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越國故地、西施故裡,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設諸暨縣,屬會稽郡。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昔有錢塘名區之繁盛。中國百強縣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強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強市。
從踏入浙江大地的那一刻,諸暨,這個位於浙江中北部的小城,各色美食成了諸暨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馬劍的饅頭、豆腐包、應店街的狗肉、草塔的羊肉、年糕粥、次塢的打面,安華的牛淘……這些當地耳熟能詳的美食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諸暨人。諸暨是吃貨的天堂,接下來我將帶大家領略下諸暨的各色地方美食。
1.西施團圓餅
諸西施團圓餅以純正精細的麵粉或蕎麥粉作皮子,用山地土產香脆蘿蔔、青蔥、香椒與鮮豬肉拌和為餡,手工包製而成的一種扁圓餅子。以文火煎烤而食,其味爽而不膩,辣而不重,又香又鮮,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2.西施豆腐
西施豆腐為諸暨的傳統風味名菜,無論是起屋造宅、逢年過節,還是婚嫁、壽誕、喜慶、喪宴,每每成為席上頭道菜餚。相傳,乾隆皇帝遊江南時,與寵臣劉墉一起微服私訪來到諸暨,兩人盡心遊玩,信步來到薴蘿山腳小村,只見農舍已炊煙嫋嫋,方覺肚中飢餓,在一農家用餐,享用「西施豆腐」後,不禁擊桌連聲稱妙,聞其菜名,「好一個西施豆腐」,脫口而贊。
3.西施舌
在西施故裡有一種點心被稱為「西施舌」。糕點師用吊漿技法,先用糯米粉製成水磨粉,然後再以水磨粉包入棗泥、核桃肉、桂花、青梅等十幾種果料拌成的餡心,放在舌型模具中壓製成型,湯煮或油煎均可。這種點心顏色如皓月,香甜爽口。 相傳唐玄宗東遊嶗山時當地廚師給他做了這道菜,由於此菜美味非同凡響,加上湯汁膩滑品質爽口味道鮮美,令唐玄宗吃後連聲叫好,招來廚師問其菜餚來歷與名稱,廚師是個不擅長作文的秀才,見牙蛤湯菜裡有輔料鵝舌,加上諸暨薴蘿村美女西施天下皆知,便急中生智說是「西施舌」,令唐玄宗大為滿意,西施舌便由此而流傳。
4.同山燒
清香型白酒,因產地在浙江省諸暨市同山鎮而得名,素有「江南小茅臺」之稱。同山燒以諸暨特有的高腳拐糯高粱為原料,取同山鎮上汲龍水釀製而成,因地處盆地,常年恆溫窖藏,因此酒質清澄,口感甘洌,其中尤以同山醉美,被稱為南派清香典範。同時,雖然同山燒是一種白酒,卻因其獨特的釀造工藝,酒色紅潤,倒在杯中,恰如紅玉入尊,因此也享有「酒中君子」之稱。
5.香榧
作為全國香榧的主產地,諸暨利用和栽培香榧已有1300多年歷史。諸暨市擁有香榧種植面積10萬畝,盛產4萬畝,百年以上香榧樹4.1萬株,建成了面積50平方公裡的全國唯一的香榧森林公園,是全國香榧種植面積最大的縣市,年產量達700噸左右,佔全國香榧總產量的60%以上,冠軍、野珍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趙家鎮、東白湖鎮香榧主產區的農民人均收入中,僅香榧一項就達7000元。1997年,諸暨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香榧之鄉」;2007年,諸暨又被命名為「中國香榧之都」。
6.馬劍饅頭
馬劍饅頭,以其出自浙江諸暨市馬劍而名。現正宗的馬劍饅頭,只產於馬劍鎮上人家,其他地方所制,皆不得其味。
7.草塔瓜子
草塔鎮是諸暨的一個鄉鎮,鎮上有一家炒貨店,位於草塔車站附近。他家賣了30幾年炒貨,最有名氣的要數他家的瓜子了,尤其是秘制的水煮五香瓜子。那個味道確實很贊。
8.糖秧
「糖樣」又叫「糖洋」或「糖娘」,通俗叫紅糖米糕,只在每年夏天才吃得著,因為它是放涼了以後才能吃的小吃,口感很滑,但比豆腐又多了些柔糯。糖樣是一種夏季清涼食品,主要是由大米,蔗糖,紅豆三種原料經過多道工序製作而成,其味道清涼,甜美,是有名的夏季地方特色美食小吃。
9.諸暨豆糕
紫閬黃公糕被諸暨當地人俗稱「豆糕」。據傳元代大畫家、《富春山居圖》作者黃公望晚年隱居於諸暨市應店街鎮紫閬大嶺山,那時他常隨帶村民製作的豆糕,前往相距幾十裡的富春江兩岸實地寫生。當地人們為紀念他,將豆糕改名為「黃公糕」。
