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C 廣州教學實踐研究中心
Artogether (藝匯) 教育藝術中心
風吹散薄雲,陽光輕吻帷幔,孩子嬉鬧著上樓,笑聲和腳印在光影中晃動……又是一個周六,這次的日常練習發生了什麼?《亨利五世》的故事走到了哪一步?來,和我一起往下看。
(一)拋接球:
「虐」與「樂」的蹺蹺板
這次1V1的主角是——壹一。在此之前誰也沒想到,這個小傢伙的上場,不僅帶來了耳目一新,也捲起了疾風一陣。
就瞧他往那一站,虎生虎氣。一開始拋球,花式操作滿天飛:飛鏢式橫甩、瀑布式豎拋,偶爾還來出其不意來個胯下挑球。發球也一次比一次快、平、強,球從他手中飛旋而出,像一個個威力滿滿的小炸彈,「拋」變成「砸」,引得現場驚呼連連。
顯然,在他眼裡,站出來1V1拋接球不含任何「考試」意味,而是一場能和老師有所「較量」的趣味「遊戲」。
幾輪下來,蘇老師問其他孩子所見所感。
大家紛紛表示一開始充盈著樂趣,嘉悅觀察到一個細節:壹一從頭到尾都在不停移動,而非定在某個點,這讓能量活了起來!
但同時,大家也感覺到,越往後,壹一「虐」蘇老師的興趣蓋過了純粹的「樂」,發球越來越用力,佩洋說道,哪怕蘇老師堅持溫柔回球,壹一也並未改變發球方式。
而蘇老師則表示,非常喜歡壹一「玩」的狀態,也接受他想釋放的強烈意願,因此願意忍受「被砸」時的些許不快。只是,這種方式並不適合成為一種常態。
真正的「遊戲」是雙方共同去創造的東西,你來我往,有起有伏。像玩蹺蹺板,一會兒你上去,一會兒我上去,一會兒你在下面多停幾秒,我在空中多樂幾秒,可要是你一直壓著不起來,那不就沒得玩嘍?所以呀,「虐」不是問題,「一直虐」才是。有了動態平衡,遊戲才會玩兒、好玩兒,最重要的是,能持續玩兒下去。
我們也相信,假以時日,當壹一領會到平衡之美,把「虐」的逗趣濃度稀釋到恰恰好,以他「樂」的精神和狀態,一定能使得遊戲妙趣四溢的同時,令同伴感到更為舒適、愉悅。
(二)拋接球 & 123木頭人:
「 ?」的迷人
接下來,我們進行了小組拋接球和經典遊戲123木頭人。孩子們分為兩組,既要上場成為演員——會演、會玩,也要場下成為觀眾——會看、會說。
蘇老師特別交待,作為觀眾,請用心去體會,演員怎樣的狀態和表現會引起你的好奇?相應,作為演員,又怎樣才會勾到觀眾的心?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開場Pose便可略窺一二。首先,讓我們來欣賞一下思睿同學——
這Pose不可謂不經典吧?思睿的笑臉也很可愛呀!但是……你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嘛?觀眾們搖了搖頭。為什麼呢?孩子們七嘴八舌,最後得出原因——
這個姿勢傳遞的信息清晰、完整而……普通。
咦?原來清晰、完整在表演中並不一定是好事哦?尤其在開場,打開想像空間,喚起觀眾興趣才是關鍵!
於是,孩子們開始主動調整——
這些開場怎麼樣?觀眾們表示「有意思了」,「有點捉摸不透啊」,「不知道ta想幹嘛」……
哈哈,不知道?不知道就對了!
當觀眾心中升騰起一個大大的「?」,不自覺伸長脖子、瞪大眼睛期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樣的開場,便成功了一半。
而類似的事,也發生在遊戲「123木頭人」裡。
大家一致認為在「木頭人」暫停時刻,最吸引他們的有兩個人——詩雅和嘉悅。她們做了什麼?
在所有人都面向小晰老師(喊口號的人),同時也面向觀眾時,詩雅在一瞬間選擇轉身側對大家,而嘉悅則是跪地,任頭髮蓋住全臉。
梓鵬覺得詩雅「和大家都不一樣很有意思」,宇萱覺得嘉悅「好像貞子啊!看不見她的表情」。無一例外,正是這些「不一樣」「看不見」「不知道」,令大家覺得有趣而迷人。
「?」蘊含的未知和不確定,如為表演漫起薄霧,吸引著人們霧裡看花,一探究竟。
那這些瞬間是怎麼來的?幾人都表示,就是當下即時的感覺,想這麼做就做了。是啊,這些瞬間絕不是「策劃」出來的,而是尊重當下直覺,感覺到了,一切就到了,美妙之處,恰在「偶發」啊。
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享受樂趣、提升狀態的同時,也能看到、思考和發展自身的無限可能。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座座寶藏,只待老師發現,也待自己發現。
願他們的生命時時有這樣的瞬間,發光的當下。
(三)亨利五世登基:
過去與未來的交織
Harry王子即將加冕為王,孩子們將共同創造亨利五世的的登基儀式。
嘉悅·Harry表情冷酷,獨身而立,以涵子·福斯塔夫為首的Harry老友們,在她面前繼續表現以往尋歡作樂的場景。
而後,嘉悅·Harry轉身,在身後「God save the king(天佑國王)」的聲浪中,莊重地戴上王冠,完成加冕,正式成為——亨利五世。
當蘇老師讓孩子們嘗試以「舊友」身份和亨利五世交談時,有的諂媚地想要分一杯羹,有的則大聲問亨利還記不記得以前承諾過什麼?
而亨利五世如何面對昔日舊友呢——
「 我不認識你,老頭子,去祈禱吧!
不要妄想我還跟以前一樣
……
凡距離我所在地方十裡以內,
不準你停留駐足……
我會給你一些生活費用,
以免你手頭沒錢又去為非作歹,
要是我聽見你悔過自新,
我也可以按照你的能力和成就,給你獎賞。
你走吧! 」
讀完亨利五世的臺詞,孩子們表示最後5句印象最深——
「他在和過去告別。」阿布說。
「但不是非常狠心,還給了機會。」熙熙說。
「去嶄新階段並不一定是拋棄、否認過去。」子釗說。
接著,所有孩子站在「亨利五世」身後,由後者帶領其他孩子宣讀國王登基宣言:
「這一襲屬於國王的,燦爛華麗的新衣,我穿起來並不像你們想像的那樣舒服。……而你們過去所認識的那個Harry已經死了……如今,我的血氣已流入大海,與莊嚴的大海混合在一起,從此以後將要波瀾壯闊地向前邁進。」
諾言讀完感慨,感受到了身為國王的壓力,「位高權重不一定快樂,要背負很多責任。」,宇萱連連點頭,「而且也要具備很多能力,他以前那麼放蕩不羈,要重新學習」。
亨利五世的冷酷與寬容,包袱與矛盾,堅定與力量,都從他對舊友的態度、對未來的宣言中展現出來。那麼,接下來,他會遇到怎樣的考驗?孩子們能離這位新任國王的心更近一步嗎?讓我們一起期待,8號見。
Artogether(藝匯)教育藝術中心
20201005