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海派、魯派、融合派……影視劇的地域流派與特色

2020-12-16 騰訊網

京派、海派、魯派、西北派、東北派、融合派,不同地域流派電視劇發展歷程和趨向如何?

文 | 茴香豆

來源 | Vlinkage

電視劇垂直化、差異化、個性化愈發明顯,一大批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劇集應運而生。例如京派、海派、西北派、東北派、融合派……幾乎每隔一段時間,來自不同地域的劇集便會上演同檔期PK,比如《什剎海》VS《三十而已》,《新世界》VS《安家》……

不同地域流派電視劇都有怎樣的發展歷程?在當下呈現出怎樣的發展態勢?有哪些可圈可點的地方?

京味劇

真實接地氣,拓寬「京味表達」維度

京派劇講述北京城北京人北京事。既囊括了帝都濃鬱的文化氣息,也涵蓋了柴米油鹽的市井生活。構建京味劇的第一步,便是場景再現:天橋、鼓樓、什剎海等「老北京」印象,鳥巢、水立方、三裡屯等「新北京」地標。在此基礎上,市井文化和風俗民情也必不可少,地道的北京話迅速帶動觀眾「入夢」。

80年代的《四世同堂》堪稱京味劇開山之作;90年代的《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是披著情景喜劇外衣的調侃式京味劇;21世紀初的《大宅門》奠定了宅門戲的體量與格調……

最近幾年,京味劇的主流是糅合了老北京胡同裡的大雜院溫情與人間煙火氣。比如,劉家成執導的《正陽門下》《正陽門下小女人》《芝麻胡同》《情滿四合院》對準了「大雜院」與「小胡同」文化。

京味劇的演員挑選標準,更鍾情於京籍演員,《什剎海》裡的連奕名、張晞臨、牛莉、關曉彤、吳磊,《芝麻胡同》《情滿四合院》的何冰、劉蓓,《新世界》張魯一……這是因為,京味劇有大量北京話臺詞,要想更「地道」,京籍演員的加盟無疑會錦上添花。

不過,隨著北京國際化進程加快,京味劇特有的「老北京」氣息正在被「消解」。《新世界》以老北平呼喚新世界,以小人物書寫大時代。《北京女子圖鑑》聚焦北漂女性的奮鬥歷程。《小歡喜》雖定位在北京重點中學的高三,但傳統的京味元素在劇中已然無處尋覓。

從播出平臺看,大多數京味劇都青睞北京、東方衛視,並取得了不錯收視和口碑。這表明,優秀作品與優質平臺之間的相互促進與提升。另一方面,也說明京味劇打破了「過江難」的桎梏,成為全國人民通吃的「香餑餑」。

海派劇

話題取勝,價值觀的引領與突破

海派劇以反映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的文化或風俗為特色。與京派劇相比,海派劇慣有的腔調,是傳統與現代雜糅,保守與開放碰撞,市井與小資並存。東方明珠、黃浦江、陸家嘴、外灘等極具設計感的上海地標是海派劇的重要標識。

今年已播出兩部海派劇,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東方、北京衛視雙臺收視率破2,江疏影、童瑤、毛曉彤主演的《三十而已》,東方衛視收視破1。

《安家》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魔都的美景和海派建築風情:深坑酒店、3.8億的史詩級老洋房、堪比小故宮的圖書館……《三十而已》中顧佳的豪宅、王漫妮的出租屋、梁正賢在上海的根據地等等引發了關於「上海特色」的討論。

海派劇大多不以體量而以話題取勝:《三十而已》以三位都市女性展開,劇情走向和角色行動成為觀眾實時評議的焦點話題;《我的前半生》讓觀眾圍繞全職太太、閨蜜情、重返職場、應聘歧視等諸多領域的話題延展,引發了強烈社會反響。

自帶社會性話題的《歡樂頌》擁有龐大的觀眾基礎,引發了觀眾友情、愛情、親情、職場與夢想等多重話題的廣泛探討。

由此可見,緊扣時代脈搏,捕捉社會敏感點,抓取大眾議題,戳中社會痛點,是海派劇引發討論熱潮佔領輿論高地的秘密武器。無論是《蝸居》《雙面膠》《雙城生活》《媳婦的美好時代》,還是《安家》《歡樂頌》《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都在極力展現都市人關心的議題,有的話題甚至只存在於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北上廣深」。

