人都可以在我國自由並安全地步行、騎行,不受阻礙。
  • 動蕩時期的猶太人,宗教信仰可曾變過?
    在公元前2世紀,猶太人在信仰方面面臨極大的迫害(整個故事,我們將在後面的文章中看到),儘管存在叛教,但仍有更多人發誓要信仰和法律精神的死亡。這確實與以斯拉過去執行法律的工作有很大關係。除了上述更改之外,兩個盟約之間的猶太人中還存在幾個不同宗教觀念的團體或派別,例如法利賽人,撒都該人和狂熱者。
  • [語音]彌賽亞信徒拉比Zev-不可思議的特拉維夫外展
    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塔木德》不是從神而來的,這是由不相信耶穌神的宗教拉比們發明的。作為基督徒,我們要遠離這類的書籍,讀這些書是很危險的。我們在以色列全國各地分享但以理書。許多猶太人都認識了耶穌,很多猶太人相信耶穌是彌賽亞,有以數以百計的跟進。很多猶太人看到彌賽亞要被剪除的時候,他們很困惑。仇敵不斷做工嘗試讓他們遠離神的話語。
  • 偏見的本質:為什麼猶太人成了替罪羊?
    他們將每一次國家的災難、人民的不幸都歸咎於基督徒。如果臺伯河湧向了城牆,如果尼羅河沒能灌溉入田野,如果天色不再變化或大地開始震動,如果發生了一場饑荒,如果暴發一次瘟疫,他們將立刻哭喊道:「應該將基督徒送入獅口!」
  • 猶太人遭受大屠殺原因初探
    福音書描寫到是那時猶太人的法利賽人和撒該都人的長老帶領猶太民眾強烈要求駐以色列的羅馬總督彼拉多用十字架釘死耶穌,彼拉多用盆洗手表示擺脫責任。猶太長老們卻堅持要處死耶穌並說讓耶穌的血歸到他們自己和自己的子孫身上。這是非常明顯的反猶說法。此後千百年來,一些極端的基督徒據此認為是猶太人殺害了耶穌並認為應該由猶太人的子孫來償還這筆血債。這就是歷史上多次迫害猶太人的宗教基礎。
  • 複雜與榮耀:猶太人與「大型的猶太人」
    作家卡夫卡,他也是一位以中歐為背景的「大型的」猶太人物,是談論猶太人的文化、文學和思維所繞不過去的知識分子——但他的「叔叔」又該如何理解?中譯者對此語並沒有做什麼考察,也沒有加注,我只能自行推斷。在下文中,斯坦納說起了他非常崇敬的一位20世紀作家,即法國人塞利納,他說塞利納寫出了莎士比亞級別的傑作,然而這人又是一個反猶分子。
  • 猶太人丨天國為什麼成了奧秘
    約翰福音16章12至13節,主耶穌說:「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作不能領會)。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
  • 馬克思是猶太人,他是怎麼看待猶太人的?
    到了馬克思的父親時期,他們的家族已經屬於第一代「獲得解放」的猶太人,溫順守禮,並且接受洗禮,成為了基督徒。所以,馬克思從小到大接受的是基督徒教育,並沒有感受到多少猶太人在德國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困擾。1843年6月,馬克思與青梅竹馬的女友燕妮結婚。
  • 彌賽亞的秘密
    此時的猶太人比任何時候都盼望神應許的彌賽亞來到——帶領以色列民重新建立強大公平公義的以色列國。第二次效果好多了,不但有人跟從了耶穌,還有人作見證,轉發分享消息!那是彼得的弟弟安德烈,趕緊去告訴他的哥哥西門:「我們遇見彌賽亞了。」於是領他去見耶穌。耶穌的足跡走遍了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也醫治各樣的病症,【可 3:11-12】 「汙鬼無論何時看見他,就俯伏在他面前,喊著說:「你是  神的兒子!」耶穌再三地囑咐他們,不要把他顯露出來。」
  • 【贈書福利】在美國,猶太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正是在西方國家中最開放的美國,猶太人最顯著地面臨著現代性所帶來的大問題:在美國社會中,個人生活不是由社群而是由個人抱負塑造的,任何人只要願意接受共同的美國文化,就很容易為非猶太人接受,物質主義和商業主義又壓倒大多數其他的價值體系,在這些背景下,如何保持鮮活的猶太身份?
