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升級!澳極右翼政客公開喊:「盡一切可能」避免購買中國貨

2020-12-09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將中國正當的反傾銷措施誣為「經濟武器」的澳大利亞,國內卻一而再地出現呼籲抵制「中國製造」的極端聲音。據澳大利亞新聞網12月1日報導稱,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推特中引用有關澳軍人對阿富汗兒童暴行的漫畫,澳大利亞極右翼政客、「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Pauline Hanson) 公開叫囂,澳大利亞人應在今年聖誕節期間抵制所有中國產品。

澳大利亞新聞網:波琳·漢森呼籲聖誕節期間抵制中國產品

澳大利亞新聞網報導稱,當地時間11月30日晚,漢森在臉書發布的一段視頻稱:「你可能會覺得這非常難,是的這很難,我知道。我們(在該事件中)都有自己的作用。想想看,當你購買家具、玩具、食物,無論你購買什麼,看看它的來源,如果是中國,就把它放回架子上吧。」

這不是漢森第一次提出抵制中國產品。據澳大利亞新聞網報導,上周,漢森首次發出抵制提議,以回應「中國近來對澳大利亞的經濟打擊」——包括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毀滅性關稅。中國商務部網站11月27日發布消息說,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這)絕對讓我厭惡」,漢森在30日的臉書視頻中說,澳大利亞20%的進口產品「只能從中國購買」,「因為我們停滯了自己的製造業,所以我們的貨架上擺滿中國產品。」

為此,漢森敦促澳大利亞人「盡一切可能」避免購買中國產品。「即使那是包裝紙,我知道你實際上可以在網上從澳大利亞的製造公司購買。」

保琳·漢森 資料圖

當天,被問及「政府是否支持漢森呼籲消費者抵制中國產品的主張」時,澳大利亞貿易、旅遊和投資部長西蒙·伯明罕說,澳大利亞消費者將自主決定。

澳政府看似沒有為這樣的極端言論背書,但伯明罕隨後的說法卻充滿誘導性。他說:「毫無疑問,消費者會注意到我們今天看到的那些糟糕的、可怕的、令人震驚的畫面。我相信,當他們做出購買決定時,這些畫面會在他們的腦海中迴蕩。」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11月30日要求中方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發布澳軍隊殘殺阿富汗兒童的漫畫道歉,聲稱這是「偽造的」的,中國應該為此「感到恥辱」。對此,中國外交部華春瑩當天回應指出,澳大利亞軍人在阿富汗犯下嚴重罪行,這是澳大利亞媒體自己報導出來的,也得到了澳大利亞國防部調查報告的確認。澳大利亞國防軍司令坎貝爾就此舉行了專題發布會,介紹報告的內容,報告披露的細節令人震驚和毛骨悚然,其中就包括將成年男子和男孩集中起來槍殺,或者蒙眼割喉,將兩名14歲的男孩割喉後裝入口袋,投入河流,而且還要求新兵槍殺戰俘,以「練手」等。澳方這些殘暴的罪行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強烈譴責和聲討。

華春瑩表示,澳方對我同事的個人推文反應如此強烈,是想說明澳大利亞有軍人冷酷的殺害阿富汗無辜平民有理,但有人譴責這種冷酷罪行,反而無理了嗎?阿富汗人民的命也是命,澳大利亞政府應該做的是深刻反思,並將兇手繩之以法,向阿富汗人民作出正式的道歉,並向國際社會鄭重承諾,永遠不再犯這種可怕的罪行。你剛才講到他說中國政府應該feel ashamed,那麼澳大利亞的軍人派到阿富汗去,是不是澳大利亞政府的行為?澳大利亞有軍人犯下如此殘暴的罪行,澳大利亞政府是不是應該feel ashamed?是不是應該為他們的軍人在阿富汗殘殺無辜的平民feelashamed?