值得一提的是,地域特色濃厚會吸引受特定地域的受眾,從而形成一定的受眾壁壘:相比京味劇的「南北通吃」,海派劇如何攻下北方市場一直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我的前半生》《安家》都在東方衛視與北京衛視聯播,但兩部劇在東方衛視的收視率,都遠超北京衛視。

魯劇

歷史厚重感與兼具人文主義風採

一直以來,魯劇都是品質、口碑的代名詞。魯劇大多是正劇、主旋律,題材嚴肅、表達含蓄、風格厚重。早期的魯劇,如《孔子》《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沂蒙》《南下》,帶有濃厚的人文色彩,孝悌文化、儒家遺風是它的特徵。

近些年來,《生死線》《青島往事》《紅高粱》《父母愛情》《大染坊》《闖關東》等一批品質劇作,擴大了魯劇的事業版圖,成就了「新魯劇」的輝煌。從豆瓣口碑來看,「山影出品,必屬精品」的口號名不虛傳,幾乎每部作品都是8分以上的口碑佳作。

魯劇發展中,湧現了無數優秀創作者。老一輩有滕敬德、王俊洲、陳敏等,中生代有張新建、趙冬苓、王文杰等,更加年輕的則是孔笙、侯鴻亮、張永新等。山影經歷了核心團隊相繼出走,侯鴻亮、孔笙、李雪等人成立「正午陽光」之後開始走向式微。

從儲備劇來看,山影以《安居》《大運河》《我們的秘密》《驚天嶽雷》等多部劇都是以主旋律正劇為主。相比之下,獨立門戶的正午陽光,具有很強的創作主導能力,也是魯劇品牌的繼承和發揚者。同時,正午陽光也逐漸脫離了山影,樹立了自己的招牌。近年推出的《知否》《都挺好》《大江大河》《我是餘歡水》等劇,不再有濃厚的「魯劇」特色,而是走向了「兼容並蓄」。

西北派

貼近生活,類型化趨勢明顯

西北派雖不是電視劇地域派系的領軍者,但卻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崛起力量。西北劇有著濃鬱的地理風貌,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展現西北地區雄奇而壯麗的自然景觀,厚重的黃土地文化,粗獷、古樸的人文氣息。

這些作品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優勢,成為西北派走向全國的排頭兵:以《關中刀客》《關中無極刀》《關中匪事》《西安虎家》《關中秘事》等為代表的陝派作品;以《聶榮臻》為代表的革命歷史人物系列;以《大西北剿匪劇》為代表的的戰火系列;以《大秦帝國之縱橫》為代表的大秦帝國系列;改編自經典文學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全景式展現鄉土社會與生活。

目前播出的西北劇,收視率最高的是孫儷、陳曉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東方衛視收視率破2,江蘇衛視收視率1.7。劇集講述了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對於西北美食的刻畫,讓人印象深刻,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涇陽肉夾饃、涇陽甄糕……

無獨有偶,《白鹿原》除了真實的場景還原,還讓觀眾領略了大西北的人文風情和生活美食。劇中出現的油潑麵、葫蘆雞、水晶餅等關中美食,更是讓觀眾一解「眼饞」。不得不說,美食是眾多地域題材打開觀眾心門的一把鑰匙。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長安十二時辰》用爆表的還原度捧紅了古都西安。無論是長安108坊的布局建造,還是大唐時期的民俗民風,都精準還原了唐朝長安的面貌和社會的煙火氣。這部劇的成功也說明,大西北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電視劇創作可勘挖掘的無盡富礦。

其他派系

東北派獨樹一幟,融合派悄然興起

東北話有著神奇的魔力,和東北人一樣幽默風趣充滿喜感,東北劇如出一轍。東北劇創作歷史悠久,成績斐然,從《劉老根》《馬到帥》到《鄉村愛情》,每一部都擁有堅實受眾基礎。《鄉村愛情》系列已經了12季,且每一季的收視、口碑都還不錯,堪稱國內少有的季播劇成功案例。

東北劇的創作理念一般以平凡生活、接地氣的小人物為主,農村題材、喜劇居多。就拿《鄉村愛情》來說,土到盡頭就是潮的服裝,大白話又富含人生哲理的語言,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習俗……東北劇成為了不少「社畜」在繁忙工作、生活中的「解壓」神器。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地域類型劇正厚積薄發。融合劇指的是多地域、跨地域融合與碰撞的劇集。《小娘惹》就可以算作是當下新興的融合劇。《小娘惹》輾轉中國、馬來西亞兩國取景,融合娘惹文化精髓,講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撓的奮鬥史的故事;《我的北京等你》《遇見王瀝川》等劇也擁有跨國拍攝、取景的「混血基因」,為劇集內容增添了異域風採。