  • 猶太人歷史上的十次大流亡,命運多舛,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猶太教不認可【新約】,他們只信奉上帝,不相信耶穌是彌賽亞,上帝沒有兒子,猶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包括耶穌,他們不主動傳教,堅信上帝只拯救猶太人。而基督教讀【舊約】和【新約】,除了信奉共神耶和華外,還信奉聖子耶穌、聖母瑪利亞和聖徒(天主教和東正教),他們都是上帝派到人間的救世主;新教認為聖母和聖徒都是人不是神,為他們設置聖像是偶像崇拜,有悖【聖經】教義。
  • 教牧講章|​我們遇見彌賽亞了
    (太11:7-10)」這節經文的意思是:施洗約翰是彌賽亞來臨前的預兆,當猶太人看到約翰,就應該知道,所盼望的彌賽亞要來了。 2、見證基督a、神的羔羊  29、3629-34四次「看見」,約翰說「我看見」,很明顯的見證。
  • 歷史上的猶太人為何被歐洲人討厭?
    《威尼斯商人》裡,猶太人夏洛特借給基督徒安東尼奧一筆錢,是高利貸,並定下契約,如果安東尼不能按時還錢,就要在他胸口割下一磅肉。期限到了,夏洛特堅持要求安東尼奧履行契約。現實中像《威尼斯商人》中的猶太人夏洛特那樣囂張,敢公然要基督徒命的應該是沒有的。反倒是「夏洛特」們要經常面對被罰沒家產,驅逐出境的慘境。即使小心做人也難保一家平安。
  • 反猶主義:歷史上的猶太人都經歷了何種苦難?
    尤以耶路撒冷地區的猶太人反應最為激烈。猶太人反對希臘文化的偶像崇拜、多神論,認為其與異教並無區別。因此他們拒絕向希臘神廟祭祀,反對與希臘人通婚,甚至拒絕與希臘人同桌就餐。這一做法惹怒了推行希臘文化的統治者們,他們認為猶太人這種做法是拒絕接受統治的表現。遂想用希臘宗教來代替猶太教,希望以此同化猶太人。
  • 被擄回歸以後的猶太人的信仰狀況怎麼樣,與以前有何不同之處?
    除了以上所提的一些改變外,兩約之間猶太人還出現了好幾個不同宗教觀念的團體或派別,如法利賽人、撒督該人、奮銳黨人等等,不僅如此,他們在信仰內容和神學觀念上也有著些許改變。如此,意味著他們不能夠承擔起使萬民歸神的偉大使命,在這一點上,應該引起基督徒深切的反思。
  • 哈瑞迪猶太人:不工作,只生小孩,只念經禱告,靠其他猶太人養活
    19世紀,猶太教進行過一場大改革,很多猶太人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生活,改變了原先傳統的宗教生活方式,融入到社會主流,形成世俗猶太人。可是,仍有一部分猶太人拒絕改革,頑固地保守著傳統,形成哈瑞迪猶太人。為了防止被世俗所影響,哈瑞迪猶太人不和世俗猶太人混居,儘量和外界隔絕,並以猶太教經典《塔木德》為準則,不容忍任何世俗文化對其傳統的擾動,保障內部純潔性。以色列建國後,哈瑞迪猶太人湧入以色列。他們不參軍,不工作,不納稅,不接受現代化信息和教育,只上宗教學校、只看宗教報紙,只研究教義,只生小孩,靠以色列政府撥款和其他猶太人養活。
  • 深度:看猶太人如何走出「劣根性」,讓猶太教成為猶太人的象徵
    題/深度:看猶太人如何走出「劣根性」,讓猶太教成為猶太人的象徵文/簡,輪椅上寫作的女孩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猶太先知們在總結猶太人的苦難的原因時,往往將對耶和華的漠視和不尊重放在首位。而猶太民族在此之後的反思和改過中,重新將猶太教視作「猶太人唯一的宗教」。
  • 歷史上的猶太人,四散飄零兩千年之久,為何沒有被其它民族同化?
    基督徒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是聖子。然而猶太教卻不相信耶穌就是當來的彌賽亞,說耶穌是冒充的,然後把他交給了羅馬總督彼拉多,最後將其釘死在了十字架上,這便是基督教與猶太教的世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