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過5000年文明史的沉澱,24個朝代的積累,才創造出《百家姓》。而日本人模仿中國的姓氏文化,僅僅在100多年的歷史中,就靠1億多人的"聰明才智"創造了14萬個姓氏,成為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國家。中國《百家姓》裡的神奇姓氏如「軒轅」、「女媧」、「死」、「豬」等姓,已經夠讓我們驚愕了,但都遠遠比不上日本人姓氏奇葩和「毀三觀」。
在日本古代,姓氏是特權和階級的象徵,因此除了貴族和武士有姓氏以外,大部分平民都有名無姓。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豐臣秀吉,平民是叫藤吉郎,並沒有姓,當上武士後才得到「木下」的姓。明治8年即1875年,為了方便徵兵、納稅和戶籍管理,日本天皇頒布了《苗字必稱令》,限期要求日本人登記姓氏,於是舉國上下興起了「造姓」的熱潮。由於當時日本人教育水平低,平民大多不識字,因此只能指物為姓,或是隨便找幾個漢字充數,於是一大批奇葩姓氏出現了。比如以居住地為姓,「田中」,「渡邊」,「小林」,「山村」。以職業為姓,開飯店的姓「味美」、「膳夫」,風月場所的就叫「那妓男」、「女屋」,紡織工人屬「服織部」,所以取姓「服部」,如服部半藏。據說還有人以「有故事的地方」取姓,如「井上」,「松下」,「林中」,細思極恐……
下面隨意列幾個奇怪的日本姓氏:
1.「我孫子」姓氏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撐杆運動員「我孫子智美」的出現震驚了全體中國人,也勾起了中國人對日本「萬家姓」文化的好奇心。 其實,「我孫子」 在日本是一個很有名的古代姓氏,有1000年以上的歷史,出自於日本皇宮。而且它還是地名,日本有座城市叫「我孫子市」。
2.「御手洗」姓氏
這個日本姓氏是音譯的,絕對不是漢語中「廁所」的意思,是神廟寺院裡淨手的場所。「御手洗」不是一個稀有姓氏,在日本經常可以看到,如動漫《御手洗紅豆》,食物「御手洗丸子」,世界著名的佳能公司,其CEO名叫御手洗富士夫。
3.「豬養」、「犬養」姓氏
這兩個姓氏不是罵人,也不是日本人作賤自己。雖然是漢語的字面意思,但讀法應該是從右往左,也就是「養豬」、「養狗」的人,表明了這個姓氏的祖先是從事飼養家畜的職業。
4.「醬油」姓氏
這個姓氏真實存在,連日本人都覺得神奇。它在日本是極稀有的姓氏,全國只有3家人。同樣的,「醬油」姓氏的祖先可能是開醬油鋪的商人。中國有「打醬油」的網絡流行語,這個日本人介紹自己時可以說:「你好,我是醬油君,不要打我……」
5.「上床」姓氏
驚奇不驚奇?意外不意外?允許笑3分鐘。「上床」也是日本一個稀有姓氏,推測其來源可能來是李白的唐詩《靜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因其祖先沒有文化,就在2句詩中選了自認為有意義、美觀的2個漢字「床」和「上」,從右往左讀就成了這樣。現在只知道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上床美也」,他的研究室叫「上床研究室」,有興趣可以關注下其研究課題……
日本人喜愛模仿中國文化,其飲食文化、和服木屐、建築設計,甚至是天皇制度和社會體系都來自唐朝,日本也有東京和西京,城市規劃布局與唐朝長安和洛陽一模一樣。當年日本遣唐使肯定帶回了唐朝的姓氏文化,為什麼不繼承,非要亂創造姓氏呢?以後別唾棄中國人的山寨文化了,我們至少不腦洞大開,在這點上自愧不如日本人。
其實,日本人也不是全部有姓,有1個家族就沒有,那就是天皇家族,因為神不可以有姓氏。另外,這些奇葩的日本姓氏也不算什麼,您可以用現代漢語認真品品「日本人」、「自衛隊」、「壽司」等字眼,也許會有神奇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