小結

影視劇作品要有「時代特徵」,而「地域文化」是作品呈現「時代特徵」的重要元素。地域類型劇的創新與嬗變,代表著國產劇的新風向。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劇集不斷「推陳出新」,打破地域壁壘,激活創作活力,是電視劇市場發展的必要需求,也是觀眾喜聞樂見的創作表達。

相關焦點

  • 魯迅對京派、海派都不以為然?
    且不說舊詩詞與梨園戲曲之類,不在通常的文學史視野之內,就是被提及的海派與京派,也大體不是如此的解說法。尤其是當他以《沈從文的希臘小廟》為這個流派的代表作家畫像,你能感到這裡有研究者個體的生命體察與精神突圍。放諸今日之環境,已不止是在梳理一個逝去流派的精神資源,與世界、自然、民間的諸種聯繫,而是在啟發今人尋找自身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所。
  • 新模式領跑行業,海派粵派京派等服裝業界之爭,唯它眼光最長遠
    提及時尚圈的輝煌與成就,大家似乎總是習慣性地把眼光投向海外服飾流派身上,認為自己的追崇北歐極簡、意式極繁、美式田園或是日式原宿等等流派才是時尚最終的形態。其實不盡然,不止是在海外時尚市場存在流派之分,國內的時尚行業同樣也存在各有特色的四大服裝流派。這四個流派體系分別是京、粵、漢、滬(排名不分先後)。
  • 老舍:「京派」與「海派」的合流者,卻游離於主流文壇之外
    從風格上講,老舍的文字有著非常明顯的「京味」和世俗性,而從內涵上講,他的作品又帶有著「海派」的內涵和當時嚴肅文學的一些特徵。所以說,我更喜歡把老舍看作是「京派」與「海派」兩類文學的一個合流作家。何為「京派」與「海派」?
  • 從來就不是流派的「海派」藝術,如何改變中國傳統繪畫的文化格局?
    」非流派,漸已達成共識。雖然各家結語有別,但基本可以歸納為:「海派」是一批具有共同文化情境的藝術家的指代,一種兼容並蓄的藝術趣味和開放求新精神的概括,一種近代市民文化時尚的隱喻。從「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的相關啟示而言,並不囿於傳統繪畫的畫種或流派範圍去認識海派藝術,而是進一步在前、後海派傳承的傳統繪畫發展領域以外,獲得新的認知與體驗。
  • failed: 中醫婦科流派碰撞中的傳承與創新
    此次暑期學校特邀全國中醫流派研究專家、中醫婦科地域流派的傳人及著名專家親自前來,集中向學員介紹了中醫婦科流派的特點、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據悉,本次暑期學校共吸引了全國各高校的100餘名研究生參加。在結業典禮上,特別按照傳統禮儀舉行了拜師收徒儀式。
  • 前有周立波,後有範湉湉,海派毒舌頻翻車的「魔咒」究竟是什麼?
    作為東方金融中心的"魔都"上海經濟發展一直名列全國前列,而伴隨上海發展的海派表演卻總是偏居一隅,很難有全國性的影響。周立波,金星,包括近日突然冒出來的範湉湉作為海派脫口秀的代表總是在走紅過後出現突然翻車的尷尬情景。
  • 劉新陽:文皮武骨 一專多能——京劇「唐派」藝術特色初探
    「唐派」藝術是一個綜合性的京劇流派,其所具有的內涵及藝術的風格、特色,自然也是多角度和多方面的,特別是在原始資料相對匱乏的今天,對「唐派」藝術風格特色的理論研究,絕不是一篇或幾篇文章就可以概括、總結得面面俱到的,因而拙文僅能以筆者的淺識,就體現於「唐派」藝術中突出的兩個藝術特色進行「以點帶面」式的簡要淺析,以此拋磚引玉並求教於諸位專家學者以及前輩師長。
  • 新舊接軌中的海派文化能否再領風騷?
    文章對海派文化的變化和存在的危機進行了分析,在如今我們打造上海「四大品牌」、充分挖掘「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過程中,仍有參考和借鑑意義。原文標題:衰落中的海派文化摘要:『海派文化』是大陸一般民眾對上海市民文化的俗稱,意指開放、活力與創新。傳統上,『海派文化』與『京派文化』南北對峙,素來富有精緻、浪漫與自由氣息。
  • 南京路擦亮一張「中醫名片」:海派針推中心今在嶽陽醫院青海路名醫...