10.團圓果
諸暨有個習俗,過年要吃「團圓果」,寓意團團圓圓的意思。
11.清明果
清明果,果形似餃子,外皮用鼠鞠草做成。鼠鞠草即清明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色小花,葉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後製作的一種食物,據說是用來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後是採摘清明草的好季節。綿軟的淡粉團在手裡捏揉,隱隱有清香氣。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壓、去風功效。
12.次塢打面
諸暨市次塢鎮傳統風味小吃――「次塢打面」與「草塔羊肉」、「安華牛淘湯」等齊名,並稱為諸暨「十大傳統風味美食」。
13.諸暨麻餈
麻餈是浙江、江西的特產,已經有悠久歷史。在冬閒、逢年過節的時候,親人和朋友總是熱熱鬧鬧聚集在一起,小孩更是急不可待,看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麻餈 ,都搶著、爭著要。
14.諸暨麥吊(麥花)
麥花 (又叫巧果),巧果是傳統產品,它很有特色的,以芝麻為製作主料,烹飪技巧以為主。
15.木蓮豆腐
16.諸暨藤羹
藤羹——諸暨的傳統小吃之一,在諸暨某些山村裡還能看到它的身影,一般用早秈米精製而成。
17.草塔羊骨頭、羊肉
說起諸暨市草塔鎮,總會讓人聯想到那嫩白鮮美、極具特色的羊肉。草塔羊肉從何時開始名聞遐邇,已經無從追溯。現在能看到的,是草塔人把「羊」生意做得越來越紅火。草塔羊肉不僅名聲越來越響亮,銷售越來越廣,就連曾經廢棄的羊骨頭,也搖身一變成了寶,吸引眾多食客紛至沓來,「羊骨頭」已成為草塔除羊肉之外的另一張招牌。最有名氣的要數「鳳仙羊骨頭」,杭州上海的客人是絡繹不絕,對了,鳳仙是我親戚,報我名字打折哈。
18.同山羊羹
同山林茂而草盛,所產羊肉皮薄、肉精、少油、白淨、羶重,原汁湯攪早米粉,羊雜碎加紅辣椒,味道純真,辣口生津,清肺潤喉,還有羊湯、羊湯麵、羊雜煲。
19.同山牛雜湯
同山的牛雜湯色澤美觀,香氣濃鬱,牛雜質嫩味鮮,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更溫暖五臟六腑,除寒祛邪。
20.應店街的狗肉
在每年冬季,西施故裡的美麗卻無可奈何地歸屬於狗肉。滿街的狗肉店與琳琅的活殺狗肉,已經成就了西施故裡另一道美食風景。眼下冬季來了,城市和主要集鎮的夜生活在哪裡?在狗肉老店;飢餓來了,滿足胃口的地方在哪裡?在狗肉老店;客人來了,介紹特色小吃在哪裡?還在狗肉老店。諸暨人愛好狗肉,就像北京人喜歡吃烤鴨,天津人喜歡狗不理包子,紹興人喜歡呷老酒,誰也離不開誰了。應店街的狗肉,熟而不爛,油而不膩,香味撲鼻,讓人垂涎三尺。
21.嶺北鹽焗雞
這鹽焗雞啊,是我們諸暨一個非常偏僻的鄉鎮——嶺北的美食。選的雞都是在山上放養的小腳雞,一斤左右,肉質細嫩。我們也不知道嶺北人民怎麼會想出這麼一個好辦法,把雞活殺洗乾淨開膛後,就把整隻雞放到大鐵鍋裡,鋪滿鹽,用鹽慢慢焗熟。聽說焗的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用農村用的柴灶,用稻草燒火,控制火候,慢慢烹飪。一隻鹽焗雞做好,要花費好幾個小時。凡是嘗過這隻雞味道的人,無不交口稱讚,一時名聲大振,帶熱了整個嶺北鄉鎮的農家熱。很多人開車幾十公裡去嶺北,就是為了品嘗這種雞的美味。有的人一口氣能夠消滅掉2-3隻雞呢 。
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去嶺北鹿苑山莊吃,我朋友,報我名字打折。
22.鹽滷豆腐
在這個被食品安全事件充斥的年代,很難找到放心的食材,而放心的食材往往能在口感上就有很好的體現。鹽滷豆腐就是其中之一,一般市場上賣的鹽滷豆腐或多或少跟早前自己做起來的有區別。
諸暨東白佃農家的鹽滷豆腐堪稱一絕,有需要的找他哦,同樣的,報我名字有折扣。
好了,看了這麼多,是不是流哈喇子了?有機會來諸暨走走看看,品嘗諸暨特色美食,來了記得叫上我,我非常樂意當你們的導「吃」,哈哈。
後題記:本來第一篇公眾號推送文章是請首席微信運營官-大萌編輯的,結果這貨只顧著吃,把正事給忘記了,好吧,只能我拙筆編寫,謝謝大家支持,咱們下期再見!
吃貨版主個人微信,歡迎吃貨騷擾
淘寶店鋪:舌尖上的諸暨味道。有空可以看看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