相關焦點

  • 澳政客呼籲抵制中國貨,自己人急了:將對澳產生毀滅性影響
    但澳大利亞國內一些政客為謀取政治私利,無端抹黑中國形象,煽動反華情緒。這些錯誤做法,在損害中澳關係的同時,也給兩國的經貿往來造成嚴重衝擊。遺憾的是,在中澳經貿遇冷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國內政客不但不反思,反而狂妄地叫囂要抵制中國貨。
  • 要對中國動手了?澳政客出了個主意,澳媒發出警告:註定失敗
    雙方交鋒越來越激烈,澳大利亞國內一些政客打算動手對中國進行「反擊」。澳大利亞極右翼政客、「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出了個主意,她公開呼籲澳大利亞人應該在今年聖誕節期間抵制所有中國產品。漢森在一段視頻中表示,「無論你購買什麼,看看它的來源,如果是中國,就把它放回架子上吧。」這不是漢森第一次提出抵制中國產品。據澳大利亞新聞網報導,上周,漢森首次發出抵制提議,以回應「中國近來對澳大利亞的經濟打擊」。
  • 遭到沉痛打擊後,澳大利亞還敢對中國撂狠話?不知天高地厚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指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市場,約佔澳葡萄酒出口的37%。在所有葡萄酒出口國中,澳大利亞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最大。甚至有許多澳葡萄酒生產商只向中國出口產品。澳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稱,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將對該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使其業務無法存續。
  • 澳政客鼓譟"抵制中國貨" 澳媒列數據發現:註定失敗
    )公然鼓譟「抵制中國貨」,引起澳輿論關注。對此,澳大利亞新聞網12月1日以《為什麼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註定會失敗》為題刊文指出,這種做法將給澳大利亞造成災難性後果。 全文摘編如下: 在澳中關係陷入緊張之際,漢森關於「抵制中國貨」的言論贏得部分輿論的支持,但這種做法註定要失敗,還會重創澳大利亞自身利益。
  • 要抵制中國貨?先問問澳大利亞人答不答應
    導讀:根據海外網新聞媒體近日報導,在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之間爆發貿易爭端的時候,曾經擔任澳大利亞參議員的澳大利亞政客保琳·漢森公開煽動澳大利亞民眾抵制購買中國貨。據悉,保琳·漢森如今擔任著澳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魁一職。
  • 澳政客叫囂要玩把大的,中國還未出手,第一個喊疼的已出來
    在此之際,部分澳大利亞政客不僅不悔改,反而還叫囂「要和中國玩把大的」。據環球網12月1日報導,由於澳大利亞屢屢對華進行商品傾銷,中國近期決定對澳葡萄酒、大麥等農產品實施反傾銷措施。但是一些澳方人士卻將中國的正當行為污衊為「經濟武器」,並呼籲抵制「中國製造」。
  • 澳政客「警告」中國
    導讀:近日,澳大利亞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領袖漢森呼籲抵制中國生產的產品,甚至一本正經提醒中國要「好自為之」。作為澳大利亞政客,在公開場合呼籲抵制中國產品,這對兩國關係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中國對澳大利亞產品進行加徵關稅,是完全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如果澳大利亞感到不滿,是可以向WTO提出訴訟,中國完全接受裁決結果。但如果是以這樣的方式反對中國產品,對兩國關係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 中國大使善意提醒澳大利亞後,遭澳政客反擊:大家都別買中國商品
    今年4月,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在接受澳媒採訪時表示,「(中國)消費者會思考為何要購買澳大利亞出產的紅酒和農產品。」這一發言的背景是,澳大利亞在美國煽動下,不友好地掀起了對中國的「國際調查」。儘管進入5月以來,澳總理莫裡森已經多次為中澳關係「去火」,但因新冠疫情而產生的裂痕沒有那麼容易癒合。近日,澳右翼政客寶林·李·漢森公開喊話民眾,稱新冠疫情對於中國的打擊「全面且深入骨髓」,並呼籲澳大利亞民眾「停止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
  • 中澳關係又變惡,全澳要抵制「MADE IN CHINA」?
    12月1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中引用了有關澳軍對阿富汗兒童暴行的漫畫,這也引起了澳大利亞的不滿。據路透社報導,這張漫畫上的內容描述的是一名澳大利亞士兵將匕首架在了一名阿富汗兒童的脖子上。莫裡森說,澳大利亞方面正在尋求刪除趙立堅30日發布的這張「令人反感」的圖片。
  • 抵制「中國製造」?澳政客秒被打臉!
    導讀:據相關新聞報導,前段時間中國與澳大利亞兩國之間爆發了貿易爭端,在剛爆發之時,澳大利亞前參議員、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公然對外煽動澳大利亞民眾聯合起來抵制中國製造
  • 「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好大的口氣