    幽靜的南京西路上,一張金字招牌「中醫名片」正被擦亮:蜿蜒轉入不長的青海路,此地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青海路名醫特診部」,裝飾一新的海派針灸推拿中心今日正式亮相。這裡曾被譽為「名中醫發祥地」,而今匯集國內一流針灸推拿專家,全新騰出的800餘平方米空間場地,將傳承中醫流派精華,為更多海內外病家提供中醫品質醫療服務。
  • 海派針灸推拿中心——南京路上的中醫名片
    名醫薈萃,流派紛呈,匯集大批「海派中醫」代表性人物,有內科陸淵雷、嚴二陵、章次公、張鳳郊、龐珏、程門雪;傷科石筱山、石幼山、佟忠儀;婦科朱小南、朱南孫、陳大年;針灸科陸瘦燕、黃羨明、楊永璇、朱汝功、奚永江、黨波平;外科顧伯華;喉科張贊臣;痔科聞茂康等各科大家。
  • 海派針灸推拿中心在嶽陽醫院青海路名醫特診部全新亮相
    9月22日,海派針灸推拿中心在嶽陽醫院青海路名醫特診部全新亮相。
  • 現代文學社團流派
    文學研究會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小說創作上,如茅盾的《蝕》三部曲,葉聖陶的《倪煥之》,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對現實的細密描繪,深入剖析,顯示出現實主義特色,而成為文學研究會這個現實主義文學流派的力作。 2.語絲社得名於《語絲》周刊。《語絲》創刊於1924年,主要撰稿人有魯迅、周作人、林語堂等。
  • 一代宗師《中醫特色流派》欄目專訪婦科名醫黃素英 為您詳解婦科...
    【編者按】蔡氏婦科是我國著名的中醫婦科流派,發源於上海江灣,肇始於清代乾隆年間,歷經二百餘年,源遠流長,對婦科診療頗有心得。近日,一代宗師素樸中醫院和《中國中醫藥報》社共同創辦的《中醫特色流派》欄目組走進上海中醫文獻館門診中心,拜訪「海派中醫」蔡氏婦科第八代傳承人黃素英,就婦科常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 毛宏亮內畫鼻煙壺藝術館:京派葉仲三內畫水晶動物鼻煙壺--周穆王八駿之盜驪
    毛宏亮內畫鼻煙壺藝術館:京派葉仲三內畫水晶動物鼻煙壺--周穆王八駿之盜驪,這個鼻煙壺為京派葉仲三的內畫水晶人物鼻煙壺,用工筆手法作畫於內壁,繪周穆王八駿之盜驪神駿畫像,後畫蘭花草叢叢。款葉仲三。
  • 家具、旗袍、玉雕、石庫門、本幫菜,「海派非遺」亮相2020上海書展
    圖說:活動現場展示的海派非遺系列畫冊 官方圖叢書將海派文化精髓以畫冊形式呈現,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整套著作分為五冊,分別是《海派家具》《海派旗袍》《海派玉雕》《上海石庫門》《上海本幫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實用價值和收藏價值。
  • 世界各地的樹木——海派盆景接受法國電視臺專訪
    世界各地的樹木——海派盆景接受法國電視臺專訪 2020-11-30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登得高堂入得市井,汪曾祺這個「京派作家」挺特別
    汪曾祺生前,人們給他有很多稱號,他自己比較看中的是「京派作家」。孫鬱認為,作為京派作家,汪曾祺具備了民國時期京派作家的很多特點,但是他又跟傳統的京派不同。「我在二十多年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他是屬於新京派。
  • 十六冊《海派文化地圖》集結出齊 上海圖書館受捐
    圖說:《海派文化地圖》叢書贈書儀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歷經四年,《海派文化地圖》叢書16冊終於集結出齊了。今天(22日)下午,在上海圖書館2樓西賓廳舉行了《海派文化地圖》叢書贈書儀式暨「海派文化地圖」IP眾創與推廣合作意向書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