    這些澳大利亞政客們是在用表演自殘來威脅中國嗎?澳大利亞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領袖漢森星期一呼籲抵制中國生產的聖誕節產品,她和同僚表現出連紙老虎都說不上、只能稱為紙貓式的狂妄。澳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比中國對它的反傾銷調查多得多。澳大利亞有著很極端的意識形態,那裡的政治精英們完全倒向美國,奉行在西方世界裡也最為極端的反華政策,徹底傷害了中國社會原本對澳大利亞非常純樸的友好態度。他們不做任何反思,卻一口咬定是中國在對澳搞霸凌。看來中澳現階段沒什麼道理好講了,中國社會做好了讓中澳關係「順其自然」的準備。
  • 義大利法國鬧「內訌」,意極右翼官員公開「唱衰」馬克龍政府
    義大利政府右翼政府官員近期連續向法國「開炮」,批評法國在非洲搞「殖民」,公開支持法國「黃背心」運動,「唱衰」馬克龍政府。據路透社報導,義大利內政部長兼副總理、北方聯盟黨領袖馬泰奧薩爾維尼23日表示,他呼籲法國人民不會在5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選擇馬克龍領導的前進運動黨。
  • 澳媒:中國不是完美國家,那麼哪個國家又完美呢?
    近些年,澳大利亞的一些政客,無端攻擊中國,大肆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對此,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發表文章,提問「中國不是完美國家,那麼哪個國家又完美呢?」文章寫道,西澳大利亞州財政部長本·懷亞特在最後一次議會演講中表示,一些政客只想著攻擊中國,而不是培養跟「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懷亞特表示,這些攻擊中國的言論毫無用處,澳大利亞需要跟中國建立互相尊重的關係,鞏固兩國的貿易利益。這番言論,很明顯是在抨擊高調「反華」的議員安德魯·哈斯蒂。
  • 澳瘋狂惹怒中國,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才第二天,莫裡森態度急轉
    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了一條配有諷刺漫畫的推文,譴責澳軍人在阿富汗的暴行。然而,這條推文發布僅過去2個小時,竟然引得澳總理莫裡森大動肝火,在公開講話中要求中方道歉,並揚言中國應為此「感到恥辱」。很快,形形色色的澳政客也跳了出來,扯著嗓門瘋狂的攻擊中國。
  • 澳大利亞媒體「警告」中國:禁止購買澳煤炭將兩敗俱傷
    或許是看到了中國強硬的態度,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也急忙討好稱:「澳大利亞希望與中國和諧相處,建立積極關係。」如今,澳煤炭對華進口問題一直也牽動著澳國內煤炭行業的心。可澳大利亞媒體卻認為,中國禁止購買澳煤炭的行為將是兩敗俱傷。
  • 前澳官員:澳洲人應該清醒,中國根本不屑搭理澳大利亞
    月初澳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Cavan Hogue)在當地媒體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性文章,標題是《大象和老鼠》(The elephant and the mouse),作者首先拋出結論,和中國的爭端澳大利亞只會輸,而需要認清的事實在於澳政客和媒體狂熱針對中國的背後原因,在背後操縱著的大手是什麼
  • 美唆使澳把鐵礦石當遏華「核武器」,澳政客:加徵關稅讓中國出血
    然而在此背景下,一些澳洲政客卻是不怕事大再添一把火。近日,澳洲前貿易部長馬特·卡納萬發出呼籲,要求將對華出口鐵礦石提高1%的關稅以試探中國的底氣。卡納萬甚至還喊出口號,澳洲不能對中澳貿易現狀繼續視而不見,一定要還手讓中國付出代價。卡納萬認為,1%的加稅能讓中國出血,為澳洲每年多帶來超過8億美元的收入。
  • 澳政客還在嘴硬?中國再對澳葡萄酒出手,民眾憂心更多行業受打擊
    另外,中國對澳葡萄酒徵收關稅,讓澳大利亞政府很不滿,澳政客稱,他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的行動並非是基於貿易問題。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9日還暗示,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和葡萄酒徵收關稅,違反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
  • 「抵制中企」在澳炸鍋?中國商務部「重拳出擊」,澳教授說出真話
    繼「抵制中國貨」在澳「炸鍋」後,近日,一份據稱「背後有中國資本支撐」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名單引爆了國際輿論。 據環球時報援引《澳大利亞人報》報導稱,隨著中澳貿易關係越發緊張,「抵制中國貨」和「抵制中國企業」成為了不少澳大利亞網民的口頭禪。而上傳這份名單的人,除了鼓吹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背後有中國資本操控外,還鼓動澳大利亞消費者自覺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
  • 印政客口出狂言,宣稱莫迪已確定與中巴開戰時間,將橫掃一切對手
    雖然中印邊境會談一直處於僵持狀態,但是印度國內政客卻小動作不斷,他們的所作所為並不是為了促進地區穩定,而是在為中印衝突煽風點火,最近印度又有一位政客口出狂言,據《印度斯坦時報》10月25日報導,印度人民黨北方邦領導人辛格當天發表了一段講話,他用印地語宣稱印度和中巴開戰的時間已經被莫迪確定下來,並且只要印軍出徵將橫掃一切對手,此外他還強調武力手段就是印度未來的首要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